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优化医院重症监护患者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比阿培南的治疗方案。方法:收集某院5种294株常见肠杆菌科致病菌,采用2倍琼脂稀释法测定比阿培南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运用蒙特卡洛模拟(MCS)比阿培南4种给药方案(0.3g q12h;0.3g/q8h;0.3g/q6h;0.6g/q12h)传统短时滴注(0.5h)和延时滴注(1~4h),计算达标概率(PTA)和累积反应分数(CFR)。结果:对大肠埃希菌,所有方案的CFR均>90%;对肺炎克雷伯菌,比阿培南0.3g/q12h静滴<3h,0.6g/q12h静滴<2h方案的CFR<90%;对阴沟肠杆菌,比阿培南0.3g/q12h静滴<2h的CFR<90%;对粘质沙雷菌,所有方案的CFR均<90%;对产气肠杆菌,比阿培南0.3g/q12h传统短时滴注方案CFR<90%。当MIC≥2μg·mL-1时,所有方案PTA均<90%。结论:ICU患者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经验治疗,建议比阿培南0.3g/q8h、q6h或0.3g/q12h滴注3h以上的给药方案,针对粘质沙雷菌感染建议联合或换用其他抗菌药物。目标治疗则应根据致病菌MIC值选用相应的给药方案。在MIC≥2μg·mL-1时建议根据药敏结果联合或换用其他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基于药动学(PK)/药效学(PD)模型及蒙特卡罗模拟评价阿米卡星常用给药方案抗感染治疗效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EUCAST数据库中阿米卡星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数据,以AUC0-24h/MIC≥75为目标进行蒙特卡罗模拟,获得阿米卡星对细菌不同MIC的达标概率(PTA);结合细菌不同MIC分布情况,计算阿米卡星不同给药方案的累积反应分数(CFR)。结果:当细菌MIC≤0.25 mg·L-1时,阿米卡星所有给药方案PTA=100%,均能达到较好的抗感染效果;当细菌MIC为0.5 mg·L-1和1 mg·L-1时,通过增加阿米卡星的给药剂量仍能获得较高的PTA,可能会获得较好疗效;当细菌MIC≥2 mg·L-1时,所有给药方案的PTA≤12.16%,阿米卡星常规给药均无法达到好的治疗效果。对于4种不同细菌,阿米卡星0.6 g·d-1给药方案的CFR最高,但是对所有细菌的CFR均低于90%。结论:在临床治疗细菌感染患者时,应当根据阿米卡星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的MIC来确定是否应用阿米卡星及其给药剂量,但是不推荐阿米卡星应用常规剂量对可能存在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患者进行经验性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头孢吡肟不同给药方案对革兰阴性杆菌的药效学目标达成情况及其合理性。方法根据药品说明书及临床实践设计头孢吡肟0.5、 1.0、 2.0 g, q24h、 q12h、 q8h、 q6h等给药方案,分别从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及欧洲药敏试验委员会获取头孢吡肟对4种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布频率,应用Oracle CrystalBall软件进行10 000次蒙特卡罗模拟,计算各种给药方案的达标概率(PTA)和累积反应分数(CFR),评价其合理性。结果目前临床使用的头孢吡肟12种给药方案治疗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感染均不能达到较好的药效学目标,其PTA及CFR均小于90%。中国大陆地区治疗大肠埃希菌感染的头孢吡肟给药方案的PTA或CFR均小于90%,而欧洲地区的该菌感染,最佳给药方案为1.0 g q6h, CFR=90.36%。结论临床可考虑更改头孢吡肟传统输注方式,以期进一步提高给药方案的PTA和CFR,更好地达到头孢吡肟抗感染治疗的药效学目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某院老年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比阿培南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64株铜绿假单胞菌(PA),采用2倍琼脂稀释法测定比阿培南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蒙特卡洛模拟计算比阿培南6种给药方案的达标概率(PTA)和累积反应分数(CFR)。结果:比阿培南所有方案对铜绿假单胞菌(PA)的CFR均<90%,对敏感铜绿假单胞菌(S-PA),65~74岁组中300 mg,q6h方案的CFR为93.02%;≥75岁组中600 mg,q12h和300 mg,q8h/q6h方案的CFR分别为95.66%,96.18%和98.52%。结论:不建议某院老年人PA感染时单用比阿培南,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应换用其他抗菌药物,对S-PA可选择300 mg,q6h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延长输注和持续输注给药方案对革兰阴性杆菌的药效学。方法:测定本院2008年1月至2008年6月4种革兰阴性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应用10000例蒙特卡罗模拟(MCS)分析比较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延长输注(PI)、持续输注(CI)与传统给药方案的药效学目标到达。结果:对于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只有4.5gq6h(PI)的给药方案能达到90%以上的累积反应分数(CFR),分别为98.4%、91.0%。对于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没有一种给药方案能达到最佳的CFR。持续输注给药方案9.0gCI与传统给药方案4.5gq8h相比,获得更高的CFR。4.5gq8h(PI)、4.5gq6h(PI)与传统给药方案相比,对4种革兰阴性杆菌获得更高的CFR。结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延长输注及持续输注方案较常规方案更优,可作为临床的经验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利用蒙特卡洛模拟法优化舒巴坦在重症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患者中的给药方案。方法 收集舒巴坦在重症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患者的药动学/药效学(PK/PD)参数与鲍曼不动杆菌最低抑菌浓度(MIC),进行5 000次蒙特卡洛模拟,评估给药方案的合理性。鲍曼不动杆菌的PK/PD靶值为40%f T> MIC和60%f T> MIC。