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不同剂量137Csγ射线辐照全血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应用不同剂量的~(137)Csγ-射线(0~35Gry)照射ACD-B配方保存的新鲜全血,观察照射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 (总T)、CD4 (辅助性T)、CD8 (抑制性T)]的变化。方法将10份每份容量为200ml的ACD-B配方保存的新鲜全血(保质期21d)分为4组,分为用15Gry、25Gry、35Gry不同剂量г-射线照射的实验组及未照射的对照组,于采血后立即进行照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照射前后及不同照射剂量之间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不同剂量的~(137)Csγ-射线照射新鲜全血,照射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数(CD3 、CD4 、CD8 )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结论15~35Gry的~(137)Csγ-射线照对新鲜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3 、CD4 、CD8 百分比数量无改变,CD4 /CD8 比值无改变。  相似文献   

2.
利用单细胞凝胶技术估算淋巴细胞受照剂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明确γ射线照射致淋巴细胞DNA损伤的量效关系,拟合曲线方程。方法 采用聚苯乙烯凹槽单层铺胶后进行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观察γ射线外照射引起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效应。应用IPP软件采集“彗星”尾长,利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曲线拟合。结果 γ射线照射导致淋巴细胞DNA单链断裂,DNA断片电泳图像清晰。“彗星”尾长与照射剂量正相关(r=0.907,P<0.01),量效曲线的拟合方程为y=109.369319-40.258796x 13.636240x~2(P<0.001)。结论 一元二次方程可以很好反映淋巴细胞DNA断片迁移长度与γ射线照射剂量之间的量效曲线。  相似文献   

3.
在以淋巴细胞微核测定法作为辐射生物剂量计的研究中,由于各实验室采用的实验条件不尽相同,有关的微核测定结果有一定的差异。为了提高各实验室微核测定结果的可比性,本文根据以往的研究结果,除了选择合适的培养时间外,还对淋巴细胞的增殖水平加以适当的限定;在此基础上,探讨了~(60)Coγ射线照射离体人血诱发淋巴细胞微核率与剂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0~4Gy~(60)Coγ射线剂量范围内,淋巴细胞微核率Y(%)与剂量D(Gy)之间呈良好的二次曲线关系:Y=2.22D+0.76D~2。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微核试验用于全血γ射线的辐照效果。方法分别用15、25、35Gy射线剂量的137Cs辐照血液,注入含有PHA的RPIM1640培养基的小瓶中培养(37℃,72h),收集淋巴细胞,制片,观察和计算微核细胞率;另分离淋巴细胞,进行淋巴细胞增殖试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随着辐照剂量的升高,微核细胞率显著升高(P<0.01),而淋巴细胞增殖率显著下降(P<0.01)。微核细胞率与淋巴细胞增值率之间有高度相关性,曲线拟合方程为:^Y=1021.246613-43.872036X 0.825340X2-0.004886X3,R2=0.999999,P<0.01。结论微核试验用于评价γ射线灭活淋巴细胞的效果有一定的应用前景,35Gy剂量的137Csγ射线对淋巴细胞的灭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60)Co~(-γ)辐射灭菌的条件和效果。用不同辐射剂量~(60)Co~(-γ)照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和青霉菌,经4次实验获得其最小辐射灭菌剂量依次为2×10~3、2.5×10~3、6×10~3、5.5×10~3Gy,为实际应用提供了科学数据。该结果表明细菌的芽胞和真菌的孢子对~(60)Co~(-γ)射线有较强的耐受性。