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全髋关节置换术虽有几十年的历史,但还存在切除骨骼多、假体失败后的处理等问题。Freeman、Gerard和wagner等设计了一种新的髋关节双杯置换术(简称双杯,下同),这种手术有一定的优越性,然而股骨颈骨折、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等并发症仍有发生。为了避免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缺点,减少双杯成形术的并发症,我院实验设计制作了双杯,共施行髋关节置换术10例,近期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髋关节人工关节自1960年J. Charnley氏首创以来,发展较快,疗效也比较好;在不同国家由不同医生使用、各种类型,愈来越多。临床上分析,一般不外乎两大类:一种就是全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是切除有病变的股骨头颈及髋臼,一侧按放髋臼杯,另一侧股骨上部髓腔内插入人工带茎的股骨头颈;另一类人工髋关节,就是保留股骨头颈,仅切除髋臼表面软骨及股骨头的软骨及部分骨质,髋臼用髋白杯,股骨头上戴以金属杯,用骨粘固剂固定之,此称为双杯人工髋关节或表面关节置换术(Surfac  相似文献   

3.
邹岩山 《中外医疗》2012,31(30):2-3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股骨颈骨折患者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两种不同的手术治疗的方式进行临床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与术后情况。结果全髋关节置换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血液引流量明显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P〈0.05);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全髋关节置换术组明显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法各具优点与缺点,总体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比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4.
髋关节双杯置换术应用于临床已10多年,据国外Freeman的估计,至1979年大约共做5,000多例,国内也相继开展,但例数不多。它是一种关节表面置换术,仅能置换髋关节骨质表面破坏的疾病,如髋关节的类风湿性关节炎、严重疼痛和功能不良的骨关节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扁平髋、先天性髋脱位,以及髋关节发育不良等疾病。它的优点是:保留股骨颈的正常解剖和生物力学的功能较多,如后期失效,仍可用股骨头颈切除术、关节固定术、一般全髋置换术等来补救。它的要点是:修整股骨头时,要保存完整的负重骨小樑,扩  相似文献   

5.
郑璞  吴昌林  韩子冀  胡靖  张骏 《当代医学》2011,17(21):68-69
目的比较双极股骨头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头下型骨折的疗效,为选择手术方式提供依据。方法对60例老年股骨颈头下型骨折进行双极股骨头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并随访。结果随诊时间6个月~2年,平均1年3个月,双极股骨头置换术优良率达94.1%。全髋关节置换术优良率达93.5%。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优良率达90.7%。结论双极股骨头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三种治疗方式各有优势,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老龄股骨颈头下型骨折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6.
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适应证选择及并发症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两种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及其效果和并发症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2月-2008年2月在我院进行髋关节置换的患者92例,其中全髋关节置换术38例,半髋关节置换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54例。随访6~48个月,平均16个月。结果:按美国骨科学会1968年公布的5级评定方法进行评估,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优良率达到92.1%,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优良率达到83.4%。结论: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适应证的正确选择,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护理配合具体措施。方法在髋关节置换手术过程中配合医生做好手术,术后对相关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髋关节置换术是用人造髋关节置换所有或部分髋关节以重建关节运动功能的一种修复手术。结论目前全髋关节置换术已成为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的标准方法。  相似文献   

