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96篇
综合类   7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3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经干细胞静脉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神经干细胞静脉移植对损伤大鼠脊髓功能的治疗作用。[方法]取孕14—16dSD胎鼠的脑室下区组织,体外培养后鉴定细胞。制作脊髓全切模型,伤后1周将Brdu标记好的神经干细胞通过尾静脉注射移植到大鼠体内,移植后及8周行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检测和BBB功能评分,并留损伤脊髓处作病理切片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1)移植后8周BBB评分损伤组、移植组都有所恢复,但都未达到正常水平,移植组恢复较好;(2)模型制作后,CSEP波均消失,细胞移植后8周移植组的波形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但潜伏期延长;(3)移植组大鼠脊髓损伤处存在大量Brdu染色阳性细胞,表明移植的细胞在体内可到达损伤脊髓处并能存活;脊髓损伤部位NF-200及GFAP染色阳性的细胞表明移植的细胞可以分化为具有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特性的细胞。[结论]静脉移植的神经干细胞能到达损伤区代替受损的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使损伤的脊髓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移植联用神经生长因子(NGF)对脊髓损伤修复的治疗作用。方法用改良Allen法制成SD大鼠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共32只),1周后分别将DMEM、BMSCs、NGF和BMSCs NGF移植入脊髓损伤部位即制成四组(每组8只),移植1、2个月后分别采用神经核蛋白(NeuN)抗体、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抗体和神经丝蛋白(NF)抗体进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移植的BMSCs的存活及分化情况、损伤部位神经纤维的再生情况。HE染色观察脊髓损伤处空洞面积的改变情况。同时采用BBB运动评分观察大鼠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移植1、2个月后,部分移植细胞呈NeuN和GFAP阳性,同时实验组可见明显的神经纤维再生。脊髓损伤处的空洞面积明显减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BB评分结果比对照组均有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BMSCs NGF组上述改变更加显著。结论BMSCs可在脊髓损伤处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BMSCs和NGF能够减小脊髓损伤处的空洞面积,促进受损轴突的再生和运动功能的恢复,两者联合应用在脊髓损伤修复治疗中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白芨胶载神经生长因子促周围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邵景范,罗永湘.中华手外科杂志,1995,11(1):42]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周围神经的再生修复有明显促进作用,但由于其活性受多种因素影响,使用时易流失,故需一种载体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和使用的便捷性...  相似文献   
4.
NGF促再生神经功能恢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运用电生理、类霍乱毒 -辣根过氧化物酶 (CB-HRP)逆行追踪的方法 ,研究神经生长因子 (nerve growth factorNGF)对再生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白鼠 2 0只 ,切断两侧位于股骨中段的坐骨神经 ,硅胶管桥接形成神经再生小室 ,断端相距 6 mm。右侧再生小室内注入 NGF,左侧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 ,分笼饲养 3个月。结果 NGF侧电生理数值 :L AT:(2 .0 8±0 .42 ) ms,CV:(35 .9± 8.6 7) m/s,AMP:(6 .18± 2 .90 ) mv± 0 .48) mv,各项指标两组数值标本均数的 t检验 P<0 .0 1。CB-HRP逆行追踪 ,被 CB-HRP标记的运动细胞数 NFG侧 :(4.2± 0 .974) ,NS侧 :(2 .3± 0 .483) ,两组数值样本均数的 t检验 P<0 .0 1。结论 通过电生理及 CB-HRP逆行追踪证实 ,NGF有促进再生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介绍聚乳酸-三亚甲基碳酸酯 [P (LA-TMC)] 可吸收性导管用于治疗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以P (LA-TMC) 导管桥接鼠坐骨神经7 m m 缺损, 术后定期分别取导管及周围组织和鼠心、肝、肾标本送检。结果表明: P(LA-TMC) 导管在体内 (长度、内径和外径等) 随时间逐渐降解吸收, 在体内可导致局部炎症反应, 但对局部组织及全身重要器官(心、肝、肾) 无严重损害, 初步证明了P(LA-TMC) 可吸收性导管应用于临床周围神经缺损治疗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尺桡骨中段旋转截骨术治疗先天性上尺桡关节融合的优越性及并发症。方法对7例先天性上尺桡关节融合的患儿,行尺桡骨中段旋转截骨术,Ⅰ期旋转至所需位置。结果7例患儿随访2个月~3年,平均1年,7例中1例1侧术后发生缺血性肌挛缩,1例1侧发生钢板断裂,其余病例均于3个月内截骨处达骨性愈合,患肢功能满意。结论此术式是治疗先天性上尺桡关节融合的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腋神经是臂丛后束的两大终支之一,在肱骨头下水平与旋肱后动脉一起穿出四边孔,绕过肱骨外科颈后分出皮支与肌支,支配三角肌及其表面的皮肤。因其位置深,不易受损伤,故文献资料较少。我科于1992年1~2月共收治3例,经显微外科手术修复,获得优良效果。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淋巴水肿的病例并不少见,Allen及Kinmonth等氏曾分别报告105例及107例的临床资料,国内这方面的资料仍很缺乏。本文复习国外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一、下肢淋巴管的解剖 下肢淋巴管分深、浅两系统。浅层淋巴系统始于真皮浅层,由无瓣膜的闭式淋巴管  相似文献   
9.
1958年以来,我院对四肢长管骨良性巨大肿瘤,用肿瘤骨段切除术和人工塑料关节置换的方法,以保留患肢功能避免截肢痛苦,取得一定效果。至今共进行70余例。然而整条长管骨的人工骨置换,文献仅有个别病例报告。1977年4月我院对1例全肱骨纤维异样增殖症患者采取全肱骨切除,并以人工全肱骨置换手术方法治疗,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0.
尽管同种异体肾脏、肝脏、心脏、肺脏等器官移植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同种异体手及手指移植,尚在实验阶段,临床应用仅仅是个别病例。1973年以前,美国施行过1例同种异体手移植,存活14天;日本施行过1例同种异体前臂移植,存活28天。我院于1977年12月以来对2名患者进行同种异体手指移植,其中1例存活36天。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