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初步构建基于直接标记法的抗体微阵列,并评价其应用于临床的可能性. 方法:选择白蛋白作为目标蛋白,通过琼脂糖铺片、玻片活化、机器点样、点样后固定等步骤构建抗体微阵列,经封闭非特异位点、标记抗原、加样后对白蛋白进行检测,对关键步骤--抗原标记进行最佳条件摸索,通过对临床标本的检测评价其潜在应用价值.结果:应用BCA蛋白定量试剂盒测定尿液样本总蛋白浓度做出的标准曲线,其R2均大于0.99;温度为37 ℃时抗原标记效果最佳;标记后抗原存放1周对信号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1);本方法能够检测出临床检测为阴性的尿微量白蛋白浓度.结论:本研究构建了基于直接标记法的抗体微阵列,并对关键的抗原标记环节进行了最佳工作条件优化,有应用于临床检测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以醛基化玻片为固相载体制备蛋白质芯片的条件。方法 蛋白质用含40%甘油的PBS稀释后点加在醛基化玻片上,室温干燥1 h,4℃冰箱保存,经封闭剂封闭,PBS漂洗后,依次加入抗体,反应结果用扫描仪进行扫读。结果 以醛基化玻片为固相载体时预点10~15个点后点样均一性较好;点样后4℃冰箱保存24~48 h再进行漂洗和封闭处理,所得结果的荧光测量值较高;3% BSA为封闭剂时所得图像的荧光背景值最低;点样量影响荧光信号的强度。结论 以醛基化玻片为固相载体制备蛋白质芯片时要预点15~20个点后再正式点样,点样后应4℃保存24~48 h再进行漂洗和3% BSA封闭处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以醛基化玻片为固相载体制备蛋白质芯片的条件。方法 蛋白质用含40%甘油的PBS稀释后点加在醛基化玻片上,室温干燥1h。4℃冰箱保存,经封闭剂封闭,PBS漂洗后,依次加入抗体,反应结果用扫描仪进行扫读。结果 以醛基化玻片为固相载体时预点10~15个点后点样均一性较好;点样后4℃冰箱保存24~48h再进行漂洗和封闭处理,所得结果的荧光测量值较高;3%BSA为封闭剂时所得图像的荧光背景值最低;点样量影响荧光信号的强度。结论 以醛基化玻片为固相载体制备蛋白质芯片时要预点15~20个点后再正式点样,点样后应4℃保存24~48h再进行漂洗和3%BSA封闭处理。  相似文献   

4.
60 mer长寡核苷酸微阵列构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优化长寡核苷酸芯片方阵的构建。方法 采用4种不同玻片表面,4种点样液溶解经设计高度特异性探针,制备长寡核苷酸芯片。样品经RD -梯度PCR扩增标记后与芯片杂交,扫描芯片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点样液3×SSC与丙烯酰胺聚合物表面(国产玻片)联合使用杂交效果最佳。结论 该研究优化了长寡核苷酸芯片微阵列的构建,为芯片的下游技术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一种用蛋白质芯片检测血清中弓形虫、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TORCH)抗体的新方法。方法:采用玻片表面修饰琼脂糖膜制备蛋白质芯片,以荧光标记抗体,检测血清中TORCH IgM抗体。结果:所制备的蛋白质芯片可检测到血清中微量TORCH抗体的存在,荧光强度和抗原质量浓度呈线性关系,抗体之间交叉反应可忽略不计。该芯片法与ELISA试荆盒检测阴阳性符合率均100%。结论:蛋白质芯片技术检测孕妇TORCH感染,具有高通量、微型化、操作简便等优点,可望应用于临床中。  相似文献   

6.
基因芯片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目的:建立基因芯片的制备技术。方法:基因样本准备,将带荧光标记的PCR产物用点样仪点于玻片介质上,并经过点样后处理制备成基因芯片,用扫描仪测定前后芯片上荧光强度的变化,计算DNA固定率,分别设计了5种玻片3种固定条件和6种点样后处理方法的固定率测定。结果:对芯片制备的各种条件和方法优化实验表明,cDNA的氨基修复,点样后的UV交联和芯片室温干燥处理能有效提高DNA的固定率。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基因芯  相似文献   

