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患者 男,24岁.经骨科转入介入科,转入时诊断为:右侧椎旁巨大多发血管畸形.查体:一般情况尚可,右侧剑突下至脐上可闻及动脉期血管杂音,T9~L1棘突压痛阳性,腹部未触及肿块,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上肢肌力正常,左下肢肌力Ⅱ~Ⅲ级,右下肢肌力Ⅳ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应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GDC)在治疗大咯血中的经验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06~2011-01我院介入科行介入栓塞治疗的72例大咯血患者,其中支气管扩张29例,肺结核35例,肺癌5例,肺动静脉畸形3例,按栓塞材料不同分为GDC栓塞(29例)、聚乙烯醇颗粒(PVA)栓塞(26例)、明胶海绵栓塞(17例)3组,进行χ2检验,评价其疗效.结果 67例术后即刻止血,5例咯血明显减少,经内科治疗48 h内咯血停止.术后随访6~18个月,GDC组3例复发,有效率89.66%,PVA组3例复发,有效率88.46%,明胶海绵组8例复发,有效率52.94%,3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GDC栓塞术治疗大咯血具有安全、创伤小、疗效好等优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7例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97例患者128条患肢术前经CTA或MRA诊断后,采用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和置入血管支架进行介入治疗,并随访0.5~1.5年。治疗前后Rutherford分期,踝肱指数(ABI)双尾法配对t检验。结果成功完成96例(99.0%)患者127条(99.2%)患肢的介入治疗,支架置入114枚(92例),术中造影血管通畅,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患者下肢缺血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踝肱指数(ABI)由治疗前0.36±0.13增加至0.71±0.15,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6~18个月,12例(12.5%)患者复发再次介入治疗,其余患者足背动脉搏动良好。结论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的介入治疗具有微创、高效等优点,可作为临床的首选。  相似文献   
4.
肝硬化门脉高压继发上消化道大出血,在临床治疗上是个较难的问题,不论外科手术还是内窥镜下治疗都不理想。本研究利用球囊导管闭塞下逆行性静脉栓塞术(BRTO)治疗门脉高压胃底静脉曲张,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常见的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妇女患乳腺癌,50万人死于乳腺癌。中国乳腺癌发病的增长速度高出高发国家,在我国一些大城市乳腺癌早已成为女性第一位的恶性肿瘤^[1]。因此,重视乳腺癌的癌前期病变,及早治疗和做好乳腺癌的预防工作将能降低乳腺癌的发生率及提高生存率。乳腺癌明确的遗传易感性提示个体体质是疾病发生的内因,中医体质学说提出体质是决定疾病发展过程及证候类型演变的重要因素,借助于基因芯片技术寻找乳腺癌癌前病变易进展为乳腺癌高危中医体质类型的特异性基因谱,从基因水平确定诊断和治疗监控标准,将为发挥中医药诊疗优势,延缓、阻断甚至逆转乳腺癌癌前病变向乳腺癌进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局部大剂量灌注治疗上颌窦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讨论局部大剂量灌注治疗上颌窦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晚期上颌窦癌患者行动脉内大剂量顺铂(DDP)(200 mg/mg2)灌注化疗,同时静点硫代硫酸钠(STS),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患者有效率为100%,术后肿瘤明显缩小,除恶心等胃肠道症状外,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上颌窦癌的局部大剂量灌注治疗是安全可靠的,提高了晚期患者的生存质量,可作为晚期上颌窦癌患者选择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血管内治疗前交通动脉瘤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总结前交通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经验和体会,探讨血管内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效果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方法.方法 共栓塞前交通动脉瘤98例.依据Hunt-Hess分级:I级16例,Ⅱ级52例,Ⅲ级23例,Ⅳ级7例.术后积极行腰大池或腰穿引流血性脑脊液,采用"3H"疗法防治血管痉挛.结果 98个动脉瘤全部成功栓塞,随访3个月-3年,无再出血发生.结论 血管内治疗前交通动脉瘤是一种有效、确切的治疗方法.术后早期引流血性脑脊液、积极药物治疗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上颌动脉与颈内动脉搭桥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上颌动脉(MA)与颈内动脉(ICA)搭桥的可行性.方法 5具成人尸头行双侧解剖,解剖颞浅动脉(STA)、MA、颈外动脉(ECA)、ICA并测量其血管外径;额颞瓣开颅,显露ICA床突上段并测量其外径;在蝶骨上磨一骨孔,测量MA与ICA之间距离以及ECA和ICA起始段到ICA床突上段之间距离,比较所测得数据和移植物行走路径.结果 MA血管外径(2.66±0.20)mm大于STA分叉部的血管外径(1.92±0.15)mm.MA与ICA之间的距离(4.69±0.34)cm小于ECA、ICA起始段与ICA床突上段之间的距离(17.76±0.47)cm和(18.11±0.51)cm.结论 MA与ICA之间搭桥在解剖上是可行的,具有移植血管短、路径直的优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