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目的研究脂氧素A_4及其受体对大鼠急性肺损伤Na~+-K~+-ATP酶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7组:1对照组;2油酸(OA)组;3油酸+脂氧素A4(OA+LX)组;4OA+Alcohol组;5油酸+BML-111组(OA+BML-111组);6油酸+脂氧素A_4+BOC-2(OA+LX+BOC-2)组;7OA+DMSO组。机械通气1 h后处死,取肺组织测定Na~+-K~+-ATP酶α_1、β_1亚基蛋白表达和Na~+-K~+-ATP酶活性。结果与OA组比较,OA+LX组和OA+BML-111组肺组织Na~+-K~+-ATP酶β_1亚基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5),Na~+-K~+-ATP酶活性明显增强(P0.05);与OA+LX组比较,BOC-2抑制Na~+-K~+-ATP酶的活性(P0.01)。结论脂氧素通过上调Na~+-K~+-ATP酶蛋白表达及活性减轻油酸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其作用机制与脂氧素受体(ALX)相关。  相似文献   

2.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6,(10):856-859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保护作用。方法 30只成年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黄芪组、缺血再灌注(I/R)组和对照组。黄芪组大鼠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40 mg·kg~(-1),每日1次,连续6 d,第7天复制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I/R模型;I/R组大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其余实验操作同黄芪组;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不复制I/R模型。记录各组大鼠结扎前、结扎30 min、再灌注120 min及再灌注180 minⅡ导联心电图;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大鼠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大鼠心肌组织Na~+-K~+-三磷腺苷(ATP)酶α1亚型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黄芪组和I/R组大鼠心电图ST段在结扎30 min、缺血再灌注120 min、缺血再灌注180 min时均出现缺血性改变。黄芪组大鼠心电图ST值在各时间点均显著低于I/R组(P<0.05)。黄芪组和I/R组大鼠心肌超微结构均受损,黄芪组大鼠心肌超微结构受损程度轻于I/R组;黄芪组大鼠心肌Na~+-K~+-ATP酶α1亚型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但高于I/R组(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预处理可以减轻大鼠急性MIRI,保护大鼠心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脾阳虚大鼠回肠组织中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Ⅳ和Na~+-K~+-ATP酶、Ca~(2+)-Mg~(2+)-ATP酶的检测,探讨脾阳虚证状态下大鼠能量代谢障碍的机制。方法:采用经典复合因素塑造脾阳虚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脾阳虚模型组、中药反证组,行比色法检测各组大鼠模型回肠组织中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Ⅳ和Na~+-K~+-ATP酶、Ca~(2+)-Mg~(2+)-ATP酶的活性。结果:脾阳虚状态下,大鼠回肠组织中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Ⅳ和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均显著减少(P0.05),经附子理中汤中药治疗后,其活性均有所回升,但仍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脾阳虚证状态下,能量代谢相关酶的活性下降,能量代谢异常,提示可能与脾阳虚证的病理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剂量丙泊酚对肝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高剂量组、低剂量组,每组10只。空白组股静脉注射生理盐水3 ml/(kg·h),高和低剂量组于造模前30 min股静脉分别注射丙泊酚30 mg/(kg·h)和10 mg/(kg·h),依据文献复制肝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参照王宏等实验研究)。分别检测各组心肌组织ATP、ADP、EC、AMP的含量和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醇(MDA)的蛋白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ATP、ADP、EC、AMP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且低剂量组ATP、ADP、EC含量明显高于高剂量组(P<0.05);模型组Ca~(2+)-Mg~(2+)-ATP酶、Na~+-K~+-ATP酶明显低于其它三组,低剂量组Ca~(2+)-Mg~(2+)-ATP酶、Na~+-K~+-ATP酶明显高于高剂量组(P<0.05);模型组SOD明显低于其它三组,模型组MDA明显高于其它三组(P<0.05);低剂量组SOD明显高于高剂量组,低剂量组MDA明显低于高剂量组(P<0.05)。结论:低剂量丙泊酚对肝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心肌能量代谢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头针"额旁1线"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浆乳酸脱氢酶(LDH)、心肌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的影响,探讨头针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组和头针治疗组,每组8只。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再灌注15min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取头部双侧"额旁1线"区域进行电针治疗,频率14Hz,强度2V。以血浆乳酸脱氢酶(LDH)、心肌Na~+-K~+-ATPase和Ca~(2+)-Mg~(2+)-ATPase活性为观察指标。结果模型组大鼠较假手术组、空白对照组血浆LDH活性明显升高(P0.01),而头针治疗组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模型组心肌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显著下降,与假手术组、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头针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这两种酶活性显著提高(P0.01)。结论头针具有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性损伤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保护各种心肌酶类,减轻Ca~(2+)超载有关。  相似文献   

6.
