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药材》2020,(10)
目的:探讨苦参碱对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A549的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0、1、2、3、4g/L)苦参碱处理A549细胞48 h,MTT法检测其增殖活性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_(50))和20%IC_(50);根据实验目的将A549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苦参碱(1.22 g/L)组、放疗(4 Gy X射线照射处理)组、联合组(1.22 g/L苦参碱处理48 h后,再进行4 Gy X射线照射处理)。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放射敏感性,并绘制剂量-细胞存活曲线;采用2-脱氧葡萄糖类似物(2-NBDG)法检测细胞葡萄糖摄取率;比色法检测细胞乳酸产量、己糖激酶(HK)以及丙酮酸激酶(PK)的活性;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3、Bax、Bcl-2,通路蛋白p-mTOR、mTOR及糖酵解相关蛋白己糖激酶2(HK2)、M2型丙酮酸激酶(PKM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苦参碱呈剂量依赖性抑制A549细胞增殖活性(P0.05),作用48 h的IC_(50)为(2.69±0.11)g/L,选择20%IC_(50)值1.22 g/L作为苦参碱后续作用剂量。苦参碱联合放疗处理后A549细胞的拟合存活曲线较单独放疗处理左移,放射增敏比为1.324。与苦参碱或单独放疗处理组比较,苦参碱联合放疗处理可显著降低A549细胞增殖活性(P0.05),升高细胞凋亡率(P0.05),降低A549细胞葡萄糖摄取率、乳酸产量及PK活性(P0.05),并能显著上调cleaved-Caspase-3、Bax蛋白表达水平(P0.05),下调Bcl-2和PKM2蛋白表达及p-mTOR水平(P0.05),但对细胞HK活性以及HK和mTOR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苦参碱能升高A549细胞的放疗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TOR信号通路介导的糖酵解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余娜  朱克俭  马思静  谭小宁  唐皓 《中草药》2018,49(3):663-670
目的探讨臭牡丹总黄酮对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pcDNA3.1+空载体与S45位点突变的β-链蛋白(S45A-β-catenin)真核过表达载体转染A549细胞,给予臭牡丹总黄酮干预。MTT法检测细胞的相对存活率,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β-catenin、上皮细胞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转录因子Snail 2(Slug)、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p-GSK-3β的表达水平。结果转染S45A-β-catenin质粒后,A549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均明显增强,β-catenin、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E-cadherin、GSK-3β、P-GSK-3β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臭牡丹总黄酮可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迁移与侵袭能力,对转染S45A-β-catenin质粒组的细胞作用尤为明显。对转染空载质粒的A549细胞,可上调E-cadherin、GSK-3β、P-GSK-3β表达,下调β-catenin、vimentin表达;对转染S45A-β-catenin质粒的A549细胞,可下调β-catenin、vimentin表达。结论抑制细胞中β-catenin的高表达并调控下游的一系列因子,从而影响Wnt/β-catenin通路诱导的上皮间质转化(EMT)现象可能是臭牡丹总黄酮抑制肺癌侵袭、转移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府逐瘀汤对非小细胞肺癌荷瘤小鼠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与β-连环蛋白(β-catenin)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右侧腋皮下接种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方法制备荷瘤小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32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所有小鼠均腹腔注射5 mL/kg生理盐水,模型组、血府逐瘀汤低剂量组、血府逐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放射增敏剂甘氨双唑钠(CMNa)配合放疗治疗肺癌的疗效。方法将8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增敏组和常规放疗组。常规放疗组40例(对照组),常规外照射总量DT 60~70 Gy/6~7周,每次2 Gy,每周5次,均采用6MVX线照射。增敏组40例外照射同常规放疗组,加用生理盐水100 mL+CMNa 1.0 g静脉滴注,每周3次。结果完全缓解率增敏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0%和65%,有显著性差异(P<0.05)。增敏组放疗期间血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等同对照组,无异常改变。结论放疗合并甘氨双唑钠疗效优于单纯放疗,放射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5.
