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D-半乳糖胺致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制作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90只Wistar大鼠,以D半乳糖胺(Dgal)作为肝毒剂,建成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筛选了最佳用药剂量,并研究了损伤后肝脏功能及组织形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本实验条件下,Dgal450mg/kg体重为最适剂量,所致肝损伤组织形态变化显著且死亡率低(<24%),呈现的功能与形态变化程度一致,病变恒定。认为本模型可用于保肝新药的筛选与评价。  相似文献   

2.
D—半乳糖胺致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制作的改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90只Wistar大鼠,以D-半乳糖胺(D-gal)作为肝毒剂,建成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筛选了最佳用药剂量,并研究了损伤后肝脏功能及组织开矿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本实验条件下,D-gal450mg/kg体重为最适剂量,所致肝损伤组织开矿变化显且死亡率低(〈2.4%),呈现的功能与开矿变化程度一致,病变恒定。认为本模型可用于保肝新药的筛选与评价。  相似文献   

3.
乙肝清胶囊对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本实验观察乙肝清胶囊的保肝降酶作用。方法:实验采用四氯化碳(CCl4)和D-氨基半乳糖(D-Gal),造成动物急性实验性肝损伤,测定小鼠和大鼠血清GPT和LDH,并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乙肝清胶囊灌胃给药对CCl4和D-Gal急性肝损伤所引起的小鼠和大鼠GPT和LDH升高,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对小鼠和大鼠肝组织病理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其1-2g/kg与联苯双酯15mg/kg作用效果接近。结论:乙肝清胶囊对化学物质的所引起的小鼠和大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肝降酶作用。  相似文献   

4.
丹皮总甙防治大鼠急性肝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丹皮总甙对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四氯化碳(CCl4)和D-半乳糖胺(D—galactosamine,D—Gal)腹腔注射造成大鼠急性肝损伤,测定血清肝功能状态评价指标,并测体重、肝脏重、脾重、胸腺重,求脏器系数。同时切取肝脏检测肝糖原,并取肝组织作病理观察。结果丹皮总甙可显著降低CCl4和D—Gal诱导的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大鼠血清ALT、AST、AIP水平及TBA利T—Bil含量。病理检查结果也显示有明显的保肝作用。结论丹皮总甙对CCl4利D—Gal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大鼠肝损伤动物模型,用原花青素对各组大鼠进行干预,观察原花青素在肝损伤中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急性化学性肝损伤模型组、联苯双酯阳性对照组(150 mg/kg)以及原花青素低、中、高剂量组(50、250、500 mg/kg)共6组。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TBA)测定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采用赖氏法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并对各组进行比较。结果原花青素各剂量组均能升高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和AST活性(P〈0.01),升高肝组织SOD活性(P〈0.01),降低MDA含量(P〈0.01),并能不同程度地改善肝脏病理组织损伤。结论原花青素对CCl4所致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急性肝损伤后小鼠血清和肝组织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探讨IL—18与肝损伤的关系及意义。方法用刀豆蛋白A(ConA)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构建实验动物模型,将80只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只。对照组经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3ml/只,实验组注射等体积的ConA(20mg/kg)。经上述处理后4h取血并切下适量肝组织制成匀浆,测定血清IL-18、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肝匀浆中的IL-18水平。结果实验组血清IL—18、ALT和肝组织IL—1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血清及肝组织匀浆中IL—18均与血清AIJT呈显著正相关;实验组肝组织IL—18与血清IL—18水平也呈显著正相关。结论IL—18与ConA诱发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有密切关系,提示动态检测1L-18可作为肝损伤严重程度的一种指标。  相似文献   

