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运用实时定量PCR检测跨损伤修复基因REV3和REV7在人脑原发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和肿瘤级别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SYBR Green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跨损伤修复基因REV3和REV7的mRNA在85例原发胶质瘤(Ⅱ级20例、Ⅲ级20例和Ⅳ级45例)和14例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统计学分析表达水平和肿瘤级别之间的关系.结果 与正常组织相比,REV3和REV7在各病理级别胶质瘤中均表达上调(P<0.05);并且REV3在Ⅳ级胶质瘤中的表达比在Ⅱ级和Ⅲ级中都要高(P<0.05).秩相关分析表明:REV3的表达量与胶质瘤病理分级呈正相关性(r=0.454,P<0.001).结论 REV3和REV7在胶质瘤组织中均高表达,而且REV3表达水平和恶性程度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运用低密度表达谱芯片检测人脑原发胶质瘤组织中DNA损伤修复基因的表达情况,进一步分析其表达变化的意义。方法使用TaqMan低密度表达芯片技术检测27个DNA损伤修复基因在40例不同级别原发胶质瘤组织和10例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通过统计学分析其在不同级别胶质瘤和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与正常脑组织相比较,有13个DNA损伤修复基因在Ⅱ、Ⅲ、Ⅳ级胶质瘤中均表达下调,包括ERCC1、ERCC2、ERCC3、ERCCA、MGMT、MLH1、MLH3、NTHL1、OGG1、RAD50、SMUG1、XRCC4、XRCC5(P<0.05)。MSH2、MSH6、NUDT1和XRCC3只在Ⅱ级和Ⅲ级胶质瘤中表达下凋;MRE11A和MUS81只在Ⅲ级和Ⅳ级胶质瘤中表达下调。PMS2、RAD52和XRCC1只在Ⅲ级胶质瘤中表达下调,而UNG只在Ⅱ级中表达下调。结论TaqMan低密度表达芯片为多个基因的同时定量表达提供了一种准确、快速、有效的多变量检测技术,可用于发现新的肿瘤相关基因。大量的DNA损伤修复基因的表达下调,与胶质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3受体α2(IL-13Rα2)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66例胶质瘤(其中Ⅰ-Ⅱ级31例,Ⅲ-Ⅳ级35例)标本中IL-13Rα2蛋白的表达,并利用RT-PCR法检测20例胶质瘤(其中Ⅰ~Ⅱ级8例,Ⅲ-Ⅳ级12例)新鲜标本中IL-13Rα2mRNA的表达,并与5例正常脑组织对照,分析胶质瘤中IL-13Rα2的表达强度与其病理级别的关系。结果Ⅰ-Ⅱ级胶质瘤和Ⅲ-Ⅳ级胶质瘤IL-13Rα2蛋白和mRNA的表达强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病理级别越高其表达越强。在5例正常脑组织中,IL-13Rα2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为阴性,与胶质瘤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IL-13Rα2在脑恶性胶质瘤中高表达,在低级别胶质瘤和正常脑组织仅低表达或不表达。提示在某些情况下IL-13Rα2检测有助于良性与恶性胶质瘤的鉴别诊断。而IL-13Rα2也可作为脑恶性胶质瘤靶向治疗的特异性靶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ATM、ATR、Chk1和Chk2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发生的关系. 方法 采用SYBRTM Green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35例人原发脑胶质瘤组织和10例正常脑组织中的ATM、ATR、Chk1和Chk2的表达水平. 结果 ATR、Chk1和Chk2基因在各级脑胶质瘤中表达较正常脑组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TR和Chk2基因表达在Ⅱ级、Ⅲ级、Ⅳ级胶质瘤组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hk1,在Ⅳ级胶质瘤中的表达较Ⅱ级、Ⅲ级胶质瘤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TM基因表达量在正常脑组织和各级脑胶质瘤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ATR、Chk1和Chk2在人脑胶质瘤中表达上调,说明这些基因可能与人脑胶质瘤的发生有关.其中,Chk1表达与肿瘤恶性程度有关.可作为判别胶质瘤病理级别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不同恶性程度胶质瘤组织NAD(P)H氧化酶(NOX)的表达及其产物ROS的含量,探讨NOX及细胞内ROS与胶质瘤增殖及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 收集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白2007年8月至2010年8月手术切除的人脑胶质瘤标本30例,其中低级别胶质瘤(Ⅰ和Ⅱ级)10例、Ⅲ级胶质瘤10例和Ⅳ级胶质瘤10例,另取10例行内减压术的脑损伤患者的正常脑组织作为对照组.RT-PCR检测4组脑组织NOX1~5 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测定脑组织ROS的含量,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染色分别检测脑组织NOX蛋白的表达和分布.