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稀土元素镧在小白鼠体内的积累及其对生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用 4种不同浓度的稀土镧饲料及水喂养小白鼠 ,发现稀土浓度越高 ,对小白鼠生殖及后代的影响越大。同时测定了小白鼠四肢骨中稀土的含量 ,得知随稀土摄入量增加 ,鼠骨中稀土相应增加。由此可见 ,动物体内稀土的积累量与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醋酸氯地孕酮对小白鼠种群发展的控制效果,以及该药物控制鼠类的持效期和最适浓度。方法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饲喂小白鼠醋酸氯地孕酮饵料,观察该鼠实验种群的数量增长动态。结果小白鼠口服10mg/kg醋酸氯地孕酮可完全控制当月雌鼠的生殖活动,第2个月和第3个月雌鼠的怀孕率也只有30%~40%,5-6个月后可减少鼠类数量70%~80%。鼠类喜食,摄食指数超过1.0。结论醋酸氯地孕酮对小白鼠具有显著的生殖阻断作用,口服10mg/kg醋酸氯地孕酮1次的有效控制时间为3个月。  相似文献   

3.
目的:如何科学地衡量抗凝血剂对凝血酶原的破坏程度,比较第一代抗凝血剂与第二代抗凝血剂对褐家鼠和小白鼠的毒杀能力。很有实际应用意义。抗凝血剂(溴敌隆,敌鼠钠盐,杀鼠醚等)在各地以及文献报道中灭鼠的效果说法不一。如何客观地评价这类灭鼠药物的灭鼠效果,则应以其对凝血酶原的破坏强度和作用时间作具体的综合分析。为此设计并进行本实验。方法:以急性口服LD_(50)和半LD_(50)为剂量对褐家鼠和小白鼠灌胃各10只,每24h取尾部静脉血,用改良奎克氏全血法测定凝血酶原时间。结果:褐家鼠24h左右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48h大部分试鼠凝血酶原时间超过200s并出现死亡。120h内绝大部分试鼠死亡。小白鼠在24h左右凝血酶原时间稍有延长,48h又基本恢复正常,72h急聚延长到200s以上。大部分试鼠在168h内死亡。凝血酶原时间呈双峰型。结论:褐家鼠对三种抗凝血剂都敏感。小白鼠敏感性略低。尤其褐家鼠对敌鼠钠盐敏感性甚强,在以褐家鼠为优势种的地区,敌鼠钠盐不失为一种上佳灭鼠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嗜肺军团菌活菌刺激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表达TLR2 mRNA的影响.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的嗜肺军团菌活菌悬液刺激体外培养的健康人PBMC,收集细胞运用RT-PCR方法测定TLR2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析因分析结果显示,时间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26.06,P<0.05);时间与浓度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F=11.39,P <0.05);24 h时,MOI 1 、MOI 10刺激组TLR2 mRNA的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呈现随菌液浓度升高表达量也逐渐升高,48 h时,各组之间TLR2 mRNA的表达量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表达量随浓度升高呈现下降趋势,72 h时,各组之间TLR2 mRNA的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菌液浓度升高表达量反而降低.结论 用军团菌体外刺激人PBMC,其TLR2mRNA的表达在一定范围内呈一定的时效与量效关系,可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有益的时间和剂量参考.  相似文献   

5.
药物对人体的作用或效应是依赖于药物的体内浓度,因而要想保证药物持续发挥治疗作用,就必须按时服药,以补充体内药物使其浓度一直保持在有效药物浓度以上。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评估“通络化浊饮”对痛风的治疗作用。方法:按250mgkg对实验小白鼠腹腔注射烟酸,建立小白鼠痛风模型;通过实验室分别测定实验小白鼠静脉注射“通络化浊饮”水煎液前、3天后、8天后、15天后、25天后的血尿酸浓度,然后分别计算小白鼠的血尿酸浓度下降百分比,比较分析得出结论。结果:“通络化浊饮”对小白鼠血尿酸浓度有降低的作用,提示“通络化浊饮”对烟酸造成的小鼠高尿酸模型血尿酸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通络化浊饮”对痛风引起的血尿酸升高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李广秋 《中国保健》2009,(15):593-594
目的:了解Dipasic对耐药菌株是否有效及其药物抑菌浓度。方法:药敏培养基内加入10种不同浓度抗结核药物,加入结核菌菌液10~3mg。结果:4w后观察3种抗结核药物耐药情况。结论:DPC是一种独立的抗结核药物,对耐药结核菌都有效,但在1μg浓度时仍有30%生长,认为用药量应加倍。  相似文献   

