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配伍比例金银花-连翘药对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的体外抗菌作用,初步分析抗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K-B纸片法、二倍微量稀释法测定不同配伍比例金银花-连翘药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最小抑菌浓度;通过生物化学法测定最佳配伍比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细胞壁碱性磷酸酶、细胞膜核酸外泄量。结果:不同配伍比例金银花-连翘药对(5∶1、4∶1、3∶1、2∶1、1∶1、1∶2、1∶3、1∶4、1∶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1.50±0.30)~(16.13±0.45)mm、(10.63±0.59)~(14.03±0.51)mm,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7.82~62.50 mg/mL、31.25~125.00 mg/mL;最佳配伍比例金银花-连翘药对(1∶1)能显著提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细胞外碱性磷酸酶、核酸的含量(P<0.05)。结论:金银花-连翘药对的不同配伍比例组合物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以1∶1配伍比例最优;其抗菌作用机制与破坏菌体细胞壁和细胞膜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金银花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应用牛津杯法和试管2倍稀释法对不同菌株的敏感性及最小抑菌浓度测定法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金银花对上述细菌均有抑菌作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金银花提取液有较强的敏感性,抑菌圈大于20 mm,大肠杆菌对金银花提取液中度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金银花提取液低度敏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金银花提取物的MIC值为0.031 2 g/ml,而对绿脓杆菌其MIC值为0.125 g/ml。结论金银花提取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均有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甘肃金银花(盘叶忍冬)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体内、外抗菌作用。方法:体内抗菌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感染小鼠,观测给药小鼠在染菌后7天内的死亡率;体外抗菌用琼脂扩散实验和菌落计数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抑菌圈大小。结果:对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小鼠灌胃甘肃金银花(盘叶忍冬)后小鼠的死亡率分别为45%和40%;正品金银花为40%;两者与模型对照组小鼠死亡率的9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抗菌实验测得甘肃金银花(盘叶忍冬)和正品金银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6.25 mg/m L和12.5 mg/m L。结论:甘肃金银花(盘叶忍冬)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具有一定的体、内外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成药》2020,(7)
目的比较阳春砂仁叶和杆乙醇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方法制得各药材乙醇提取物后,通过滤纸片法测定抑菌圈直径,评估叶和杆对3种菌的抑制效果,并测定最小抑菌浓度。结果砂仁叶乙醇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2.42±0.23)、(11.54±1.79)、(13.12±0.95)mm,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99、1.04、0.93 g/mL;砂仁杆乙醇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0.36±0.99)、(10.82±0.18)、(9.99±0.32) mm,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05、1.12、0.99 g/mL。结论阳春砂仁叶乙醇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优于杆。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青翘正丁醇部位制备连翘苷及连翘酯苷A单体化合物,并对其抑菌活性及清除DPPH自由基的抗氧化能力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重结晶等技术对青翘正丁醇部位连翘苷及连翘酯苷A进行分离纯化;采用K-B纸片扩散法测定连翘苷、连翘酯苷A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的抑菌效果;DPPH法测定连翘苷、连翘酯苷A清除DPPH自由基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连翘酯苷A对大肠埃希菌、肺炎链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圈的直径分别为12.35,9.58,12.29 mm,连翘酯苷A的抑菌活性高于青翘正丁醇部位总浸膏的抑菌活性,低于庆大霉素的抑菌活性,而连翘苷无抑菌活性,连翘酯苷A对3种细菌的抑制强弱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连翘酯苷A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大于连翘苷。结论:连翘酯苷A可能是青翘抑菌活性及抗氧化活性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金银花、蒲公英水提取物及两者合用的抑菌作用。方法:用抑菌环试验对金银花及蒲公英抑菌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金银花、蒲公英水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环的抑菌直径皆大于15mm,金银花水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环直径小于10mm,但蒲公英水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的抑菌环直径皆大于15mm,两种联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的抑菌环均大于20mm。结论:金银花及蒲公英水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蒲公英对大肠杆菌也有抑制作用,但金银花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较弱,但两者联合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而且比单用效果更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臭灵丹茎、叶乙醇提取物抑菌作用.方法:乙醇超声提取臭灵丹叶、茎流浸膏,供试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滤纸扩散法研究臭灵丹相对抑菌活性,试管稀释法测量臭灵丹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臭灵丹茎、叶提醇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平均抑菌圈直径最大分别为8.92mm、12.71mm;茎、叶两部位醇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茎1g/mL、叶0.125g/mL.结论:臭灵丹茎、叶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作用较强,叶醇提物抑菌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七味消痤方水煎剂对痤疮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制备七味消痤方水煎剂,采用牛津杯抑菌圈法定性检测七味消痤方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葡萄球菌和痤疮丙酸杆菌的抑菌活性,然后通过2倍稀释法定量测定七味消痤方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痤疮丙酸杆菌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牛津杯抑菌圈直径实验结果比较,中药组抑菌活性明显大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味消痤方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痤疮丙酸杆菌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25 mg/m L、25 mg/m L、12.5 mg/m L。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100mg/m L、100 mg/m L、100 mg/m L。其对3种细菌的抑菌活性为:痤疮丙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结论七味消痤方水煎剂对痤疮致病菌表现出明显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9.
三种中药挥发油抑菌和抗疲劳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具有芳香气味的中药挥发油成分的抑菌和抗疲劳作用,为开发具有抗疲劳和抑菌作用的中药汽车芳香剂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空气、室内、车内常见的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为研究菌株,测定丁香、厚朴、苍术三种中药挥发油抑菌圈直径和最低抑菌浓度;采用小鼠负重游泳模型,研究丁香、厚朴、苍术挥发油对小鼠负重游泳后疲劳时间、血尿素氮含量和肝糖原含量的影响。结果丁香、苍术和厚朴3种挥发油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2.3与11.7 mm、7.6与13.8 mm,8.0与8.2mm;3种挥发油对大肠杆菌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2,2.3,9.4 g/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2.5,3.1,6.3 g/L;丁香、苍术、厚朴挥发油均能显著延长小鼠游泳时间,提高肝糖原含量和降低尿素氮含量。结论丁香、苍术和厚朴3种挥发油具有显著的抑菌和抗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10.
5种中药醇提物体外抑制2种革兰阳性菌的活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丹参、丁香、厚朴、金银花、大黄这5种中药醇提物对痤疮丙酸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力,进而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不同配比对这2种革兰阳性菌的抑菌作用.方法:丹参、丁香、厚朴、金银花、大黄醇提物浓缩至0.2g·mL-1,通过测量抑菌圈直径考察不同中药醇提物与醇提物配伍后对这2种细菌的抑菌效果.结果:痤疮丙酸杆菌对丹参醇提物为高度敏感,抑菌圈直径为(23.27±3.68) mm,对丁香、厚朴醇提物为中度敏感,为(18.82±2.27),(17.78±1.88) mm;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丁香和厚朴醇提物为高度敏感,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1.94±0.74),(19.52士1.09)mm,对大黄和丹参为中度敏感,抑菌圈直径为(14.43±2.24),(16.01±0.88) mm.丹参、厚朴、丁香醇提物最佳复配比例为1∶1∶1,其对痤疮丙酸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0.07±1.26),(20.57±0.38) mm.结论:丹参、厚朴、丁香的醇提物对这2种菌的抑菌活力均为高度敏感,抑菌作用最佳.丹参、厚朴、丁香的醇提物对2种菌抑菌活性的最佳配比为1∶1∶1.  相似文献   

