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用NBT-P法、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了不同浓度Se、Mg、F-条件下SOD标准品的活性和反应体积中Se、Mg、F-含量。结果显示:(1)Se浓度为7.5μg/L,SOD活性达59.00mg/L;Se浓度由0.00μg/L增加至7.5μg/L时,SOD活性由42.5mg/L升至59.00mg/L;Se浓度继续增加到10.00μg/L、20.00μg/L时,SOD活性均降为42.5mg/L。(2)Mg浓度为30.00mg/L时,SOD活性由96.5mg/L,Mg浓度由0.00mg/L增至30.00mg/L,SOD活性达42.5mg/L,升至96.5mg/L;继续增加Mg浓度到50.00mg/L,SOD活性降为75.5mg/L。(3)F-由0.00mg/L增加到5.00mg/L时,SOD活性由42.5mg/L升到49.5mg/L;继续增加F浓度到10.00mg/L,SOD活性降为44.5mg/L;再增加F浓度至20.00mg/L、45.00mg/L后,SOD活性维持在49.5~51.0mg/L之间。提示:SOD活性受微量元素Se、Mg、F-浓度的影响较大,只有在最适微量元素浓度条件下,SOD活性方可达最高。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胎膜早破时体内脂质过氧化和抗氧化反应的改变,作者对50例病因不明的孕晚期胎膜早破孕妇和116例正常孕妇血及其脐静脉血丙二醛(MDA)含量及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硒谷恍甘肽过氧化物酶(SeGSH-Px)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胎膜早破组孕妇血及其脐静脉血血浆MDA含量(分别为3.3±0.6及2.8±0.8μmol/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2.8±0.5及2.3±0.5μmol/L),P<0.01,其红细胞SOD(1326±420U/g.Hb)、SeGSH-Px(309±49U/g·Hb)活性比正常组(分别为1475±399U/g·Hb,333±57U/g·Hb)明显降低(P<0.01);比较孕妇血与脐血血浆MDA含量及红细胞SOD、SeGSH-Px活性,表明:两组孕妇血浆MDA含量,红细胞SeGSH-Px活性均明显高于脐血,而红细胞SOD活性明显低于脐血(P<0.01)。两组孕妇血与其脐静脉血浆中MDA含量呈明显正相关(P<0.01)。提示胎膜早破孕妇体内活性氧生成增多,脂质过氧化作用加强,可能是胎膜早破的诱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以邻苯三酚碱性条件下自氧化产生的超氧阴离子(O2·- ) 诱导红细胞产生膜过氧化损伤。实验组预先加入穿心莲提取物F0134 (APNF0134 ), 用磷酸盐缓冲液处理的红细胞膜为正常对照组。以化学发光法测定红细胞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活性, 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红细胞膜丙二醛(MDA) 的含量, 观察其对红细胞膜氧化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 损伤组红细胞膜SOD活性为(512.1±29.88) U/m g, MDA含量为 (247.67±16.86) nm ol/m g; 实验组红细胞膜SOD活性为(2753.8±176.54) U/m g,MDA 含量为(154.48±12.66) nm ol/m g(与损伤组相比,分别为P< 0.001,0.01)。在2~200 μg/m l的APNF0134 浓度范围内, 随着APN浓度的增加, 红细胞膜SOD活性逐渐增高, MDA含量逐渐下降, 显示APNF0134 对红细胞膜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复发性口腔溃疡(ROU)患者血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及脂质过氧化物(LPO)的水平,探索可能的发病机理。方法:选择40例ROU患者和40例健康人做为研究对象。SOD活性的测定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LPO含量的测定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显色法。测定结果以x±s表达,显著性评价采用χ2或t检验。结果:ROU患者血中SOD活性均较正常人明显降低(P<0.01);而LPO含量较正常人明显升高(P<0.01)。结论:SOD活性的降低和LPO含量的升高在ROU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的作用,为ROU发病机制的探讨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内体氧化-抗氧化系统的作用及途径。方法43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患者银杏叶片,检测其用药前后体内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和超氧的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用药8周后,老年心血管病患者MDA含量下降了25.10%NO含量上升了3.5%,SOD和GSH-px活性分别上升了34.70%和40.00%。结论:Q奶杏  相似文献   

