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提出针对颈肩上肢疼痛的颈根部扳机点检查来快速鉴别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与椎管外疾病的特殊体征检查方法,并探讨其临床阳性率及其检查方法与在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军总医院疼痛诊疗中心收治的2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查体资料。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扳机点按压试验检查方法与椎间孔挤压试验、臂丛牵拉试验检查方法的阳性率并与肌电图检查结果相对照。结果:术前3种特殊体征检查阳性率以颈根部扳机点按压试验阳性率最高达96.5%,臂丛牵拉试验阳性率为33.98%,扳机点按压试验并且与肌电图检查结果吻合率较高。结论:颈根部扳机点按压试验临床应用中检出阳性率高,操作简单快速,能更好的反应神经根型颈椎病病情,在门诊工作中可以快速筛查患者,指导后续检查并且在治疗中有关键性的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发散式冲击波疗法在"扳机点"及"循经取穴"理论指导下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4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对照组22例患者沿局部经络行发散式冲击波治疗,治疗组23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针对局部"扳机点"进行强化治疗,2组均每4 d治疗1次,共治疗5次。观察2组治疗效果,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末次治疗后及末次治疗后4周疼痛VAS评分及颈椎病临床评估量表(CASCS)评分。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末次治疗后及末次治疗后4周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而CASC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发散式冲击波疗法在"扳机点"及"循经取穴"理论指导下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优于单纯"循经取穴"理论指导下治疗。  相似文献   

3.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上常见的颈椎病类型。该文在阐述古代文献关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相关记载及传统中医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病因病机认识的基础上,参考近年国内的临床研究成果,将中医传统理论与临床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归纳,从中药内服、中药外用、毫针、电针、温针灸、手法、艾灸、拔罐等治疗方面系统阐述了中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筋骨平衡"理论由平乐郭氏正骨最先提出,现已广泛运用于指导骨科疾病的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退行性改变,颈神经根受刺激、压迫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疾病,推拿手法是临床中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最常用的一种保守治疗办法。近年来学者们以"筋骨平衡"理论为支撑点,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作用机制及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手法要点等方面有了新的认识,本文将这一理论进行综述,以帮助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总结近五年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医生选择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法提供依据。方法检索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2013—2018年关于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相关文献,分别从推拿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机制、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2个方面进行探讨。结果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在临床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在实际操作中手法多样,不良反应小,可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不同方法。结论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当中。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经筋气血理论及动静力平衡失调来综述颈椎病发病病理及针刀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依据,概述了近年来针刀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概况,认为"经筋失衡,气血失和"是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生的根本病理机制。针刀能够松解了软组织、血管神经的粘连,疤痕和挛缩,达到"舒经理筋,调和气血,恢复平衡"的作用。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明显,较好的临床疗效显示了针刀疗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我国临床十分常见的一种骨科疾病,现阶段,我国临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方法主要可以总结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其中中医药治疗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非手术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药治疗近况进行了总结,旨在为临床进一步规范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王少伟  郑志辉 《新中医》2012,(7):132-134
目的:观察动点定位旋扳手法配合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对7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自创动点定位旋扳手法配合中药自拟方葛根解肌汤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治愈38例,显效24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3%。结论:动点定位旋扳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简、便、廉、验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方氏头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方氏头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依照方氏头针的相关方法取穴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0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6.37%。结论:方氏头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高效快捷、安全无痛。  相似文献   

10.
"血瘀气滞、脉络闭阻"证的研究是研究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关键性理论及技术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将使人们对神经根型颈椎病乃至颈椎病的疼痛有进一步的认识、了解,有助于为临床工作提出指导性的理论依据.在这种形势下,如何保持和发扬中医骨伤科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特色与优势,是一个不可回避的新问题.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阐明神经根型颈椎病"血瘀气滞、脉络闭阻"证的研究就是为了回答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1.
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护士必备的技术,其成功率的高低直接危机患儿的痛苦乃至生命,掌握这门过硬的技术,尽量做到一针见血,是儿科护士的天职,也是衡量合格护士的标准之一。本人从事儿科护理工作已多年,现将这方面的体会做一报告。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伤寒与温疫的证治特点、《伤寒论》与《温疫论》的篇章结构、张仲景与吴又可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现代医学对出血热与鼠疫的认识,梳理热病证治的发展历史与脉络。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这一中医经典著作,指导临床,疗效显著,活人无数,尤其是对外感热病的发展影响颇深.伤寒学派是以研究或阐述张仲景《伤寒论》辨证论治及理法方药为中心的医学学术群体,该学派学术璀璨,连绵千年.现就以古代此派的形成、发展、争鸣3个阶段进行初步探析,认为其形成于晋唐,发展于宋元,争鸣于明清.  相似文献   

14.
根据“穴位组学概念”的提出,针对针刺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目的在于揭示针刺的生物学基础,阐明针刺的科学性,并对相关针刺处方进行优化,围绕临床针刺治疗手段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标准化与规范化研究,实现针刺科学机理转化为实际应用,从而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15.
中药蛇床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姜涛  李慧梁 《中草药》2001,32(2):181-183
概述近年来有关蛇床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文化大革命爆发的近20年间,是新时期仲景学说研究队伍的形成———发展期。在这一时期,对《伤寒论》原著的注释和校正工作,揭开了新中国教材编写的序幕;对《伤寒论》中一些有代表性问题或关键性字词的考订,是一个特点;对《伤寒杂病论》方法论的研究,也是这一时期出现的新特点。此外,这一时期,对六经的研究逐渐深入;对方证的研究仍是热门话题;对伤寒方中用药规律的研究出现热潮;对张仲景治疗方法原理的研究开始活跃;比较性研究热度不减;专题性研究渐成趋势。  相似文献   

17.
近百年来,公开发表的研究《伤寒论》的学术论文约3万篇,内容涉及张仲景生平事迹、《伤寒论》版本传承、《伤寒论》学术思想和临床应用研究等多个方面。民国时期是近代仲景学术研究的萌芽——发动期,这一时期的文章具有以下时代特点:①期刊和作者群有明显的地域和社团性;②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方向;③研究空间不断扩大;④学术争鸣空前活跃。  相似文献   

18.
喘证的一般护理注意调整病室环境、体位与休息、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饮食护理、情志护理;根据中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同病异护、异病同护,实施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措施,保障治疗措施的实施,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9.
变应性鼻炎研究概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理、流行情况、实验及试验研究、中医药治疗、针灸治疗、治疗前景的实验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并提出从辨证指标入手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七情学说实验研究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近年来有关中医七情学说的实验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评述。指出实验研究对七情学说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并着重对今后开展七情学说实验研究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及七情学说实验研究所涉及的动物模型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