结果 对于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重症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患者,当MIC=4 mg·L-1时,推荐给药方案分别为0.5 h传统静脉输注1 g,q8h和1 g,q6h。在2种PK/PD靶值下推荐的经验性给药方案分别是24 h连续性静脉输注9 g,q24h和12 g,q24h。结论 针对敏感率较低的鲍曼不动杆菌菌株,推荐采用3 h延长静脉输注或24 h连续性静脉输注的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蒙特卡洛模拟评价和优化不同体质量患者预防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头孢菌素类药物给药方案。方法: 使用临床常见的给药剂量, 以% fT>4MIC为药动学/药效学(PK/PD) 目标, 选择群体药动学数据为PK参数, 通过比较目标菌种的累积反应分数(cumulative fraction of response, CFR), 评价疗效和优化出最佳给药方案。结果: 正常体质量患者使用头孢唑啉预防金黄色葡萄球菌, 在3 h内所有CFR>90%;预防大肠埃希菌, 使用2 g在2 h内, 或3 g在3 h内有效。超正常体质量患者预防金黄色葡萄球菌, 使用2 g在2 h内CFR>90%;预防大肠埃希菌, 使用3 g在2 h内CFR>90%。1.5 g头孢呋辛在1 h内CFR>90%。正常体质量患者使用3 g预防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埃希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时, 大部分能在2 h内达到有效预防效果。超正常体质量患者剂量为3 g, 预防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结果提示2 h内预防有效; 预防大肠埃希菌, 仅部分结果显示在1 h内CFR>90%。结论: 头孢唑啉对不同体质量的患者给药方案不同, 正常体质量患者选择"2 g, q2 h"或"2 g, q3 h"的给药方案, 超正常体质量患者选择"3 g, q2 h"的给药方案。头孢呋辛对正常和超正常体质量患者均选择"3 g, q2 h"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化亚胺培南在接受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的不同程度肾功能损害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中的给药方案。方法根据亚胺培南临床药动学、药效学参数和PK/PD靶值等实验数据文献资料,用Crystal Ball软件(Ver 7.2.2)对亚胺培南治疗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4种给药方案(500 mg q12 h、500 mg q8 h、1 000 mg q12 h和1 000 mg q8 h)进行蒙特卡洛模拟,以获得不同治疗方案对不同肾功能MODS患者的达标概率(PTA)。若PTA大于90%,则选择最小剂量的给药方案为最佳方案;若小于90%,则不推荐此方案。结果接受CVVH治疗的不同肾功能MODS患者使用亚胺培南进行抗感染治疗时,4种给药方案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PTA值均大于90%,达100%;对鲍曼不动杆菌的PTA值均为0。结论对于接受CVVH治疗的不同肾功能的MODS患者,在治疗由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感染时,推荐使用亚胺培南500 mg q12 h的给药方案;对于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感染,建议联合用药或更换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结合硫酸依替米星PK/PD模型,应用蒙特卡罗模拟评价硫酸依替米星5种给药方案对大肠埃希菌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临床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菌株并测得硫酸依替米星对其MIC值,每个给药方案对大肠埃希菌进行5 000次蒙特卡罗模拟获得PTA,并计算各方案以AUC0-24 h/MIC≥100为目标的CFR。结果:临床分离得到的60株大肠埃希菌,硫酸依替米星对大肠埃希菌的MIC≥0.5 mg·L-1的菌株占到了56.67%;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PTA呈上升趋势,而随着MIC值的上升,所有方案的PTA均下降。当MIC值为0.062 5 mg·L-1和0.125 mg·L-1时,所有给药方案的PTA均为100%,当MIC值≥1 mg·L-1时,硫酸依替米星的所有给药方案PTA为0;给药方案为100,150,200,250 mg·d-1时,CFR均小于90%;硫酸依替米星的给药方案为300 mg·d-1时,CFR为90%;MIC值的敏感相关性为-98.25%~-99.86%,CL的敏感相关性为-7.62%~-17.73%。结论:硫酸依替米星经验性治疗大肠埃希菌感染时,仅有300 mg·d-1给药方案能够达标,临床中使用的其他给药方案并不能达到满意的抗感染治疗效果,将有很大风险面临治疗失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头孢噻肟/他唑巴坦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布情况,评估头孢噻肟/他唑巴坦不同给药方案下%fT>MIC≥50%达标率,为该药临床给药方案的筛选及优化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头孢噻肟单药、头孢噻肟/他唑巴坦(他唑巴坦固定质量浓度4 μg·mL-1)及头孢噻肟/他唑巴坦(6∶1)对临床分离菌株的MIC值,计算MIC50及MIC90,并统计MIC的分布情况。运用蒙特卡洛模拟(MCS)计算不同给药方案下头孢噻肟/他唑巴坦达目标 PK/PD靶值的达标概率(PTA)和累积反应分数(CFR)。结果:相比与单药头孢噻肟,头孢噻肟/他唑巴坦(他唑巴坦固定质量浓度4 μg·mL-1)及头孢噻肟/他唑巴坦(6∶1)对于实验菌株的MIC50和MIC90均明显降低。头孢噻肟/他唑巴坦(他唑巴坦固定浓度4 μg·mL-1)所有给药方案下的CRF均大于90%;头孢噻肟/他唑巴坦(6∶1)仅3.0 g q8h静滴4 h和6 g q24h持续静滴给药方案下CRF大于90%。当MIC≤2 μg·mL-1时,头孢噻肟/他唑巴坦所有给药方案均能使PTA>90%。当MIC≤8 μg·mL-1时,q8h及24 h持续静滴方案下的PTA>90%。结论:对于国内产ESBL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头孢噻肟/他唑巴坦钠(6∶1)的配伍明显提高了头孢噻肟对产ESBL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的抗菌作用。对于肾功能正常患者,当MIC≤2 μg·mL-1时,可以选择头孢噻肟/他唑巴坦2 g q12h给药方案,对于高MIC菌株,日剂量不变时,q8h方案比q12h方案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1.