结果 4组脑标本NOX1~5 mRNA、ROS含量均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NOX4mRNA 、ROS含量在正常对照组、低级别胶质瘤(Ⅰ~Ⅱ级)、Ⅲ级胶质瘤和Ⅳ级胶质瘤中的表达逐渐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nm blotting和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NOX在对照组标本中呈低表达,在胶质瘤中呈高表达,且胶质瘤恶性程度越高,表达水平越高.结论 NOX的表达及ROS含量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有关,可能对胶质瘤的发生和恶性增殖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端粒结合蛋白-1(TRF-1)在不同级别脑胶质瘤及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8例脑胶质瘤和10例脑外伤内减压脑组织石蜡切片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各组TRF1的表达水平,应用半定量法计算不同标本肿瘤细胞免疫标记的频率和强度积分。结果共58例不同级别胶质细胞瘤,其中低度恶性组(WHOⅠ、Ⅱ级)27例,高度恶性组(WHOⅢ、Ⅳ级)31例,10例脑外伤病人内减压脑组织作为正常对照。在所有胶质瘤组织及正常脑组织中均检测到TRF1表达,其中正常脑组织中TRF1表达高积分构成比90.00%,低度恶性胶质瘤组(WHOⅠ、Ⅱ级)的TRF1表达高积分构成比62.96%,高度恶性胶质瘤组(WHOⅢ、Ⅳ级)29.03%。统计分析发现,TRF1在不同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与其恶性程度成负相关。结论在人脑胶质瘤和正常脑组织均有TRF1的广泛表达,其在不同级别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水平与其恶性程度负相关,即随肿瘤的恶性程度的增高出现表达下调,TRF1可作为脑胶质瘤临床病理分级和恶性程度判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检测人脑胶质瘤患者肿瘤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和肿瘤级别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RNA在47例脑胶质瘤组织和25例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统计分析表达水平和肿瘤级别之间的关系。结果CTGF在胶质瘤Ⅰ-Ⅱ级(高分化组)及胶质瘤Ⅲ~Ⅳ级(低分化组)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P<0.01),而且在Ⅲ~Ⅳ级胶质瘤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胶质瘤Ⅰ~Ⅱ级(P<0.01),说明随着肿瘤级别的升高CTGF表达也增强。结论CTGF在胶质瘤组织中高表达,而且表达水平和恶性程度有密切联系。CTGF的检测可作为胶质瘤恶性程度判断的参考,为从基因水平上探讨胶质瘤的生物学行为、预后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BAI1 mRNA表达水平与不同级别胶质瘤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病理分级为WHOⅡ、Ⅲ、Ⅳ级脑胶质瘤标本依次为12例、12例、14例,正常脑组织标本6例;提取总RNA,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BAI1基因的转录表达情况。结果BAI1 mRNA在所有正常脑组织和26例(68.4%)胶质瘤中表达。正常脑组织的BAI1基因转录表达水平高于胶质瘤组.P〈0.05:各级胶质瘤间BAI1基因转录表达水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AI1基因在胶质瘤中的转录表达水平显著性下降,在部分胶质瘤中表达缺失。BAI1可能与胶质瘤的发展有关。BAI1基因在胶质瘤中的转录表达水平与胶质瘤的级别无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乳酸脱氢酶-A亚基(LDH-A)在人胶质瘤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 收集67例脑胶质瘤标本(WHO Ⅱ级25例、Ⅲ级22例、Ⅳ级20例)及10例行内减压术切除的正常脑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LDH-A在不同病理级别胶质瘤及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正常脑组织中未见阳性表达,LDH-A阳性表达率在Ⅲ、Ⅳ级胶质瘤中分别为68.2%、75.0%,均显著高于Ⅱ级胶质瘤(32.0%)(P<0.05).胶质瘤病理级别与LDH-A蛋白表达强度呈正相关(r=0.522,P<0.05).结论 LDH-A在胶质瘤中高度表达,其阳性表达率及表达强度随着病理级别增加而上升,这提示胶质瘤中存在糖酵解通路的活化.  相似文献   

10.
