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3 毫秒
1.
杨理明  黄静  李齐激  邹娟 《贵州医药》2007,31(7):646-646
从蛇足石杉[1]中分离到石杉碱甲(Hup A),为了掌握我省各地产蛇足杉中石杉碱甲的含量情况,本实验用HPLC对习水产蛇足石杉中的石杉碱甲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不同部位千层塔药材中石杉碱甲和石杉碱乙的含量。方法:采用UItimate XB-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甲醇-水(10∶55∶240),含0.32%磷酸和0.5%三乙胺,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09 nm,柱温25℃。结果:测得各地千层塔中石杉碱甲、石杉碱乙最高含量分别为0.0900%和0.0183%,各地石杉碱甲、石杉碱乙最低含量分别为0.0014%和0。结论:所测定的方法简便、可靠、快速,重复性好,结果稳定,适用于千层塔药材中石杉碱甲和石杉碱乙的同时快速含量测定,该研究可为千层塔最佳产地及最佳药用部位的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蛇足石杉中石杉碱甲的含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建立了蛇足石杉中石杉碱甲含量的测定方法并比较植物不同药用部位石杉碱甲的含量。方法采用DiamonsilTmC18柱(20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8mol·L-1醋酸铵缓冲液(40∶60,pH=6.0),检测波长为308nm,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室温。结果石杉碱甲在5~100mg·L-1浓度范围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8.10%,RSD为2.44%(n=5),对蛇足石杉不同药用部位的进行了石杉碱甲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叶中石杉碱甲含量最高,茎次之,根最低。结论本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石杉碱甲集中分布在植物的地上部分中。  相似文献   

4.
HPLC法测定皮肤渗透液中石杉碱-甲的含量,采用外标法定量,流动相:甲醇-水(50:50V/V);紫外检测波长313nm,流速:1ml/min;柱温30℃;线性范围:0.1μg/ml~10μg/ml(r==0.9999)平均回收率99.62%(CV%=1.52%),为皮肤渗透液中石杉碱-甲含量测定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HPLC法测定皮肤渗透液中石杉碱-甲的含量,采用外标法定量,流动相:甲醇-水(50:50V/V);紫外检测波长313nm,流速:1ml/min;柱温30℃;线性范围:0.1μg/ml~10μg/ml(r=0.9999)平均回收率99.62%(CV%=1.52%),为皮肤渗透液中石杉碱-甲含量测定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测定老年人血浆中石杉碱甲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方法在血浆中加入内标石杉碱乙,用乙腈直接沉淀蛋白法处理样品。采用SeQuant ZIC-HILIC(100mm×2.1mm I.D,3.5μm)色谱柱进行分离,柱温35℃;流动相为含5 mmol·L~(-1)甲酸铵0.1%甲酸水溶液-乙腈(35:65,V/V),流速0.3 mL·min~(-1),柱温35℃,梯度洗脱,进样体积5μL;正离子多反应检测(MRM),离子通道分别为m/z 243.2→210.2(石杉碱甲),m/z 257.2→198.6(石杉碱乙)。结果石杉碱甲线性范围0.05~10μg·L~(-1)(r>0.999),定量下限0.05μg·L~(-1),提取回收率在81.0%~95.4%,批内、批间精密度RSD均小于8%,内标校正基质因子在2.11~2.28。主要药动学参数t_(max)为(2.2±0.7)h,ρ_(max)为(0.9±0.2)μg·L~(-1),t_(1/2)为(14.1±2.0)h,AUC_(0-∞)为(15.3±4.5)μg·h·L~(-1)。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适用于石杉碱甲在老年人中的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7.
石杉碱甲中有关物质的HPLC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PLC检测石杉碱甲中的有关物质。色谱柱为μBondapakC18,流动相为0.02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pH4.5)-乙腈(915∶85),检测波长302nm。  相似文献   

8.
目的:制备石杉碱甲口腔崩解片.并考察其体外溶出度。方法:采用直接粉末压片法制备石杉碱甲口腔崩解片,正交设计法优化处方和工艺.小杯法考察溶出度.HPLC法测定含量。结果:交联聚维酮和微晶纤维素的用量分别为10%和20%,片剂的硬度为3.5~4.0kg/mm^2,石杉碱甲口腔崩解片口感良好.崩解时间〈30S,2min内溶出百分率〉90%。结论:石杉碱甲口腔崩解片崩解时间短.溶出速率明显快于市售普通片。  相似文献   

9.
