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西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30例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12周的磷酸西格列汀应用观察,于治疗前及应用西格列汀治疗2,4,8,12周后分别测定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压、肌酐值及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为尚未应用西格列汀治疗前及应用西格列汀治疗12周后分别测定。结果应用磷酸西格列汀治疗2,4,8,12周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均较治疗前有非常明显的下降(P<0.05);12周后测得的糖化血红蛋白数值较应用西格列汀前下降明显(P<0.01);血压、肌酐值、体重指数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西格列汀有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作用,同时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是治疗2型糖尿病有效安全的口服降糖药。  相似文献   

2.
王进红  蒋晓鸣 《浙江医学》2018,40(8):875-877
目的观察口服降糖药沙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治疗组接受沙格列汀5mg/d,对照组治疗方案不变,对其进行为期12周的治疗观察,分别于治疗前、治疗0.5、1、2、3个月后测定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胰高血糖素、血常规、收缩压、肝肾功能、腰围,治疗3个月后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FBG、PBG、HbA1C、胰高血糖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FBG、HbA1C、PBG、胰高血糖素治疗0.5、1、2、3个月后明显下降(P<0.05);血压、腰围、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酐、WBC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沙格列汀有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HbA1C及抑制α细胞活性的作用,同时无明显不良反应,是治疗2型糖尿病有效且安全的口服降糖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磷酸西格列汀对胰岛素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38例使用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加用磷酸西格列汀100 mg,每天1次,口服.根据血糖监测情况调整胰岛素用量,了解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体质量及低血糖发生情况.并观察心电图、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变化.结果 治疗期间1例因皮肤瘙痒用抗过敏药效果不佳停用磷酸西格列汀,观察实际为37例,治疗后3个月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及胰岛素用量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量、血压改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到心电图、血脂、肝肾功能、血常规无明显变化.结论 胰岛素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加用磷酸西格列汀治疗有效、安全,可以减少胰岛素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磷酸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收集近几年我所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运动、饮食方法基本相同,研究组接受磷酸西格列汀降糖,对照组接受阿卡波糖降糖。对比(1)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8周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胰岛素敏感指数水平。(2)两组治疗前治疗8周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1)两组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4周、8周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水平比较有差异(P0.05)。(2)两组糖化血红蛋白治疗前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8周糖化血红蛋白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磷酸西格列汀能够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延缓疾病的进展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岑兴鸣 《当代医学》2014,(16):143-144
目的分析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初发性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57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29例,对照组2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磷酸西格列汀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变化。结果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胰岛索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初发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能有效控制血糖,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初发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13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实施二甲双胍联合磷酸西格列汀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与胰岛素指标的变化情况密切观察。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均得到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体重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与空腹胰岛素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初发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显著,对血糖可以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血糖控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血糖控制欠佳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在原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西格列汀进行为期12周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测定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C肽、餐后2 h C肽,血常规、血压、肝肾功能。结果:西格列汀治疗12周后FBG及2hPG、HbA1c、体质量指数和胰岛素剂量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P0.01),C肽及餐后2 h C肽水平均较治疗前提高(P0.01)。治疗后血压、肝肾功能、血红细胞和血小板均无明显变化(P0.05),而血白细胞较治疗前降低(P0.01)。结论:西格列汀是治疗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有效且安全的口服降糖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治疗血糖未达标的老年2型糖尿病的安全性与疗效性。方法对37例血糖未达标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原有治疗基础上给予西格列汀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同时观察肝肾功能、淀粉酶及血常规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患者的FBG、2hPPG均有明显的下降,且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血糖仍可继续下降,不同时点FBG、2 hPP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肝肾功能、淀粉酶及血常规等指标未出现显著变化。结论西格列汀用于老年2性糖尿病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3年6月就诊于岳阳市第二医院的T2DM患者122例。将其分为三组:二甲双胍组(38例,二甲双胍0.5g,每天2次)、西格列汀组(42例,西格列汀100mg,每天1次)和联合用药组(42例,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12周后观察并比较三组间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二甲双胍组、西格列汀组与联合用药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较治疗前均下降(均P〈0.05)。与二甲双胍组或西格列汀组单药治疗后比,联合用药组治疗后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HbA1c均显著下降(均P〈0.05)。结论 西格列汀治疗T2DM安全有效,进一步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其疗效优于单用二甲双胍或西格列汀。  相似文献   

10.
