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8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肝癌患者负性情绪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肝癌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采用症状自评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生存质量量表(CARES-SF)对患者进行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评估;对2组患者入院时及治疗后1个月的SDS、SAS、SCL-90及CARES-SF评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入院时SDS、SAS和SCL-90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干预组治疗后1个月SDS、SAS、SCL-90评分均低于入院时及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SDS、SAS、SCL-90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干预组治疗后1个月CARES-SF评分明显高于入院时及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地改善肝癌患者的负性情绪和心理压力,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病耻感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49例肠造口患者分为对照组(n=24)与干预组(n=25),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认知行为治疗。2组患者在干预前、干预后4周末以及干预后8周末均采用社会影响量表(SIS)、医学应对量表(MCMQ)进行评测并比较。结果干预后4周,干预组SIS中社会排斥、内在羞耻、社会孤立和MCMQ中面对、回避维度得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8周,干预组SIS和MCMQ的各维度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有效改善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病耻感和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基于个体化需求的护理随访对面部烧伤整形患者心理健康、外观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面部烧伤整形患者分为对照组(n=43,实施常规临床试验的随访)与观察组(n=43,接受基于个体化需求的护理随访),均随访6个月。比较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对方式[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记录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外观满意度。结果: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SCL-90、回避和屈服量表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同期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面对量表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肉芽生长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创面愈合率、外观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基于个体化需求的护理随访可改善面部烧伤整形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高自我效能和术后外观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ICU患者家属心理状态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入组的86名ICU患者陪护家属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并采用SCL-90、SAS及TCSQ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对心理干预前后2组患者家属作测评分析.结果 干预前ICU患者家属SCL-90、SAS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干预后干预组SAS、SCL-90及TCSQ3个量表的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干预可有效矫正ICU患者家属.的消极应对方式,促进心理健康,为患者家属提供更有力的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5.
杨绍平  马兰  伍倚欣  郭桂英 《全科护理》2012,(35):3269-3270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子宫全切病人心理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行子宫全切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认知行为干预,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两组病人的心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SCL-90各因子中恐怖、躯体化、抑郁、焦虑、精神病性、人际关系评分低于对照组(P〈O.05)。[结论]对子宫全切术病人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可显著改善病人的心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难治性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心理状况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38例难治性IBS患者进行评估,对心理问题严重者给予相应护理干预,干预后再次进行评估,将SCL-90、SAS、SDS干预前的结果分别同全国常模、护理干预后的测评结果进行比较,简易应对方式干预前的结果同全国常模、护理干预后进行比较。结果:难治性IBS患者干预前SCL-90、SAS、SDS得分高于全国常模,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干预后简易应对问卷积极面对纬度评分明显提高,消极回避评分纬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强心理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7.
个体化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术前负性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个体化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术前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80例癌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个体化心理干预。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在入院第2天(干预前)和术前1d(干预后)进行评价,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在干预后SDS评分为39.68&#177;9.02分,SAS评分为40.38&#177;5.57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分在焦虑、抑郁2因子得分情况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躯体化、强迫、敌意、恐惧4因子得分情况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癌症患者术前实施有针对性个体化的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减轻其心理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ABC-X模型对急诊患者家属不良心理和情绪的影响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天津市某三甲医院急诊就诊的患者家属11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干预组患者家属采用ABC-X模型进行情绪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采用情绪状态量表(POMS)、心理一致感量表(SOC-13)和Zung氏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估两组患者家属情绪和心理状态。结果:ABC-X模型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家属情绪状态(POMS)得分、焦虑(SAS)得分和抑郁(SD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家属SOC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ABC-X模型干预可缓解患者家属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和情绪,提升心理一致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放疗)患者的心理状况,为其心理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对77例肿瘤放疗患者(恶性肿瘤组)和42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测试,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恶性肿瘤组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P〈0.01),主要表现在躯体化、抑郁、焦虑和精神病性。恶性肿瘤组SAS、SDS得分及情绪异常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P〈0.01),显示他们有较多的抑郁、焦虑情绪反应。恶性肿瘤组SAS、SDS得分与SCL-90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阳性症状均分及各因子分呈正相关(P〈0.05或P〈0.01)。恶性肿瘤组积极应对得分与健康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消极应对得分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恶性肿瘤组积极应对得分与SCL-90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阳性症状均分及各因子分、SAS、SDS呈负相关(P〈0.05或P〈0.01);恶性肿瘤组消极应对得分与SCL-90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阳性症状均分及各因子分、SAS、SDS呈正相关(P〈0.05或JP〈0.01)。结论:肿瘤放疗患者存在诸多方面的心理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护理干预可以缓解其身心压力,对提高其治疗护理依从性和战胜疾病的信心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认知行为干预对提高世博会安检员心理健康状况的作用。方法将600名世博会安检员以中队为单位随机分为研究组和空白对照组各300名,研究组在世博会期间接受认知行为干预(包括心理健康讲座和团体训练),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干预前后的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check list90,SCL-90)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研究对象的SCL-90总分及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等因子分均高于常模(P〈0.05);干预后,研究组SCL-90总分及躯体化、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等因子得分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有助于维护和改善安检员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姑息护理对晚期肺癌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80例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入组前分别填写症状自评量表(SCL-90)以测评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入组后对照组予肺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姑息护理干预。