8.
关瑞祥  王丽宏 《当代医学》2009,15(36):82-83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及再手术(全髋关节翻修术)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2004年6月我院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全髋关节翻修术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翻修原因分析:假体半脱位2例,假体松动5例,假体下沉2例,假体折断1例,不明原因行走疼痛2例,所有病例均一期翻修,有骨质缺损者同时植骨。结果随访12例患者,有1例轻度疼痛,其余11例均感满意。结论髋臼磨损及股骨头中心性脱位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全髋关节翻修的主要原因。若手术指征正确、手术技巧娴熟,不断更新手术器械及选用相匹配的人工假体,就可以提高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的成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不必要的痛苦。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类髋关节病,并随访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对上述疾病的治疗效果。结果: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治疗髋关节病效果良好。治疗后,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优良率最低,股骨头坏死的优良率最高,股骨颈骨折居中。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可明显改善髋关节病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和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10.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较为理想的一种髋关节成型手术。自2004—2008年我院运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36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较为严重的髋关节病变的一种手术方式,是应用金属材料制成的人工全髋关节代替其自身的病变髋关节。适用于严重影响生活及工作的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陈旧性股骨颈骨折、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或髋臼发育不良等。我院2002-05/2004-05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6例,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将1995年2月~2004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68例60岁以上股骨颈骨头下型或经颈型骨折病例,28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40例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种方法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疗效。结果:2组病人经过平均5年2个月随访,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远期的并发症和再手术率高,全髋关节置换术,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适用于高龄身体情况差的患者,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适用于体质较好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74例60岁以上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全髋关节置换术组与半髋关节置换术组,观察比较2组的手术效果。结果:按Harris评分标准,全髋组术后优良率达到半髋93.8%;组术后优良率达78.4%,随访12~78个月,平均37个月,单极与双极股骨头置换组之间结果没有明显的差别;人工股骨头置换后有5例需行全髋翻修手术;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中有2例发生双极之间脱位,7例出现假体周围骨溶解。结论:人工股骨头或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对于多种条件均可耐受的病人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可能会得到更有利的功能恢复,其余的病人仍然使用半髋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该院收治的62例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B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各31例。比较两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手术相关指标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均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45%(2/31),低于A组的25.81%(8/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和住院时间相当,但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手术时间短于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全髋关节置换术,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及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原因。方法对76例分别行人工股骨头置换、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的手术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优良率分别为63.3%和90.2%,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3.3%和9.8%。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可促使老年人早期活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相比,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疗效更好,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6.
人工假体置换术近10余年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是髋关节、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临床应用更为广泛,报道日趋增多,但人工肱骨头置换则较少报道。我院自1986年1月以来,收住2例肱骨上段骨质破坏患者,采用自制人工肱骨头置换手术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髋关节置换术是髋关节病损中应用较多的一种手术,其方法是截下股骨头,处理髋臼和股骨上端,植入假体。其材料有国产和进口两种,因国产材料单一,器械数目少,配合手术较简单。而进口全髋器械和材料的品种、规格齐全,操作程序规范,但配合有一定难度,本文重点总结进口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1998年3月至1999年12月我院骨科用进口髋关节完成了45例髋关节置换术,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45例中,男37例,女8例。年龄最小者25岁,最大者76岁,平均528岁。全髋关节置换术34例,人工股骨头置换…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应用及预后。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80例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随机分组。骨盆内移截骨术组的患者采取的是骨盆内移截骨术的手术方式,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组则借助全髋关节置换术实现疾病的治疗。分析手术的出血量、手术实施的时间、手术后住院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双侧肢体周径差值;压疮、股骨头坏死等情况。结果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组治疗的效果、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手术创伤、压疮、股骨头坏死等情况和骨盆内移截骨术组比较有优势,P0.05。结论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可获得较好效果,其应用可减轻创伤,手术的出血少,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减少手术时间,减轻肿胀和减少压疮、股骨头坏死等情况。  相似文献   

19.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国际公认较好的一种髋关节成形术。其目的是以解除髋关节疼痛为主,同时保持关节稳定,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和使肢体等长,恢复运动功能和减少残疾等。人工髋关节的类型,按固定方法的不同可分为骨水泥固定型和生物学固定型;按结构分为人工全髋关节和人工双杯髋关节。临床应用则根据病人的骨质情况选择合适的类型。我科自2012年1月~2014年6月共行5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过程顺利,切口愈合佳,无手术合并症,效果良好。现将手术室的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髋关节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及1年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术后3年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全髋关节置换术远期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