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肿瘤科护士同情心疲乏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者进行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运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医护人员同情心疲乏量表和护士职业价值观量表对肿瘤科108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肿瘤科护士同情心疲乏总均分为2.95分±1.15分,情感淡漠、精神紧张和热情丧失3个维度得分较高;年龄、文化程度和护士职业价值观中的职业特性、行为主义是影响同情心疲乏的主要因素。[结论]应采取个性化干预措施缓解肿瘤科护士同情心疲乏,改善其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神经外科护士道德困境、同情心疲乏现状及两者间的相关性,并分析同情心疲乏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中文版护士道德困境量表、医护人员同情心疲劳量表对2省共23所医院的360名神经外科护士开展调查。结果神经外科护士道德困境总分为(36.43±30.87)分,发生频率(0.98±0.57)分,困扰程度(0.97±0.65)分,处于轻度水平;同情心疲乏总分为(76.72±17.52)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神经外科护士道德困境总分、职务、对工作收入满意情况、对所在科室晚夜班安排的满意程度、认为自己能否胜任护理工作、是否定期参加体育锻炼、身体状况对同情心疲乏有影响(P0.001)。结论职务为护士、从不做体育锻炼、身体状况不好、认为自己不能胜任护理工作的护士同情心疲乏得分高,对所在科室晚夜班安排满意、对自己工作收入满意的护士同情心疲乏得分低,护士经历道德困境更易产生同情心疲乏,两者均对护士的身心健康产生诸多负面影响。故应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护士道德困境及同情心疲乏水平,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护士道德困境与同情心疲乏的现状,并分析二者的关系,为护理管理者有效应对护士道德困境和同情心疲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护士道德困境量表和专业生活质量量表对湖州市某三级乙等综合医院24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道德困境评分为(1.61±0.46)分;护士继发性创伤应激(20.76±5.02)分,工作倦怠(24.83±5.73)分,同情心满足(29.68±5.96)分。护士道德困境与同情心疲乏中工作倦怠、继发性创伤应激呈正相关(P0.01或P0.05)。结论护士的道德困境处于轻度水平,有发生同情心疲乏的危险,且护士道德困境与同情心疲乏呈正相关;提示护理管理者应采取针对性教育,克服道德困境,降低护士同情心疲乏的发生,以促进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保证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急诊科护士心理弹性与同情心疲乏的现状,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抽取182名急诊科护士,采用护士一般资料问卷、专业生活质量量表、心理弹性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同情心疲乏总分(93.27±13.64)分,心理弹性总分为(66.88±11.92)分。急诊科护士同情心疲乏及各维度与心理弹性水平及各维度呈负相关(P<0.01或P<0.05)。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加强管理筛查与培训,以提升急诊科护士的自我预防与应对同情心疲乏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手术室护士心理资本与同情心疲乏的现状,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北京市4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190名手术室护士,采用心理资本问卷和同情心疲乏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手术室护士心理资本总分为(78.60±8.72)分;同情心疲乏总分为(111.53±9.88)分;心理资本与同情心疲乏呈负相关(P0.05)。结论手术室护士心理资本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同情心疲乏水平较高;护士心理资本越高其同情心疲乏感越低。护理管理者应采取开展心理健康讲座等各种方式提高手术室护士心理资本水平,从而降低其同情心疲乏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肿瘤科护士工作满意度与同情心负荷状况,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卡劳斯克与米勒满意度量表和同情心负荷量表对424名肿瘤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肿瘤科护士工作满意度总分为(100.57±15.07)分;同情心满足感得分为(34.20±5.33)分,同情心疲乏得分为(20.09±4.53)分,工作倦怠得分为(18.15±4.20)分。工作满意度与同情心负荷呈正相关(P0.01),与同情心疲乏、工作倦怠呈负相关(P0.01或P0.05)。结论通过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可激发其同情心满足感,缓解同情心疲乏,促进护士身心健康,保证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职业价值观和工作绩效的现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深圳市某精神专科医院的223名护士,应用护士职业价值观量表和医院护士工作绩效评估量表对精神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职业价值观量表总均分为3.74分±0.60分;医院护士工作绩效评估量表总均分为4.30分±0.31分;护士职业价值观量表总分与医院护士工作绩效评估量表总分呈正相关(r=0.339,P0.001)。[结论]积极健康的职业价值观有助于提高精神科护士的工作绩效。精神科护理管理者应有针对性地培养和发展护士职业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临床一线护士心理健康与同情心疲乏的状况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职业生活质量量表(Pro QOL)对300名临床一线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心理健康与同情心疲乏现状及相关性。