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增粗胆囊管处理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管增粗的处理方法.方法:自2002年11月至2004年10月,对27例胆囊管增粗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中胆囊管直径0.4~0.6cm 16例,0.6~0.8cm 6例,>0.8cm 5例.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采用阶梯施夹法2例、大号钛夹法10例、胆囊管结扎后施夹法10例、胆囊管结扎法5例等4种方法处理胆囊管,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结果:27例无并发症发生,均痊愈出院.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采用个体化的方法处理增粗胆囊管.  相似文献   

2.
程利 《肝胆外科杂志》2015,23(2):133-134
目的研究丝线结扎胆囊管法在短胆囊管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是否安全适用。方法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发现因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导致短胆囊管时使用丝线结扎胆囊管。结果共完成因胆囊颈部结石嵌顿致短胆囊管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6例,无中转开腹,术后无胆漏、胆道狭窄和胆道结石残留等并发症。结论丝线结扎胆囊管法在短胆囊管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丝线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式改进的可行性及应用前景。方法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丝线结扎的方法代替经典的钛夹法结扎胆囊动脉、胆囊管。结果50例患者中无一例中转开腹,均顺利完成LC手术,无其它术中、术后并发症。结论丝线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经济、安全、有效的术式,优于钛夹法。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管结石1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胆囊管结石的腹腔镜手术处理技巧。方法 2000年2月~2011年6月对142例胆囊管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常规采用胆囊管挤捏法,将胆囊管结石挤入胆囊内;若失败,则切开结石上方处部分胆囊管,取出结石,残端钛夹夹闭;若残端较粗、偏短,丝线结扎缩小管腔后再用钛夹夹闭或Hem-o-lok结扎钉夹闭。结果 142例完成LC,无中胆管损伤、大出血及胆管结石残留等严重并发症。术后6例发生胆漏,引流2~3周胆漏停止,拔除引流管痊愈。142例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6个月,未发生胆道狭窄、胆总管结石及术后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术中仔细探查胆囊管,警惕胆囊管结石的存在,熟练掌握胆囊管挤捏法、胆囊管部分切开法及胆囊管预先结扎法等手术技巧是腹腔镜胆囊管结石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特意分离结扎胆囊动脉的必要性。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采用"腹腔镜非特异分离结扎胆囊动脉"(非特异法)60例患者(A组)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60例患者(B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生物夹使用数量、术后住院时间、中转率等情况。结果:A组无一例中转开腹;B组中转3例,中转率5%,均为胆囊炎症期,三角区水肿、粘连严重,分离寻找胆囊动脉时因渗血多而影响视觉,分离、解剖三角区时分离钳不小心划破、撕断血管大出血被迫中转开腹止血。A组术后无胆漏患者,B组术后2例出现胆漏;两组均无肝外胆道严重损伤及术后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生物夹使用数量、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法"相比,"非特异法"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手术耗材使用少等优势,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可不必特意分离结扎胆囊动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不使用钛夹的特点(或优点)。方法我科自2001年3月~2006年2月对21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采用镜下腔内丝线结扎替代钛夹结扎胆囊动脉、胆囊管。结果全部病例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无术后大出血、胆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借助镜下腔内器械丝线结扎,不使用钛夹,手术安全可靠,操作简单,费用低廉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颈管处理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8年 2月~ 2 0 0 0年 12月 ,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 ,LC) 6 0 0例。术中根据胆囊颈管情况采用不同胆囊颈管结扎方法 ,效果比较满意。本文对胆囊颈管结扎的方法进行讨论。临床资料与方法本组 6 0 0例 ,男 16 4例  相似文献   

