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初步评价电针不同穴方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差异,寻找治疗功能性便秘的较佳穴位组方。方法:将104例患者随机分为俞募配穴组(19例)、合穴配穴组(34例)、合募俞配穴组(26例)和西药对照组(25例)。俞募配穴组电针双侧天枢、大肠俞;合穴配穴组电针双侧曲池、上巨虚;合募俞配穴组电针单侧天枢、大肠俞、曲池、上巨虚,以上3组前两周均每周治疗5次,后两周每周治疗3次。西药对照组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每次1片(5mg),每天3次,连续口服4周。研究周期9周,包括基线评价1周、治疗4周、随访4周。以周自主排便次数为主要指标,排便困难程度和生活质量评分为次要指标进行治疗后和随访疗效评价。结果:根据意向性治疗(ITT)分析原则,将104例患者全部纳入分析。(1)治疗后4组患者周自主排便次数均显著增加(P0.05,P0.01),3个电针组与西药对照组疗效相当(P0.05);随访时合穴配穴组可继续维持周排便次数的增加效应(P0.01),且优于俞募配穴组和西药对照组(P0.05,P0.01),而其余3组周排便次数没有良好改善(P0.05)。(2)治疗后合穴配穴组、合募俞配穴组和西药对照组对排便困难程度均有改善(P0.05,P0.01);随访时合穴配穴组和合募俞配穴组依然改善显著(均P0.01)。(3)治疗后合穴配穴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提高(P0.05),其余3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3个电针组均可有效增加周自主排便次数,与西药枸橼酸莫沙必利疗效相当。针刺双侧曲池、上巨虚的合穴配穴法能显著增加周自主排便次数,改善排便困难程度和患者生活质量,针刺疗效可持续4周,是治疗功能性便秘的较佳穴位组方。  相似文献   
2.
盆底疾病病位位于盆底部,涉及脏腑有膀胱、大肠、胞宫;经脉有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冲任脉;临床症状因病变脏器不同而不同,根据“病—症—位”结合,取穴以盆底及下腹部穴位为主,结合不同盆底神经分布支配来确定最终主穴:中髎、次髎、会阳、关元、归来;采用电针深刺,刺至病所,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3.
刘钧天  黄琰  杜若桑  刘姗姗  穆岩 《新中医》2020,52(6):144-145
梅杰综合征是由法国神经学家Henry Meige在1910年首次提出的,它以面部肌痉挛、痉挛性斜颈为主要症状,由一系列成人自发的面部肌肉肌张力障碍引起睑痉挛和下面部、咬肌以及脖子张力性痉挛组成的综合征。通常发生于50~60岁成人,女性与男性比例为3∶1[1]。针对梅杰综合征的药物治疗,由于局部症状的反复出现及药物副作用而体现出明显的局限性。现就针灸治疗梅杰综合征医案1则介绍如下。1病案举例患者,男,36岁,2018年11月9日初诊。主诉:双眼睑痉挛及面部肌肉不自主抽搐1年余。  相似文献   
4.
自古至今,医家公认为针刺可补虚泻实,使阴阳和合。但有部分医家认为针刺纯泻无补。细究其言论,针刺"纯补无泻"论有失偏颇,针刺能补亦能泻,但是针无补法的言论也提示针刺作用有局限之处,即针刺补虚能力有限。因此建立针刺补泻的规范操作和针刺优势病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摘要:大鼠在针刺动物实验中被广泛使用,但是目前大鼠腧穴定位和针刺时大鼠固定方法都存在问题,这会影响研究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大鼠腧穴定位存在不统一、位置描述简单粗略等;常见的大鼠固定方法有固定效果不稳定、易激惹大鼠、暴露面积少不利于针刺等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以期能提高针刺基础研究的水平。同隔物类型及不同灸量对灸温均存在差异性影响。此外,艾灸治疗中对灸温的效应研究在对隔物灸作用原因以及灸量选择等实验设计及观察内容方面尚存在不足,今后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6.