结果:本组护士SCL-90总分评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1);Pro QOL中同情心满足量表总分、继发性创伤应激量表及身心耗竭量表总分均处于中等水平;相关分析显示,Pro QOL与SCL-90呈显著相关性(P0.05,P0.01)。结论:临床一线护士心理健康和同情心疲乏不容乐观,应引起医院管理者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提高其心理健康,降低同情心疲乏。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医生与护士同情心疲乏水平。[方法]采用医护同情心疲乏量表对188名ICU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医生职业倦怠总分为(28.00±3.44)分,护士职业倦怠总分为(29.86±2.11)分,医生和护士的同情心疲乏为中等水平,护士的疲乏水平略高于医生(P0.05)。[结论]管理者应根据同情心疲乏的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以降低医护人员的同情心疲乏水平,从而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认知重评训练对重症监护室护士情绪劳动能力和同情心疲乏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选择某三级甲等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为研究对象,通过历史对照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1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士心理健康职业防护教育方法,试验组采用认知重评训练干预策略进行干预,干预时间均为6周。在干预前1d、干预结束后1个月采用情绪劳动量表、护士专业生活品质量表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评价情绪劳动能力和同情心疲乏。[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情绪劳动能力得分(75.15分±8.35分)高于对照组(63.07分±8.12分)(P0.05),试验组同情心疲乏得分(85.04分±7.44分)低于对照组(92.46分±10.03分)(P0.05)。[结论]认知重评训练干预策略可提高重症监护室护士的情绪劳动能力,降低其同情心疲乏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归因训练对儿科护士同情心疲乏和身心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9—12月选取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324名儿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2名。对照组儿科护士进行常规工作和日常学习,而干预组儿科护士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归因训练进行干预,干预3个月后采用护士同情心疲乏量表和康奈尔健康问卷调查两组儿科护士的同情心疲乏和身心健康水平。结果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护士同情心疲乏量表总分为(93.31±12.48)分,低于对照组的(110.71±13.57)分,且干预组的热情丧失、精神紧张、情感淡漠、行为消极、斗志丧失以及能力怀疑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康奈尔健康问卷总分为(15.78±3.46)分,低于对照组的(20.63±4.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归因训练可降低儿科护士同情心疲乏水平,改善护士的身心健康水平,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儿科护士同情心疲乏现状及其对儿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6年1-12月便利抽样选取黄石市2所综合性医院、1所专科医院的262名儿科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Stamm设计的专业生活品质量表(professional quality of life,Pro QOL)中文版调查儿科护士的同情心疲乏现状;通过参阅病历和现场调查的方法,对262名护士进行儿科护理质量评估。结果儿科护士同情心疲乏各维度得分为:二次创伤(22.84±4.04)分、倦怠(22.72±3.62)分和同情心满足(32.46±5.15)分;不同年龄、职称、学历、工作年限护士间各同情心疲乏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儿科护理质量得分为要素质量(31.22±2.24)分、环节质量(26.17±2.58)分、终末质量(31.41±2.38)分;护士同情心疲乏中的二次创伤和倦怠维度与儿科护理质量各指标评分呈负相关(P0.05),同情心满足与儿科护理质量各指标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儿科护士存在明显的同情心疲乏,其中二次创伤、倦怠维度与儿科护理质量呈负相关,同情心满足维度与护理质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军队医院急诊科护士同情心疲乏与同情心满足水平及其工作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6-7月便利抽样选取军队医院急诊科护士145名,采用人口学及一般工作情况调查问卷、护士工作相关生活质量量表、中文版护士同情心负荷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对结果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被调查军队医院急诊科护士同情心疲乏得分为(22.90±5.88)分,处于中等水平;同情心满足得分为(35.06±7.31)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急诊岗位、工作年限、是否遭受言语暴力以及接受心理调适培训是同情心疲乏与同情心满足的一般工作情况影响因素(均P<0.05);工作压力、工作评价是工作相关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军队医院急诊科护士同情心疲乏与同情心满足水平受到部分工作相关因素影响,提示军队医院护理管理者应有针对性地关注这部分护士群体,为其提供机构与政策支持,以稳定军队医院急诊科护理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4.