8.
超抗原SEB诱导外周血单核细胞杀伤肿瘤效果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通过观察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对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杀瘤活性的影响,寻找适用于肿瘤过继免疫治疗的新途径。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富集PBMC,分别用10^-12,10^-11,10^-10,10^-9g/L浓度的SEB作用于PBMC,12,24,36,48h后测定PBMC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 SEB处理PBMC12h后杀瘤活性增强,至24h杀瘤活性最佳;在一定浓度范围内PBMC的杀瘤活性随SEB浓度的升高而增强。结论 超抗原SEB在体外能够增强PBMC的杀瘤活性。  相似文献   

9.
我们对1987~1989年搜集的70株伤寒菌株进行了噬菌体定型和耐药谱的检定。其中8株分离自带菌者粪便,10株分离自患者粪便,52株分离自住院伤寒患者的血液、骨髓和胆汁。全部菌株经生化反应及血清学鉴定,符合Ka-uffmann 伤寒沙门氏菌特性,质控菌株为ATCC25922。噬菌体定型用96型噬菌体定型法;耐药谱测定采用Kivby-Bauev 纸片法,试验菌液浓度8.4×10~7CFu/ml。抑杀菌试验采用试管两倍稀释法,试验菌液浓度为8.4×10~7CFu/ml;试验药物浓度起始为128μg 或u/ml,最终为0.03μg 或u/ml。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六价铬[Cr(Ⅵ)]诱导的L-02肝细胞毒性的影响。方法分别设Cr(Ⅵ)、GSH单独作用组、联合作用组和空白对照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生存率的变化。结果在2、4、8、16、32和64μmol/LCr(Ⅵ)处理浓度,Cr(Ⅵ)对L-02肝细胞具有明显细胞毒性,细胞存活率与Cr(Ⅵ)处理浓度呈负相关(r=-0·910)。仅浓度为20μmol/L的GSH对Cr(Ⅵ)诱导的细胞毒性具有拮抗作用,Cr(Ⅵ)+GSH联合组的生存率与Cr(Ⅵ)不同浓度单独处理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适宜浓度的GSH可能对Cr(Ⅵ)诱导的L-02肝细胞毒性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对病原菌的鉴定价值。方法:选取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菌124株、革兰阳性菌120株以及实验室保存的革兰阴性参考菌株80株、革兰阳性参考菌株80株,应用VITEK2-compact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实施鉴定,对鉴定结果与鉴定时间进行分析。结果: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鉴定革兰阳性菌的准确率为94.5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鉴定阴性菌的准确率为96.08%;革兰阳性菌鉴定时间不足6h的为80.50%,革兰阴性菌鉴定时间不足6h的为87.25%。结论: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可有效鉴定病原菌种类,且鉴定速度快,可为临床疾病诊断与药敏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临床标本细菌分离及细菌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41,自引:12,他引:29  
目的 连续对临床标本细菌分离和耐药性的监测分析,了解细菌分布及变迁,常见致病菌耐药性变化趋势。方法 对1992~2001年从临床标本分离7386株细菌统计及对常见细菌耐药率分析。结果 历年分离细菌中均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70.21%),由高到低的排序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近3年克雷伯菌属分离率明显增加。革兰阳性球菌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离率最高,占革兰阳性球菌的38.32%。铜绿假单胞菌对庆大霉素、头抱噻肟;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曲松耐药率>60%;哌拉西林、头孢噻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由初期使用低耐药率分别增高到2001年的44.9%、83.6%、47.6%;近年来,大肠埃希菌对氟喳诺酮类耐药率为50%~60%;革兰阳性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高,在2001年的统计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已达80.5%~82.4%;对苯唑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药率是72.0%。结论 临床医师要重视细菌耐药性监测工作,掌握细菌变迁及细菌耐药性变化动向,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  相似文献   

