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白鹤灵芝不同提取部位对小鼠出血、凝血时间的影响。方法取正常健康小鼠110只,随机分为11组,分别为生理盐水组、丹参组(3.20g/k)、白鹤灵芝三个提取部位的高(48.0g/kg)、中(24.0g/kg)、低(12.0g/kg)剂量组。每组10只,分别灌胃给药,连续7d。分别采用断尾法测定小鼠的出血时间,玻片法和玻管法测定小鼠的凝血时间。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除正丁醇低剂量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出血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玻片法结果显示,与生理盐水组比较,石油醚与乙酸乙酯的高剂量组小鼠凝血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丹参组,石油醚低剂量组,乙酸乙酯中剂量组,正丁醇高、中剂量组小鼠凝血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毛细血管法结果显示、与生理盐水组比较,石油醚低剂量组小鼠凝血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丹参组,石油醚高、中剂量组,乙酸乙酯高、中剂量组,正丁醇高、中剂量组凝血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鹤灵芝不同提取部位有延长小鼠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提示白鹤灵芝有一定活血化瘀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紫白膏的止血作用.方法:①将15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紫白膏组、凡士林组和红霉素软膏组各50例,术后分别予紫白膏、凡士林、红霉素软膏换药,术后第7天观察记录患者便时出血情况.②小鼠断尾出血实验和玻璃毛细管凝血实验观察紫白膏对小鼠出凝血时间的影响.结果:①紫白膏组和凡士林组、红霉素软膏组比较,在治疗混合痔术后便时出血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紫白膏组优于凡士林组和红霉素软膏组.②小鼠断尾出血实验中:紫白膏与凡士林、紫白膏与空白组、凡士林与空白组对小鼠断尾出血时间的影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小鼠玻璃毛细管凝血实验中:紫白膏与凡士林、空白组比较,可明显缩短正常小鼠的凝血时间(P〈0.05),凡士林与空白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紫白膏能有效防治混合痔术后便时出血情况;通过实验阐明了紫白膏具有-定的止血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型、并发症及生活质量与凝血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观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中医证型与临床分期分布情况,根据中医证型分为肝肾阴虚、湿热聚毒、肝郁脾虚、脾虚湿困、气滞血瘀5组,比较各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比值(PTR)、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差异,并分别根据肝外转移、上消化道出血、门脉癌栓的有无,不同的腹腔积液量及不同的卡氏评分(KPS)分组,比较各组凝血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原发性肝癌以肝郁脾虚组最为多见(31.31%),其次是湿热聚毒组(25.25%)及气滞血瘀组(18.18%)。各中医证型组间PT,APT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以脾虚湿困组升高最多,其次是湿热聚毒组与肝肾阴虚组,肝郁脾虚组升高最少。APTT以湿热聚毒组升高最多,其次是脾虚湿困组与肝肾阴虚组,肝郁脾虚组升高最少。肝外转移组的PTR,INR较无转移组明显升高(P〈0.05)。上消化道出血组PT,TT,PTR,INR较无出血组明显升高(P〈0.05)。门脉癌栓组与无门脉癌栓组之间各凝血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腹腔积液组PT,APTT,PTR,IN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量积液组、大量积液组PT较无积液组明显升高(P〈0.05),中量积液组APTT,PTR较无积液组明显升高(P〈0.05),少量积液组、中量积液组、大量积液组INR较无积液组明显升高(P〈0.05)。不同KPS评分组PT,APTT,FIB,PTR,IN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30分组PT,APTT,PTR,INR升高最多,FIB减少最多。结论肝郁脾虚证为原发性肝癌最常见的证型;脾虚湿困证与湿热聚毒证凝血功能较差,肝郁脾虚证凝血功能较好;出现肝外转移、上消化道出血、腹腔积液等并发症的患者及卡氏评分0-30分的患者凝血功能较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地榆及地榆炭止血作用机制。方法将24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4个实验组,每组60只,雌雄各半,各组再随机分为空白组、云南白药组、地榆大剂量组、地榆小剂量组、地榆炭大剂量组、地榆炭小剂量组,每组10只,比较地榆炭和地榆对小鼠凝血时间、出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影响。结果云南白药组、地榆大剂量组、地榆小剂量组、地榆炭大剂量组小鼠出血时间较空白组均缩短(P0.01,P0.05)。地榆炭小剂量组出血时间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榆大剂量组与地榆炭大剂量组出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榆小剂量组与地榆炭小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云南白药组、地榆大剂量组、地榆炭大剂量组小鼠凝血时间较空白组均缩短(P0.01)。地榆小剂量组、地榆炭小剂量组凝血时间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榆大剂量组与地榆炭大剂量组凝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榆小剂量组与地榆炭小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榆大剂量组、地榆小剂量组、地榆炭大剂量组小鼠血小板计数较空白组均升高(P0.01,P0.05)。云南白药组、地榆炭小剂量组血小板计数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榆大剂量组血小板计数高于地榆炭大剂量组(P0.01);地榆小剂量组血小板计数高于地榆炭小剂量组(P0.05)。