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马尾神经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的诊疗特点和规律。方法:电子检索中国知网(CNKI,1966—2014年)、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1989—2014年)、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CBM,1979—2014年)、Pubmed(1966—2014年)中针灸治疗马尾神经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的文献,分析总结常用的针灸干预措施、辨证特点、选穴刺法、介入时机、针灸频次、治疗周期、疗效、随访及安全性。结果:纳入的6篇文献中,针灸治疗该病以辨病为主,常取八髎及会阳等穴位;以电针疗法为主;治疗频次多为每日1次,总疗程多在2~8周。结论:针灸治疗可改善相关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斑秃的诊疗特点。方法电子检索中国知网(CNKI,1979年7月28日—2018年7月28日),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1989年7月28日—2018年7月28日),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CBM,1979年7月28日—2018年7月28日),PUBMED(1966年7月28日—2018年7月28日)中针灸治疗斑秃的文献,分析总结治疗斑秃的辨证特点、选穴、配穴、针刺频次、疗程、疗效。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中,针灸治疗斑秃的常用干预措施有梅花针、火针、毫针、穴位注射、穴位埋线,其中梅花针疗法最多(62. 5%,10/16),其次是火针和穴位注射疗法(12. 5%,2/16)。针灸治疗斑秃选穴常以辨病取穴为主(93. 75%,15/16),在穴位选择上多选用阿是穴(脱发区)(93. 75%,15/16),其次为肾俞、肝俞(37. 5%,6/16)、百会、肺俞(31. 25%,5/16)等;配穴常用阿是穴(脱发区)和百会穴,阿是穴(脱发区)和肝俞、肾俞(31. 25%,5/16);治疗频次、疗程随不同干预措施存在差异,梅花针一般隔日治疗1次常见(37. 5%,6/16),14~15次为1个疗程多见(31. 25%,5/16)。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显示针灸治疗斑秃的有效率在92. 5%以上。结论针灸治疗斑秃的干预措施以梅花针最多,其次为火针、穴位注射;针灸治疗斑秃以辨病取穴为主,常取阿是穴(脱发区);配穴常用阿是穴(脱发区)配百会、阿是穴(脱发区)配肝俞、肾俞;梅花针一般隔日治疗1次,14~15次为1个疗程多见。针灸疗法治疗斑秃较好,其中以梅花针为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急迫性尿失禁的诊疗特点。方法:电子检索中国知网( CNKI,1979~2013年)、维普医学资源数据( VIP,1979~2013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CBM,1979~2013年), PubMed(1966~2013年)中针灸治疗急迫性尿失禁的文献,分析总结针灸对其治疗时的辨证特点、选穴、配穴、针刺频次、疗程、疗效。结果:纳入19篇文献中,针灸治疗急迫性尿失禁取穴采用腰骶部膀胱经取穴为主:会阳(12/17,70.6%)、次髎(9/17,52.9%)、肾俞(7/17,41.2%)、中髎(5/17,29.4%)、三阴交(6/17,35.3%);针灸方法以电针为主12/17,占70.6%;频次每日1次常用,疗程是以20次左右为主。结论:目前针灸治疗该病最常用辨病为主的诊疗方法,取穴采用腰骶部膀胱经为主,常用腧穴为会阳、次髎、肾俞、中髎、三阴交,针灸方法以电针为主,频次每日1次为主,电针疗效优于酒石酸托特罗定片(舍尼亭)和盆底肌训练法,远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莫倩  刘志顺 《上海针灸杂志》2013,(12):1060-1063
