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布氏田鼠鼠疫菌102 kb pgm基因座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布氏田鼠鼠疫菌株 1 0 2kbpgm基因座结构与其他类型鼠疫菌是否有区别 ,及其与布氏田鼠鼠疫菌株的独特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的方法 ,共设计 2 5对嵌套的引物 ,以喜玛拉雅旱獭鼠疫菌株和布氏田鼠鼠疫菌株的染色体DNA为模板 ,分段扩增该区域内的DNA ,选择差异较大的扩增片段进行克隆和测序 ,与已发表的序列比较。结果 布氏田鼠鼠疫菌株的 1 0 2kbpgm基因座一端缺失了1 952个碱基 ,即插入序列IS1 0 0。另外 ,在测序的这段基因中 ,一类似于可变数量串联重复序列 (VNTR)的区域 ,布氏田鼠鼠疫菌比已发表的序列多出几个拷贝。结论 布氏田鼠鼠疫菌株的 1 0 2kbpgm基因座序列改变了 ,一端缺失了插入序列IS1 0 0 ,这就使得它的毒力岛不容易丢失 ,保持了 pgm+表现型的稳定 ;与其毒力的关系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2017年动物鼠疫流行期间,分离的鼠疫耶尔森菌(简称鼠疫菌)对小白鼠和豚鼠的毒力。方法对小白鼠和豚鼠分组并选取2017年分离的鼠疫菌株(201701、201702、201703)为研究对象。将每株菌37℃培养24~36 h制成菌悬液,比浊7个不同浓度,分组进行腹股沟皮下注射,分笼饲养观察14 d,动物死亡后取腺、肝、脾、肺、心进行细菌培养,死亡动物以分离到鼠疫菌为特异性死亡,分别计算每株鼠疫菌对小白鼠和豚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3株鼠疫菌中,201702、201703株毒力均较强,对小鼠LD50分别为463.44、56.23;201701株毒力相对较弱,对小鼠LD50为2157.74。3株菌中201703对豚鼠有较强的毒力,LD50为316.23,201701、201702株对豚鼠毒力弱,LD50均为3162.28。结论2017分离的鼠疫菌毒力属于中等毒力,与河北省疫源地以前分离菌株毒力一致。  相似文献   

