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校学生支气管哮喘管理和教育的方法,并分析其效果。方法:36例患支气管哮喘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就诊时给予常规健康宣教,实验组除进行常规健康宣教外,进行个性化的全程健康教育管理,实施6个月后对两组的评价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日间症状评分、夜间症状评分、每周发作次数、支气管哮喘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养成率等指标均好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校支气管哮喘学生进行有效的全程健康教育能提高哮喘患者对哮喘疾病的认识,改善哮喘症状,降低发作次数,有利于支气管哮喘的防治。  相似文献   

2.
在门诊和急诊医疗工作中,常常可以发现部分临床症状已经获得控制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解热镇痛药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出现剧烈的哮喘发作,出现临床症状的明显加重,我们就将这种因阿司匹林或其他解热镇痛抗炎药诱发的支气管哮喘称为阿司匹林性哮喘。如果再进一步询问病史,能够了解到这些哮喘患者中约有半数合并有鼻息肉和鼻窦炎,当阿司匹林性哮喘伴有这些鼻部症状和体征时,我们则称其为阿司匹林性哮喘综合征。  相似文献   

3.
学术导读     
药物抗反流治疗对支气管哮喘伴胃食管反流患者哮喘症状影响的荟萃分析 为了分析药物抗反流治疗对支气管哮喘(哮喘)伴胃食管反流患者哮喘症状的影响,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内科刘映霞等纳入对合并胃食管反流的哮喘患者行抗反流治疗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抗反流治疗干预要求使用双盲法,样本量大小、匹配方式不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顺尔宁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对62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按2:1比例随机分成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班布特罗和氯雷他定片治疗,至咳嗽症状缓解后停药,疗程结束后再随访12个月,观察咳嗽症状恶化数和典型哮喘化率。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顺尔宁口服,至咳嗽症状缓解后停用盐酸班布特罗和氯雷他定,继续服用顺尔宁治疗,总疗程达8周后停药,疗程结束后再随访12个月。期间观察咳嗽症状恶化数和典型哮喘转化率。结果治疗组取得临床缓解所需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且咳嗽症状恶化数和典型哮喘转化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顺尔宁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1987~1991年对40例过敏性多发性鼻窦炎鼻息肉并哮喘患者,采用经鼻腔翼管神经电灼术,同时行鼻息肉、鼻内筛窦切除和中鼻道开窗术。术后4a随访32例,哮喘、鼻息肉、鼻部症状消失者10例;哮喘明显缓解、鼻症状和鼻息肉完全消失者16例;哮喘无效、鼻症状显效、少量鼻息肉复发不影响呼吸者6例。治疗哮喘有效率81.3%;鼻症状有效率100%;鼻息肉有效率81.25%。认为该手术对治疗本病是一种新的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由于咳嗽为惟一或主要临床症状,缺乏典型哮喘的喘息症状,尤其是老年患,咳嗽变异性哮喘因年龄大、并发症多,并伴有多种平喘药物禁忌,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常易被误诊误治。1999年1月~2003年10月,我院呼吸内科门诊和病房收治老年性咳嗽变异性哮喘患21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鼻息肉患者接受鼻窦内窥镜手术后变应性鼻炎、哮喘症状的改变。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应用量化标准评估75例鼻息肉患者术前和术后的变应性鼻炎、哮喘症状及用药情况。结果鼻窦内窥镜手术后,鼻息肉患者伴发的变应性鼻炎症状有明显改善,显效率为80.00%,有效率为14.67%,而对伴发的哮喘症状治疗效果不明显。结论鼻窦内窥镜手术后,鼻息肉患者伴发的变应性鼻炎症状有明显改善,变应性鼻炎伴有鼻息肉、鼻窦炎者应尽早手术治疗,对鼻息肉伴有哮喘的患者,要正确评估其预后,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8.
1987-1991年对40例过敏性多发性鼻窦炎鼻息肉并哮喘患,采用经鼻腔翼管神经电灼术,同时行鼻息肉、鼻内筛窦切除和中鼻道开窗术。术后4a随访32例,哮喘、鼻息肉、鼻部症状消失10例;哮喘明显缓解、鼻症状和鼻息肉完全消失16例;哮喘无效、鼻症状显效、少量鼻息肉复发不影响呼吸6例。  相似文献   