云南白药组、地榆大剂量组、地榆炭大剂量组小鼠PT、TT及APTT较空白组均缩短(P0.05,P0.01)。地榆小剂量组、地榆炭小剂量组PT、TT及APTT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榆大剂量组与地榆炭大剂量组PT、TT及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榆小剂量组与地榆炭小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榆和地榆炭的止血机制存在差异,但炒炭与否对止血作用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杜虹花不同提取部位的止血作用。方法以昆明小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阳性药对照组和杜虹花各提取部位高低剂量组。测定大鼠出血时间(BT)、凝血时间(C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定量(FIB)。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杜虹花高低剂量组正丁醇部位和水提物能够显著缩短BT、CT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杜虹花高剂量组的水提物、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石油醚部位对APTT及FIB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杜虹花提取物能有效止血,正丁醇部位和水部位为止血作用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疏血通脉胶囊处方药水煮制剂对大鼠血浆凝血功能及脉管内血栓的的影响。方法:给大鼠灌胃疏血通脉胶囊药液。测定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凝血酶原时间和纤维蛋白原;电刺激动脉动管壁引起血管栓塞,记录从开始电刺激至血栓堵塞血管导致血流阻断时间;结扎下腔静脉引导静脉血栓形成,称定静脉血栓干重。结果:阳性药(曲克芦丁)组和疏血通脉胶囊高、中剂量组凝血时间和动脉血栓堵塞血管时间延长、静脉血栓干重和血浆纤维蛋白原降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凝血酶原时间,给药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大鼠灌胃疏血通脉胶囊,可降低血液结成脉管内血栓倾向,未见其对血浆凝血3项关键指标(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凝血酶原时间)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全蝎纯化液对静脉血栓形成大鼠纤溶和凝血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全蝎纯化液对静脉血栓形成大鼠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影响,探讨全蝎抗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全蝎纯化液大、中、小剂量组,全蝎纯化液各剂量组由颈外静脉分别注入全蝎纯化液,空白组和模型组注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采用结扎大鼠腹腔主静脉造成静脉血栓模型,观察其对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等凝血和纤溶指标的影响。结果全蝎纯化液大、中、小剂量能明显减轻血栓重量,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血栓形成的抑制率分别为75.23%、61.50%、51.05%;能明显延长APTT、PT、TT时间,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模型组tPA明显降低、PAI-1明显升高,而全蝎纯化液各剂量组能明显抑制PAI-1活性升高、增加tPA活性,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全蝎纯化液具有明显的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凝血及促纤溶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对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上饶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救治的70例宫缩乏力产后出血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予以缩宫素治疗,同时观察组另予以马来酸麦角新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产后出血、止血情况以及宫底高度、凝血功能、用药安全性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后30 min、产后2 h、产后24 h的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1 d、3 d宫底高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均短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B)以及D–二聚体(D–D)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治疗,可有效控制产后出血,改善凝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炒炭法和煅炭法炮制的生地黄炭对小鼠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的影响,为研究生地黄炭止血炮制机理提供合理的制炭方法。方法:以ICR种小鼠为实验动物,采用断尾法及毛细管法分别测定生地黄、炒生地黄炭、煅生地黄炭对小鼠的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影响。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生地黄、炒生地黄炭均能够缩短小鼠出血时间(P〈0.01)和凝血时间(P〈0.01);煅生地黄炭能够缩短小鼠出血时间(P〈0.05)和凝血时间(P〈0.05);与生地黄组比较,炒生地黄炭、煅生地黄炭均能够缩短小鼠出血时间(P〈0.05)和凝血时间(P〈0.05);与煅生地黄炭组比较,炒生地黄炭能够缩短小鼠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炒生地黄炭和煅生地黄炭均具有一定的止血作用,且制炭后地黄的止血作用增强,但两种制炭方法炮制的生地黄炭对其止血作用没有显著影响,故选择易于操作的炒炭法炮制生地黄炭。  相似文献   

10.