石杉碱甲(1)是从中草药石杉属植物千层塔(Lycopodium serratum Thunb.)中分得的一种高效可逆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临床试验证实它对早老性痴呆症有显著疗效。本文报道N-甲基吡啶酮石杉碱甲类似物2和3的合成。2-甲氧基-5-甲氧羰基-11-亚甲基-5,9-甲撑环辛-7-烯并吡啶(9)在乙腈中用三甲基氯硅烷和碘化钠选择性脱保护以定量的产率得吡啶酮10,再用甲醇钠和碘甲烷甲基化得N-甲基吡啶酮11,11经碱性水解,Curtius重排和氨基的脱保护得N-甲基吡啶酮石杉碱甲类似物2。通过类似的途径从中间体2-甲氧基-5-甲氧羰基-7-甲基-11-酮-5,9-甲撑环辛-7-烯并吡啶(14)合成了类似物3。类似物2和3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均低于天然石杉碱甲。  相似文献   

10.
皱边石杉中石杉碱甲与产地生态环境关系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湖南产皱边石杉中石杉碱甲的含量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做初步研究。方法采用RP—HPLC测定石杉碱甲的含量,对不同产地的土壤进行分析,并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石杉碱甲的含量与年平均温度的回归方程为:C(mg/g)=1.943m.0891×T年平均温度;石杉碱甲的含量与土壤中速效K的含量的回归方程为:C(mg/g)=0.0520+0.001339×C速效K(mg/ks)。结论皱边石杉中石杉碱甲含量与年平均温度呈负相关,与土壤中速效K的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选择并比较L-赖氨酸脱羧酶、CYP450(CYP450-71A1和CYP450-72A1)、加双氧酶、N-甲基转移酶等石杉碱生物合成途径可能的关键基因(酶)在华南马尾杉(Phlegariurus austrosinicus(ching)L.B.Zhang)和有柄马尾杉(Phlegariurus petiolatus(C.B.Clarke)H.S.Kung et L.B.Zhang)中差异表达的情况。方法以相同生境但石杉碱甲含量差异明显的一对石杉科马尾杉属植物华南马尾杉与有柄马尾杉为试材,提取总RNA并进行总RNA的反转录,根据文献分别设计引物,开展荧光定量PCR实验并对2者的差异表达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加双氧酶基因在高含量石杉碱甲的有柄马尾杉中表达,但在华南马尾杉中表达量极低或者不表达;在有柄马尾杉植体中相对高表达的基因有L-赖氨酸脱羧酶基因(约180倍),CYP450-71A1基因(约33倍),CYP450-72A1基因(约223倍);N-甲基转移酶基因在2种材料中表达量接近。结论加双氧酶基因极有可能编码石杉碱生物合成限速酶和关键酶,导致2种植物中石杉碱甲的含量明显差异;L-赖氨酸脱羧酶基因、CYP450-71A1基因、CYP450-72A1基因编码的蛋白对石杉碱甲的积累具有促进作用;N-甲基转移酶基因应是编码定位于石杉碱生物合成途径下游石杉碱与石杉碱甲之间转换的催化酶,但非关键限速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测定石杉碱甲胶囊和片剂的体外溶出速率。方法:用中国药典95年版溶出度测定法第三法测定石杉碱甲胶囊与片剂的溶出度,在Weibull概率纸上求出参数,用t检验法进行比较;采用HPLC测定溶出液中石杉碱甲的含量。结果:片剂刚开始释放较快,胶囊有一滞后时间,胶囊与片剂的T_(50)分别为5.5和4.4min,两者在10min后溶出百分数无显著性差异,20main时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制备石杉碱甲单克隆抗体,分析其免疫学特性,建立蛇足石杉中石杉碱甲ELISA检测方法。方法 用石杉碱甲人工抗原免疫Balb/c小鼠, 采用杂交瘤技术筛选获取4株单克隆抗体3E02、4B01、5D03和4C04,对单克隆抗体纯度、亚型、灵敏度、特异性等进行鉴定,建立ELISA检测方法。结果 4株抗体亚型分别为IgG2b,IgG2b,IgG1和IgG1。ELISA检测方法的标准曲线方程为Y = 0.3736X - 0.236,r=0.9965,线性检测范围5-1000 ng/mL,检测限7.361 ng/mL。石杉碱甲的回收率在96.6-103.8%之间,RDS 0.68%(n=6)。结论 ELISA方法快速灵敏,可用于蛇足石杉中石杉碱甲的含量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石杉碱甲微球大鼠体内血药浓度及注射部位药物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碱化后有机溶剂提取的方法处理样本,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色谱柱为Kromasil-C18(4.6 mm×250 mm,5μm),血样测定的流动相为乙腈-0.2%三乙胺水溶液(20:100),肌肉匀浆液样品测定的流动相为乙腈-0.2%三乙胺水溶液(25:75),检测波长为310 nm.结果:血浆样品测定的线性范围为2.5~500 μg·L-1,最低定量浓度为2.5μg·L-1.肌肉匀浆液样本测定的线性范围为1.008~201.6 mg·L-1,最低定量浓度为1.008 mg·L-1.两种方法的相对回收率均在85%~115%范围内,RSD小于12%.结论:该法可用于石杉碱甲微球体内缓释效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中压制备色谱法从蛇足石杉浸膏中制备高纯度石杉碱甲。方法 分别使用聚合物反相填料和C18反相填料为分离介质,串联两步中压制备色谱,从蛇足石杉浸膏中分离石杉碱甲单体。结果 该方法制备的石杉碱甲单体纯度为99.68%,总体回收率达到87.5%。