本文观察了2月、10月和24月龄大鼠红细胞膜Na~ -K~ -ATP酶、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红细胞膜和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0)水平,结果显示10月龄与2月龄组相比,Na~ -K~ -ATP酶活性增高24.16%.GSH-PX活性增高4o.07%.红细胞膜LPO增高44.44%,血浆LPO增高了102.72%;24月龄与10月龄组相比,Na~ -K~ -ATP酶活性下降45.16%,GSH-PX活性下降了22.3%,SOD活性下降12.32%,而红细胞膜LPO升高30.0%.由此认为上述5项指标可用于评估机体衰老情况  相似文献   

7.
孤啡肽和吗啡对大鼠皮层体感区Ca2+-ATP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脑室注射孤啡肽(OFQ)和吗啡对大鼠皮层体感区Ca2+-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检测Wistar大鼠皮层体感区组织匀浆上清液Ca2+-ATP酶活性.观察①脑室注射吗啡对大鼠皮层体感区Ca2+-ATP酶活性的影响;②脑室注射OFQ对大鼠皮层体感区Ca2+-ATP酶活性的影响;③两侧脑室同时注射吗啡和OFQ对大鼠皮层体感区Ca2+-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①脑室注射20μg/20μl吗啡60min后,大鼠皮层体感区Ca2+-ATP酶的活性与生理盐水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 ②脑室分别注射不同浓度的孤啡肽(0.04、0.45、0.9、1.8μg/20μl)60min后,皮层Ca2+-ATP酶活性随OFQ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③右侧脑室注射20μg/20μl吗啡,同时左侧脑室注射0.9μg/20μl孤啡肽60min后,可相互拮抗对Ca2+-ATP酶活性的影响.结论脑室单独注射吗啡或孤啡肽均可使大鼠皮层Ca2+-ATP酶的活性降低,而孤啡肽(0.9μg/20μl)又可以拮抗吗啡对Ca2+-ATP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说明孤啡肽在中枢通过影响Ca2+-ATP酶活性产生抗阿片作用,从而影响痛觉调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缝隙连接在重度失血休克兔脑损伤延生复苏中对Na~+-K~+-ATP酶和Ca~(2+)-ATP酶活力的作用机制,为延生复苏提供新的临床策略和方法。方法 24只家兔随机分4组:A组(常规复苏组)、B组(低温复苏组)、C组(辛醇复苏组)和D组(低温+辛醇复苏组),每组6只。动物麻醉后,机械通气,动静脉插管,心电监测。采用改良的Wiggers法制作重度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模拟临床将该模型分为三期:即失血休克期,院外救助期,院内复苏期。动物处死后取右半脑组织作脑组织干湿重比检测,取部分脑组织作Cx43免疫组化、Na~+-K~+-ATP酶、Ca~(2+)-ATP酶活力测定。结果B、C、D组的脑组织干湿重比明显低于A组(P0.05);Cx43的免疫组化示B、C、D组与A组相比表达明显增多(P0.05);B、C、D组的Na~+-K~+-ATP酶活力、Ca~(2+)-ATP酶活力明显高于A组(P0.05),但B、C、D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结论抑制缝隙连接可提高重度失血性休克兔缺血性脑损伤后延生复苏中Na~+-K~+-ATP酶和Ca~(2+)-ATP酶活力;抑制缝隙连接和低温在重度失血性休克缺血性脑损伤延生复苏中对Na~+-K~+-ATP酶和Ca~(2+)-ATP酶活力作用相似;低温在重度失血性休克缺血性脑损伤延生复苏中有可能是通过阻断GJ/Cx43上调Na~+-K~+-ATP酶和Ca~(2+)-ATP酶活力而起作用的。  相似文献   

9.