7.
CCl4致SD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制作的改进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本文筛选CCl4致SD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的最佳给药浓度和剂量,追踪观察模型大鼠肝损伤后修复过程。方法本文采用随机对照分组的研究方法,对不同的SD大鼠模型组给予不同剂量的CCl4一次性腹腔注射。给药后48 h检测大鼠血清ALT, AST。各组随机处死一只SD大鼠,取肝组织制成病理切片镜下观察。追踪观察筛选后的CCl4模型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恢复情况。结果本实验发现3A-7A组的ALT,AST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随着CCl4的剂量的增加,大鼠肝组织的病理损伤加重,6A和7A组可见自然死亡大鼠。结论本试验筛选了CCl4致SD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的较好CCl4的剂量。该模型肝损伤明显,死亡率低,对其他重要脏器影响小,可作为急性肝损伤研究的较好模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CQK对实验性肝损伤及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以硫代乙酰胺(50mg//kg.ip)、氨基半乳糖(500mg/kg.ip)和四氯化碳(0.1%,10ml/kg.ip)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和大鼠慢性肝纤维化,观察血清GPT、AKP的变化以及肝硬化大鼠肝脏组织学变化。结果:GQK(0.5-1.1g/kg,po)可使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GPT和AKP明显下降。对四氯化碳所致大鼠慢性肝纤维化,GQK也能使血清GPT和AKP明显下降,还能抑制肝纤维化的形成。结论:GQK对实验性肝损伤及肝纤维化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肝达乐对四氯化碳急性肝损伤大鼠和小鼠的保肝作用.方法:以CCl4造成小鼠和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给予肝达乐干预,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观察肝达乐的抗肝损伤作用.结果:肝达乐对CCl4造成的急性肝损伤大鼠和小鼠ALT,AST活性有显著的降低作用,可显著降低大鼠肝组织MDA水平,升高SOD水平.结论:肝达乐对四氯化碳急性肝损伤有显著的保肝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LPS/D-GaIN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方法 40只雌性C57BL/6小鼠用于观察8种不同LPS与D-GalN剂量配比联合刺激后小鼠存活时间,以确定模型建立的最佳剂量。使用腹腔注射最佳剂量染毒32只雌性C57BL/6小鼠,分别在0h、1h、4h、8h处死,每组8只,0h注射相同剂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观察染毒后小鼠肝组织病理损伤,检测血清中ALT及炎症因子IL-6、MCP-1和TNF-α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通过观察小鼠存活时间,确定腹腔注射最佳染毒剂量为LPS(2.5mg/kg)和D-GalN(0.3g/kg);小鼠染毒后肝组织呈进程性病变,最终发展为肝脏弥漫性坏死,肝细胞核崩解。与对照组相比,血清ALT显著升高(P<0.001),IL-6、MCP-1、TNF-α均在1h后达到最高水平(P<0.001),然后持续下降。结论 成功建立LPS/D-GaIN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为探索急性肝损伤的致病机制以及药物干预治疗提供有效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1.
丹芪活肝胶囊对D-氨基半乳糖致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丹芪活肝胶囊对D-氨基半乳糖(D—GalN)所致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6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联苯双酯组,丹芪活肝胶囊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大鼠分别灌胃给药,1次/d,连续7d,末次给药24h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腹腔注射D.GalN600mg,/kg,24h后采血,检测血清ALT、AST活性及TP、ALB、TBIL含量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丹芪活肝胶囊能降低D—GalN所致大鼠肝损伤血清ALT、AST活性,提高TP、ALB含量,降低TBIL含量。其中大部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丹芪活肝胶囊高、中剂量组能明显改善肝组织损伤的程度。结论丹芪活肝胶囊对D—GalN诱导的大鼠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保护肝细胞膜、改善蛋白代谢有关,具体机制还需进一步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中药复方胶囊剂汉丹肝乐(Han-Dan-Gan-De)灌胃给药,可使四氯化碳(CCl4)及D-氨基半乳糖胺(D-Gal)所致的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明显下降,并使肝糖原含量明显增加。提示汉丹肝乐具有保护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环氧化酶-2与氧化应激在急性肝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环氧化酶 2 (COX 2 )在急性肝损伤中的表达 ,探讨COX 2与氧化应激在急性肝损伤中的作用。 方法 :将 3 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三组 ,正常组 10只 ;对照组 10只 ,腹腔注射CCl4原液 1ml/kg ;实验组 10只 ,腹腔注射CCl4原液 1ml/kg、2h后给予 80mg/kg塞来昔布 (Celecoxib)灌胃。  结果 :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 ,对照组和实验组大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ALT)、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和细菌内毒素 (LPS)均较正常组大鼠显著增高(P <0 .0 5 ) ,对照组与实验组大鼠血清ALT、AST和LPS水平差异显著 (P <0 .0 5 )。对照组和实验组大鼠肝匀浆一氧化氮 (NO)、丙二醛 (MDA)均较正常组大鼠明显增高 (P <0 .0 5 ) ,对照组与实验组大鼠血清NO和MDA水平差异显著 (P <0 .0 5 )。H E染色光镜下示对照组和实验组大鼠大量肝细胞肿胀、空泡变性和脂肪变性 ,部分肝细胞坏死。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OX 2在正常肝组织无表达 ,实验组大鼠较对照组大鼠COX 2表达明显增高 (P <0 .0 5 )。 结论 :急性肝损伤后 ,内毒素刺激COX 2表达 ,氧化应激反应加剧 ,COX 2表达和NO水平增高可能是机体对抗损伤的一种保护性机制。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环十五酮900mg/kg灌胃明显抑制小鼠耳壳二甲苯致肿。600mg/kg灌胃对大鼠足跖注射1%角叉菜0.1ml或鲜蛋清0.1ml致肿,也有明显消肿作用。用小鼠扭体法(皮下注射224、400、712mg/kg)、甲醛法(腹腔注射300mg/kg)和热板法(腹腔注射500mg/kg)测试,均证实环十五酮提高痛阈。镇痛时间比度冷丁、氨基比林长。  相似文献   