评价性综述国内外针灸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文献,探讨其诊疗特点。电子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针灸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文献,分析总结针灸的辨证特点、选穴处方、针刺频率、疗程和疗效特点及规律等。针灸治疗压力性尿失禁辨证特点是辨病为主;组方选穴原则为病位加循经取穴,以腰骶部及小腹任脉取穴为主,主穴有中髂、会阳、中极、关元、三阴交等:中髂和骶四针深刺,气至病所:针灸方法采用电针为主,频次每日1次,疗程较长,以30-60次常见:近期疗效较好,电针可明显减少尿失禁次数,减少失禁量,疗效优于α1受体激动剂盐酸米多君片和盆底肌训练法,但证据级别不高: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评价。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闭经的诊疗特点和规律。方法电子检索中国知网(CNKI,1979~2012年)、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1989~2012年)、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CBM,1979~2012年)、PUBMED(1966~2012年)中针灸治疗闭经的文献,分析总结常用的针灸干预措施、闭经证型分布,针灸对其治疗时的辨证和选穴特点、针灸频次、疗程、疗效、随访、安全性。结果纳入18篇文献中,体针治疗闭经占61.11%(11/18);针灸临床辨治闭经时常用的证型有气血不足(27.78%,5/18)、气滞血瘀(22.22%,4/18);入选的文献中使用辨病选穴的文献有8篇,占44.44%(8/18),出现频次较高的穴位是关元(8/18,44.44%)、三阴交(7/18,38.89%)、中极(5/18,27.78%)、气海(5/18,27.78%)、肾俞(5/18,27.78%)、中脘(5/18,27.78%),基于中医证型的取穴或配穴所选穴位集中来自于脾经、胃经、任脉;针灸治疗频次每天1次占55.56%(10/18);针灸治疗1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疗效占38.89%(7/18);针灸治疗闭经的有效率随不同干预措施存在差异,在72.72%~100%之间;针灸治疗闭经的文献随访率不高,仅占5.56%(1/18)。入选文献中未见到对针灸治疗闭经的不良反应的报道。结论针灸临床治疗闭经以体针常见;针灸临床辨治闭经时常用的证型有气血不足、气滞血瘀;针灸治疗闭经取穴方式常见为辨病选穴,具体是关元、三阴交、中极、气海、肾俞、中脘;基于中医证型的取穴或配穴所选穴位多取自脾经、胃经、任脉;针灸每天1次,一般治疗1个月经周期后评价疗效,在临床上多被采用。针灸治疗闭经疗效肯定,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参考近10年针灸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中文文献,分析其诊疗特点。方法:通过电子检索中英文数据库(2009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发表的针灸治疗SUI的文献,分析总结针灸治疗SUI的特点及规律。结果:根据纳入的23篇文献,①选穴部位主要位于胸腹部、腰骶部;②选穴位频次最高前5位是:会阳、中髎、关元、中极、气海;③选经频次最高是:任脉、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④临床治疗方法电针、温针灸联合其他手法居多,治疗频次最高为每日1次,疗程设计以28~30次居多,观察指标上主要是选用尿垫试验、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评分为主。结论:针灸治疗SUI疗效较好,但对于中远期疗效及辨证分型、选穴较为主观,应加强对SUI临床研究的规范性,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底痛综合征(CP/CPPS)的诊疗特点。方法电子检索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及英文数据库MEDLINE自创立至2015年12月中针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底痛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试验相关文献,并分析针灸治疗该病的选穴特点、配穴组成、针灸频次、疗程及疗效。结果共纳入22篇文献,其中针灸治疗CP/CPPS辨病取穴占77.2%(17/22),出现频率较高的穴位为三阴交(54.5%,12/22)、关元(50%,11/22)、中极(45.4%,10/22)、八髎(45.4%,10/22)、阴陵泉(45.4%,10/22)、秩边(45.4%,10/22);针灸治疗频次每日1次最多(59.1%,13/22),疗程为1个月最多(45.4%,10/22)。疗效显示针灸可以显著减少CP/CPPS患者NIH-CPSI与IPSS量表评分并且可能提高IIEF量表评分;针灸总有效率为25%~90%;随访24~33周,针灸对降低CP/CPPS患者NIH-CPSI量表评分仍有显著作用。结论针灸治疗CP/CPPS临床常见辨病施治,选穴组方多为腰骶部与下腹部局部穴八髎、秩边、肾俞、关元、中极。以及下肢远端穴三阴交、阴陵泉;临床可采用针灸隔日1次,连续治疗1~2个月的方案。针灸对于改善CP/CPPS症状有较好的近期效果,同时也有一定的持续效应。  相似文献   

8.