目的:验证藏药莪达夏的止血作用。方法:给实验动物以高、中、低剂量,并以阳性对照、空白对照作比较,检测小鼠的凝血时间与出血时间的检测方法。结果:小鼠凝血时间,与空白组比较(p〈0.01),具有止血作用;小鼠出血时间,与对照组比较,达夏高、中、低剂量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空白组比较,达夏中剂量组作用比较明显,(p〈0.01)。结论:藏药莪达夏对小鼠具有较强的止血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r-谷氨酰转肽酶(r-GT)、胆碱酯酶(CHE)、总胆汁酸(TBA)和凝血四项实验室检测对肝功能受损患者治疗、预后的意义。方法:测定52例肝功能严重受损患者血清r-GT、CHE、TBA及血浆中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与对照组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组r-GT、TBAA血清含量明显升高PT、APTT、TT时间延长,CHE、FIB血清含量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通过联合检测凝血功能、肝功能可以观察病情,判定肝功能损害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对奥沙利铂周围神经毒性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将120只健康雌性W 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n=21)、模型组(n=24)、治疗组(n=24)、预防组(n=27)、防治组(n=24),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予以腹腔注射奥沙利铂(5m l/kg)造模。按不同分组用药干预治疗10天,分别观察造模后24h、48h及72h大鼠的一般情况并利用神经电生理仪检测坐骨神经传导速度、潜伏期、波幅等。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造模后24h,各组间大鼠神经传导速度、潜伏期无明显差异(P〉0.05);造模后48h,模型组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潜伏期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72h,模型组及治疗组大鼠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潜伏期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造模后72h,预防组及防治组的的传导速度明显变快、潜伏期变短,且有显著差异(P〈0.05)。与预防组比较,造模后72h模型组与治疗组大鼠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减慢、潜伏期延长,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奥沙利铂治疗前运用黄芪桂枝五物汤能提高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缩短病变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48例,根据所用药物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肝素类药物抗凝剂治疗,观察组术后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进行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D-二聚体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D-二聚体与对照组比较,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3例DVT,对照组发生5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发生皮下出血5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补阳还五汤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安全性高,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在许昌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00例产后出血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产妇单纯予以缩宫素治疗,观察组产妇实施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比较两组产妇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 h、24 h的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产后24 h的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血小板聚集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4 h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均低于对照组,凝血酶时间(TT)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4 h的心率低于对照组,舒张压与收缩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妇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产后出血产妇实施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安全有效,可促进产妇血小板聚集率、凝血功能以及血流动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伤寒论》中桂枝的量效关系及配伍用药规律,为临床应用提供借鉴。方法系统整理《伤寒论》中含有桂枝的条文,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单因素逻辑回归分析及二元相关性分析桂枝剂量与相关因素之间关系。结果经筛选,共纳入含桂枝方剂40首,占《伤寒论》全部方剂的35.40%。桂枝单次用量与药味数、用水量密切相关(P=0.000,P=0.004),而与剩余水量、单次服用水量和服用次数无明显相关性(P0.05)。单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桂枝是否为主药与桂枝单次用量和服用次数关系密切(P=0.008,P=0.043)。桂枝与炙甘草配伍,与桂枝为非主药时比较,桂枝为主药时的桂枝单次用量明显偏高(P=0.046)、药味数明显偏低(P=0.0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桂枝与芍药或麻黄配伍,与桂枝为非主药时比较,桂枝为主药时的桂枝单次用量和药味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桂枝为主药时未发现其与茯苓或柴胡配伍使用。