食管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加甘氨双唑钠增敏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后程超分割放疗加甘氨双唑钠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方法将151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常规放疗组(A组)52例,照射剂量2.0 Gy/次,5次/周,总量66~70Gy;后程超分割放疗组(B组)53例,先常规照射,照射剂量40 Gy,20次后改为每日照射2次,1.3~1.5 Gy/次,2次照射间隔4~6 h,10次/周,超分割照射26~30 Gy/20次,总量66~70 Gy/6周;后程超分割放疗加甘氨双唑钠组(C组)46例,照射方法与B组相同,放疗开始就同时静滴甘氨双唑钠800 mg/m2,每周3次,连续用药至放疗结束。结果A、B、C 3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73%,87%和96%。部分缓解率和1 a生存率分别为53%,48%;82%,73%;89%,86%。C组部分缓解率和1 a生存率均优于A组和B组(P均<0.01)。3组均未发现毒副作用。结论甘氨双唑钠对食管癌的放疗有增敏作用,同后程超分割放疗结合应用,能提高食管癌的部分缓解率和1 a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十全大补汤对肺腺癌顺铂耐药细胞株(A549/DDP)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蛋白的干预作用。方法:以SD大鼠制备高、中、低剂量(65,32.5,16.25 g·kg-1,10 m L·kg-1)的十全大补汤含药血清和空白对照血清(生理盐水10 m L·kg-1)。培养细胞分为十全大补汤含药血清高、中、低剂量组和空白血清组,采用MTT法检测各组50%抑制浓度(IC50),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p-GSK-3βser9,β-连环蛋白(β-catenin)及survivin蛋白表达。结果:随着十全大补汤含药血清浓度的升高,顺铂(DDP)对A549/DDP细胞的IC50逐渐降低,以中、高剂量组最显著(P0.01);十全大补汤含药血清对A549/DDP细胞浆GSK-3β蛋白的表达无影响,但可显著下调胞浆p-GSK-3βser9蛋白的表达及细胞总β-catenin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以中、高剂量组最明显(P0.01)。结论:十全大补汤可通过降低A549/DDP细胞浆p-GSK-3βser9蛋白及细胞总β-catenin,survivin蛋白的表达而影响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进而发挥对顺铂耐药的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臭牡丹总黄酮对β-catenin过表达A549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力以及Wnt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构建β-catenin真核过表达载体并转染A549细胞,将其分为6组,分别为未转染细胞、未转染细胞+臭牡丹总黄酮、空载组、空载+臭牡丹总黄酮、β-catenin过表达组、β-catenin过表达+臭牡丹总黄酮。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相对存活率,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侵袭力。Western Blot检测各组Wnt通路相关蛋白β-catenin、GSK-3β、P-GSK-3β、c-myc、CyclinD1的表达。结果:转染β-catenin过表达的A549细胞增殖能力、迁移能力、侵袭力均明显增强(P0.05),并显著上调wnt通路相关因子β-catenin、C-Myc,CyclinD的蛋白表达,下调P-GSK-3β的蛋白表达(P0.05)。采用臭牡丹总黄酮干预后,能明显降低各组细胞的存活率,降低细胞向划痕区域迁移的能力,减少侵袭小室穿过基膜的细胞数(P0.05)。并下调β-catenin、C-Myc、CyclinD1表达(P0.05),上调P-GSK-3β表达(P0.05)。臭牡丹总黄酮的干预作用对转染β-catenin过表达细胞尤为明显。结论:转染β-catenin过表达的A549细胞其增殖、迁移、侵袭力均明显增强,能激活Wnt/β-catenin通路。臭牡丹总黄酮可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力,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细胞中β-catenin的高表达从而调控下游的一系列因子而起到抑制Wnt/β-catenin通路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甘氨双唑钠(CMNa)对鼻咽癌的放射增敏作用。方法:将100例确诊为鼻咽癌的患者随机分为增敏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增敏组:将甘氨双唑钠800mg/m的剂量,30min内静脉滴注后于1-3h内行常规放疗,每周3次,连续用药至放疗结束。对照组:只采用单纯深部X线机6MV-X线照射放疗治疗方法。结果:加用甘氨双唑钠后,鼻咽癌近期治愈率由64.0%提高到90.0%(P<0.05),甘氨双唑钠有明显的放射增敏作用,两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甘氨双唑钠可以增加鼻咽癌的放疗敏感性,提高鼻咽癌近期疗效,无严重不良反应,能否降低放疗总剂量仍需进一步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岩宁方调控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MALAT1)抑制A549肺癌细胞侵袭的机制。方法向A549细胞转染LV-vector、LV-over/MALAT1慢病毒载体,应用肺岩宁方(0~500μg/ml)干预细胞,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法检测MALAT1表达情况;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肺岩宁方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细胞侵袭实验检测肿瘤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Wnt/β-catenin/EM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细胞侵袭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MALAT1可增强A549细胞的侵袭能力,与正常对照组和慢病毒载体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肺岩宁方可抑制A549细胞侵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过表达MALAT1后可减弱肺岩宁抑制细胞侵袭的能力。