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病例:女,40岁,2005年8月11日因发现无痛结节26年,颈肩部疼痛10年,加重5 d住院。患者于1979年发现右颈部长一无痛性结节,未诊治。二十余年来,腹部、前胸、头面部、双下肢等部位相继长出无痛结节,并伴右腋下、腰背部大量咖啡色斑块,胸背部出现瘤块。十年前开始感右颈肩背部疼痛,低头、转颈、抬上肢症状加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青少年颈痛的疼痛特点.方法 运用临床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对1 397例符合青少年颈痛标准的被调查者进行问卷调查,以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及简易麦吉尔疼痛量表(MPQ)为疼痛的主要评价指标,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397名颈痛患者中,NPQ颈痛评分均值为(12.66±8.61),MPQ疼痛评分均值为(4.35±4.88).高达93.3%的颈痛患者因颈痛不能随意的阅读,56.1%目前有疼痛症状,48%每天都出现不适症状.最常出现的疼痛感觉为:胀痛(30.1%)、牵扯痛(29.5%)、持续固定痛(25.1%),43.8%的颈痛患者因疼痛导致厌烦感.女性患者各项颈痛评分均高于男性患者.结论 调查发现青少年颈痛具有以下特征:疼痛程度较轻,对生活及社会活动有不程度的负面影响;发病率高,颈痛症状间断性出现;以胀痛、牵扯痛、固定痛和刺痛为主要疼痛感觉类型,疼痛部位多分布在颈项部和颈肩部;与心理情感因素相互影响,疼痛程度与性别、年龄及受教育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颈痛在临床上常由颈椎退行性疾病引起,易对患者颈部功能及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为提供最佳、有效的诊断及治疗方案,2019年美国国家健康科学大学发表了《最佳实践建议:颈痛患者的整脊治疗管理》。课题组在充分研读最新版指南诊治内容的基础上,从诊断、治疗、注意事项3个方面进行解读,同时检索相关文献,纵向对比多个高质量颈痛相关指南,从生物力学及神经生物学方面分析手法治疗颈痛的科学性,并结合中国诊疗现状分析认为其推荐的手法治疗及诊疗流程在中国具有可行性,基于此认为将国内外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结合中国传统医学能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医学生颈痛的发生率和相关影响因素,以及颈痛的症状和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方法   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昆明医科大学的在校医学生,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法选取了850名医学生进行调查(有效问卷836份),包括一般情况、颈痛相关状况和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并对颈痛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836名医学生在12个月调查中曾发生过颈痛658人(占78.71%),未曾发生颈痛178人(占21.29%)。颈痛的发生与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每天伏案阅读和写作时间、背包习惯、心理状况、是否进行日常颈部锻炼具有相关性(P < 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每天使用手机时间每升高一个时间段,颈痛发生的可能增加1.392倍(OR = 1.392),不进行日常颈部锻炼的人与进行日常颈部锻炼的人比,发生颈痛的可能性增加1.183倍(OR = 1.943)。绝大部分颈痛的医学生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估为轻度功能障碍。   结论   医学生颈痛发生率高,导致颈痛的因素包括每日使用手机的时间、伏案阅读和写作时间、背包习惯、心理状况、日常颈部锻炼。日常颈部锻炼可降低颈痛的发生,建议医学生进行常规的颈部锻炼。大部分颈痛的医学生其日常生活受影响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5.
