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徐存立  张清波 《河北医学》2011,(11):1490-1492
目的:回顾分析经皮注射自体红骨髓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的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之间本科收治的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患者15例,在X线透视下定位穿刺将自体红骨髓注射至骨折断端,定期随访观察疗效。结果:1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0个月,中位随访数为12个月。14例达到骨性愈合,愈合时间4-11个月,中位愈合数为6个月。1例患者为胫骨中下段骨折,注射3次后演变为骨不连,予以手术内固定、植骨后骨折愈合。结论:经皮注射自体红骨髓是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的一种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自体骨髓移植结合中药治疗骨折延迟愈合25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自体骨髓移植结合中药补肾密骨片对骨折延迟愈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试验组采用局部经皮自体骨髓移植结合中药补肾密骨片治疗骨折延迟愈合患者25例,另设对照组采用单纯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骨折迟缓愈合患者25例,观察X线所示骨痂形成情况和临床体征,评价2组在治疗前后的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试验组25例患者骨折最终愈合,平均愈合时间7个月.对照组23例患者骨折最终愈合,平均愈合时间8.8个月.2组比较,骨折愈合时间有显著意义(P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治疗儿童四肢长骨干骨折术后骨延迟愈合的优越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2006-2014年我院应用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治疗的四肢长骨干骨折术后骨延迟愈合患儿53例(骨折端均稳定、无严重成角和短缩畸形),男性35例,女性18例,年龄1 ~ 16岁,平均年龄6.7岁.骨折部位:股骨20例,胫骨12例,肱骨10例,桡骨5例,尺骨5例,单纯腓骨1例,均为外伤性骨折术后骨延迟愈合.按照骨折术后至第1次骨髓移植的时间分组,4~6个月共23例作为A组,6~8个月共30例作为B组.从髂前上棘处抽吸骨髓穿刺抽取骨髓液5 ~ 20 mL,平均12.7 mL,经皮注入到X线定位的骨折延迟愈合处.术后定期摄X线片,观察、比较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本组所有骨折延迟愈合均获得随访,并随访至拆除内、外固定后至少6个月,最终47例获临床愈合,愈合时间距第1次骨髓移植后3 ~ 10个月,平均5.8个月.未愈合6例,A组1例,B组5例,骨髓移植2次后骨折处无明显骨痂生长,改为其他方法治疗.两组愈合时间和骨髓注射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最终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治疗儿童四肢长骨干骨折术后骨延迟愈合是一种操作简单、微创、安全、经济又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且早期行自体骨髓移植,可加快骨折愈合,缩短疗程,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自体植骨与人工异体植骨在手术治疗跟骨骨折中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0至2013年收治的90例跟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植骨方式不同分成自体植骨组和人工异体植骨组,每组各45例,比较两组术后一般情况、Böhler角、Gissane角、跟骨水平全长、丘部总高、轴长和体宽,评价患者总恢复情况。结果 自体植骨组在切口干燥时间和愈合时间均小于人工异体植骨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24 h引流量,自体植骨组明显小于人工异体植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125,P=0.036)。对90例患者进行了12~18个月的随访,对患者手术前、术后第1天、第4个月和第8个月的Böhler角、Gissane角、轴长、体宽、丘部总高和水平全长进行测量,发现两组患者在这5个指标上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两组患者治疗后的Böhler角、Gissane角和丘部总高与治疗前相比具有较大改善(P<0.05),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均大于95%。自体植骨组有1例患者切口流出淡黄色液体,并延迟愈合,1例腓肠皮神经损伤;人工异体植骨组2 例切口流出淡黄色液体,延迟愈合,2例皮肤坏死,1例腓骨长短肌腱滑脱。结论 自体植骨与人工异体植骨在手术治疗跟骨骨折中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陕西医学杂志》2015,(4):449-450
目的:回顾分析经皮微创自体骨髓血注射治疗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之间本科收治的骨折延迟愈合患者19例,通过X线透视下定位穿刺,采用微创技术将自体红骨髓注射至骨折延迟愈合断端,定期随访观察疗效。结果:骨折延迟愈合19例患者均获得了随访,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其中18例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0个月。1例患者效果不佳,给予开放手术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后骨折愈合。结论:经皮微创自体骨髓血注射治疗骨折延迟愈合是一种简单、有效、经济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加植骨术治疗股骨胫骨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的疗效.方法对32例股骨胫骨骨折患者不愈合及延迟愈合患者使用扩髓型交锁髓内钉治疗,10例患者同时行植骨术.结果 32例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愈合时间8.3~43个月,平均13.4个月,无感染及断钉等现象发生.结论交锁髓内钉固定加植骨术是治疗股骨胫骨干骨折术后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梁国建   《中国医学工程》2012,(1):82+85-82,85