MTT结果显示,肺岩宁方可抑制肺癌A549细胞增殖,且呈浓度依赖性。qRT-PCR结果显示,肺岩宁方可下调MALAT1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ALAT1可下调E-cadherin蛋白,上调N-cadherin、Snail及细胞核中β-catenin的蛋白水平,肺岩宁方能上调E-cadherin蛋白,下调N-cadherin、Snail及细胞核中β-catenin的蛋白水平,但过表达MALAT1可削弱肺岩宁对这些蛋白的调控作用。结论 MALAT1过表达通过激活Wnt/β-catenin通路,加速EMT进程促进A549肺癌细胞侵袭;肺岩宁方能够通过下调MALAT1,抑制Wnt/β-catenin/EMT信号轴,从而阻止A549肺癌细胞侵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参慈胶囊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人肺腺癌A549/DDP裸鼠体内顺铂耐药的影响。方法:将50只BALB/c裸鼠接种人肺腺癌细胞A549/DDP细胞悬液建立荷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参慈胶囊组、顺铂组、参慈胶囊+顺铂组。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其余各组荷瘤裸鼠均用药21 d,脱颈椎处死取肿瘤组织,采用FQ-PCR技术检测肿瘤组织DKK-3、β-catenin、Cyclin-D1 mRNA的表达。结果:参慈胶囊能升高A549/DDP荷瘤裸鼠肿瘤组织DKK-3 mRNA的表达,降低肿瘤组织β-catenin、Cyclin-D1 mRNA的表达。结论:通过影响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可能是参慈胶囊逆转人肺腺癌A549/DDP裸鼠体内顺铂耐药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中药材》2016,(10)
目的:探讨参慈胶囊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人肺腺癌A549/DDP裸鼠体内顺铂耐药的影响。方法:将50只BALB/c裸鼠接种人肺腺癌细胞A549/DDP细胞悬液建立荷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参慈胶囊组、顺铂组、参慈胶囊+顺铂组。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其余各组荷瘤裸鼠均用药21 d,脱颈椎处死取肿瘤组织,采用FQ-PCR技术检测肿瘤组织DKK-3、β-catenin、Cyclin-D1 mRNA的表达。结果:参慈胶囊能升高A549/DDP荷瘤裸鼠肿瘤组织DKK-3 mRNA的表达,降低肿瘤组织β-catenin、Cyclin-D1 mRNA的表达。结论:通过影响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可能是参慈胶囊逆转人肺腺癌A549/DDP裸鼠体内顺铂耐药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消岩汤经Wnt通路抑制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的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A549细胞,加入梯度浓度消岩汤(10、50、100、200、300 g/L)后,采用CCK8法检测A549细胞存活率。通过PCR测定Wnt通路相关基因β-catenin、c-myc、凋亡相关基因bcl-2、caspase-3表达情况;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反应Wnt通路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 消岩汤可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地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同时消岩汤可以剂量依赖性地显著降低A549细胞中β-catenin、c-myc的表达水平,抑制Wnt通路活性,并通过降低bcl-2表达、增强caspase-3表达来促进了肿瘤细胞凋亡。结论 消岩汤可能通过抑制Wnt信号通路来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促进凋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檗碱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剂对胃癌细胞MKN45增殖、凋亡和糖代谢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小檗碱处理MKN45细胞,噻唑蓝(MTT)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_(50)),分别采用24μmol/L的小檗碱(小檗碱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剂FH535(FH535组)以及24μmol/L的小檗碱和FH535联合作用(联合组)MKN45细胞,MTT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试剂盒检测细胞糖代谢指标己糖激酶、丙酮酸激酶相对活性和培养液上清中乳酸相对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β-连环蛋白(β-catenin)、c-myc、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水平。结果:与未使用小檗碱作用的MKN45细胞比较,小檗碱可降低MKN45细胞的吸光度值且呈剂量依赖性,IC_(50)值为(24.38±2.81)μmol/L,因此选用24μmol/L的小檗碱用于后续实验。与对照组比较,小檗碱组、FH535组、联合组细胞A值均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升高,丙酮酸激酶、己糖激酶及乳酸相对含量均显著降低,β-catenin和c-myc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联合组的各检测指标均较小檗碱组和FH535组变化明显。