子宫中隔切除术后预防粘连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子宫中隔并不孕患者宫腔镜术后不同处理方法预防宫腔粘连的效果.方法 55例子宫中隔并不孕患者行腹腔镜监护下宫腔镜子宫中隔切除术(TCRS),术后针对不同患者采用不同术后处理措施,包括宫腔放置与不放IUD,是否进行人工周期治疗,部分患者术后使用GnRH-a类药物治疗术后第1、3个月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宫内放置IUD的患者;于术后第3个月取环.结果 54例患者术后进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其中40例分别于术后第1、3个月完成了术后2次宫腔镜检查,另14例只完成一次检查.宫腔术后放环与否对术后宫腔形态影响无差异(P>0.05),术后使用人工周期治疗患者较未使用者子宫内膜厚,此两者术后第3个月宫腔镜检查发现宫底创面均已有内膜覆盖.使用GnRH-a类药物患者术后官腔形态满意.结论 TCRS术后宫腔放置IUD无助于预防术后粘连的发生;术后人工周期治疗应更个体化并有针对性的使用GnRH-a类药物治疗.术后及时进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可防止术后宫底新粘连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许明哲  杨昭鹏  李波 《中国药事》2011,25(12):1243-1246
目的介绍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程序,为国内药品监管机构和原料药生产企业提供信息,促进我国原料药生产企业的国际化。方法通过查阅调研欧盟相关药品法规和与EDQM同行面对面的交流,详细了解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的组织机构和具体程序。结果与结论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程序在对原料药的质量控制有重要作用,加强了药典的监管力度,进一步保证了原料药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狂犬病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近十二年来,我们共遇见狂大病23例,其中10例被误诊为其它疾病,现就其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8例,女2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4岁。发病季节为3月~11月。首诊科室,儿科3例、内科3例、转院3例、急诊科1例。1.2 临床表现:发热7例,恐风5例,恐水6例,怕光3例,流涎10例,胸闷、气促、呼吸困难4例,烦躁不安10例,多汗7例,恐惧6例,肢体麻木4例,抽搐4例,恶心、呕吐2例,昏厥1例。所有病例发病至死亡时间为2天~6天,死亡原因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4个县乡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县乡级医疗机构进一步提高医疗管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将2009-2010年1504例县乡级医院住院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按性别、年龄、院别、付费方式、疾病分类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秩和检验分析.结果 不同性别间及院别间平均住院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性平均住院日为10.39 d,女性为8.69d,乡级医院为9.27d,县级医院为9.50 d.不同年龄间平均住院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于15岁组、15 ~24岁组、25~44岁组、45 ~65岁组、大干65岁组平均住院日分别为8.10 d、7.66d、8.83 d、10.26 d和11.33 d.自费患者平均住院日为8.39 d,新农合组为9.10 d,商业保险组10.17 d,社会基本医疗保险患者则为11.08 d.不同疾病分类间平均住院日差异明显,妊娠类平均住院日最短,为6.73 d,而肿瘤患者则为14.26 d.结论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疾病分类及不同付费方式间平均住院日存在差异,县级医疗机构和乡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16.
住院患者精神用药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目前住院精神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一日法调查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403例住院精神患者诊断和治疗情况,并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2004年调查结果相比较。结果:①传统精神药物使用显著减少,新型精神药物使用占据首位;②抗精神病药物使用趋向小剂量化;③本组联用丙戊酸盐类药物显著增多;④我院精神药物使用情况与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近年来精神药物使用情况已发生了显著变化,与新型精神药物疗效好,副作用少,患者依从性高有关。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