陈炜  吴茜  田梅梅 《护理学报》2014,(12):71-73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同情心疲乏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医护人员同情心疲乏量表,对上海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152名急诊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同情心疲乏总分(105.86±9.67)分,各条目均分(2.87±0.32)分,6个维度均分分别为:精神紧张(3.32±0.56)分,热情丧失(3.02±0.65)分,行为消极(2.67±0.51)分,情感淡漠(2.80±0.65)分,能力怀疑(2.63±0.55)分,斗志丧失(2.74±0.53)分。不同护龄、年龄、用工性质与急诊岗位的急诊护士同情心疲乏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士总体同情心疲乏程度为中等水平,45岁以上、急诊护龄10年、合同聘用、急诊抢救室的护士同情心疲乏水平明显较高。提出制定干预对策时宜将其做为重点关注对象,提高急诊护士的自我预防与应对能力,加强管理、筛查与支持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临床护士职业认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社会人口学调查表、专业生活质量量表、心理授权量表及职业认同量表,对南京市某三甲医院1005名临床护士进行便利抽样调查,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护士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结果 护士职业认同总分为(104.49±19.54)分,处于中等水平;同情心疲乏总分为(47.69±10.35)分,心理授权总分为(42.59±7.31)分。多元回归结果显示:护士月收入水平、同情心疲乏和心理授权是护士职业认同的主要影响因素,共解释职业认同62.0%的变异量。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关注临床护士的职业认同,通过完善护士薪酬制度、降低同情心疲乏、提高心理授权水平,以提升护士职业归属感和职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新入职护士试用期前后职业期望与职业价值观的变化,为培养新护士形成积极的职业价值观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7-9月,便利抽样法选取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新入职护士119名为研究对象,试用期为3个月。在试用期前及后采用职业期望量表和护士职业价值观测评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新入职护士试用期前后职业期望总分分别为(77.50±12.36)、(85.18±14.53)分,职业价值观总分分别为(105.61±14.50)、(111.30±14.9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新入职护士试用期前后总体职业期望、职业价值观认同度整体提高。护理管理者可根据影响新护士职业价值观的因素,针对性地开展临床实践培训策略,进一步提升新护士对职业价值的认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手术室护士同情心疲乏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温州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268名手术室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专业生活质量量表(ProQOL)和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使用多元回归分析手术室护士同情心疲乏的影响因素。结果 :手术室护士同情心疲乏总分为(60.39±9.48)分,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手术室工作年限、受教育程度和社会支持是手术室护士同情心疲乏主要影响因素,共解释32.8%的变异量。结论 :临床管理者应关注手术室护士的同情心疲乏水平,尤其是手术室工作年限较长、受教育程度为本科及以上的护士,提高手术室护士社会支持水平,以减轻其同情心疲乏状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医生与护士同情心疲乏水平。[方法]采用医护同情心疲乏量表对188名 ICU 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医生职业倦怠总分为(28.00±3.44)分,护士职业倦怠总分为(29.86±2.11)分,医生和护士的同情心疲乏为中等水平,护士的疲乏水平略高于医生(P〈0.05)。[结论]管理者应根据同情心疲乏的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以降低医护人员的同情心疲乏水平,从而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9.
时二俊  赵俊康 《全科护理》2022,20(1):138-140
目的:了解儿童福利机构护理人员同情心疲乏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提高福利机构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2020年7月—2020年9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儿童福利机构120名护理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医护人员同情心疲乏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探讨儿童福利机构护理人员同情心疲乏的影响因素。结果:120名儿童福利机构护理人员同情心疲乏总分为(107.54±4.59)分,条目得分为(2.99±0.13)分,整体处于中等程度水平。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年龄、护龄(护理人员从事护理工作的年限)、学历、职称级别、生育情况和出生地的儿童福利机构护理人员同情心疲乏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护理人员的焦虑和抑郁得分均与护理人员同情心疲乏程度呈正相关。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学历、生育情况、焦虑水平和抑郁水平是儿童福利机构护理人员同情心疲乏的影响因素。结论:学历低、未生育的护理人员同情心疲乏水平较高,焦虑和抑郁均会影响护理人员的同情心疲乏水平。儿童福利机构的护理管理者应采取针对性措施缓解护理人员的同情心疲乏,从而提高儿童福利机构的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0.
肿瘤医院护士疲劳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护士疲劳综合征与职业压力及心理健康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及疲劳综合征量表对257名肿瘤医院护士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肿瘤医院护士SDS和SAS均值为44.90±9.69和39.77±8.26;工作压力源总分1.76±0.360;疲劳综合征与压力源及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分析显示正相关.结论护士由于职业特征易罹患疲劳综合征,管理者应注重护士的行为心理管理,促进护士身心健康,保证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