13.
煤工尘肺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及380株细菌的药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了解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和细菌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高参考。方法:选用煤工尘肺住院患者,确诊合并下呼吸道感染,通过患者痰培养,分离380株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共培养分离出细菌380株,其中革兰氏阳性球菌22株菌,占5.5%,革兰氏阴性杆菌358株,占94.2%,耐药试验显著葡萄球菌属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等耐药率达到80%以上,多数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不敏感,耐药率为83-100%,也有某些细菌对某种抗生素显示敏感结果。结论,由于抗生素应用广泛及不合格用药,导致耐药菌株增多,且产生对多种抗生素多重耐药,因此,临床最好根据药敏试验指导用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医院临床病原菌分布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利用法国ATB Expression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病原菌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2010年共分离出病原菌2 011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38种838株,占41.67%;革兰氏阳性菌26种406株,占20.19%;真菌6种767株,占38.14%.这些菌株对临床常用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耐药,并呈现多重耐药趋势.结论 细菌耐药性仍然是目前临床上面临的最为严峻的课题之一,掌握医院内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可以更好的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细菌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中的病原菌分布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对阴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从145例阴道分泌物中共检出细菌115株,阳性率为79.3%(115/145)。其中以表皮葡萄球菌27.0%(31/115)、中间葡萄球菌20.9%(24/115)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3.0%(15/115)的构成比最高。药敏结果显示: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全部敏感,对磷霉素、阿米卡星和利福平的耐药性最低,对青霉素、四环素、红霉素和苯唑西林的耐药性最高。结论阴道分泌物中病原菌种类较多,以葡萄球菌为主且耐药性较强。病原菌检查和药敏试验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74医院2010年1月1日—12月31日间非发酵菌的临床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VITEK 2-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对临床分离的细菌进行菌种鉴定及耐药性测定。结果共分离出238株非发酵菌,占临床细菌总分离率的15.8%。其中,铜绿假单胞菌最多为119株(50.00%),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70株(29.41%)。非发酵菌在各类标本中的分布以痰类最多,为66.81%;其次是分泌物,为25.63%。病区分布主要为呼吸内科、颅脑外科、肿瘤外科、ICU病房和妇科,分别为32.77%、15.55%、10.92%、10.08%和8.40%。药敏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曲松、氨苄西林、头孢替坦、头孢唑啉、呋喃妥因等呈多种抗菌药物高度耐药,分别为99.16%、98.32%、96.64%、97.48%和94.96%;而鲍曼不动杆菌对这几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则均为100%。结论非发酵菌的临床分离率较高,临床分布范围广,耐药现象较严重,值得临床高度重视,临床医生应该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多药耐药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提高预防感染水平,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对2011年1-7月临床标本按常规进行病原菌分离,采用VITEK IMS全自动细菌鉴定与药敏分析仪,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 共检出病原菌230株,其中多药耐药菌129株,检出率为56.1%;革兰阳性多药耐药菌检出率为4.8%,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0,9%,屎肠球菌占3.9%;革兰阴性多药耐药菌检出率为45.0%,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占16,9%、肺炎克雷伯菌占13.0%.结论 医院分离的多药耐药菌分布与卫生部公布的主要多药耐药目标菌有一定差异,提示临床医师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应根据病原菌的分离株种类、耐药性特点及药敏试验,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甘肃省某三级甲等妇幼保健机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及感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2018年NICU各类标本所分离细菌的种类及主要菌种耐药性。结果NICU共分离病原菌41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86株(69.08%),革兰阳性菌100株(24.15%),真菌28株(6.76%)。细菌培养标本共386例,主要为血液标本(194例,50.26%)。新生儿感染主要病原菌均存在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对青霉素类耐药率普遍较高,对头孢曲松和头孢他啶的耐药性也应引起临床重视,但对氨基糖苷类及碳青霉烯类的敏感性较高;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和红霉素的耐药率较高,但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敏感性较高。结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耐药率较高,特别是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应引起重视,血液系统感染防控应作为NICU感染防控重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血培养分离的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方法 采用BacT/Alert3D全自动血培养仪、VITEK-2 Compact细菌鉴定仪进行血培养、病原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从3180份血培养中共分离出病原菌235株,阳性率为7.4%;其中革兰阳性菌占21.7%,革兰阴性菌占76.6%,真菌占1.7%;MRSA检出率为18.8%.结论 血培养病原菌药物敏感性差异较大,临床应根据血培养检测结果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细菌L型检测在腹泻患者病原检索中的必要性,耐药性。方法对监测点腹泻样品用常规方法作病原检索同时用高渗培养方法进行细菌L型检测,对L型菌回复返祖,分别对L型菌和返祖菌作药敏试验。结果病原菌阳性率9.22%,细菌L型阳性率1.83%,37株L型菌全部回复成返祖菌。L型菌主要对诺氟沙星(78.38%),头孢噻肟(72.97%)敏感,对氨苄西林(83.78%),四环素(70.27%)耐药;返祖菌主要对诺氟沙星(64.86%),复方新诺明(62.16%)敏感,对利福平(94.59%),头孢噻吩(83.78%)耐药。药物种类敏感性差异率100%。结论腹泻患者中存在L型菌,病原菌与L型菌菌谱不一致,L型菌和返祖菌的药物敏感性不同,为临床提供用药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