慢性心力衰竭(CHF)并发室性心律失常(VA)是心脏性猝死(SCD)的主要原因。目前治疗CHF合并VA的经典药物为Ⅱ类抗心律失常β受体阻滞剂及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然而许多抗心律失常药物都有致心律失常作用,中成药参松养心胶囊通过对心肌细胞多种离子通道的作用,对Kv1.4△N通道的峰电流的抑制作用及调节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增加心肌组织Na~+-K~+-ATP酶的活性、抑制心肌重构、改善心脏传导功能等作用,发挥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文章对其治疗CHF合并VA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纳洛酮对油酸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大鼠的血清中心房钠尿肽、B型脑钠肽及肺组织Na~+-K~+-ATP酶含量的影响。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月将3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RDS模型组、纳洛酮治疗组,由股静脉缓慢注入油酸0.1 mL/kg建立ARDS模型,测定血清中心房钠尿肽(ANP)、B型脑钠肽(BNP)、肺组织Na~+-K~+-ATP酶(NKA)含量,计算左肺湿/干重比值,制备光镜标本和电镜标本观察肺组织。结果ARDS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左肺湿/干重比值、血清ANP、BNP含量显著升高,肺组织NKA含量显著下降(P0.01),肺组织出现明显病理损害,与ARDS模型组比较纳洛酮治疗组的变化较轻(P0.01),肺组织变化较轻。结论纳洛酮可抑ANP、BNP升高,提高肺组织Na~+-K~+-ATP酶活性,纳洛酮对实验性大鼠油酸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二氢槲皮素对大鼠急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传统的双侧结扎法,建立大鼠急性脑缺血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20 mg/kg),二氢槲皮素高、中、低剂量组(60、30、15 mg/kg),每组10只。日给药1次,连续14 d,第15天复制脑缺血损伤大鼠模型,于手术后24 h取材。采用HE染色观察二氢槲皮素对大鼠脑组织结构的影响,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IL-6、TNF-α和ICAM的含量。制备脑组织匀浆,采用比色法检测脑组织匀浆中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乳酸脱氢酶(LDH)、Na~+-K~+-ATP酶以及Ca~(2+)-Mg~(2+)-ATP酶的活性。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二氢槲皮素可明显改善脑缺血损伤模型大鼠脑组织的病理情况,能够降低血清中IL-6、TNF-α和ICAM的水平。降低脑组织中MDA的含量,提高SOD、GSH-Px、LDH、Na~+-K~+-ATP酶和Ca~(2+)-Mg~(2+)-ATP酶的活性。结论 :二氢槲皮素可以减轻双侧结扎法造成的大鼠急性脑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抗氧化以及改善脑组织能量代谢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水芹水提取液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理.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即:对照组、胺碘酮组(100 mg·kg-1)、水芹水提取液小剂量组(50 mg·kg-1)、水芹水提取液大剂量组(100 mg·kg-1).通过制作哇巴因诱发大鼠心律失常模型,观察各组大鼠Ⅱ导联心电图,记录心律失常的出现时间和持续时间,并测定心肌组织中Na+-K+-ATP酶的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水芹水提取液大小剂量组、胺碘酮组能有效推迟心律失常的出现时间,缩短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并可提高心肌组织Na+-K+-ATP酶活性.结论 水芹水提取液可能是通过改善心肌组织Na+-K+-ATP酶的活性来发挥其抗心律失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陕西医学杂志》2017,(8):995-996