9.
支气管哮喘严重发作持续不止,需经常规治疗无效,严重威胁生命安全,达到24小时以上仍未能控制症状者,称为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对于哮喘严重发作的精确时间仍然很难确定。不少哮喘患者在开始发作时症状轻微,但随着病程进展以后才逐渐变为严重。哮喘持续发作是危及患者生命的常见内科急证,须全力以赴,多方协作,紧急抢救,及时控制症状。因此,对处于哮喘持续状态情况下的病人实施抢救措旌之前,有必要对本病的病理变化、发病机理、病理生理和临床特征都要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才能提高抢救的效能,减少病死率和致残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抗反流药物西咪替丁联合莫沙必利对支气管哮喘伴胃食管反流患者哮喘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伴胃食管反流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给予哮喘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抗反流药物西咪替丁联合莫沙必利,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哮喘症状。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胃食管反流症状控制效果更好,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PEF、FEV1测定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支气管哮喘伴胃食管反流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西咪替丁联合莫沙必利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更好地减轻患者的哮喘症状,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1.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哮喘症状的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巨大身心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祛除诱发凶素、控制气道炎症、改善哮喘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是哮喘防治的主要目标。长期以来,医学界始终关沣和寻找哮喘发病的诱因,避免诱发因素可能是控制哮喘最为简捷和有效的手段。然而,迄今为止我们对哮喘的诱因并不完全知晓.外源性过敏原(花粉、尘螨、动物蛋白、有机化合物等)、病毒感染(特别是儿童哮喘)、  相似文献   

12.
马洪明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5):1760-1760
哮喘仍然是威胁公众健康的慢性疾病,因为哮喘气道炎症持续存在,气道对各种刺激反应日益增加并引起哮喘发作,通过药物治疗可以减轻气道炎症并缓解或预防气道狭窄的症状。目前WHO制订的哮喘防治指南推荐:在持续有症状的哮喘患者中吸入表面糖皮质激素(ICS),哮喘获得良好控制后降阶梯治疗,直到使用最小剂量ICS维持哮喘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沙美特罗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对其安全性和疗效作出评价。方法 给门诊哮喘患一日2次定量吸入长效β2激动剂沙美特罗,并观察患的症状和呼气峰值流量,附加用药量,并加以记录。结果哮喘患的症状减轻、呼气峰值流量增加,附加用药减少。结论 沙美特罗气雾剂定量吸入对支气管哮喘患有长而持久的支气管扩张作用,尤其适用于夜间发作及一日多次使用短效制剂的哮喘患。  相似文献   

14.
李有香  曹秀丽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0):1716-1717
目的:探讨症状感知偏差哮喘的临床诊断方法,以提高哮喘患者病情评估的准确性,提高临床控制率,降低死亡率。方法:对271例哮喘患者进行连续一周的哮喘自觉症状与气道功能指标对应监测。对所获得的自觉症状累积分和气道功能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对应分析。结果:完成检测的252例患者,仅122例(48.41%)患者是症状感知正常者,明确诊断出了51例症状感知敏感型和66例症状感知迟钝型哮喘。结论:症状感知偏差哮喘的临床诊断可采用哮喘自觉症状和气道功能指标对应监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福莫特罗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福莫特罗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方法观察福莫特罗和沙丁胺醇控释片对哮喘症状,肺功能的改善情况和临床疗效。实验包括1周的预疗期和4周的治疗期,实验期间患者规律使用原有抗炎药物,疗效评价指标包括哮喘症状评分,肺功能和缓解症状所需β2激动剂的剂量。结果:服药后第1周肺通气功能即出现明显改善,喘息,睡眠,日常生活评分明显增加,服药后第3周β受体激动剂喷雾需要量明显减少,不良反应可以耐受,两组在哮喘症状,肺功能改善以及疗效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福莫特罗为一安全有效的哮喘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6.
陈艳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7):33-33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咳嗽变异型哮喘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治疗,1~2周后有22例咳嗽症状消失,13例症状缓解,1个月后咳嗽症状消失。结论:咳嗽变异型哮喘易误诊,对高度怀疑本病者应行相关检查以确诊。一旦确诊应尽早进行正规的抗哮喘治疗。  相似文献   

17.
刘恩顺  孙增涛 《西部医学》2007,19(2):187-189
目的评价麻芩咳喘合剂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观察麻芩咳喘合剂对80例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肺功能、气道反应性及血清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并与40例采用西药治疗的患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麻芩咳喘合剂可显著改善哮喘患者症状,改善其肺功能,降低气道反应性,降低哮喘患者血清ET、NO水平。结论麻芩咳喘合剂通过对哮喘始动环节的抑制,拮抗哮喘炎性介质的释放,达到控制气道慢性炎症,减少哮喘发作,减轻发作程度的目的。麻芩咳喘合剂具有明确的拮抗气道慢性炎症和治疗哮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在易感者中此种炎症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或凌晨发生;此类症状常伴有广泛而多变的呼气流速受限,但可部分地自然缓解或经治疗缓解;此种症状还伴有气道对多种刺激因子反应性增高。国外支气管哮喘患病率,死亡率逐渐上升,全世界支气管哮喘者约1亿人,成为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我国的哮喘发病率为1%,儿童达3%。现将我科近年来收治的186例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咳嗽变异性哮喘简称CVA,是一种喘息症状不典型的哮喘,到目前为止,基层医院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认识不足,常常被误诊、漏诊、误治。为了提高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水平,引起重视,半年来笔者遇到的12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临床资料简单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对误诊为哮喘的26例肺结核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发现误诊病例均以哮喘为首发症状,结核中毒症状多不典型,未行常规X线胸片及必要的CT胸部扫描。认为诊断哮喘时行常规X线胸片及必要的胸部CT扫描多可避免肺结核病例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