周颖  娄必丹 《河南中医》2021,41(2):284-288
目的:总结近10年针灸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Wanfang)中近10年针灸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的相关临床文献,检索时间段为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PFD包括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以及产后性功能障碍(postpartum female sexual disfunction,PSD)。结果:针灸治疗SUI文献126篇,涉及48个穴位,总频次580次,选穴以关元、中极、三阴交、肾俞、气海、足三里、会阳、次髎、中髎、膀胱俞、百会最多。针灸治疗POP文献45篇,共使用39个穴位,总频次323次,选穴以关元、气海、百会、三阴交、足三里、子宫、中极、维道、肾俞、大赫最多。针灸治疗PSD文献3篇。针灸治疗PFD选穴频率最高为关元,经脉以任脉、足太阳膀胱经为主,选穴主要分布在腹部,特定穴以交会穴使用最多。结论:针灸治疗PFD注重远近配合、循经取穴,对于PFD不同的症状表现,选穴侧重点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针灸大成》治疗膝关节炎的针灸处方及选穴规律进行整理分析,为临床针灸治疗该病提供选穴参考。方法:采用《中华医典》第5版《针灸大成》中所载治疗膝关节炎的针灸处方为研究对象,整理归纳其配穴处方、常用穴位、穴位归经及特定穴运用。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条文72条,穴位54个,共计用穴频次118次。其中,单穴处方最多,频次为55次,频率为76.4%,配穴处方频次17次,频率为23.6%;常用穴位(前8位)中使用频次最高的为阳陵泉,其次为足三里、委中、风市、膝关、阴市、三阴交、行间;经脉使用频次最高的为足少阳胆经;在治疗膝关节炎的54个穴位中,属于特定穴的有41个,频率为75.9%;五输穴使用频次最多,达到56次,频率为47.5%。结论:《针灸大成》治疗膝关节炎临床用穴少而精,选穴以足三阳经穴为主,主要为足少阳胆经经穴,以局部取穴和循经取穴为主,多运用特定穴治疗。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针灸治疗中风后尿潴留的文献,探讨其诊疗特点。电子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CBM)以及PUBMED中针灸治疗中风后尿潴留的文献,分析总结针灸的辨证特点、选穴、治疗频次次数、治疗观察周期、疗效、随访和安全性等。针灸治疗中风后尿潴留选穴是辨病结合辨病位,具体表现为局部选穴配合远端循经取穴,常用穴位是关元、三阴交、中极、气海、阴陵泉、水道、百会、八髎、肾俞、膀胱俞。治法上针灸并重,频次多为1~2次/d,治疗次数多在30次以内,治疗观察周期多在1个月以内,有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针灸治疗慢性尿潴留临床选穴用经组方的特点与规律。方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2009—2019年)中针灸治疗慢性尿潴留的文献,通过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总结分析针灸治疗慢性尿潴留的辨证辨经特点、治疗处方用穴规律、治疗方式特点等。结果:共纳入36篇文献,通过统计分析得知针灸治疗本病:1)针灸处方中常用穴位是三阴交(8.9%)、中极(8.9%)、关元(8.9%)、足三里(7.0%)、气海(5.8%);治疗本病常以辨病为主,所辨经脉涉及足太阳膀胱经、任脉、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穴位分布主要以腰骶部、下腹部为主;特定穴属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募穴(18.3%),五输穴(15.1%)、背俞穴(10.1%);治疗手段常用针刺治疗。结论:针灸治疗慢性尿潴留,以辨病取穴为主要基础,主要涉及膀胱经、与任脉、足太阴脾经密切相关;采取近部选穴加远部选穴方法,以调节各脏腑功能,使小便得以自通。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针灸治疗干眼的文献,探讨其诊疗特点。方法:电子检索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维普医学资源数据(VIP)、万方数据库以及Pub Med中针灸治疗干眼的文献,分析总结针灸的选穴特点、针灸方法、频次、疗程、疗程间隔、对照组、疗效、随访和安全性等。