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治疗脆性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治疗脆性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以及二者联合治疗对胰高血糖素的影响。 方法:对30例脆性糖尿病患者进行1:1随机双盲分组,分为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组和安慰剂联合胰岛素组,治疗12 周,观察治疗后患者的血糖控制、血糖波动、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剂量、C肽、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 (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肽(glucose-dependent insulinotropic polypeptide,GIP)水平等指标 的变化。结果:治疗脆性糖尿病患者12周后,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组血糖控制的水平和达标率明显优于治疗前和安 慰剂联合胰岛素组(P<0.01);胰岛素用量和糖化血红蛋白较治疗前和安慰剂联合胰岛素组明显减少(P<0.01);行馒头 餐试验,餐后30 min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组的胰高血糖素和GI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安慰剂联合胰岛素组(P<0.01), 而GLP-1(60 min)水平较治疗前和安慰剂联合胰岛素组升高(P<0.05)。安慰剂联合胰岛素组各指标在治疗前后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加用西格列汀后,能够更好地控制脆性糖尿病患者血糖和降低血糖波动的幅度; 可能是通过降低餐后胰高血糖素水平来稳定脆性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在初发性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中,磷酸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6月内分泌科收治的初发性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均给予两组常规治疗方法。在此基础上,给予研究组口服磷酸西格列汀片和二甲双胍片。观察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两小时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在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胰岛素明显较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在初发性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中,磷酸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的联合能够实现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42例合用多种VI服药治疗3个月以上血糖控制不佳的超重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加服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磷酸西格列汀治疗24周。治疗后,空腹血糖、服糖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分别为(9.3±1.2)降至(6.5±1.9)mmol/L、(15.2±3.1)降至(8.1±2.1)mmol/L、(8.2±2.1)%降至(6.7±1.3)%(均P〈0.01),无低血糖及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血压、血脂、体重较治疗前有下降。提示磷酸西格列汀能有效降低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超重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西格列汀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3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18例,用西格列汀联合格列美脲进行治疗,对照组20例应用格列美脲单药治疗,观察12周。比较二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低血糖发生率、体重指数(BMI)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FBG、2hPG、HbA1c、BMI均明显下降,但联合治疗组的各项指标更接近理想目标。结论西格列汀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且有效控制患者体重,但增加了低血糖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80例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照组40例应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FBG、2hPG、HbA1C、BMI均下降,但联合治疗组的各项指标更接近理想目标,消化道副作用更少。结论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具有很好的降糖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比较西格列汀+二甲双胍与格列美脲+二甲双胍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20例(T2DM)患者进行研究,比较两组治疗后胰岛β细胞功能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较治疗前均明显减低(P<0.05);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的胰岛素、c肽值较治疗前升高(P<0.05);胰岛β细胞指数(HoMA-B)较治疗前升高(P<0.05);组间比较格列美脲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西格列汀组(P<0.01)。结论因此对初诊患者,在同时联用二甲双胍基础上,西格列汀与格列美脲比较,可以同样有效控制血糖。西格列汀能够更好地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格列美脲可以使血糖更快达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础胰岛素(甘精胰岛素,商品名来的适,赛诺菲安万特公司生产)联合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磷酸西格列汀,商品名捷诺维,默沙东公司生产)治疗单用基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单用基础胰岛素、体重指数(BMI)≥26、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甘精胰岛素+西格列汀)组60例,在使用甘精胰岛素的基础上应用西格列汀100mg/d口服,根据血糖水平适时调整基础胰岛素用量;基础胰岛素组60例,继续应用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后8周、12周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胰岛素用量的改变。结果:治疗后8、12周时,两组血糖、HbAIC均有下降;8周时,基础胰岛素组BMI增加,基础胰岛素+西格列汀组体重增加不明显,两组间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内治疗前后胰岛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8周时,甘精胰岛素+西格列汀组胰岛素用量减少。而基础胰岛素组用量继续增加,治疗12周时,甘精胰岛素+西格列汀组胰岛素用量进一步减少,组间同期及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O.01)。结论:基础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西格列汀可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同时可以减少胰岛素剂量,更好地控制血糖,减少低血糖的发生,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氟西汀治疗伴情绪障碍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氟西汀对 2型糖尿病患者情绪障碍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CCMD - 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 2型糖尿病 4 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在降糖药基础上联合应用氟西汀 2 0mg d,对照组仅用降糖药治疗 ,疗程 6周。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空腹血糖、餐后 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评定疗效。结果 经 6周治疗后 ,研究组抑郁、焦虑评分及空腹血糖、餐后 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下降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结论 氟西汀不仅能改善 2型糖尿病的抑郁、焦虑情绪 ,而且能改善血糖的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鄱阳县人民医院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给予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2组血糖、疗效及胰岛素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空腹、餐后1 h、餐后2 h、餐后3 h的胰岛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应用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可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显著改善胰岛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文达敏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120例应用较大剂量胰岛素(诺和锐30)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仍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文达敏治疗12周,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2小时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腰围、体重指数(BMI)及全天胰岛素用量指标,并计算胰岛素抵抗(IR)指数(HOMA - 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指数(HOMA - IS)。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2小时胰岛素显著降低(P 〈0.05);BMI、腰围稍有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HOMA - IR 显著降低,HOMA -IS、ISI 升高(P 〈0.01),并且全天胰岛素用量明显下降(P 〈0.01)。结论文达敏能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并且能减轻 IR,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减少全天胰岛素的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沙格列汀对多种口服降糖药物治疗3个月以上血糖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研究对象90例,比较沙格列汀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服糖后1、2、3h血糖和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HbA1c)、TG、TC、LDL- C、HDL- C、胰高血糖素、BMI、胰高血糖素/胰岛素比值及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结果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由(9.5±2.6)mmol/L降至(6.8±1.8)mmol/L、服糖后2h血糖由(14.8±3.2)mmol/L降至(8.9±2.3)mmol/L、HbA1c由(8.4±2.2)%降至(7.0±1.3)%、服糖后2h胰高血糖素由(169.6±50.6)ng/L降至(101.4±40.8)ng/L,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1),且无低血糖及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结论沙格列汀能有效降低多种口服降糖药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