目的对采用自体骨髓移植且患有骨不连和骨愈合延迟的患者进行疗效评估与观察。方法抽取78例骨不连和骨愈合延迟的骨折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39例。分别采用理疗法和自体骨髓移植法进行治疗。结果 B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一段时间内的骨痂生长情况明显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治疗后出现病情反复的患者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结论采用自体骨髓移植的方法对患有骨不连和骨愈合延迟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治疗胫骨不连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7例与对照组13例作对比分析。操作在严格无菌局麻下进行。在X光电视监视下,将一枚骨穿针穿入骨不连部位,然后抽取自体髂骨:骨髓并立即注入胫骨不连部位,一次注入约20~40ml,注射后患肢应给予有效的固定。3周一次,注射2~3。结果16例胫骨不连患获得愈合,骨折愈合率96.1%,平均愈合时间7.5个月。结论经皮自体骨髓移植在胫骨不连部位有成骨作用,采用自体骨髓移植方法治疗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实用新技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胫骨干骨折并发骨折愈合不良的原因及治疗。方法: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胫骨干骨折112例,其中,7例出现骨折延迟愈合,2例不愈合,均行锁钉动力化、注入骨髓、理疗、二次手术植骨固定等治疗等结果: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4个月,均骨性愈合。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长骨干骨折发生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等并发症时,正确的器械选择、手术操作及术后严格管理可减少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的发生。静力性固定变为动力性同定、自体骨髓移植、电频脉冲、二次手术为治疗骨折愈合不良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骨折不愈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骨折不愈合梁雨田综述张伯勋卢世璧审校关键词骨折;骨髓移植;骨不连;预后;综述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R683在骨科领域里,骨折不愈合是骨折常见的并发症。常用的方法是自体新鲜松质骨或吻合血管的骨和骨膜移植加坚强的内或外固定。虽然自体...  相似文献   

11.
体外培养经皮移植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四肢骨不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经皮移植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治疗四肢骨折骨不连的效果。方法:12例四肢骨折骨不连患者采用体外培养经皮移植自体MSCs治疗。结果:9例获得了骨性愈合,骨折愈合平均时间为5个月(4~7月),X线显示骨折线消失,骨痂形成。骨折愈合率为75%(9/12)。结论:体外培养经皮移植自体MSCs治疗四肢骨折骨不连创伤小、安全、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交锁髓内针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1月~2011年12月采用交锁髓内针固定治疗98例胫骨骨折患者,62例病人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36例难以闭合复位者采用小切口开放复位内固定术。结果术后92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3~12月,平均8月,88例骨折患者平均愈合时间6.8月。8例发生骨折延迟愈合,2例患者1年后仍未愈合,经自体髂骨移植钢板固定后5月愈合,无不愈合及畸形愈合。结论交锁髓内针治疗胫骨骨折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谷康泰灵治疗胫腓骨骨折50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观察谷康泰灵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5 0例新鲜胫腓骨折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术后开始静点谷康泰灵 1 0ml,每日 1次 ,对照组不用促进骨折愈合药物。术后平均随访 1 0个月 ( 3~ 2 4个月 )。结果治疗组 2 5例骨折平均愈合天数(临床愈合 ) 45天 ,与对照组 62天相比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治疗组延迟愈合 3例 ,无骨不连发生 (延迟愈合与骨不连发生率 8% ) ;对照组延迟愈合 5例 ,骨不连 2例 (延迟愈合与骨不连发生率 2 8% ) ,两者相比有显著差异 (X2 检验 ,P <0 .0 5 )。结论谷康泰灵可加速骨折愈合 ,降低骨延迟愈合及骨不连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皮自体骨髓移植配合中药治疗四肢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185例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在骨折不愈合部位注入自髂骨抽取的骨髓,同时配合中药辨证加减、术后外固定及功能锻炼治疗。结果185例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其中注射1次愈合者23例,2次者115例,3次者43例,4次者4例。结论采用经皮自体骨髓移植配合中药治疗四肢骨不连,具有取材方便,创伤小,痛苦少,避免移植手术供区、受区并发症,操作简单安全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皮自体骨髓注射移植治疗四肢骨折不愈合的疗效。方法:于骨折不愈合部位注入自髂骨抽取的骨髓。结果:经注射1~3次,历时4~9个月,平均6个月达到骨性愈合。结论:经皮自体骨髓注射移植治疗四肢骨折不愈合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16.