结果:共纳入106篇文献,针灸治疗以针药结合或单纯毫针针刺治疗为主,药灸应用也比较常见;针灸临床治疗干眼常用的取穴方式多为辨症状和辨病位取穴,占83%;常用穴位以睛明、攒竹、瞳子髎、太阳、丝竹空等眼周穴位为主;治疗频次1次/d常被使用,占53. 78%,治疗时间以4周或30 d常见,占46. 23%;对照组设置多为人工泪液点眼,是国际公认的有效药物;针灸疗法治疗干眼的疗效评价多以主客观指标结合评价为主,多数以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泪液分泌量增加,泪膜破裂时间减少为有效;随访中均无症状反复,疗效具有稳定性;所有文献报道针灸组均无不良事件报道,说明针灸治疗安全可靠。结论:针灸治疗干眼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针灸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文献,探讨其诊疗特点。方法:电子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医学资源数据(VIP)、万方数据库以及Pub Med中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文献,分析总结针灸的选穴特点、针灸方法、频次、疗程、疗程间隔、疗效、随访和安全性等。结果:共纳入57篇文献,针灸治疗以针药结合和针灸结合治疗为主,梅花针叩刺虽不常见,但是文献显示其疗效要优于毫针和穴位注射;部分临床研究考虑针刺的深度、针感在治疗中的影响;针灸临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常用的取穴方式为辨症状和辨病位取穴,占85.96%;常用穴位以足三里、三阴交、合谷、曲池、阳陵泉等四肢部位的穴位为主;治疗频次1次/d常被使用,占73.68%,治疗时间以4周或30 d常见,占41.18%;针灸疗法临床有效率为62.5%~100%,疗效评价以主观评价为主,多数以临床症状明显减轻,阳性体征改善,神经传导速率较前增加为有效;随访中均无症状反复,疗效具有稳定性;所有文献无不良事件报道,说明针灸治疗安全可靠。结论:针灸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穴位敷贴治疗心绞痛的治疗特点。方法:电子检索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PUBMED中穴位敷贴治疗心绞痛的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总结穴位敷贴治疗该病的辨证特点、选穴特点、用药规律、治疗频次、疗程及疗效等。结果:共纳入64篇文献,其中49篇采用辨病选穴;使用频次5的腧穴有9个,其中最高为心俞与膻中,其次为内关;常用穴对组合为内关、膻中、心俞。使用频次5的中药有22味,使用频次较高的有川芎、冰片、细辛、丹参;中药贴剂常选用活血化瘀药及芳香开窍药。治疗频次多为每日1次,14次~15次为一疗程,一般为1个疗程且无疗程间隔。近期疗效较好,副作用主要为局部皮肤红痒。结论:临床上穴位敷贴治疗心绞痛以辨病选穴为主,俞募穴为常用穴位及常用穴对;中药以活血化瘀药(川芎、丹参)及芳香开窍药(冰片)为主。此外,穴位敷贴治疗心绞痛近期疗效较好,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但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5.
《辽宁中医杂志》2016,(4):701-704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诊疗特点。方法:电子检索中国知网(CNKI,1979—2015年)、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1989—2015年)、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CBM,1979—2015年)、Pubmed(1966—2015年)中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文献,分析总结针灸治疗该病的辨证特点、选穴特点、针灸方法、补泻手法、留针时间、频次、疗程及疗效等。结果:纳入的58篇文献中,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文献辨证特点以辨病加辨证选穴为主,常取天枢、足三里、太冲、三阴交、中脘、上巨虚、百会、肾俞、印堂、大肠腧等穴位;针灸方法最常用的是针刺疗法,亦常配合艾灸;治疗频次多为每日1次,每周5次,总疗程多在4~8周。结论: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近期疗效较好,能缓解相关症状,可能有一定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6.