1 哪些病可引起颈、肩、臂痛颈椎比胸椎、腰椎活动范围大 ,所以急慢性损伤和疾病发生的机率就比较多。支配上肢的神经都是由臂丛发出的 ,而臂丛是由多数的颈神经根组成 ,所以颈椎的外伤或疾病 ,除了颈痛外可放射至上肢 ,表现出颈、肩、臂痛。而颈椎的伸屈活动 ,多发生在第 4~ 6颈椎之间 ,急慢性损伤及退行性改变 ,也多发生于此。例如颈椎病就多发生在第 4~ 6颈椎之间。颈 4~ 5椎间发出的是第 5颈神经根 ,支配上臂外侧感觉 ;而颈 5~ 6椎间发出的是第 6颈神经根 ,支配前臂桡侧感觉。所以颈椎病病人除诉说颈痛外多有上臂外侧和前臂桡侧放…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颈痛宁对无菌性炎症的治疗及毒性作用。建立无菌性炎症试验动物模型。设置颈痛宁、阿斯匹林、醋酸泼尼松、生理盐水等不同对照组,采用光热辐射致痛小鼠痛阈的影响(甩尾法)和对醋酸致痛小鼠镇痛作用(扭体法)的方法进行实验。结果显示:颈痛宁对光热致痛的小鼠痛阈影响,与阿斯匹林、生理盐水比较无明显差异;颈痛宁对醋酸致痛小鼠扭体次数的影响与生理盐水比较有明显差异。说明颈痛宁对软组织无菌性炎症模型有明显的治疗舰艇一定的止痛作用;在治疗软组织损伤退变引发的颈椎病方面具有进一步研究与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颈肩臂痛     
颈肩臂痛是常见的临床问题。颈椎退行性改变是常见的原因。每个临床医师必须熟悉其诊断方法 ,并能正确识别需要紧急处理的严重问题。1 颈肩臂痛的诊断1 1 病史 :颈痛常是唯一的症状 ,肩痛和肩胛骨周围的疼痛可以是牵涉痛 ,也可以是神经根激惹所致的放射痛 ,颈痛和牵涉痛常常是模糊的、弥散的、不按神经节分布并很难定位的。而根性痛常为深在烧灼痛 ,定位准确。最常见的伴随症状是颈脊髓病的症状 ,包括不同程度的四肢及躯干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1 2 体格检查1 2 1 非特异性体征 :颈部运动幅度减少 :可能是疼痛所致的功能性运动障碍 ,也…  相似文献   

8.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而慢性非特异性颈痛是最常见的颈椎病之一,常表现为颈椎活动范围减小、肌肉力量下降和本体感觉功能障碍。慢性非特异性颈痛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文章将从生物力学、本体感觉、神经系统方面对慢性非特异性颈痛发病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慢性非特异性颈痛临床评估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慢性颈椎病颈痛应用针刺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慢性颈椎病患者10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患者分别采用推拿和针灸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后采用颈痛量表评估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颈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颈椎病颈痛应用针刺治疗,效果显著,针刺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颈痛症状.  相似文献   

10.
俎德学  夏利花 《浙江医学》2003,25(4):239-240
慢性盆腔痛 (CPP)是一组以不明原因的下腹疼痛为主诉的妇科疾病 ,长期来困扰着一些患病妇女 ,甚至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以往常缺乏有效的诊治方法。腹腔镜的应用为慢性盆腔痛的诊治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我院自2001年1月以来 ,对12例慢性盆腔痛患者进行腹腔镜诊治术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1一般资料12例患者年龄28~44岁 ,平均37.75岁。病程6个月~3年。患者均自觉下腹疼痛 ,腰骶痛 ;疼痛性质不一 ,为隐痛、钝痛、胀痛、坠痛。伴有精神症状1例 ,有剖宫产史2例 ,有绝育史2例。体检 :附件区增厚感3例 ,…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通过复制颈椎病动物模型,研究颈痛宁丸对实验性颈椎病动物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的影响,探讨了颈痛宁丸治疗颈椎病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2.