少数菌对辐射有极强的耐受性,辐射剂量与杀菌百分率呈正相关,但不呈直线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DNA聚合酶β(polβ)表达水平与60Coγ射线放射敏感性的关系,为增加临床放疗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polβ野生型(polβ+/+)、polβ缺陷型(polβ-/-)及polβ高表达型(polβoe)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四氮唑盐(MTT)比色法和细胞集落形成实验探讨3种细胞对60Coγ射线的敏感性;同时通过2’,7’-二氯双氢荧光素双乙酸酯(DCFH-DA)荧光探针测定不同剂量60 Coγ射线照射后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结果 MTT实验结果显示6,0Coγ射线照射后继续培养72h,3种细胞的存活率均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下降,具有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r+/+=-0.976、r-/-=-0.977、roe=-0.982,P均<0.05);相同剂量中,细胞存活率polβ-/-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和研究不同剂量钴~(60)γ射线对大鼠卵巢早衰实验。方法选取符合实验要求的90只大鼠,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参照组、研究组1、研究组2,各30只,其中研究组1和研究组2分别给予0.5gry和0.7gry的钴~(60)γ射线,观察和比较其卵巢病理组织形态的变化情况。结果随着钴~(60)γ射线剂量的不同,大鼠的乱拍计数也逐渐变少,与参照组相比,P0.0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钴~(60)γ射线会加快大鼠出现卵巢早衰现象,阻碍卵泡正常发育,损伤其生殖能力。这种动物模型的成功率比较高,且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用~(60)Co-γ射线对家兔进行慢性全身均匀照射,当累积剂量分别达到0.3、0.75、0.9、1.2、1.5、1.8Gy时,取外周血G_o期和G_2期淋巴细胞,再均以1.5Gy X射线照射。制备染色体标木观察有无适应性反应及其剂量范围。结果证明D_1+D_2(G_o期)组,D_1在0.3~1.5Gy之间;D_1+D_2(G_2期)组D_1在0.3~1.2Gy剂量范围内均可诱导出明显地适应性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60)Co-γ射线辐射处理甘肃Ⅱ号板蓝根(GSⅡ)的干种子,观测不同辐射剂量(对照0、处理1:700 Gy、处理2:1000 Gy、处理3:1200 Gy)的~(60)Co-γ射线对其花期花粉活力与寿命的影响。方法利用醋酸洋红液测定法测定室温与4℃冷藏条件下的花粉活力。结果随时间的延长,花粉活力逐渐下降。4℃冰箱保存可有效延缓花粉活力下降速度,辐射剂量愈大,花粉活力下降愈明显,处理3活力在2d内由30%左右迅速下降为0,而对照组则存活10 d以上。低温冷藏可1~2 d延长花粉寿命。结论处理1对花粉影响不大,处理2和处理3能显著降低花粉活力,缩短花粉寿命,其临界剂量值应处于700~1000 Gy之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SMMC-7721细胞在接受不同剂量60Co γ射线照射后线粒体DNA非编码区是否存在特定的断裂敏感点.方法:根据人线粒体DNA非编码区的基因序列设计相应的引物序列,再通过接头介导PCR(LM-PCR)及基因扫描来检测其断裂程度和位点.结果:PCR产物电泳结果显示,接受不同剂量γ射线照射后,各剂量都有相同大小的片段.通过基因扫描的方法,发现不同照射剂量下的断裂位点位置是相同的.结果说明这些断裂敏感位点不是随机分布的.并且,位点的损伤频率也是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呈现递增趋势,随着剂量的增加还出现了新的断裂位点. 结论:SMMC-7721细胞线粒体DNA非编码区确实存在对γ射线敏感的位点.  相似文献   

11.
照射后辐射敏感组织DNA(脱氧核糖核酸)合成的变化是放射损伤的基本环节之一。Looney、Johanson和Nygarrd等报导了质子和γ射线照射对DNA前体物质掺入的抑制效应,但他们所用的照射剂量较小。本文采用~3H—TdR(胸腺嘧啶核苷)作掺入实验以反映DNA合成率,观察不同剂量~(60)Co-γ射线照射对DNA合成的抑制规律及超致死剂量照射后DNA合成抑制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2.
辐射诱发人体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作为早期诊断辐射损伤的一项指标,已被人们所证实。离体人血在一定剂量的γ射线照射下,通过对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的分析,探讨辐射剂量和畸变率的关系,为今后利用这一指标进行事故剂量分析提供依据;同时,为建立本实验室条件下的染色体畸变量与照射量之间的“刻度曲线”,用来估计受事故照射人员的吸收剂量。我们于1982年7月~12月对离体人血用~(60)CO—γ线进行了8个不同剂量组的照射,现将实验方法及  相似文献   

13.