11.
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护士必备的技术,其成功率的高低直接危机患儿的痛苦乃至生命,掌握这门过硬的技术,尽量做到一针见血,是儿科护士的天职,也是衡量合格护士的标准之一。本人从事儿科护理工作已多年,现将这方面的体会做一报告。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伤寒与温疫的证治特点、《伤寒论》与《温疫论》的篇章结构、张仲景与吴又可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现代医学对出血热与鼠疫的认识,梳理热病证治的发展历史与脉络。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这一中医经典著作,指导临床,疗效显著,活人无数,尤其是对外感热病的发展影响颇深.伤寒学派是以研究或阐述张仲景《伤寒论》辨证论治及理法方药为中心的医学学术群体,该学派学术璀璨,连绵千年.现就以古代此派的形成、发展、争鸣3个阶段进行初步探析,认为其形成于晋唐,发展于宋元,争鸣于明清.  相似文献   

14.
根据“穴位组学概念”的提出,针对针刺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目的在于揭示针刺的生物学基础,阐明针刺的科学性,并对相关针刺处方进行优化,围绕临床针刺治疗手段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标准化与规范化研究,实现针刺科学机理转化为实际应用,从而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15.
中药蛇床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姜涛  李慧梁 《中草药》2001,32(2):181-183
概述近年来有关蛇床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文化大革命爆发的近20年间,是新时期仲景学说研究队伍的形成———发展期。在这一时期,对《伤寒论》原著的注释和校正工作,揭开了新中国教材编写的序幕;对《伤寒论》中一些有代表性问题或关键性字词的考订,是一个特点;对《伤寒杂病论》方法论的研究,也是这一时期出现的新特点。此外,这一时期,对六经的研究逐渐深入;对方证的研究仍是热门话题;对伤寒方中用药规律的研究出现热潮;对张仲景治疗方法原理的研究开始活跃;比较性研究热度不减;专题性研究渐成趋势。  相似文献   

17.
近百年来,公开发表的研究《伤寒论》的学术论文约3万篇,内容涉及张仲景生平事迹、《伤寒论》版本传承、《伤寒论》学术思想和临床应用研究等多个方面。民国时期是近代仲景学术研究的萌芽——发动期,这一时期的文章具有以下时代特点:①期刊和作者群有明显的地域和社团性;②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方向;③研究空间不断扩大;④学术争鸣空前活跃。  相似文献   

18.
喘证的一般护理注意调整病室环境、体位与休息、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饮食护理、情志护理;根据中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同病异护、异病同护,实施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措施,保障治疗措施的实施,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9.
变应性鼻炎研究概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理、流行情况、实验及试验研究、中医药治疗、针灸治疗、治疗前景的实验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并提出从辨证指标入手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七情学说实验研究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近年来有关中医七情学说的实验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评述。指出实验研究对七情学说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并着重对今后开展七情学说实验研究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及七情学说实验研究所涉及的动物模型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