慢性颈痛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颈部深、浅肌肉在颈椎的运动、姿势和稳定性方面起重要作用,针对颈深肌的训练对于缓解疼痛有明显疗效,颈深肌在慢性颈痛诊疗中的重要作用正逐渐被认识。本文从颈深肌的检测方法、评价指标和训练方法3个方面对颈深肌与慢性颈痛的研究进行综述,分析肌电图、核磁共振和超声等方法的特点,评价肌肉厚度、横截面积、肌电振幅、横向弛豫时间和募集等指标的研究成效,介绍颈部屈曲训练(CF)和颅颈屈曲训练(CCF)在针对深颈屈肌训练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加深对颈深肌与慢性颈痛关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扬刺结合一指禅推拿对慢性非特异性颈痛患者的肌肉厚度、硬度的肌肉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从而明确扬刺结合一指禅推拿对慢性非特异性颈痛超声弹性成像的作用,为扬刺结合一指禅推拿提供客观量化证据.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在杭州市中医院推拿科就诊的慢性非特异性颈痛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200余例颈腰肢痛病人的持续移位手法治疗,了解其手法具体应用以及治疗疼痛的机制。结果急性发作的严重颈腰肢痛病人一次手法治疗,可显著消除疼痛,对椎管外软组织病变引起的早、中期颈腰肢病人,持续性移位手法治疗的总有效率达80%,临床治疗时间为3~5天。结论持续移位手法治疗颈腰肢痛疗效好、见效快、易操作、便推广,尤其适合在高校人群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从甲皱微循环变化分析颈痛宁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了该科4年来以活血化瘀、温通经脉中药(红花、丹参、当归等)为主组成的颈痛宁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00例,有效率为96.3%。为了探讨颈痛宁的治疗机理,选择了102例治疗前后甲皱微循环变化,并经动物兔耳灌流实验,证明颈痛宁有解聚红细胞堆积,降低血液粘度,扩张微小血管,增加血流量等效果,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方氏头针治疗颈型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方氏头针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治疗.使用NPQ颈痛量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后和疗程完毕时对2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1周后及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的NPQ量表得分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说明2组对颈型颈椎病颈痛皆有显著疗效.治疗1周后及治疗结束后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2组在改善颈型颈椎病颈痛方面疗效相当.[结论]方氏头针与传统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颈痛皆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跟传统针灸相比,方氏头皮针更无痛、安全、精准、便利,对治疗骨关节病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复方颈痛康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取本院门诊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180例门诊病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复方颈痛康汤治疗组及单纯西药加颈复康治疗组各9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1-3个疗程后,随访3年病例观察总结。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复发率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颈痛康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8.
颈痛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颈痛颗粒治疗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 内服颈痛颗粒连续治疗4周,采用随机、自身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积分变化对比进行研究,观察指标包括临床症状及体征分级记分.疗效判断以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积分减少≥75%为显效;积分减少≥30%为有效.结果 本组患者经颈痛颗粒治疗总有效率达到86%,治疗后积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结论 颈痛颗粒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方面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颈痛颗粒联合颈脊神经后支射频消融术对颈源性头痛(CEH)相关临床症状的效果评价。[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对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99例反复发作的气滞血瘀型CEH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试验分为颈痛颗粒组、射频组、联合组,最终脱落、剔除以及中止病例数9例,有效病例90例。颈痛颗粒组30例,予颈痛颗粒,每次4 g,每日3次,疗程为4周;射频组30例,行颈脊神经后支射频消融术;联合组30例,予上述颈痛颗粒方案同时,联合颈脊神经后支射频消融术。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7、28 d填写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抑郁自评量表(SDS),记录颈椎活动度(ROM)评分。[结果]治疗前3组VAS、SDS、RO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内各时间点VAS、SDS、ROM评分均趋向好转,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统计学分析,3组VAS值比较,联合组优于颈痛颗粒组和射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ROM评分、SDS评分比较,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痛颗粒联合射频组对头痛的缓解优于射频组和颈痛颗粒组;3种方法均能减轻CEH引起的颈椎受限及抑郁状态,且效果基本相同,治疗后均接近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20.
颈部疼痛     
颈部疼痛通常指非特异性颈痛或单纯颈痛(nonspecific or simple neck pain),是骨科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