诱导恒河猴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诱导恒河猴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能X线、γ射线和紫外线照射法,诱导恒河猴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收集处理后的细胞,应用PI和FITC Annexin-V进行标记,流式细胞计数仪检测.结果 高能X线和γ射线照射恒河猴外周血淋巴细胞,诱导的凋亡率低;紫外线照射恒河猴外周血淋巴细胞诱导的凋亡率可达60%.小牛血清的浓度为10%,照射距离为20 cm,照射60min时,其早期凋亡率为58.85%,晚期凋亡率为11.5%.凋亡细胞随剂量的增加及时间推移而增加,并表现出时效和量效关系.结论 诱导恒河猴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紫外线法比高能X线和γ射线法敏感,效果好.紫外线照射的最佳条件是10%小牛血清的1640培养基,照射距离20cm,照射时间60min.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3个不同产地小油桐种子对60Co-γ射线辐射的敏感性,确定其辐射处理的半致死剂量.方法 以种子50%发芽率为基准,通过直线回归方程计算3个不同种源的小油桐种子60Co-γ射线辐射的半致死剂量. 结果 和结论 3个不同种源的小油桐种子的辐射半致死剂量分别为178 Gy(广东)、132 Gy(海南)、198 Gy(印度).60Co-γ射线辐射可引起幼苗某些表型发生改变,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小油桐叶片形状发生多种变异.研究结果 可作为重要药用及能源植物小油桐辐射诱变育种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我们用毫米波照射小鼠,观察毫米波对小鼠外周血像及~(60)Coγ射线照射后骨髓细胞CFU—C生成量的影响。发现:①小鼠经36 GHz,1mW/cm~2毫米波照射15或30min,每天1次,连续5d,其外周血中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增加,在正常值以上波动,持续2周以上,只是在第11~13天,淋巴细胞明显下降至正常值以下。②用3mW/cm~2毫米波照射小鼠骨髓悬液30或60min,可见到骨髓CFU—C生成量增加。③对于小鼠经3Gy~(60)Coγ射线照射后,所致之骨髓细胞损伤,该毫米波有使之减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γ射线对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不同剂量的γ射线照射HeLa细胞后24、72、120h,用TRAP-ELISA法检测端粒酶的活性。结果 γ射线照射后细胞能增加端粒酶的活性。较低剂量(0.5-1.5Gy)γ射线照射后24h,端粒酶的活性呈剂量依赖式增加;2-3Gy时增加的幅度减低;而较高剂量(4-12Gy)γ射线照射时,又呈剂量依赖式增加。与照射24h相比。在较高剂量(4-12Gy)照射后72及120h。酶的活性呈剂量依赣式减少。结论 HeLa细胞受γ射线照射后。端粒酶活性增加;不同剂量范围。增加幅度不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砷对人淋巴细胞过氧化氢酶(CAT)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NaAsO2(2、5、10、15、30、60 μmol/L)作用于淋巴细胞24、48、72 h,紫外分光法检测CAT活力.NaAsO2作用淋巴细胞72 h后,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AT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10 μmol/L染毒组淋巴细胞CAT活力提高,10 μmol/L以上染毒组CAT活力降低;与2、5 μmol/L染毒组比较,15~60 μmol/L染毒组淋巴细胞CAT活力降低,各染毒组在24 hCAT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存在时间-剂量交互效应(F=2.149,P<0.01);RT-PCR电泳结果可见,2~10 μmol/L染毒组淋巴细胞CAT/β-actin吸光度比值与对照组比较轻微上升,15~60 μmol/L染毒组淋巴细胞CAT/β-actin吸光度比值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且呈剂量-反应关系.结论:15 μmol/L以上NaAsO2可降低淋巴细胞内CAT活力及其基因的表达水平,CAT的诱导下降与地方性砷中毒易感性有关,可以考虑作为地方性砷中毒易感标志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60Coγ射线分割照射对CNE-2周期素B1(cyclin B1)、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表达和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方法采用PI单染,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结合半定量分析方法测定cyclin B1和PCNA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4.0、6.0、8.0 Gy60Coγ射线分割照射CNE-2细胞不同时间可发生G1、S和G2期细胞比例增多.4.0、6.0、8.0 Gy照射第1天PC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下降(P<0.05),第3、5天PC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照射后cyclin B1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下降(P<0.05),但各照射组间cyclin B1表达水平无差别(P>0.05).结论 60Coγ射线分割照射CNE-2细胞可诱发G1、S、G2期阻滞和抑制PCNA和cyclin B1的表达,但其抑制效应无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测定了48名健康成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电泳迁移率。结果表明淋巴细胞电泳迁移率与血型无关,与年龄、性别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用克隆法研究γ射线诱发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突变情况。方法 从一健康成年男子外周血中分离出淋巴细胞 ,种于 96孔板 ,进行淋巴细胞的克隆和HPRT基因突变细胞的筛选。结果 在一定剂量范围内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克隆率与照射剂量呈负相关 ,相关模型为 y =49.810 0 - 4.46 5 5D ,r2 =0 .96 6 2 (P <0 .0 5 ) ;HPRT基因突变频率与照射剂量呈正相关 ,相关模型为y =0 .0 95 8+1.5 5 0 1D ,r2 =0 .9878(P <0 .0 5 )。结论 淋巴细胞HPRT基因对辐射敏感 ,在一定剂量范围内 ,HPRT基因突变频率与照射剂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