7.
农朝赞 《广西医学》2011,33(8):1038-1042
现代医学检验技术正朝着标准化、智能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生物芯片技术是这一趋势的引领者,它是一种通过微加工技术和微电子技术将大量生物大分子如核酸片段、多肽分子、抗原、抗体等物样品有序地固化于玻片、硅片、玻璃片、塑料片、聚丙烯酰胺凝胶、尼龙膜等固相介质表面,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化以琼脂糖修饰的玻片为载体的抗体微阵列的制备方法,提高微阵列信噪比及检测灵敏度。方法:选取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作为待检的靶蛋白,在琼脂糖膜上首先固定MCP-1捕获抗体,经过洗涤、封闭,然后依次加入标准抗原、生物素标记的检测抗体以及亲和素标记的cy3,分别孵育、洗涤后,激光共聚焦扫描仪扫描获取图像,分析各点的荧光强度,根据荧光强度确定捕获抗体的最佳固定时间、温度以及最适宜的洗涤缓冲液。结果:与4、37℃过夜固定相比,捕获抗体室温(25℃左右)过夜固定时,蛋白质在载体上的固定效率和反应活性最高;捕获抗体过夜固定比固定2 h获得更高的检测灵敏度;另外,通过比较相同pH值不同溶质缓冲液的洗涤效应,pH 7.4的缓冲液PBST可获得更优信号强度。结论:本研究优化了以琼脂糖修饰的玻片为载体的蛋白质微阵列的反应条件,提高了微阵列的检测灵敏度。  相似文献   

9.
微阵列技术(基因芯片)在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曙海 《广西医学》2004,26(6):768-770
微阵列技术(Microarray Technologies)属于生物芯片的范畴。生物芯片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项尖端技术,该技术采用光导原位合成或微量点样等方法,将大量生物大分子如cDNA、蛋白、多肽、组织、细胞等生物样品有序地固化在玻片、硅片、聚丙烯酰胺凝胶、尼龙膜等载体的表面,组成密集的二维分子阵列,然后与已标记的待测生物样品中靶分子杂交,通过特定的仪器比如激光共聚焦扫描或电荷偶联摄影像机对杂交信号的强度进行快速分析,通过检测杂交信号的强弱来判断样品中靶分子的数量。由于常用玻片/硅片作为固相支持物,且在制备过程模拟计算机芯片的制备技术,所以又称之为生物芯片技术。  相似文献   