Stathmin/Oncoprotein18(Op18)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Stathmin/oneoprotein18(Op18)基因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规律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blot法检测10例正常脑组织和56例脑胶质瘤中Stathmin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法检测Stathmin蛋白在正常脑组织、低级别胶质瘤(Ⅰ~Ⅱ级)及高级别胶质瘤(Ⅲ~Ⅳ级)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65%、100%。正常脑组织分别与Ⅰ~Ⅱ级组、Ⅲ~Ⅳ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Ⅰ~Ⅱ级组与Ⅲ~Ⅳ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Westernblot法检测显示,Stathmin蛋白在胶质瘤中的表达明显增高,正常脑组织分别与Ⅰ~Ⅱ级组、Ⅲ~Ⅳ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Ⅰ~Ⅱ级组与Ⅲ~Ⅳ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Stathmin在脑胶质瘤中过表达,Stathmin可能为脑胶质瘤的生物治疗提供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CD133 mRNA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对43例胶质瘤患者、16例正常脑组织标本(均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行内减压术切除的脑组织)进行CD133 mRNA检测.结果 (1)43例胶质瘤组织中CD133 mRNA表达全部呈阳性,而16例正常脑组织标本中仅有1例CD133 mRNA表达呈弱阳性.病例组和正常对照组CD133 mRNA的阳性率分别为100%和6.25%.病例组和对照组CD133 mRNA表达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在病例组中,参照1993年WHO分级标准分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组,计算分组的标本CD133 mRNA与β-actin mRNA灰度比值.Ⅰ级和Ⅲ、Ⅳ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Ⅲ、Ⅳ级之间CD133 mRNA表达均高于Ⅰ级;Ⅱ级和Ⅲ、Ⅳ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Ⅲ、Ⅳ级之间CD133 mRNA表达均高于Ⅱ级.(3)相关性分析:CD133 mRNA表达量与胶质瘤病理分级呈正相关性(r=0.987,P<0.001).结论 检测胶质瘤组织中CD133 mRNA的表达可用于胶质瘤患者的诊断及恶性程度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Nanog基因在不同病理级别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从蛋白和mRNA水平检测50例不同病理级别胶质瘤组织和7例正常脑组织标本中Nanog的表达。结果 Nanog蛋白在胶质瘤组织WHOⅡ级、Ⅲ级、Ⅳ级的阳性细胞率分别为18.3%±9.6%、37.9%±19.0%、53.4%±1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918,P=0.000);NanogmRNA的相对含量在胶质瘤组织WHOⅡ级、Ⅲ级、Ⅳ级中分别为0.1824±0.0310、0.3730±0.0961、0.4594±0.04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901,P=0.000),Nanog蛋白和mRNA表达强度随着病理级别增高而升高,而在正常脑组织中均未见表达。结论 Nanog在胶质瘤组织中高表达,其表达强度与病理级别密切相关,为进一步研究其与肿瘤干细胞关系及其在胶质瘤的生物学行为中所发挥的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Ephrin-B2基因在人胶质瘤中的表达规律及意义。方法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4例正常脑组织和21例人脑胶质瘤中Ephrin-B2基因的表达。结果Western印迹法检测显示,人正常脑组织中未见Ephrin-B2基因明显表达不同病理级别胶质瘤组织均有不同程度,Ephrin-B2蛋白表达,Ⅲ级、Ⅳ级表达较强,分别与Ⅰ、Ⅱ级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Ⅲ级与Ⅳ级之间以及Ⅰ与Ⅱ级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免疫组化检测显示,Ephrin-B2蛋白除在肿瘤细胞中有表达外在各级别胶质瘤中血管内皮细胞表达呈强阳性结论。Ephrin-B2在胶质瘤发生、发展和血管生成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脑胶质瘤中端粒酶活性表达及与增殖、凋亡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级别人脑胶质瘤中端粒酶活性表达及与增殖、凋亡的相关性。方法采集手术中切除的不同级别人脑新鲜胶质瘤标本26例,脑外伤内减压脑组织8例,用TRAP法及TUNEL法、PCNA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仪法检测不同级别脑胶质瘤端粒酶活性以及凋亡、增殖细胞百分率。