结论:小檗碱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剂均能够抑制MKN45细胞增殖和糖酵解并诱导其凋亡,且二者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扶正祛瘀解毒法经典用药消岩汤抑制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A549细胞,乳酸脱氢酶(LDH)、CCK8、流式细胞术检测对照组、消岩汤组、消岩汤加WNT通路激动剂组、WNT通路抑制剂XAV939组、单独WNT通路激动剂组细胞毒性、存活率和凋亡率。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测定对照组、消岩汤组和WNT通路抑制剂XAV939组中WNT通路相关基因β-catenin、c-myc,凋亡相关基因Bcl-2、Caspase-3表达情况;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反应WNT通路活性。[结果] 消岩汤可以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而消岩汤加WNT通路激动剂组可以减弱以上作用;同时消岩汤可以显著降低A549细胞中β-catenin、c-myc的表达水平,抑制WNT通路活性,并通过降低Bcl-2表达、增强Caspase-3表达来促进了肿瘤细胞凋亡。[结论] 扶正祛瘀解毒法消岩汤可以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促进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WNT通路活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柴胡皂苷A(SSA)逆转人肺癌顺铂(DDP)耐药株A549/DDP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CCK-8)法检测A549和A549/DDP对DDP的耐药性及SSA对A549和A549/DDP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A549/DDP凋亡率和细胞中活性氧(ROS)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C-myc,B淋巴细胞瘤-2(Bcl-2)和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 mRNA的表达情况;TopFish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转录活性;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A549/DDP细胞中β-catenin蛋白的变化。结果 CCK-8检测结果显示,A549/DDP的耐药性是A549的12.82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SA能够抑制A549的细胞活力,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34.9 μmol·L-1。SSA抑制 A549/DDP细胞的活力并具有浓度依赖性,在20 μmol·L-1浓度时,对A549/DDP的抑制率<10%,选择20 μmol·L-1作为逆转浓度;流式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DDP组A549/DDP的凋亡比例明显升高,细胞内活性氧的累积明显增加(P<0.05),与DDP组比较,SSA+DDP组A549/DDP的凋亡比例明显升高,细胞内活性氧的累积明显增加;与空白组比较,DDP组A549/DDP细胞中C-myc,Bcl-2 mRNA表达明显降低,Caspase-3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DDP组比较,SSA+DDP组C-myc,Bcl-2 mRNA表达明显降低,Caspase-3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空白组比较,DDP组β-catenin的转录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DDP组比较,SSA+DDP组β-catenin的转录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空白组和DDP组比较,SSA+DDP组β-catenin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柴胡皂苷A可以提高A549/DDP细胞对DDP的敏感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金复康口服液(JFK)诱导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随机分为空白组和药物组,采用溴化四甲基偶氮(MTT)比色法,考察不同质量浓度JFK(0.3,1.5,3,7.5,15,30 g·L~(-1))对A549细胞体外增殖能力的影响。通过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考察JFK对A549细胞平板克隆形成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仪考察JFK对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考察JFK对裂解DNA修复酶(cleaved PARP),活化型半胱天冬酶-3(actived Caspase-3),Wnt/β-联蛋白(β-catenin),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蛋白表达及对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和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的影响,实验中设置空白组和药物组,药物组为A549细胞加入15,30 g·L~(-1)JFK,分别干预24 h,30 min。结果:JFK在1.5~30 g·L~(-1)呈质量浓度依赖性的抑制A549细胞外增殖(P0.01)。JFK抑制A549细胞的平板克隆形成在15~30 g·L~(-1),其中JFK 30 g·L~(-1)时抑制A549细胞的平板克隆最显著(P0.01)。与空白组比较,JFK 15~30 g·L~(-1)可提高AnnexinⅤ和PI双阳细胞率,诱导A549细胞凋亡(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提高cleaved PARP和actived Caspase-3的蛋白表达,并抑制β-catenin和cyclin D1在蛋白水平的表达(P0.05,P0.01)。JFK上调MAPK信号通路中JNK和p38的蛋白磷酸化水平(P0.05),同时下调Akt信号通路中Akt在T308和S473的位点磷酸化水平(P0.05)。