10.
生物芯片(biochip)是将大量特定核酸片段、多肽分子、细胞等按照一定的设计方案,通过微加工及微电子技术固定在载体(如硅片、玻片、尼龙膜等)的表面形成生物分子点阵,然后与标记好的待检核酸或蛋白分子进行反应,从而在固体芯片表面构建成微型生化分析系统,通过激光共聚焦扫描仪或电荷偶联摄像机(CCD)对各阵列荧光信号的强度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对化合物、核酸、蛋白质和细胞等进行快速、准确、并行、高效的检测分析。生物芯片可分为基因芯片、蛋白质芯片、细胞芯片和组织芯片。以下文字将着重讲述组织芯片及其在肿瘤病理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依从性差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疾病得不到有效控制的重要因素,其对临床效果及疾病康复有重要的影响; 早期预测患者依从性状况并找出重要的影响因素,将有助于医护人员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改善预后。对依从性的定义和测量工具、依从性预测模型及评分系统等系列问题进行综述,以期为开展特定疾病的依从 性预测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子宫输卵管造影(Hysterosalpingography,HSG)中使用双腔球囊导管置管和注药过程中影响诊断的相关因素,并分析预防措施。方法:搜集2007年1月至2010年11月在本院行HSG的患者2 308例,均使用双腔球囊导管。比较不同球囊大小、导管顶端插入深度和不同通液速度对HSG的影响。结果:不同球囊大小造影剂外溢、导管脱出、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和宫腔显影不全的比例有明显差异,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顶端位于输卵管开口处者82.69%(640/774)同侧输卵管、宫角不显影,经调整后71.45%(553/774)同侧宫角显影,55.17%(427/774)同侧输卵管显影;导管顶端位于宫腔内、宫颈管内者有37例和7例宫腔部分显影或不显影,经调整后宫腔均正常显影;不同通液速度疼痛和输卵管再通的比例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而淋巴静脉返流的比例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子宫输卵管造影中,根据宫腔大小和位置选用适当的球囊大小、导管位置和通液速度,获得最好的显影效果同时预防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评刊之感     
欣逢《中国医院》创刊6周年、公开发行两周年之际,谈点评刊之感,以兹庆贺、纪念。 从2001年7月起,我有幸担任本刊评刊员,真诚感谢给我这一“老有所学”机会,期期通读,收获甚丰。24期,千篇文章(含动态、短讯),颇有走进没设课桌的动态医院管理大学之感。《中国医院》杂志突出特点,一是政策性强,紧跟党中央、国务院、卫生部对医院改革发展,乃至整个卫生改革发展的部署,传递信息,答疑释惑;二是科学性强,理论阐述,经验介绍,感悟体会,都遵循经济社会规律和医学科学规律;三是权威性高,政府官员,学会领导,院士、博士专家,优秀院长、主任,国内国际名士,均为本刊撰稿。本刊对医院管理者和卫生管理者及时而良好的指导作用,已为业内人士所公认和赞许。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测量方法,使病变诊断定量计算更为简便。方法本文拟在T2测量方面借助Matlab进行测算,依据T2的数学表达式特征,采用单双指数曲线拟合法、最小二乘法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并对三种处理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通过Origin9.0软件评估,数值波动双指数拟合最小、最稳定;最小二乘法较大;单指数拟合最大。但最小二乘法和单指数拟合地更快。结论三种方法均可以测出横向弛豫时间T2的值。  相似文献   

15.
概述近年来有关蛇床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国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研究现状与研究热点.方法 检索科学引文索引扩展板(SCI-E)数据库2006-2016年ITP主题领域的文献,基于文献计量方法,应用Cite Space软件分析国际ITP研究的作者合作关系、时间分布、地域分布、发文机构分布及主题分布情况,重点对目前ITP的国际研究热点主题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期刊论文936篇,2006-2015年ITP主题领域的文献量呈稳固上升趋势;研究主要分布于东亚、欧洲及北美洲地区,文献发文排名靠前的国家分别为美国、中国、日本、加拿大和英国;论文产出最多的机构为美国康奈尔大学.动物模型、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幽门螺杆菌根除、系统评价、T淋巴细胞增殖为研究热点;大剂量地塞米松、基因多态性、相关性、反应等高频关鍵词为最新研究方向.结论;本文明确了ITP主题领域研究的作者合作关系、地域分布,以及研究的热点与趋势,可以为我国ITP科研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高血压性头颈痛治疗效果。方法:对76例高血压头颈痛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葛根素治疗)、对照组42例(β体阻滞剂治疗)。结果:5天内总的症状消失率治疗组82.4%,对照组57.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总的停药反跳率分别为8.8%和42.9%,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峡谷组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葛根素对高血压性头颈痛疗效优于β受体阻滞剂而且稳定,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伤寒论》太阴病篇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伤寒论》太阴病篇有关问题进行了评述,指出太阴病篇所论之太阴病仅是脾的病变,不包括肺的病变;太阴病篇所论之太阴病的证治很不完整,太阴病的证治散见于其他各篇,学习时当结合其他病篇,方能全面;治疗太阴病的代表方剂当为理中汤(丸);桂枝加芍药汤证、桂枝加大黄汤证的病机是脾络瘀滞,并无表证;太阴病的转归除转愈者外,更有虚实之辨。  相似文献   

19.
国外医院患者入院过程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秀明  陈洁 《中国医院》2012,16(2):77-78
合理有效的做好患者人院安排是医院面临的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笔者简单介绍了国外医院的入院过程,并提出改进患者人院过程应准确的记录患者信息、有效的使用各种技术、以及最优化医院的资源等策略,以期为中国医院患者入院以及挂号过程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