15.
褪黑素保护大鼠慢性肝损伤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观察褪黑素抗大鼠慢性肝损伤作用。方法 用四氯化碳(CCl4)制造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同时予褪黑素腹腔注射;在造模的第1、2、3月末处死大鼠。分别测定大鼠体重、肝脏湿重和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白蛋白和总蛋白水平,并作肝脏病理学检查。结果 褪黑素可以显著降低CCl4诱导大鼠慢性肝损伤早期的ALT、AST,在大鼠慢性肝损伤的中期,MT可提高血清白蛋白水平和白球比值,改善肝脏病理损伤。结论 褪黑素在CCl4诱导的大鼠慢性肝损伤早期可以减轻肝脏炎症,而在中晚期,MT主要起着抑制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尼卡地平的抗癫痫作用。②方法 制备大鼠戊四唑 (PTZ)化学性点燃模型 ,通过PTZ点燃发作实验、小鼠最大电休克实验和小鼠急性PTZ惊厥实验 ,观察尼卡地平的抗癫痫作用。③结果 腹腔注射尼卡地平 2~ 2 0mg/kg体质量显著抑制PTZ点燃发作 ,并呈量效关系 (t=2 .5 0 0~ 4.34 2 ,P <0 .0 5 ,0 .0 1) ;腹腔注射尼卡地平 2 0mg/kg体质量显著减少小鼠最大电休克强直发作时间 (F =5 .32 7,t=3.92 4,P <0 .0 1) ;腹腔注射尼卡地平 10 ,2 0mg/kg体质量对小鼠PTZ惊厥有保护作用 (F =7.30 0 ,t=3.436~ 4.45 7,P <0 .0 1)。④结论 尼卡地平有抗癫痫作用。  相似文献   

17.
膦甲酸钠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小鼠经静脉注射LD50为395.7mg/kg;大鼠经腹腔注射LD50为1050.5mg/kg;大鼠腹腔注射、狗静脉注射3个月长期毒性试验,无毒反应剂量分别为150mg/kg、60mg/kg,毒性反应剂量分别为300mg/kg、120mg/kg,主要中毒表现为肝、肾功能异常,中毒性肾病及肾小管坏死等;Ames试验中膦甲酸钠对鼠伤寒沙门菌无致突变作用;微核试验中膦甲酸钠未诱发NIH小鼠微核率的增加。  相似文献   

18.
小檗碱对实验性脑缺血的改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小檗碱5、10、20mg/kg腹腔注射,可显著延长双侧颈总动脉结扎臻脑缺血小鼠的存活时间。自颅外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造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小檗柘20、40mg/kg于术前,能缩小缺血2小时造成的梗塞范围,减轻神经功能障碍。小檗碱40mg/kg能提高大鼠急性脑缺血30分钟时的血浆,海马及皮层脑组织的超氧化物岐化酶活力,降低丙二醛含量。结果表明,小檗碱对缺血脑组织有保护作用,其机理推测与其抗氧自由基损伤  相似文献   

19.
黄芩苷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黄芩苷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采用D 氨基半乳糖及D 氨基半乳糖和内毒素合用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 ,测定小鼠血清中GOT ,GPT的含量 .[结果 ]腹腔注射 2 0 0mg/kg或 50 0mg/kg黄芩苷可以明显降低因D 氨基半乳糖及D 氨基半乳糖和内毒素合用所致肝损伤小鼠血清中GOT及GPT含量的升高 .[结论 ]黄芩苷对于受损的小鼠肝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穿心莲内酯对可卡因致小鼠肝毒性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穿心莲内酯对可卡因致肝脏毒性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成年雄性ICR小鼠。穿心莲内酯组(分别为d00mg/kg、800ms/ks、1600mg/kg,po)以经口灌胃的方法连续4天给药,末次给药30分钟后,以皮下注射的方式染毒可卡因80mg/kg,所有动物均在染毒可卡因后24小时处死,观察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酰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及肝脏的病理学变化。结果穿心莲内酯组与可使染毒小鼠血清ALT、LDH、AST降低,肝脏的病理学损害也有明显的改善。结论穿心莲内酯能对可卡因引起的急性肝脏损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保肝机制可能与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降低组织中氧自由基的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