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吴秋霞 《中医药学刊》2003,21(10):1685-1687
研究表明,癌前病变属于可逆性病变;乳腺癌癌前病变经过治疗,可有效阻断和逆转其发展成为乳腺癌,是最积极最有效的预防乳腺癌的途径。综述了乳腺癌癌前病变的概念、诊断方法以及国内外对乳腺癌癌前病变阻断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吴秋霞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3,21(10):1685-1687
研究表明 ,癌前病变属于可逆性病变 ;乳腺癌癌前病变经过治疗 ,可有效阻断和逆转其发展成为乳腺癌 ,是最积极最有效的预防乳腺癌的途径。综述了乳腺癌癌前病变的概念、诊断方法以及国内外对乳腺癌癌前病变阻断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癌前病变动物模型对进一步研究乳腺癌的病因、发病机理,从而对其进行有效预防将起到都不容忽视的作用,尤其在抗癌药物的开发及药理毒理研究中尤为重要。本文系统整理了国内外近年来乳腺癌癌前病变的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癌前病变动物模型对进一步研究乳腺癌的病因、发病机理,从而对其进行有效预防将起到都不客忽视的作用,尤其在抗癌药物的开发及药理毒理研究中尤为重要.本文系统整理了国内外近年来乳腺癌癌前病变的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癌前病变辨证与辨病规律研究述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上世纪末“乳腺癌多阶段发生模式”的提出,指出了正常乳腺上皮细胞向恶性转化经历了增生到非典型增生到原位癌再到浸润性癌的渐进过程。乳腺癌发病模式为中医药延缓、阻断甚至逆转癌前期状态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已在既往实验研究中已得到初步证实。乳腺癌癌前病变中医辨证与辨病的规律研究有两方面工作需要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前对乳腺癌及癌前病变的研究认为与乳腺癌发生密切相关的"毒"主要包括外感"六淫伏毒"和内伤"七情郁毒","毒瘀内生"既是乳腺癌癌前病变的病理产物,又是乳腺癌发生的直接病因。因此,"毒瘀互结"证可以看作是乳腺癌癌前病变特有的阶段,对其治疗是防止乳腺癌发病的最后防线,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7.
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对乳腺癌癌前病变的中医发病机制予以分析,认为乳腺癌癌前病变以肝郁气滞,冲任失调,日久成瘀为本,临床治疗本病时要结合内外科治法,辨证施治,同时探讨乳腺癌癌前病变的防治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防治乳腺癌新的楔入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癌癌前病变属一组形态学和遗传学方面均有改变的疾病,包括上皮增生(EH)、非典型增生(AH)、小叶原位癌(LCIS)和导管原位癌(DCIS).目前,现代医学运用选择性ER调节剂(SERM)和芳香化酶抑制剂(AI)防治乳腺癌癌前病变,研究表明,SERM和AI均可降低高危人群浸润性乳腺癌发生率,说明通过阻断与逆转乳腺癌癌前病变的发展进而预防乳腺癌发生是切实可行的.乳腺癌癌前病变属于中医"乳癖"范畴,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临床疗效良好.那么中医药对乳腺增生病的干预治疗与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低是否相关,亦即中医药是否可以通过阻断与逆转乳腺癌癌前病变的进展而预防乳腺癌的发生?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具有深远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常见的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妇女患乳腺癌,50万人死于乳腺癌。中国乳腺癌发病的增长速度高出高发国家,在我国一些大城市乳腺癌早已成为女性第一位的恶性肿瘤^[1]。因此,重视乳腺癌的癌前期病变,及早治疗和做好乳腺癌的预防工作将能降低乳腺癌的发生率及提高生存率。乳腺癌明确的遗传易感性提示个体体质是疾病发生的内因,中医体质学说提出体质是决定疾病发展过程及证候类型演变的重要因素,借助于基因芯片技术寻找乳腺癌癌前病变易进展为乳腺癌高危中医体质类型的特异性基因谱,从基因水平确定诊断和治疗监控标准,将为发挥中医药诊疗优势,延缓、阻断甚至逆转乳腺癌癌前病变向乳腺癌进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正确认识并治疗乳腺癌癌前病变是降低乳腺癌发病率的关键所在.本文综述国内外近年来在这一领域乳腺癌癌前病变的概念、诊断、动物实验、临床治疗等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莪术油对乳腺癌癌前病变造模大鼠血液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莪术油治疗乳腺癌癌前病变的机理。方法: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疾病模型组、三苯氧胺组、康莱特组及莪术油组。采用DMBA诱导乳腺癌癌前病变造模,第10周进行干预治疗,第14周进行病理学、血液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分析。结果:疾病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还原黏度增高(P〈0.05),乳房微循环灌注量降低(P〈0.05);莪术油组大鼠中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还原黏度降到接近空白组水平,微循环灌注量恢复到空白组水平,与病模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莪术油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康莱特组及三苯氧胺组(P〈0.05)。结论:莪术油可改善乳腺癌癌前病变造模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增加乳房的微循环灌注量,是其治疗和预防乳腺癌癌前病变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的防治日益受到重视,“乳腺癌多阶段发展模式”为在乳腺癌癌前病变阶段阻断和逆转提供了依据。中医药在抑制血管生成、促进细胞凋亡、调节内分泌系统和抑制癌基因表达方面对癌前病变的干预作用。提出中医应从认识疾病本质,制订乳腺癌癌前病变中医诊疗标准和拓展治疗目的,研究中药对乳腺癌癌前变的干预作用机理的角度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观察莪术油对大鼠乳腺癌癌前病变组织中C-erbB-2、P53的表达,探讨莪术油治疗乳腺癌癌前病变的机理。