中医学专业英语是中医专业本科生必修课程之一,是提升学生专业外语水平的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流畅使用英文表达中医知识和技能,同时在培养外向型中医人才中处于关键地位.专英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有利于树立医学生传播中医药文化的意识、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本文结合自身教学体会,对中医学专业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进行探索与挖掘,认为教师应从言传身教、全心育人;重视学情调研、做好教学设计;课堂导入先行,多元教学并用;巧用第二课堂、合理利用网络4个方面,将课程思政巧妙融入授课过程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对颅脑损伤(TBI)大鼠脑组织Cleaved Caspases-3表达、脑组织病理形态和运动、感觉等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各10只。模型组和针刺组应用PCI3000打击器撞击硬脑膜制备TBI模型;假手术组仅开颅暴露硬脑膜,不进行打击;空白组不做处理。造模后即对针刺组进行针刺治疗,每日1次,干预7 d。在治疗第2、4、7天应用改良神经功能评分(mNSS)和Rotarod test检测大鼠运动、感觉等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第7天治疗结束后利用HE染色法观察脑组织病理形态改变,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脑组织Cleaved Caspases-3蛋白表达。结果治疗第2、4、7天时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mNSS评分明显升高(均P <0.01),Rotarod test评分显著下降(P <0.01,P <0.01,P <0.05)。治疗第4、7天时,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大鼠mNSS评分降低(均P <0.05),Rotarod test评分升高(P <0.05或P <0.01)。HE染色显示针刺组可观察到正常神经元,组织疏松和紊乱轻于模型组,整体情况好于模型组。模型组大鼠Cleaved Caspases-3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 <0.01),针刺组表达量低于模型组(P <0.01)。结论针刺可以通过抑制脑组织内Cleaved Caspases-3的表达,减轻细胞凋亡达到修复脑组织和保护神经功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针灸治疗中风后尿潴留的文献,探讨其诊疗特点。电子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CBM)以及PUBMED中针灸治疗中风后尿潴留的文献,分析总结针灸的辨证特点、选穴、治疗频次次数、治疗观察周期、疗效、随访和安全性等。针灸治疗中风后尿潴留选穴是辨病结合辨病位,具体表现为局部选穴配合远端循经取穴,常用穴位是关元、三阴交、中极、气海、阴陵泉、水道、百会、八髎、肾俞、膀胱俞。治法上针灸并重,频次多为1~2次/d,治疗次数多在30次以内,治疗观察周期多在1个月以内,有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对妊娠晚期大鼠子宫组织钙离子(Ca~(2+) )浓度、前列腺素F_(2α)(prostaglandin F2 alpha,PGF_(2α))的含量及其在子宫内受体FP的表达情况,探索针刺促宫缩的可能机制。方法将健康成年SD雌鼠40只分为电针组、催产素组、电针+Ca~(2+) 阻滞剂组和模型对照组四个孕鼠组,及空白对照组一个未孕雌鼠组进行相应操作并检测。结果大鼠子宫组织中的Ca~(2+) 浓度各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与空白组和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和催产素组子宫组织PGF_(2α)含量均显著增高(P0.05)。与空白组比较,针刺组、催产素组、阻滞剂组子宫组织FP的表达均显著增高(P0.05)。与空白组和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催产素组、阻滞剂组子宫组织FP mRNA的表达均显著增高(P0.05)。结论电针可以显著升高孕晚期大鼠子宫组织内促宫缩激素PGF_(2α)含量,并增强其受体的表达以促进子宫平滑肌收缩。各干预方法对孕鼠子宫组织内Ca~(2+) 浓度改变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的针灸治疗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整理分析针灸治疗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的临床文献,探讨其治疗特点。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中文期刊数据库以及Pub Med数据库自建库至2017年1月1日发表的针灸治疗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的临床文献,对纳入文献的随机情况与盲法、患者特点、针灸方法、选穴特点、针刺手法、电针参数、治疗频次、治疗时长、疗效、随访情况、针灸安全性进行归纳总结。结果:纳入文献对随机、盲法、随访情况和安全性的说明欠详细;针灸治疗对象多为昏迷患者;最常用的针灸方法为单纯针刺和电针;应用频率较高的穴位是水沟、百会、内关、三阴交、涌泉、合谷、印堂、足三里,常伴重刺激手法;电针波形最常采用疏密波,电流强度以局部肌肉抽动为度;治疗多每日1次,每次0.5 h;治疗周期多在1个月或1个月以上;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为最常用的疗效指标。结论:针灸治疗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具有一定疗效,但其确切疗效还有待于高质量临床研究的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