3.
鼠疫 ( plague)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曾引起 3次世界大流行。其病原体为鼠疫耶尔森菌 (Yersiniapestis ,简称鼠疫菌 ) ,是一种对人和动物都有强大毒力的细菌。世界各地大部分的鼠疫菌都有 3个质粒 ,分别命名为鼠毒素质粒、低钙反应质粒和鼠疫菌素质粒。其中鼠疫菌素质粒和低钙反应质粒目前研究的比较清楚 ,而鼠疫菌最大的质粒———鼠毒素质粒是目前功能最不清楚的。鼠疫菌的毒力基因在这 3个质粒中都有分布。此外 ,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质粒 ,如 2 3× 10 6质粒等。质粒的发现是 2 0世纪 80年代鼠疫研究领域中的重要突破之一 …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面临着多种类型疫源地鼠疫流行和复燃的风险。蒙古旱獭疫源地虽然暂未在国内发现动物间鼠疫流行,但过去检出过阳性血清,同时蒙古旱獭种群数量持续增加且分布范围不断扩大,毗邻的蒙古国和俄罗斯联邦的蒙古旱獭疫源地动物间鼠疫持续流行;达乌尔黄鼠疫源地动物间鼠疫时隐时现;长爪沙鼠疫源地动物间鼠疫流行猛烈,并频频波及人间。由于蒙古旱獭和达乌尔黄鼠鼠疫耶尔森菌菌株毒力明显高于长爪沙鼠鼠疫耶尔森菌菌株,且在历史上曾给当地带来深重灾难,因此内蒙古自治区鼠疫防控重点应在常规鼠疫监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蒙古旱獭和达乌尔黄鼠疫源地流行动态的监测,警惕该两个疫源地复燃并波及人间。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面临着多种类型疫源地鼠疫流行和复燃的风险。蒙古旱獭疫源地虽然暂未在国内发现动物间鼠疫流行,但过去检出过阳性血清,同时蒙古旱獭种群数量持续增加且分布范围不断扩大,毗邻的蒙古国和俄罗斯联邦的蒙古旱獭疫源地动物间鼠疫持续流行;达乌尔黄鼠疫源地动物间鼠疫时隐时现;长爪沙鼠疫源地动物间鼠疫流行猛烈,并频频波及人间。由于蒙古旱獭和达乌尔黄鼠鼠疫耶尔森菌菌株毒力明显高于长爪沙鼠鼠疫耶尔森菌菌株,且在历史上曾给当地带来深重灾难,因此内蒙古自治区鼠疫防控重点应在常规鼠疫监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蒙古旱獭和达乌尔黄鼠疫源地流行动态的监测,警惕该两个疫源地复燃并波及人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2000-2004年青海田鼠鼠疫流行特点,为鼠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鼠疫总体规划”和“四川省鼠疫监测方案”及实施细则进行调查。结果2000-2004年5个年度均有青海田鼠鼠疫流行;发现染疫动物5种,除青海田鼠外,还有牧犬、沙狐、家猫和藏系绵羊,染疫媒介5种。结论 青海田鼠鼠疫呈连续流行态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四川省2000-2008年青海田鼠鼠疫流行趋势.方法 按照"全国鼠疫总体规划"和"四川省鼠疫监测方案"及实施细则进行调查.结果 2000-2008年每个年度均发生青海田鼠鼠疫流行;鼠平均密度312.41只/ha;青海田鼠体染蚤率42.57%.蚤指数0.88.青海田鼠巢蚤指数55.89;发现染疫动物6种,包括青海田鼠、牧犬、沙狐、家猫、藏系绵羊和长尾仓鼠,其中活体青海田鼠检菌率0.32%,自毙青海田鼠检菌率22.99%;血清学阳检率6.70%.发现蚤类4科11属19种,其中染疫媒介3种,蚤类检菌率0.054%,包括细钩盖蚤、直缘双蚤指名亚种和五侧纤蚤邻近亚种.结论 四川省青海田鼠鼠疫呈连续流行态势.  相似文献   

8.
鼠疫菌生物型是鼠疫菌起源进化遗传性状最稳定的生物学标准, 是鼠疫起源进化普系的“活化石”, 也是该菌起源进化最具代表性的模式.依据其对甘油和阿拉伯糖的酵解和还原硝酸盐的能力, 鼠疫菌可分为4种生物型, 即古典型(甘油酵解阳性, 阿拉伯糖酵解阳性, 硝酸盐还原阳性)、中世纪型(甘油酵解阳性, 阿拉伯糖酵解阳性, 硝酸盐还原阴性)、东方型(甘油酵解阴性, 阿拉伯糖酵解阳性, 硝酸盐还原阳性)和田鼠型(甘油酵解阳性, 阿拉伯糖酵解阴性, 硝酸盐还原阴性).前三种生物型与人类历史3次鼠疫大流行相对应, 最后一种生物型对人不致病, 但能造成田鼠鼠疫并在其自然疫源地内流行.目前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有4种鼠疫菌生物型.  相似文献   

9.
鼠疫菌生物型是鼠疫菌起源进化遗传性状最稳定的生物学标准,是鼠疫起源进化普系的“活化石”,也是该菌起源进化最具代表性的模式.依据其对甘油和阿拉伯糖的酵解和还原硝酸盐的能力,鼠疫菌可分为4种生物型,即古典型(甘油酵解阳性,阿拉伯糖酵解阳性,硝酸盐还原阳性)、中世纪型(甘油酵解阳性,阿拉伯糖酵解阳性,硝酸盐还原阴性)、东方型(甘油酵解阴性,阿拉伯糖酵解阳性,硝酸盐还原阳性)和田鼠型(甘油酵解阳性,阿拉伯糖酵解阴性,硝酸盐还原阴性).前三种生物型与人类历史3次鼠疫大流行相对应,最后一种生物型对人不致病,但能造成田鼠鼠疫并在其自然疫源地内流行.目前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有4种鼠疫菌生物型.  相似文献   