结论 该法利用聚合物填料和C18填料的各自特点,通过合理的工艺衔接,为获得医药级石杉碱甲提供了一条高效、绿色和经济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苦豆碱质量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建立苦豆碱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化学法和HPLC法对苦豆碱进行了鉴别;进行了熔点和比旋度的检查;用HPLC法测定苦豆碱的含量。采用C18色谱柱(250 mm×4.0mm,5μm);以水-乙腈-三乙胺(95∶5∶0.1)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05 nm。结果在建立的色谱条件下,苦豆碱的线性范围为40.0~200 mg.L-1(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5%,RSD为0.75%。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准确地进行苦豆碱定性、定量分析,可用于苦豆碱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测定石杉碱甲缓释贴片中石杉碱甲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Agilent Zorbax Ehipse DXB-C18柱,甲醇-0.8%三乙胺溶液(pH 10.5)(体积比55∶4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13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 ℃,进样量20 μl.结果 石杉碱甲在0.155~2.472 μ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6.44%,相对标准差(RSD)=1.14%.结论 本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测定石杉碱甲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方法:在碱性介质中,石杉碱甲对鲁米诺-Ag(Ⅲ)化学发光体系有显著的增敏作用,建立了化学发光检测石杉碱甲的新方法。结果:在优化的条件下,石杉碱甲浓度在1.0×10-8~5.0×10-7mol·L-1范围内与化学发光强度呈线性关系;对浓度为2.0×10-7 mol·L-1的石杉碱甲溶液11次平行测定的RSD为2.6%;检出限为8.0×10-9 mol·L-1。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适用于药物制剂中石杉碱甲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9.
HPLC法测定复方茵陈注射液中间体盐酸小檗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复方茵陈注射液中间体中盐酸小檗碱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盐酸小檗碱含量,并进行了方法学验证。色谱柱:安捷伦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20:8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67 nm。结果:色谱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盐酸小檗碱在0.056~0.560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为102.7%,RSD=1.3%(n=5);重复性RSD=1.5%(n=6);精密度RSD=1.4%(n=6);监测46批复方茵陈注射液中间体表明:渗漉液(Ⅱ)和三次醇沉液(Ⅲ)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分别为10.31~13.29 mg·mL-1和0.49~0.68 mg·mL-1。结论:本HPLC方法稳定、准确,暂拟的中间体质量控制内控标准能够更有效地监控上述中间体的质量,实现对复方茵陈注射液的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对2年间的46批制剂中间体[渗漉液(Ⅱ)和三次醇沉液(Ⅲ)]实行监测,结果表明,复方茵陈注射液生产工艺稳定,产品质量有保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芪苓益肾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定性鉴别处方中的黄芪、茯苓、淫羊藿、僵蚕、全蝎、泽泻和青风藤;采用HPLC法鉴别石韦。采用HPLC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色谱柱:Alttima C_(18)(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35∶65);流速:1.0 mL·min~(-1);柱温:30℃;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采用HPLC法测定淫羊藿苷的含量:色谱柱:Waters Symmetry C_(18)(250 mm×4.6 mm,0.5μm);流速:1.0 mL·min~(-1);流动相:乙腈-水(30∶70);检测波长:270 nm;柱温:30℃。结果 TLC鉴别斑点清晰,分离效果良好,专属性强;HPLC法定性鉴别中供试品呈现与对照品保留时间相同的色谱峰。黄芪甲苷和淫羊藿苷分别在0.500~4.995(r_1=0.999 2)和0.113~1.130 (r_2=0.999 5)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20%和99.37%;RSD值分别为2.85%和1.96%(n=6)。结论该方法结果准确、操作简单,专属性和重复性良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