结果脑胶质瘤中端粒酶活性阳性表达率及代表端粒酶活性的平均△A值,在Ⅰ、Ⅱ级和Ⅲ、Ⅳ级之间差别显著(P<0.05),各个级别与对照组之间均差别显著(P<0.05),对照组脑组织端粒酶活性均为阴性。平均PCNA阳性细胞率在正常组,Ⅰ、Ⅱ级和Ⅲ、Ⅳ级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TUNEL阳性细胞率在正常组与其余各组之间均存存显著差异(P<0.01),Ⅳ级与其余各组之间亦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代表端粒酶活性的平均△A值(r=0.78,P<0.05)以及平均PCNA阳性细胞率(r=0.86,P<0.01)分别与胶质瘤恶性级别呈正相关。结论脑胶质瘤中,端粒酶活性阳性及PCNA阳性表达细胞率可作为预测胶质瘤化疗效果和脑胶质瘤恶性程度的标志之一,端粒酶活性表达水平和增殖活性与胶质瘤细胞恶性级别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基因表达与胶质瘤细胞增殖之间的关系,及其在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拟为手术后治疗及疗效观察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胶质瘤细胞Cx43 mRNA、Cx43 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水平.结果 对照脑组织和胶质瘤细胞Cx43 mRNA 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10/10)和61.70%(29/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 =- 5.407,P = 0.000);低度恶性(WHOⅠ~Ⅱ级)胶质瘤细胞Cx43 mRNA 阳性表达率为100%(7/7)和93.75%(15/16),高度恶性(WHOⅢ~Ⅳ级)为33.33%(6/18)和16.67%(1/6);Cx43 mRNA 阳性表达率与胶质瘤组织病理学分级呈负相关(rs = - 0.794,P = 0.000).对照脑组织和胶质瘤细胞Cx43 蛋白表达水平与Cx43 mRNA 基本一致.对照脑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阴性;不同级别胶质瘤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表达率依次为WHOⅣ级100%(6/6)、WHOⅢ级94.44%(17/18)、WHOⅡ级62.50%(10/16)和WHOⅠ级42.86%(3/7);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表达率与胶质瘤组织病理学分级呈正相关(rs = 0.589,P = 0.000);WHOⅢ~Ⅳ级与WHOⅠ~Ⅱ级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 = 13.239,P = 0.000).Cx43 mRNA 与Cx43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s = 0.963,P = 0.000),Cx43 mRNA 及其蛋白质与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s = - 0.621,P = 0.000;rs = - 0.913,P = 0.000).结论 胶质瘤细胞Cx43 mRNA 及其蛋白质与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水平和肿瘤组织病理学分级呈负相关.提示,Cx43 基因表达与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和胶质瘤恶性进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胶质瘤中MMP-2和TIMP-2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MMP-2和TIMP-2与胶质瘤侵袭性及恶性表型之间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采用Elivision二步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观察MMP-2和TIMP-2在46例不同恶性度胶质瘤及10例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并用德国LeicaQ550cw图像分析系统测其灰度值作为表达强度的量化指标。结果在对照组、低度及高度恶性胶质瘤中,MMP-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63.6%和95.8%;在对照组、低度及高度恶性胶质瘤中,TIMP-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36.3%和37.5%。MMP-2在Ⅰ、Ⅱ级和Ⅲ、Ⅳ级胶质瘤中平均灰度值分别为173.27±13.26和98.63±18.20;TIMP-2在Ⅰ、Ⅱ级和Ⅲ、Ⅳ级胶质瘤中平均灰度值分别为210.44±12.95和205.65±9.75。结论MMP-2表达随胶质瘤恶性程度增加而增强,可作为胶质瘤恶性表型及侵袭性指标之一。TIMP-2表达在正常脑组织及不同级别胶质瘤中无明显差异。MMP-2/TIMP-2的比值与胶质瘤侵袭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XRCC1在脑胶质瘤,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5-07—2016-03经手术切除的脑胶质瘤标本50例,按病理类型可分级,另取因高血压所导致的脑出血行正常脑组织切除减压患者标本10例为对照组。