方法:2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疾病模型组、三苯氧胺组、康莱特组及莪术油小、中、大剂量组。采用DMBA诱导乳腺癌癌前病变造模,干预治疗4周,第8至14周分4批处死动物,进行病理学及C-erbB-2、P53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各试验组不同类型乳腺组织中C-erbB-2、P53表达阳性率呈递增趋势。非典型增生乳腺组织中,各干预组C-erbB-2、P53表达阳性率均明显低于造模对照组(P0.05),莪术油组低于康莱特组(P0.05)。结论:莪术油能够降低DMBA诱导大鼠乳腺癌癌前病变组织中癌基因的表达,可能是其阻断乳腺癌发生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莪术油对大鼠乳腺癌癌前病变血管生成及相关调控因子表达的干预作用,探讨莪术油治疗乳腺癌癌前病变的机理。方法: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疾病模型组、莪术油组、康莱特组及三苯氧胺组。采用DMBA诱导乳腺癌癌前病变造模,第10周进行干预治疗,第14周观察大鼠乳腺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及微血管密度(MVD)、血管生成因子(VEGF、FLK)的表达情况。结果:莪术油组和三苯氧胺组均可显著降低MVD、VEGF、FLK表达;莪术油组与三苯氧胺组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康莱特组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不确切。结论:莪术油有效抑制了乳腺癌癌前病变大鼠乳腺血管生成及相关调控因子的表达,作用与三苯氧胺相近,优于康莱特组。  相似文献   

15.
癌前病变是指有可能转变为癌的一些病变。根据近年文献报道,乳腺癌癌前病变主要有以下两种,即非典型增生和乳头状瘤病,一般的增生性病变并不是癌前病变。乳腺癌发生的一般规律是:正常细胞→增生→非典型增生→原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每年约有130万妇女发生乳腺癌,其发病率逐年上升。按我国12亿人口计算,每年将新发现211,000例乳腺癌。居女性恶性肿瘤中的第一位,因此乳腺癌的防治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上世纪末“乳腺癌多阶段发生模式”的提出,指出了正常乳腺上皮细胞向恶性转化经历了增生到非典型增生到原位癌再到浸润性癌的渐进过程。在发展成为浸润性癌之前,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可能很长时间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被称之为乳腺癌的癌前病变。它包括一部分不伴或伴有非典型增生的乳腺增生性疾病、导管内乳头状瘤、硬化性腺病、导管原位癌(DCIS)和小叶原位癌(LCIS)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西黄胶囊对乳腺癌癌前病变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雌激素的影响。方法 入选100例经手术病理明确为乳腺癌癌前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口服逍遥丸,试验组予口服西黄胶囊。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VEGF、MMP-2的变化,及雌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TNF-α、VEGF、MMP-2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雌酮(E1)、雌二醇(E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E1、E2水平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西黄胶囊能有效降低乳腺癌癌前病变患者血清TNF-α、VEGF、MMP-2及雌激素水平,可应用于乳腺癌癌前病变患者,可能起到预防乳腺癌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上世纪末"乳腺癌多阶段发生模式"的提出,指出了正常乳腺上皮细胞向恶性转化经历了增生到非典型增生到原位癌再到浸润性癌的渐进过程.乳腺癌发病模式为中医药延缓、阻断甚至逆转癌前期状态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已在既往实验研究中已得到初步证实.乳腺癌癌前病变中医辨证与辨病的规律研究有两方面工作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在乳腺癌的癌前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近期超声检测的98例乳腺块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良性组、恶性组以及癌前病变组,对患者的病灶形态、边缘、内部有无微小钙化,后方回声、内部有无动脉血流及阻力等进行对比统计,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患者乳腺病变超声图像特征及检出率对比癌前病变组与良性组3项超声特征性指标(病灶形态不规则、内部有微小钙化、动脉RI〉0.7)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癌前病变组与恶性组5项超声特征性指标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作为一种无创性的检测手段对乳腺癌患者癌前病变的诊断具有十分有效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在乳腺癌的癌前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近期超声检测的98例乳腺块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良性组、恶性组以及癌前病变组,对患者的病灶形态、边缘、内部有无微小钙化,后方回声、内部有无动脉血流及阻力等进行对比统计,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患者乳腺病变超声图像特征及检出率对比癌前病变组与良性组3项超声特征性指标(病灶形态不规则、内部有微小钙化、动脉RI>0.7)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癌前病变组与恶性组5项超声特征性指标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作为一种无创性的检测手段对乳腺癌患者癌前病变的诊断具有十分有效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