目的:评价槲皮素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的大鼠损伤心肌的氧化应激活动功能的影响。方法:以Wistar大鼠为试验模型,分为对照组、ISO组(70mg/kg)干预组、ISO+不同浓度槲皮素干预组,分别测定Na~+-K~+ATP酶,Ca~(2+)-Mg~(2+)ATP酶和MPO的活性、心肌脂质过氧化水平、心肌谷胱甘肽水平(GSH)、SOD、CAT、GSH-Px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SO组的Na+-K+ATP酶,Ca~(2+)-Mg~(2+)ATP酶、心肌谷胱甘肽水平、SOD、CAT、GSH-Px活性均明显降低(P<0.01),而MPO的活性、心肌脂质过氧化物水平明显增加(P<0.01);与ISO组相比,三个剂量槲皮素干预组可剂量依赖型地增加、心肌组织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GSH水平和SOD、CAT、GSH-Px活性(P<0.01),并剂量依赖型降低MPO活性及心肌脂质过氧化水平(P<0.01)。结论:槲皮素有对抗心肌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槲皮素的抗氧化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维持性血透患者应用人类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uEPO)对体内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35例慢性肾衰维持性血透患者(肾衰组),35例健康成人作对照(对照组).肾衰组应用r-HuEPO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检测患者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丙二醛(MDA),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肾衰组患者血浆中hs-CRP、MDA、AOP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而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呈显著负相关(r=-0.57、r=-0.67、r=-0.78.P<0.05).r-HEPO治疗3个月后,血Hb、Hct明显上升,而hs-CRP、MDA、AOPP含量和Na~+-K~+-ATP酶活性变化不显著,在治疗6个月后,Na~+-K~+-ATP活性显著升高(P<0.05),hs-CRP、MDA、AOPP含苗则显著下降(P<0.05).结论 r-HuEPO长程治疗在改善慢性肾衰维持性血透患者贫血状态的同时,可有效缓解患者体内炎症及氧化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脾气虚证模型大鼠回肠组织中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Ⅰ、Ⅳ活性与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的变化,并与治疗组进行对比,探讨补中益气汤治疗脾气虚证的作用机理。方法:选取SPF级健康大鼠42只,造模采用经典的复合因素造模方法,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健康组、模型组及治疗组,每组14只大鼠。用比色法检测各组大鼠回肠组织中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Ⅰ、Ⅳ活性与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结果:(1)模型组与健康组相比,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Ⅰ、Ⅳ活性与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明显降低(P0.05)。(2)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Ⅰ、Ⅳ活性与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明显增高(P0.05)。结论:脾气虚证的大鼠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Ⅰ、Ⅳ与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明显降低,补中益气汤能够改善以上指标的异常状态,提示补中益气汤治疗脾气虚证的作用机制为修复能量代谢障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复方红景天制剂对大鼠+10Gz(高正加速度)暴露后心肌线粒体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酶和呼吸酶链复合物活性的影响。方法 60只雄性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10 Gz组,复方红景天制剂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复方低剂量组、复方中剂量组和复方高剂量组大鼠分别按0.75 g/kg、1.5 g/kg和3.0g/kg给予复方红景天中药制剂,其余2组动物每天给等量的生理盐水。各组均灌胃给药14天,第15天进行+10 Gz离心机暴露,观察各组动物心肌线粒体ATP酶和呼吸酶链复合物活性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0 Gz组大鼠线粒体Na+-K+-ATP酶活性以及呼吸链酶复合物Ⅰ、Ⅱ、Ⅳ活性均明显降低(P<0.01或P<0.05)。复方红景天制剂预处理大鼠ATP酶和呼吸链酶复合物活性均升高,复方红景天制剂高剂量组大鼠心肌线粒体Na+-K+-ATP酶、Ca2+-ATP酶和呼吸链酶复合物Ⅰ~Ⅳ的活性均明显高于+10 Gz组(P<0.01或P<0.05)。