8.
应用腹腔镜多功能夹持钳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0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o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应用作者自行研制的腹腔镜多功能夹持钳以丝线取代钛夹和生物夹结扎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评价该器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2006年1月至2007年3月间,应用腹腔镜多功能夹持钳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05例。结果全部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18~165min,平均44min。住院4~7d,平均4.6d。结论在LC术中应用腹腔镜多功能夹持钳以丝线取代钛夹和生物夹结扎胆囊管和胆囊动脉是安全、可行的;本新型器械与现有缝合打结器械相比.能有效降低利用丝线结扎组织的难度,提高打结效率,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三孔无钛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52例临床经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运用丝线结扎胆囊管及胆囊动脉的可行性。方法分析2005年8月至2007年6月行三孔无钛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5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手术时间50min,平均术后住院时间4.5d。无手术并发症。结论三孔无钛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靠、创伤小,无体内金属异物残留。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胆囊壶腹部切开结合圈套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及其适应证和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09年7月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胆囊管分离解剖困难者111例,术中应用胆囊壶腹部切开结合圈套器行胆囊管部位结扎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所有病人均恢复良好,无一例发生胆漏、胆管损伤、出血、黄疸及胆囊管残端残余结石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管分离解剖困难,应用胆囊壶腹部切开结合圈套器行胆囊管部位的结扎安全可行,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免钛夹腹腔镜下胆囊部分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对48例胆囊三角分离困难者,用穿线结扎法处理胆囊管后行胆囊部分切除术。结果48例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无大出血、胆漏等并发症发生。43例随访3个月~3年,平均18个月,无腹痛、发热、黄疸等症状。结论腹腔镜下穿线结扎法处理胆囊管的胆囊部分切除,不使用钛夹,操作简单,结扎可靠,并发症少,对胆囊切除困难者可以使用。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通常采用钛夹处理胆囊动脉及胆囊管,但钛夹有易松脱及金属异物反应等缺点。我中心应用超声切割止血刀或双极电凝封闭切断胆囊动脉,用丝线结扎或可吸收夹结扎胆囊管,2006年1~12月共完成LC手术1029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经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4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目的:探讨经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经脐置入10mm、5mm及3mm Trocar,分别置入30°腹腔镜及加长器械行胆囊切除术。腹腔镜下结扎或用圈套器结扎胆囊管及胆囊动脉。结果:14例胆囊结石患者均成功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中11例合并慢性胆囊炎,2例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合并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1例合并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胆囊积脓。腔内打结法结扎胆囊动脉6例,结扎胆囊管5例,余均用圈套器套扎胆囊动脉及胆囊管。手术时间45~170min,平均90min,出血5~120ml,平均15ml。无术后出血、胆漏、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可完成较困难的胆囊切除术,且具有很好的腹壁"无疤痕"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进一步证实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作研制的腹腔镜腔内缝合打结器以普通丝线取代钛夹和生物夹结扎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 应用该缝合打结器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02例。结果 全部病人于术后第4—5天出院,无任何并发症。结论 在LC术中应用该缝合打结器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5.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1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7月~2012年1月16例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经脐置入多孔道trocar,曲线形腹腔镜器械先切除胆囊并使用推结器丝线打结结扎胆囊动脉及胆囊管,然后行阑尾切除,4例由脐孔行拖出式阑尾切除,12例应用常规腹腔镜器械切除阑尾并使用推结器丝线打结结扎阑尾动脉及阑尾根部。结果 16例均获成功,未放置引流。手术时间60~150 min,平均80.4 min,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使用专用器械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安全、可行,但较传统腹腔镜手术操作困难,需要有一个学习曲线。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对42例具有主干型胆囊动脉中的35例采用不结扎断离胆囊动脉主干的方法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成功经验。35例均无胆囊动脉主干破裂出血和术后腹腔出血等并发症。本法简化手术操作,可避免或减少按传统操作方法分离结扎胆囊动脉主干时可发生的并发症,也节省钛夹(或可吸收夹)、套结线等消耗品,适用于胆囊三角及颈部组织层次尚清楚和胆囊管长度基本正常的病人。  相似文献   

17.
免钛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52例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用丝线体内结扎替代钛夹夹闭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的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8月我院为452例患者行免钛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452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免钛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靠、经济,适用于粗细不同的胆囊管,避免体内残留金属异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技术难点及对策。方法:经脐下缘、脐左上缘及脐右上缘分别置入10mm30°腹腔镜及稍加改进的普通腹腔镜手术器械,完成胆囊切除术50例,其中胆囊切除术47例,胆囊部分切除术2例,胆囊切除联合肝囊肿开窗术1例。腹腔镜下丝线双重结扎胆囊管46例,缝扎2例,圈套器结扎2例。丝线结扎、切断胆囊动脉41例,超声刀切断8例,缝扎1例。放置肝下负压球引流管12例。结果:所有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常规腹腔镜手术或开腹手术。术中无不可控制的出血,术后无出血、胆漏、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20~250m in,平均65m in,术中出血0~120m l,平均10m l。结论:"一个中心,两个操作点"是腹腔镜与操作器械间较合理的立体关系。经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技术重点是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的处理。掌握经脐腹腔镜结扎缝合技术可适当扩大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胆囊管结扎夹闭技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处理粗大胆囊管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7年6月~2010年12月,104例LC术中发现粗大胆囊管(直径>0.8 cm),先用丝线结扎使之变细,再用钛夹完全夹闭处理。结果 104例术中胆囊管直径0.8~1.2 cm,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40~150 min,平均95 min。无出血、胆漏和腹腔感染等并发症。84例随访3个月~3年,平均1.7年,无腹痛、黄疸及发热等症状。结论对粗大胆囊管先结扎后夹闭的处理方法安全,可靠,成本低廉,特别适合于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基层医院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处理方法及手术安全性。方法对20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全组205例,201例成功行LC,3例中转开腹,1例发生胆漏后转上级医院再次结扎,全部治愈。结论对于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患者,只要方法得当,LC术仍是基层医院开展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