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199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针灸消除运动性疲劳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归纳分析了近年来有关针灸消除运动性疲劳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文献,阐述了中医对运动性疲劳的认识及针灸消除运动性疲劳的作用效果及机制研究现状。认为针灸在消除运动性疲劳、改善机体运动能力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今后应注重推广无创痛穴位疗法,并从多途径多环节探索针灸防治运动性疲劳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3.
采用银温针治疗髌骨下脂肪垫劳损性膝痛28例,并与常规针刺疗法比较,结果,银温针比常规针刺疗法疗效优,经卡方检验,P<0.01。银温针具有强烈的温热效应,加速组织血液供应,促进局部新陈代谢,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针灸防治运动性疲劳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文献,了解针灸消除运动性疲劳的研究现状。方法:利用文献分析法,整理了的20年来治疗为主治疗运动性疲劳的文献,进行了归纳分析。结果与结论:针灸可能通过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防止运动性下丘脑-垂体-幽泉轴功能紊乱,降低肌酸激酶(CK)含量,降低乳酸浓度等作用,对消除运动性疲劳、改善机体运动能力有重要作用。但因传统的针灸疗法会对机体产生微小损伤,故今后应注重推广无创痛穴位疗法,并从多途径多环节探索针灸防治运动性疲劳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
为了推动中医学术的发展,加强中医医院的管理,以及"学会"做好咨询工作、当好行政部门的参谋,中华全国中医内科学会于3月29~30日在南京召开了"全国中医病历建设学术讨论会".到会的有来自29个省、市、自治区的44位代表,并各自带来了本地区的中医病历书写格式及内容细则等交流材料.经过与会的专家教授们的充分讨论酝酿,初拟了符合中医特点的病历书写模式,  相似文献   
6.
简讯     
江苏省中医学会受省中医管理局的委托,于9月4日至8日,在连云港市召开了江苏省中医学术发展战略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各专科研究会的负责人、各市中医学会秘书长及专职干部40余人。会上就共同关心的本世纪内我省中医学术发展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统计学和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国内三大中文期刊数据库,收集针灸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文献,建立数据库,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选穴进行分析。结果:针灸治疗压力性尿失禁使用频次最高的穴位为关元穴,取穴部位多以腹部、下肢、骶部为主;选用穴位最多的经脉是足太阳膀胱经;特定穴以交会穴应用最多。支持度最高的配对为关元—气海穴,提升度最高的配对为中极—次髎—关元穴。百会—会阳—中髎—肾俞—次髎和三阴交—足三里—关元—中极—气海分别为2个有效聚类群。结论:临床取穴遵循局部取穴配合远端取穴和循经取穴,重用交会穴,且以所在病变部位为主的选穴规律。  相似文献   
8.
温和灸结合拔罐对运动员血清肌酸激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温和灸结合拔罐疗法对运动性疲劳的消除作用。方法:将体操运动员30人随机分为2组,每组15人。大强度运动后,治疗组采用温和灸加拔罐治疗,对照组休息30分钟,观察运动员大强度训练和周期性大强度训练时血清肌酸激酶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停止训练16小时后,温和灸结合拔罐疗法对运动员一次大强度训练或周期性大强度训练引起的升高血清肌酸激酶水平为227U/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1U/L(P<0·05)。结论:本法具有较好的消除运动性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行为干预治疗颈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颈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即单纯电针组、电针水针组、温针水针组和药物对照组,接受针灸治疗者同时给予拔罐和行为干预(经常做抬头望月动作和纠正不良的睡眠习惯),通过症状体征评定量表,比较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单纯电针组、电针水针组、温针水针组各治疗组,治疗4星期后的临床控制率分别为30.0%、36.7%、33.3%,明显高于药物对照组10.0%;治疗8星期后的临床控制率分别为60.0%、80.0%、73.3%,明显高于药物对照组30.070:治疗或随访4个月后的临床控制率分别为76.7%、86.7%、80.0%,明显高于药物对照组50.0%。结论针灸配合行为干预是有效防治颈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解决方案,本法具有简、便、易、廉的特点,可供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灸法结合拔罐疗法对运动性疲劳运动员主观体力感觉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30例体操运动员随机分为2组,大强度运动后,治疗组15例采用温和灸加拔罐治疗,对照组15例休息30min,观察一次性大强度训练和周期性大强度训练前后运动员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尿常规、主观体力感觉评分表(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RPE)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的变化。结果:大强度训练后,治疗组升高的CK水平恢复明显快于对照组。SCL-90症状自评量表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运动员的人际关系优于对照组。RPE分析表明治疗组运动员的疲劳感觉轻于对照组。结论:灸法结合拔罐疗法是消除运动性疲劳的一种有效的、简便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