Background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results of treating hypertrophic nonunion of mid-shaft clavicle fracture with a limited contact dynamic compression plate (LC-DCP) without autologous cancellous bone graft.MethodsFrom 1995 to 2008, 51 cases of hypertrophic nonunion of mid-shaft clavicle fracture were managed with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by LC-DCP without bone graft involvement. Of these 51 cases, 30 had nonunion after failure of initial surgical treatment (Group 1), and 21 had nonunion after failure of conservative treatment (Group 2).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case management were the same for both groups, with the average follow-up period being 20.4 months (range 18–36). Our study evaluated the radiographic results and functional outcomes of these cases according to the quick disability of arm, shoulder, and hand score.ResultsAll 51 cases resulted in uneventful union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garding patient demography, cause of injury,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functional scores, length of operation, union time, and duration of hospitalization (p > 0.05).ConclusionLC-DCP fixation i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treating hypertrophic nonunion of mid-shaft clavicle fracture. Local bone graft is sufficient to achieve necessary union, and autologous bone graft from other sites of the body appears unnecessary.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一期应用在治疗胫骨平台上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对照的原则,将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间收治的胫骨平台上端粉碎性骨折的患者55例,随机分为PRP组29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切开复位钢板螺钉或髓内钉内固定的同时给与异体骨植骨,PRP组患者在常规切开复位异体植骨的基础上加用制备的自体PRP在粉碎性骨折缺损处植入复位并固定。观察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结果:对以上患者进行随访后发现,两组患者膝关节恢复情况尚可,PRP组骨折愈合的平均时间约(17.4±2.1)周,未见骨不连、骨不愈合以及自体输血等并发症。对照组骨折愈合的平均时间为(23.5±3.7)周。PRP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RP治疗胫骨平台上端粉碎性骨折时可加速骨折愈合,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骨皮质剥离加Phemister植骨治疗内固定术后骨不连、骨延迟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6年2月~2012年10月采用骨皮质剥离加Phemister植骨的方法治疗的四肢长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骨延迟愈合患者12例.根据骨折部位不同,植骨前分别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及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对患者术后情况进行随访,统计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及关节功能情况.结果 本组1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38个月,平均23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无感染、骨髓炎、骨化性肌炎,内固定松动、钉板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本组12例患者中9例骨关节功能为优,肱骨骨折1例(肩、肘),尺、桡骨骨折4例(肘、腕),胫骨骨折2例(膝、踝),股骨骨折2例(膝);良2例,1例桡骨骨折患者腕关节功能为良,1例胫腓骨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为良;1例胫骨骨折患者踝关节功能差.骨折植骨术后各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1.7%(11/12).结论 骨皮质剥离加Phemister植骨治疗内固定术后骨不连、骨延迟愈合均获骨性愈合,关节功能良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