护理干预2周后,以同样方式发放症状自评量表和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者再次进行评定。结果:入组前两组患者SCL-90因子分均高于国内常模;护理干预2周后,观察组SCL-90因子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均分、阳性症状总数及均分低于干预前(P<0.01),差别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姑息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晚期肺癌患者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电子结肠镜检查患者心理状态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接受电子结肠镜检查患者106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健康教育、流程介绍及注意事项讲解等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健康状况自评量表评分及疼痛程度.结果 心理干预后,干预组健康状况自评量表的总分(129.96±38.76)分高于对照组的(145.24±6.72)分,阳性项目数干预组(24.90±18.41)个低于对照组的(28.02±18.79),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焦虑及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61,1.51,27.35,15.56,25.85,21.90;P <0.05);敌意、偏执、恐怖及精神病性得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轻度疼痛患者占58.5%,对照组占3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P<0.05).结论 对电子结肠镜检查患者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改善患者身心状态及焦虑情绪,提高对疼痛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抑郁症病人应对方式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抑郁症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病人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试验组参与认知行为干预8周,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评定病人抑郁状态和应对方式,采用生存质量简表(WHOQOL-BREF)评定生活质量满意度.[结果]干预8周后试验组SDS、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积极应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WHOQOL-BREF评分除环境领域外,心理领域、生理和社会关系3个领域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改善病人应对方式和抑郁状态,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杨关芬 《全科护理》2011,(2):99-100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患儿家属的生活变化单位与家属心理状态关系,为向患儿家属进行有效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应用霍尔姆斯和雷赫的"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335名颅脑外伤患儿家属的生活变化单位(LCU)得分和心理状态。[结果]颅脑外伤患儿家属LCU得分高于平诊患儿家属LCU得分(对照组);患儿家属的SCL-90各因中人际关系、抑郁、焦虑3个因子分值高于国内常模;患儿LCU得分高,SCL-90总分也高。[结论]小儿颅脑外伤是一种严重的突发不可控制事件,护士应了解患儿家属家庭状况及家属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提高家庭应激支持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照料者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临床"痊愈"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照料者112人,按出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观察组57人和对照组55人。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健康宣教和康复护理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为期6个月的家庭护理干预。在出院时、出院6月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两组照料者进行评定。结果出院时,两组照料者的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及总均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6月未,观察组照料者的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及总均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家庭护理干预能提高精神分裂症照料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采用聚焦解决模式对意外妊娠行人工流产术的未成年少女进行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因意外妊娠行人工流产术的未成年少女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聚焦解决模式进行心理干预,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在手术前和术后4周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量,比较干预效果.结果 手术前两组患者SCL-90总分、均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与国内常模比较,除精神病性外,其余因子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两组患者SCL-9总分[(130.18 ±31.25)/(142.34 ±39.21)]、SCL-90均分[(1.41 ±0.37)/(1.55±0.41)]、躯体化[(1.42 ±0.41)/(1.57±0.46)]、人际关系敏感[(1.71 ±0.35)/(1.85±0.47)]、抑郁[(1.62±0.51)/(1.82±0.61)]、焦虑[(1.45 ±0.38)/(1.63 ±0.42)]、敌对[(1.50 ±0.38)/(1.69 ±0.49)]、恐怖[(1.30 ±0.33)/(1.55±0.40)]各因子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01,3.67,3.24,3.54,4.76,4.13,2.98,4.11;P<0.05).结论 采用聚焦解决模式对意外妊娠未成年少女进行心理干预,可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将60例住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降血压治疗的同时、对照组实施传统式的功能制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规范化服务与护理、健康宣教、个性化心理调适、生活关怀、情感支持和文化护理等方面的人性化护理管理,8周后对原发性高血压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效果评定。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各因子分(除激惹性外)、SDSS评分及SCL-90中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及偏执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提高住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病情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心理健康干预措施对大学1年级本科护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为其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114名大学1年级护生以班为单位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建立"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实施"六个一干预"模式。结果除躯体化和恐怖因子外,心理健康干预后实验组大学1年级护生SCL-90各因子得分均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P0.05);对照组SCL-90总分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P0.05);实验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因子和SCL-90总分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干预后实验组护生社交回避SAD总分均下降(P0.05)。结论 "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和"六个一干预"模式对提升大学1年级护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效,应在大学生中大力提倡并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介入治疗前后负性情绪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的ACS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采取症状自评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生存质量量表(ARES-S)进行心理状态和生命质量的追踪评估,并根据初期的评估结果对试验组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并对干预结果进行分析,评定2组之间的差别。结果 ACS患者介入治疗前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焦虑、抑郁情况明显、生命质量明显下降;试验组干预前各评定结果分别为SDS(54.6±7.4)分、SAS(53.6±5.2)分、SCL-90评分中焦虑(2.4±0.6)分、CARES-SF(28.4±12.4)分。干预1个月后,患者无论在心理状态和生命质量上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改善,各量表评分分别为SDS(41.8±7.5)分、SAS(42.6±5.5)分、SCL-90评分中焦虑(1.6±0.4)分、CARES-SF(35.5±12.7)分,前后分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上述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试验组在心理干预后负性情绪(抑郁、焦虑、敌对、恐惧)明显减少(前两者P<0.01,后两者P<0.05),生存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地改善ACS患者的负性情绪和心理压力,有利于提高生存质量和度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