结论:金复康口服液抑制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的体外增殖、平板克隆的形成并诱导其凋亡,部分通过调控JNK/p38/MAPK信号通路和Akt信号通路,抑制β-catenin和cyclin D1,同时提高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PARP和actived Caspase-3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TOR信号通路对非小细胞肺癌放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细胞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不对mTOR信号通路进行干预,实验组采用不同剂量的雷帕霉素干预mTOR信号通路,两组采用不同剂量射线辐射,对比分析两组细胞的存活能力、克隆数目、凋亡情况。结果:实验组细胞的平均存活时间为(3.5±0.7)d,对照组细胞的平均存活时间为(5.8±0.6)d,实验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细胞4Gy、8Gy的平均克隆数目分别为(55±6)个、(19±2)个;对照组细胞4Gy、8Gy的平均克隆数目分别为(144±21)个、(96±13)个,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两组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细胞的凋亡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OR信号通路对非小细胞肺癌放疗敏感性具有一定的影响,抑制mTOR信号通路可增强非小细胞肺癌放疗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姜黄素联合顺铂对肺癌A549细胞Bcl-2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肺癌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姜黄素组、顺铂组、联合用药组,分别采用相应药物进行处理。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RT-PCR法检测细胞Bcl-2 mRNA、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Bcl-2、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其余各组24 h、48 h、72 h肺癌A549细胞增殖抑制率较高,且联合用药组高于姜黄素组、顺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比较,其余各组肺癌A549细胞凋亡率较高,且联合用药组高于姜黄素组、顺铂组(P0.05);姜黄素组存在G2/M期细胞阻滞,顺铂组及联合用药组存在S期细胞阻滞。(3)与对照组比较,其余各组肺癌A549细胞Bcl-2 mRNA及Bcl-2蛋白表达水平较低,其中联合用药组顺铂组姜黄素组(P0.05)。(4)与对照组比较,其余各组肺癌A549细胞caspase-3 mRNA及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较高,其中联合用药组顺铂组姜黄素组(P0.05)。结论姜黄素联合顺铂能够抑制肺癌A549细胞Bcl-2表达、促进caspase-3表达,以抑制肺癌A549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左归丸、右归丸对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骨硬化蛋白(Sclerostin)及β连环蛋白(β-catenin)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SD大鼠灌胃法获得左归丸、右归丸含药血清。体外培养SD乳鼠颅骨成骨细胞,取第3代细胞分对照组、左归丸组、右归丸组,各组含药血清培养后分别测细胞增殖、Sclerostin和β-catenin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右归丸组在5d、7d、9d时细胞明显增殖,左归丸组在7d、9d时细胞显著增殖(P<0.01),与左归丸组比较,右归丸组在5d时细胞明显增殖(P<0.05)。右归丸组在24h、48hSclerostin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增高(P<0.05),左归丸组在24h较对照组减少(P<0.05)。与右归丸组相比,左归丸组在24h、48h Sclerostin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右归丸组β-catenin蛋白表达在48h时较对照组有显著增高(P<0.05),左归丸组β-catenin蛋白表达在24h、48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和右归丸组(P<0.05)。结论:右归丸、左归丸对成骨细胞均具有显著的促增殖作用,而右归丸较左归丸作用更明显。左归丸可能是通过抑制Sclerostin蛋白的表达发挥促成骨作用,右归丸无抑制Sclerostin蛋白表达作用。  相似文献   

20.
研究芹菜素、氧化苦参碱、芹菜素与氧化苦参碱联合给药(以下简称“联合给药”)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的增殖作用及其分子作用机制的影响。采用CCK-8法检测芹菜素、氧化苦参碱以及联合给药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与NCI-H1975细胞活力的影响;通过平板克隆实验考察芹菜素、氧化苦参碱以及联合给药后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EdU实验验证芹菜素、氧化苦参碱以及联合给药对非小细胞肺癌NCI-H1975细胞增殖率的影响;RT-qPCR与Western blot实验考察芹菜素、氧化苦参碱以及联合给药后对PLOD2 mRNA与蛋白相对表达的影响;分子对接实验探究芹菜素、氧化苦参碱与PLOD2、EGFR蛋白的直接作用能力与作用位点;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芹菜素、氧化苦参碱以及联合给药对EGFR下游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芹菜素、联合给药在20、40、80μmol·L-1均能显著抑制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与NCI-H1975细胞的活力并呈浓度依赖性;芹菜素、联合给药作用于NCI-H1975细胞可显著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芹菜素以及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