10.
青藏铁路沿线鼠疫菌毒力因子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青藏铁路沿线鼠疫菌是否具有公认的毒力因子.方法 采用反向间接血凝试验检测Fral;利用假结核菌对PstI敏感可产生抑菌环的复盖种子层法检测PstI;采用乏Ca2+时37℃鼠疫菌不能生长观察Vwa,利用色素培养基观察Pgm.结果 所检测青藏铁路沿线菌株都具有PstI+、Vwa+、FraI+、Pgnn+4种毒力因子.结论 根据其地理位置和宿主判断所检测菌株属于强毒力菌株.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研究河北省鼠疫疫源地的结构和性质,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对该疫源地分离的鼠疫菌株的生物学特征做了总结,分别从生化特征、营养需求、质粒特征、毒力因子、毒力和毒素几方面进行介绍,发现河北省分离的鼠疫菌属于B群鄂尔多斯高原型,营养需求表现为对甘氨酸的半依赖和对色氨酸的营养依赖,含有4种质粒,其中13×106质粒是内蒙古长爪沙鼠疫源地所特有,有的菌株缺失45×106质粒,全部菌株表现为F1抗原和鼠疫菌素(PstⅠ)阳性,而鼠疫菌色素沉着(Pgm)和VW抗原阳性仅占一定比例,表现为遗传的不稳定性,中等毒力。  相似文献   

12.
鼠疫的致病菌鼠疫耶尔森菌有3个常见的质粒,编码一系列的毒力因子;其中最大的质粒pMT编码F1抗原和鼠毒素,是鼠疫菌两个比较重要的毒力因子。  相似文献   

13.
1 鼠疫流行概况   自1949年“察北鼠疫”后,河北省鼠疫防治所开展了鼠疫监测工作,在鼠防重点地区建立了疫情报告网,建立健全了疫情报告制度,并在张家口、承德坝上的6个县设立了8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固定和流动监测点,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积极开展宿主、媒介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调查、病原学监测。虽未发生人问鼠疫,但多次发生了鼠问鼠疫流行,1971年12月~1972年5月,从长爪沙鼠、达乌尔黄鼠、黑线仓鼠、狭颅田鼠及其寄生蚤体内分离出鼠疫菌19株;1984年6月从康保牧场沙狐体内检出鼠疫抗体阳性,提示了该疫源地仍有动物鼠疫流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蒙古国、中国内蒙古范围内人间鼠疫、鼠间鼠疫流行及宿主变化情况。方法搜集、整理蒙古国、中国内蒙古近60年人间鼠疫流行及2000—2010年鼠间鼠疫流行及宿主变化情况资料。结果1964—2010年,蒙古国感染鼠疫患者224例,大多发生在8、9月份,男性的感染机率明显高于女性;1950—2010年,中国内蒙古感染鼠疫患者330例,主要发生在4~8月,感染人群主要是野外作业接触者;中国内蒙古地区的4型鼠疫疫源地在2000—2010年共检出鼠疫菌1256株,鼠间鼠疫的流行强度由强到弱依次为:长爪沙鼠疫源地鄂尔多斯高原地区〉长爪沙鼠疫源地乌兰察布高原地区〉布氏田鼠疫源地锡林郭勒高原〉达乌尔黄鼠疫源地察哈尔丘陵地区〉蒙古旱獭疫源地呼伦贝尔高原、达乌尔黄鼠疫源地松辽平原地区;蒙古国有多个省、县鼠间鼠疫流行,疫情严重的是戈壁阿尔泰省、前杭盖省和库苏古尔省;蒙古国、中国内蒙古长爪沙鼠的鼠密度明显在逐年增高。结论蒙古国与中国内蒙古鼠间鼠疫广泛存在,近年来有逐渐增长的趋势;人间鼠疫的感染率、病死率及流行强度在整体降低;蒙古国的流行强度要远远高于中国内蒙古地区。  相似文献   