结论从量效关系可发现《伤寒论》桂枝的使用及配伍严格而又灵活多变,剂量规律可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收治的132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马来酸麦角新碱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血清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2 h及24 h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IB、TT、APTT、P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用药后2 h及24 h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产后出血患者采用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其凝血指标,降低产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血必净和生脉注射液对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为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提供治疗方法与思路。方法4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A组(生脉注射液组)、B组(血必净+生脉注射液组),在脓毒症综合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分别给予具有益气扶正功效的生脉注射液或益气扶正联合化瘀解毒功效的血必净+生脉注射液治疗。监测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浆D-二聚体(D-D)及血小板(PLT)动态演变情况,并进行Marshall评分和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及28天临床预后判断。结果生脉注射液组治疗后的APTT水平、Marshal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P〈0.05;APACHEⅡ评分与治疗前比较,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血必净+生脉注射液组治疗后PLT、TT水平与治疗前比较,P〈0.05;APTT、PT、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水平及Marshall评分、APACHEⅡ评分与治疗前比较,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血必净+生脉注射液组治疗前PLT、D-D值与生脉注射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病情、凝血功能障碍、病情预后等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脓毒症综合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根据中医气血理论,单纯使用中药益气扶正或益气扶正联合解毒化瘀法,均可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凝血功能障碍及改善病情严重程度;由于益气扶正联合解毒化瘀法气血并重,有优于单纯益气扶正法疗效的趋势,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及大样本深入研究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8.
赖秋媛  杨麟  陈楚杰 《新中医》2021,53(19):45-48
目的:观察温经汤对运动性月经失调大鼠的防治作用。方法:将30 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造模组、温经汤组,每组各10 只。采用力竭游泳运动复制水上运动项目女运动员月经不调大鼠模型。温经汤组给予温经汤灌胃,空白组、造模组灌蒸馏水,共给药4 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检测大鼠孕酮(P)、雌二醇(E2)、睾酮(T)、促黄体素(LH)、卵泡刺激素(FSH) 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造模组大鼠FSH 含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经汤组大鼠FSH 含量略高于空白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造模组比较,温经汤组大鼠FSH 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H 含量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从数值上看,温经汤组大鼠LH 含量最高,造模组大鼠LH 含量最低。与空白组比较,造模组大鼠P 含量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温经汤组大鼠P 含量稍有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造模组比较,温经汤组大鼠P 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造模组大鼠T 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经汤组稍下降(P>0.05)。与造模组比较,温经汤大鼠T 含量数值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造模组大鼠E2 含量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温经汤组大鼠E2 含量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经汤对运动性月经失调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在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产科分娩后发生产后出血的10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缩宫素,观察组患者应用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成功率、出血情况、不良反应、各项指标(血压、凝血功能、血常规、卵巢血流动力学、血清炎症因子)。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止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产后2 h出血量、出血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流阻力指数低于对照组,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患者火证与非火证的理化指标差异。方法收集高血压病火证137例与非火证291例,比较2者之间的血常规、肝肾功、血脂血糖、凝血功能、心电图以及颈部血管彩超的差异。结果高血压病火证的空腹血糖水平、凝血酶时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和(或)斑块形成及颅内血流异常的出现率均高于非火证(P〈0.05,P〈0.01),其余理化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进一步经Spearman相关分析,高血压病火证与空腹血糖、凝血酶时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和(或)斑块及颅内异常血流呈正直线相关关系(P〈0.05,P〈0.01)。结论火在高血压病中可能是引起血糖升高、凝血异常、颈部动脉粥样硬化、颅内血流异常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