针灸治疗失眠处方取穴规律现代文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莉  孙丽丽  王欣  张丰聪 《中医杂志》2012,53(12):1051-1054
目的 总结现代文献针灸治疗失眠处方取穴规律.方法 采用计算机和手工检索相结合的方式,对1979-2011年中国知网(CNKI)中有关针灸治疗失眠的文献进行收集整理,运用频数、百分数对针灸治疗失眠常用穴位、所用穴的十四经分布及在人体各部位的分布情况、特定穴应用情况及处方用穴特点进行统计描述.结果 纳入文献192篇,用穴112个.常用穴位为神门、三阴交、百会、足三里、太冲;使用穴位数较多的经脉主要有足太阳膀胱经、督脉、任脉、足少阳胆经和足阳明胃经;分部取穴主要以头颈部和下肢为主;特定穴选用最多的是五输穴,其次是原穴和背俞穴;以多穴处方为主,双穴处方的选穴以特定穴为主,并注重头部选穴.结论 现代针灸治疗失眠取穴注重循经取穴及特定穴的选用,取穴部位多集中在头颈部和下肢,并结合中医理论辨证取穴.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统计学和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国内三大中文期刊数据库,收集针灸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文献,建立数据库,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选穴进行分析。结果:针灸治疗压力性尿失禁使用频次最高的穴位为关元穴,取穴部位多以腹部、下肢、骶部为主;选用穴位最多的经脉是足太阳膀胱经;特定穴以交会穴应用最多。支持度最高的配对为关元—气海穴,提升度最高的配对为中极—次髎—关元穴。百会—会阳—中髎—肾俞—次髎和三阴交—足三里—关元—中极—气海分别为2个有效聚类群。结论:临床取穴遵循局部取穴配合远端取穴和循经取穴,重用交会穴,且以所在病变部位为主的选穴规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神经性皮炎的诊疗特点和规律。方法电子检索中国知网(CNKI,1959—2014年)、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1989—2014年)、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CBM,1979—2014年)、PUBMED(1966—2014年)中针灸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文献,分析总结常用的针灸干预措施、辨证特点、选穴刺法、针灸频次、疗程、疗效、随访及安全性。结果纳入19篇文献中,针灸治疗神经性皮炎以辨病为主,并可结合辨证(症)配穴,常取皮损部位、血海、曲池、足三里、三阴交、风池等穴位;以综合疗法为主,其中,皮损局部梅花针叩刺至少量出血,再配合灸法最为常用;治疗频次多为隔日1次,总疗程多在4~8周。结论针灸治疗神经性皮炎的近期疗效较好,可缓解相关症状,且可有一定的远期疗效,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目前艾灸干预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及应用情况。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1999—2017年)、万方数据库(2000—2018年)、维普数据库(1989—2008年),对检索文献中艾灸治疗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方式、灸治方法、辨证施治特点、主穴选穴特点、疗程及间隔时间、艾灸频率、认知功能评价方法、治疗效果进行归纳总结。结果纳入19篇文献中,其中灸法和其他方式联合应用治疗的文献13篇,占68%;使用温和灸方法的有6篇(32%),隔物灸6篇(32%);辨病选穴16篇,占84%。出现频次较高的穴位有百会穴13次(68%)、大椎穴6次(32%)、神庭穴5次(26%)、足三里穴5次(26%)。艾灸频率每日一次灸法(一周6次)治疗的文献有13篇(68%)。疗程为8周为一个疗程文献有6篇(32%),共1个疗程的文献16篇(84%),使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作为认知功能评价方法的有7篇。7篇文献提及治疗有效率,为65.79%~90.625%。结论两种方法联合应用治疗认知功能障碍为临床较为常用的方式。运用灸法治疗认知功能障碍选穴特点以辨病为主。百会穴、大椎穴、神庭穴、足三里穴是灸法治疗认知功能障碍的易选穴位。灸法治疗认知障碍文献中治疗频率每日一次应用最为频繁。灸法治疗认知功能障碍的疗程以一个疗程的较为多见。灸法治疗后结果均较前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20.
路运萍  颜晓  周悦  张潇斌  夏庆昌  马玉侠 《新中医》2022,54(18):121-127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PSUI) 的临床选穴规律。方法:通过检索中英文数据库, 收集有关针灸治疗PSUI 的临床文献, 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 应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 进行统计分析、关联分析和社团分析,探讨针灸治疗PSUI 的腧穴应用特点及其规律。结果:纳入文献108 篇,涉及针灸处方98 首,运用穴位统计功能得出腧穴79 个。PSUI 与关元、中极、气海、三阴交等穴位的相关程度较强。使用频次≥19 次的腧穴有13 个,使用频次排在前5 位的分别是关元、中极、次髎、肾俞、三阴交。关元、中极、气海、三阴交为针灸治疗PSUI 的核心腧穴处方。相互关系最强的穴对是关元-中极。干预措施常用针刺、电针和温针灸。经络以任脉、膀胱经、脾经为主;腧穴部位以背腰臀部、胸腹部和下肢部为主;特定穴以交会穴、募穴为主。结论:针灸治疗PSUI 的腧穴和干预措施具有显著的规律性,其遵循近部取穴为主,辨证选穴为辅,佐以远部选穴和对症选穴的选穴原则;阴病治阴;腧穴以特定穴为主,注重俞募配穴;腧穴部位具有显著的神经节段性效应规律;干预措施以针刺为主,电针和温针灸为辅。以上规律可进一步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