结论复方红景天制剂对+10Gz暴露后大鼠心肌线粒体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脑室注射纳洛酚对脑缺血大鼠大脑皮层体感区Ca2+-ATP酶活性的影响,探讨纳洛酚对急性大鼠脑缺血性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给予生理盐水、药物后检测Wistar大鼠皮层体感区组织匀浆上清液Ca2+-ATP酶的活性.观察正常大鼠脑室注射10μl生理盐水与大脑中动脉栓塞后脑室分别注射生理盐水10μl,纳洛酚1μg/10μl、4μg/10μl、8μg/10μl及纳洛酮8μg/10μl对Ca2+-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脑缺血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Ca2+-ATP酶活性显著降低(P<0.01),给予纳洛酚与纳洛酮的实验组与缺血组相比,Ca2+-ATP酶活性升高(P<0.01),而且1μg/10μl,4μg/10μl和8μg/10μl纳洛酚3组呈现随剂量增加酶活性也随之提高的量效关系(P<0.01),4μg/10μl和8μg/10μl纳洛酚提高酶活性的作用优于纳洛酮(P<0.01).结论纳洛酚可能通过拮抗阿片受体提高大鼠急性大脑中动脉缺血后皮层体感区Ca2+-ATP酶活性,从而对大鼠脑缺血性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大鼠烫伤后小肠氨基酸吸收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烫伤体表面积37%Ⅲ°的大鼠组,于伤后第三天断头致死,其小肠外翻囊3~H-脯氨酸吸收比值(1.87±0.27),较对照组的吸收比值(2.35±0.49)显著降低(P<0.05),同时烫伤组小肠粘膜ATP酶活性5.61±2.27nmole/min/mg蛋白质,Na~+,K~+-ATP酶活性2.86±0.83nmole/min/mg蛋白质,对照组小肠粘膜ATP酶活性9.63±1.04nmole/min/mg蛋白质,Na~+,K~+-ATP酶活性5.36±0.95nmole/min/mg蛋白质,两组比较不论是ATP酶或Na~+,K~+-ATP酶活性降低都非常显著(P<0.001)。对照组氨基酸吸收比值与小肠粘膜Na~+,K~+-ATP酶活性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744,P(1)<0.025,烫伤组氨基酸吸收比值与小肠粘膜Na~+,K~+-ATP酶活性也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776,P(1)<0.025,表明烫伤组氨基酸吸收比值下降,可能由于Na~+,K~+-ATP酶活性降低所致。  相似文献   

19.
韩峰  程桥  杜艺 《中国医疗前沿》2011,6(8):30-31,22
目的探讨脂肪乳剂对大鼠布比卡因、左布比卡因致心脏毒性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体重220-250g,随机分为五组(n=8)。A组: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布比卡因组,C组:布比卡因+脂肪乳组,D组:左布比卡因组,E组:左布比卡因+脂肪乳组。其中B、C、D、E组分为取材组和致死组两个亚组(n=8)。A组以3ml.kg-1.min-1的速率持续静脉泵入生理盐水6min。B、C、D、E组以3ml.kg-1.min-1的速率持续静脉泵注生理盐水或脂肪乳5min,以2mg.kg-1.min-1持续静脉泵局麻药1min。在取材组中,泵注1min局麻药后处死大鼠;致死组中,持续泵注局麻药直到大鼠心跳停止。记录给药前动物的基础血压(HR)、心率(BP),并记录动物出现心律失常(以QRS延长至90ms)、出现心跳停止时的时间(心电图示心脏停搏后观察1min不再出现心电波形为标准),同时计算各对应时局麻药的累积剂量。对照组及取材组断头法处死,迅速取出心脏,液氮冷冻待测ATP酶活性。结果致死组任意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ATP酶含量比较:A组〉E1〉D1〉C1〉B1,任意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旋布比卡因的毒性低于布比卡因。预先给予脂肪乳注射液可明显减轻布比卡因和左旋布比卡因对大鼠的心脏毒性,其机制可能与增加心肌ATP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20.
研究正常青年人(青年对照组)、与患者同龄之正常人(同龄对照组)及冠心病患者红细胞膜Na~+-K~+ATP酶、Ca~(2+)ATP酶和Mg~(2+)ATP酶的活性;观察了运动试验和钙拮抗剂硝苯吡啶对上述三种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同龄对照组的三种ATP酶活性均低于青年对照组;静息状态下,冠心病患者的Na~+-K~+ATP酶活性低于同龄对照组,而Mg~(2+)ATP酶活性高于同龄对照组;运动试验后,同龄对照组Na~+-K~+ATP酶、冠心病组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增高。冠心病患者服用硝苯吡啶后,前述的ATP酶的改变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