15.
染色体、质粒作为鼠疫耶尔森菌(鼠疫菌)的遗传基础,决定着鼠疫菌的生物学特征及致病力.在现有的鼠疫菌全基因组序列中,各型菌株基因组都表现出G+C含量偏差、存在丰富的插入序列、大量的假基因及频繁的基因重组等特征,这些都是鼠疫菌迅速进化的关键.鼠疫菌遗传学通过基因组学、比较和进化基因组学的研究,确定鼠疫菌对人体的毒力因子和致病机制,探索鼠疫菌致病性和进化的遗传学机制,从而为鼠疫的流行监测及疫苗研制等防治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青藏铁路沿线部分鼠疫菌的毒力.方法 用6株鼠疫菌对小白鼠和豚鼠采用常规的动物接种试验,计算各试验菌株的绝对致死量(LD100)和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 试验用青藏铁路沿线菌株对小白鼠的LD100在102103个菌,LD50为7.9431.62个菌,对豚鼠的LD100在105107个菌,LD50为68.14685.49个菌.结论 试验用的6株鼠疫菌对小白鼠和豚鼠均有较强的毒力,都是强毒型鼠疫菌.  相似文献   

17.
鼠疫菌是典型的异养菌 ,不同自然疫源地的鼠疫菌表现有不同的营养需求 ,为了查明四川省石渠县鼠疫自然疫源地青海田鼠鼠疫菌的营养特性 ,我们对从青海田鼠体内分离的鼠疫菌做了营养鉴定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菌株 实验菌株来源于四川省石渠县俄多玛乡青海田鼠鼠疫菌 19株 ,内蒙古阿巴嘎旗布氏田鼠、长爪沙鼠鼠疫菌各 1株 ,青海省共和县、称多县、都兰县喜玛拉雅旱獭 ,腹窦纤蚤鼠疫菌 3株、鼠疫菌141、EV和假结核菌 0 5各 1株 (表 1)。1 2 最小培养基 选用Lawton配方[3 ] ,氨基酸浓度 (mg/l)为DL -苏氨酸 6…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一起人间肺鼠疫暴发流行的鼠疫菌分离株其生物学特性、基因特征等。拟从分子流行病学的角度分析传染源和传播关系。[方法]对8株于鼠疫患者(尸体)分离的鼠疫菌进行糖醇类酵解试验;检测其毒力、毒力因子、质粒、生物型、基因型;运用分子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本次流行的传染源。[结果]8株鼠疫菌全部为甘油+、阿胶糖+、脱氮+,生物型为古典型。具备强毒鼠疫菌的4个毒力决定因子,为FraI+、VW+、PstI+、Pgm+;对小白鼠的最小致死量介于50~1000个菌,为强毒株;具备我国多数鼠疫菌所携带的6、45和65Mdal质粒;基因组型全部为10型。[结论]根据分子流行病学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证实,此次肺鼠疫暴发流行来自同一个传染源。  相似文献   

19.
于晓涛  李存香  李超  幕有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4):821-821,824
[目的]观察青海田鼠血清中鼠疫FI抗体动态.[方法]间接血凝试验.[结果]实验感染青海田鼠28只,16份阳性,滴度1:20~1:640.[结论]青海田鼠对鼠疫菌能产生免疫力.  相似文献   

20.
蒋和柱 《现代预防医学》2002,29(1):73-73,76
1 流行现状鼠疫是危害人类健康的烈性传染病 ,在人类历史上死于鼠疫的人数以亿万计。四川省作为疑似鼠疫地区开展鼠疫防治与监测的地方为甘孜和阿坝两州 ,面积 2 3万平方公里 ,有旱獭分布面积约 10万平方公里 ,是我国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延伸部分。我省现已证实的鼠疫自然疫源地位于西北部的甘孜州石渠县 ,属于四川、青海、西藏三省(区 )结合部 ,该县总面积 2 .5万平方公里 ,总人口 6万余人。1997年在石渠县从青海田鼠中首次分离了鼠疫杆菌 ,从而判定该地为鼠疫疫源地。 1999年又在该县的呷依乡因牧民接触死猞猁染疫事件 ,造成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