依次检测不同级别的脑胶质瘤和正常脑组织中XRCC1的表达情况,比较XRCC1在不同级别的脑胶质瘤和正常脑组织中以及在不同年龄及性别中的阳性率和相关性。结果低度恶性组胶质瘤(Ⅰ~Ⅱ级)XRCC1阳性率低于高度恶性组胶质瘤(Ⅲ~Ⅳ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0例正常脑组织标本中XRCC1表达总阳性率为0%。XRCC1在正常脑组织与胶质瘤组织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50例胶质瘤患者组织标本中XRCC1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RCC1在神经胶质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XRCC1阳性率的表达与神经胶质瘤的恶性级别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IKKε基因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具有明确病理分级的51新鲜胶质瘤标本,其中Ⅰ~Ⅱ级胶质瘤24例,Ⅲ~Ⅳ级胶质瘤27例,并取7例内减压去除的脑组织标本作为对照。采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IKKε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免疫组化染色确定IKKε的细胞定位,研究IKKε蛋白表达与胶质瘤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 IKKεmRNA水平(t=23.734,P0.05)和蛋白水平(掊2=12.583,P0.05)在人胶质瘤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脑组织,在Ⅲ~Ⅳ级胶质瘤组的表达显著高于Ⅰ~Ⅱ级组(t=21.587,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7例对照脑组织6例无IKKε表达(6/7),24例Ⅰ~Ⅱ级胶质瘤3例中/高表达,27例Ⅲ~Ⅳ级胶质瘤23例中/高表达。IKKε的表达与人脑胶质瘤病理分级呈正相关(r=0.513,P0.05)。免疫组化染色显示IKKε阳性反应物主要位于胞浆。结论IKKε在人脑胶质瘤中呈高表达,IKKε的表达与人脑胶质瘤的病理分级相关,可能与人脑胶质瘤的发生及恶性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胶质瘤中信号传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TAT 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脑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0例人脑胶质瘤和11例正常脑组织中STAT 3和VEGF的表达。结果胶质瘤中STAT 3和VEGF的表达水平在高级别(Ⅲ,Ⅳ级)组明显高于低级别(Ⅰ,Ⅱ级)组,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STAT 3的表达和VEGF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STAT 3和VEGF的表达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有密切关系,且两者协同在胶质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两者的相关性则提示VEGF基因由STAT 3蛋白调节。抑制STAT 3蛋白通路可能有望成为一条治疗胶质瘤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人脑胶质瘤中脾酪氨酸激酶(Syk)的表达及其与周期索1(CyclinDl)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贵州航天医院神经外科自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间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标本46例,其中Ⅰ级13例,Ⅱ级9例,Ⅲ级5例,Ⅳ级胶质母细胞瘤19例.另取5例因脑创伤行内减压术患者的正常脑组织标本作为对照,RT-PCR检测脑组织标本Syk mRNA、CyclinD1 mRNA的表达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与正常脑组织比较,Ⅰ、Ⅱ、Ⅲ、Ⅳ级脑胶质细胞瘤标本Syk mRNA表达较低,CyclinDl mRNA表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胶质瘤的病理级别越高,Syk mRNA的表达越低,CyclinDl mRNA表达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胶质瘤中Syk与CyclinDl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0.832,P=0.000).结论 Syk在脑胶质瘤中表达较低或缺失,提示其可能具有抑癌基因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胶质瘤中CyclinD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