6.
肺癌患者血清丙二醛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肺癌患者28例、正常人37例血清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肺癌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同时测定肺癌组28例、正常对照组49例血清T-SOD(血清中SOD总量)活性,肺癌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另外,还测定21例老年人血清T-SOD活性,其活性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高于肿癌组(P<0.05)。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迟发性运动障碍(TD)患者、非TD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健康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测定及对照分析,显示TD病人SOD活性显著高于健康人(P<0.01),与非TD精神分裂症病人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非TD精神分裂症病人SOD活性显著高于健康人(P<0.01),表明TD病人SOD活性升高是由于精神分裂症病人本身SOD活性升高所致,而非其所固有。  相似文献   

8.
测定脑组织丙二醛(MDA)和6种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CuZn-SOD及Mn-SOD)活性大鼠百日咳杆菌脑损伤中的变化,探讨SOD的内源性脂质抗氧化作用。结果显示:菌液组(4h,24h)脑含水量(WC)、伊文思蓝含量(EB)及Mn-SOD活性均高于盐水对照组,T-SOD和CuZu-SOD活性低于盐水组(P〈0.01),MD基菌液4h组明显增高,并分别与WC和EB旦显著正相关(r=0.9650  相似文献   

9.
测定了4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32例老年健康体检查及疗养者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脂质(LPO)含量,结果表明:高血压组SOD活性、LPO含量高于正常组,两组比较SOD活性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LPO含量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因此,LPO与SOD关系可客观体所处生理、病理状态,反映机体氧化损伤与抗氧化损伤动态平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范侠  段朝辉 《广东医学》1995,16(4):221-222
测定了2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浆T-SOD、Mn-SOD、CuZn-SOD活性,同时测定45名正常对照者血浆的含量。经统计学分析,肝癌患者血浆T-SOD、Mn-SOD活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治疗前与术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T-SOD、Mn-SOD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术后,而术后两项均逐渐恢复正常,即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  相似文献   

11.
本文观察了安定对小鼠血浆LPO含量、红细胞SOD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安定组小鼠血浆LPO含量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提示安定具有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对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安定组小鼠红细胞中SOD活力较生理盐水组明显降低,提示安定对SOD活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也说明小鼠血浆LPO含量的下降,并不是SOD作用的结果,而与安定有关,这一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测定22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浆丙二醛含量及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结果发现,急性加重期患者与正常比较MDA明显增高,而SOD明显降低。给急性加重期病人吸氧、抗炎对症治疗14d后,临床缓解期与性重比较MDA明显降低,SOD有所增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益髓生血颗粒对血红蛋白H病患者抗氧化损伤和造血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安慰剂平行对照实验方法,选择30例血红蛋白H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治疗组给予益髓生血颗粒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进行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动态监测治疗前后患者Hb、RBC、HbH的水平;检测治疗前后血清及红细胞氧化与抗氧化损伤指标(SOD、MDA、GSH-PX)和细胞因子(SCF、GM-CSF、IL-3)活性。结果 自益髓生血颗粒治疗1~3个月,治疗组患者疗效性血液指标Hb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显著升高(P<0.01,P<0.05);RBC疗后1、3个月水平与疗前相比显著升高(P<0.05);Ret水平治疗后有升高的趋势。对照组经安慰剂治疗后血液指标Hb、RBC 、Ret水平与疗前相比均无明显改善。经益髓生血颗粒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红细胞SOD、GSH-Px水平与疗前相比显著升高(P<0.01);MDA水平与疗前相比,显著降低(P<0.01);血清SOD水平与疗前相比显著升高(P<0.01);对照组各指标水平均无明显变化。经益髓生血颗粒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SCF水平与疗前相比显著升高(P<0.05);GM-CSF、IL-3水平与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对照组各指标水平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益髓生血颗粒治疗地中海贫血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血液参数水平。益髓生血颗粒的疗效生物学机制之一与提高HbH病患者抗氧化损伤能力和造血正调控细胞因子SCF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家族性肌萎缩侧硬化症患者及家系成员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 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及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症(FALS)的临床分型。方法: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红细胞内Cu/Zn SOD活性及MDA值。结果:在2个家系中发现6例Cu/Zn SOD活性下降,3例MDA含量增高。结论;在Cu/Zn SOD活性下降的2个家系临床分型可能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1例,MDA含量增高间接反映Cu/Zn SOD变化。红细胞内Cu/Zn SOD活性测定及MDA含量测定有可能作为ALS1型患者及基因携带者的诊断方法之一,并可用于FALS初步分型及基因检测前的筛查。  相似文献   

15.
牡蛎多糖的制备和生物学活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改进制备工艺,分离、纯化东海近江牡蛎(Ostrea rivularis Gould)得到牡蛎多糖(Oyster polysaccharides,OPs),并探索其生物学活性。方法:采用热碱法提取,以三个剂量组(2.5、5、10mg/ml)进行正常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迟发型超敏反应(DTH)、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测定,抗体形成细胞活性溶血空斑形成细胞实验(PFC)、碳廓清实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活性测定(MTT法)、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结果:制备得到牡蛎多糖粗品;免疫学实验表明OPs2.5mg/ml组能有效增加正常小鼠的脾淋巴细胞转化率、对小鼠DHT、NK细胞活性、PFC、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能力、荷瘤小鼠脾细胞活性起正向调节。三种浓度实验组均增强小鼠红细胞SOD活性。结论:牡蛎多糖能增强小鼠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并有一定的抗肿瘤和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海桐皮汤熏蒸对实验性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45只,随机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35只采用Hulth方法造模,1周后取30只无膝关节感染实验兔,随机分为模型组、水蒸气组和海桐皮汤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相应的处理,4周后处死取血。检测比较实验前后各组兔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模型组治疗后SOD活性降低(P<0.05),MDA含量升高(P<0.05);水蒸气熏蒸组、海桐皮汤熏蒸组SOD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海桐皮汤熏蒸组SOD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改善更明显,与水蒸气熏蒸组和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海桐皮汤熏蒸可显著提高实验性膝骨关节炎模型兔血清SOD活性,降低MDA含量,从而延缓关节软骨的退变,促进软骨修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地中海贫血患者红细胞溶血贫血探讨证候季节变化及证候季节变化的生物学机制。方法在夏季(7月份)和冬季(11月份)分别对11例中间型地中海贫血患者(5例α-地中海贫血、6例β-地中海贫血)的中医证候进行量化评分,并检测患者血液参数[血红蛋白( Hb)、红细胞( RBC)、网织红细胞( Ret)]水平的差异。检测冬夏两个月份患者血清造血相关细胞因子[干细胞因子(SCF)、白介素-3(IL-3)、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活性水平的差异;检测冬夏两个月份红细胞抗氧化损伤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Px)]的活性水平的差异;检测冬夏两个月份红细胞膜骨架蛋白[α-收缩蛋白(SPTA1)、β-收缩蛋白(SPTB)、带4.1蛋白(EPB4.1)]基因表达的差异(P>0.05)。结果冬季(11月份)地中海贫血患者主要血液参数Hb水平显著高于夏季(7月份)(P<0.05)。冬季(11月份)地贫患者爪甲色淡、食少纳呆、潮热盗汗的中医证候量化评分显著低于夏季(P<0.05)。冬季(11月份)红细胞抗氧化损伤指标SOD、GSH-Px活性显著低于夏季(7月份)(P<0.01),MDA的活性显著高于夏季(7月份)(P<0.01)。冬季(11月份)血清造血细胞因子SCF、EPO水平显著高于夏季(7月份)(P<0.01或P<0.05),IL-3活性水平冬季(11月份)显著低于夏季(7月份)(P<0.05)。冬季(11月份)地贫患者红细胞膜骨架蛋白SPTA1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夏季(7月份)(P<0.05), SPTB、EPB4.1冬夏两个月份的mRNA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地中海贫血患者在气温高的季节(夏季)比气温低的季节(冬季)溶血贫血严重的客观规律。实验研究显示,地中海贫血患者证候季节变化可能与冬夏两季红细胞膜骨架蛋白表达差异以及造血相关细胞因子和抗氧化损伤水平活性差异有关。但其是否为客观规律,仍需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Seventy patients of bronchial asthma (40 were adult and 30 child) were treated by Qingre Dingchuan decoction (QRDCD), the erythrocytic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and blood lipid peroxide (LPO) levels 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atients ’SOD was decreased while their LPO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than that of normal control. After treatment the LPO reduced significantly while the SOD elevate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adult group was 77.5% and that of child group was 96.7%.  相似文献   

19.
ClinicalObservationofBronchialAsthmaTreetedwithQingreDingchuanDecoction(清热定喘汤)ChuDong-ning(褚东宁)(People'sHospitalofShangchengD...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人血红细胞溶血的辐射剂量效应,时间效应,并进一步研究细菌SOD对辐射溶血的防护效应。方法 溶血程度用比色法测定,结果 随辐射剂量的增大,溶血光密度增大,同一辐射剂量其辐射溶血随时间的延长而加剧,加细菌SOD组辐射溶血光密度均比辐射组低,甚至比自然溶血光密度低,而且辐射前加SOD组溶血光密度比辐射后加SOD组低,结论溶血程度与辐射剂量及时间正相关,在同一辐射剂量下,细菌SOD在30-4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