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伊贝沙坦对糖基化终产物(AGEs)干预下人肾系膜细胞(HRMC)β1-整合素表达以及胞外基质(ECM)成分Ⅳ型胶原(Ⅳ-C)分泌的影响.方法 用糖基化终产物-牛血清白蛋白(AGE-BSA)干预HRMC(AGE-BSA组),用不同浓度的伊贝沙坦与AGE-BSA共同干预HRMC48 h(伊贝沙坦干预组).RT-PCR法测定细胞β1-整合素mRNA水平;Western b1ot法检测β1-整合素蛋白表达;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Ⅳ-C含量.结果 与AGE-BSA组相比,伊贝沙坦干预组能下调由AGE-BSA诱导的HRMCβ1-整合素mRNA和蛋白表达的升高,并抑制培养上清Ⅳ-C的分泌(P<0.05).结论 伊贝沙坦可能通过抑制AGEs引起的上述改变而发挥其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抑制糖基化终产物(AGEs)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钙化的可能机制。方法在含10 mmol·L~(-1)β-甘油磷酸培养液中加入200 mg·L~(-1)的AGEs及不同浓度(10~(-7)~10~(-5)mol·L~(-1))的罗格列酮体外培养VSMCs,采用甲-酚酞络合酮方法测定细胞钙含量,real time-PCR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Rage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Tnf-α、Il-6水平。结果 AGEs可使VSMCs钙含量增加,Tnf-α、Il-6及Rage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P<0.01);罗格列酮组均可降低VSMCs细胞层钙含量,抑制上述影响(P<0.05)。结论罗格列酮可能通过抑制VSMCs Rage表达,降低Tnf-α、Il-6表达和分泌,减轻AGEs诱导的VSMCs钙化。  相似文献   

3.
罗格列酮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整合素β_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PPARγ)配体罗格列酮对肺腺癌A549细胞粘附分子整合素β1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RT-PCR)和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仪分别测定罗格列酮对A549细胞PPARγ、整合素β1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罗格列酮激动A549细胞PPARγ的表达,抑制整合素β1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呈剂量依赖关系。用PPARγ阻断剂GW9662,可取消其对整合素β1的抑制作用(P<0.05),用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ERK抑制剂PD98059,可取消PPARγ对整合素β1的表达调控(P<0.05)。结论罗格列酮活化PPARγ抑制整合素β1的表达,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参与此过程。  相似文献   

4.
魏娟  孙子林  杨涛  戴荣峰  袁杨 《江苏医药》2007,33(5):483-485
目的 探讨糖基化终产物(AGEs)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RC)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在培养的人肾系膜细胞(HRMC)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AGEs干预24 h和同一浓度AGEs干预HRMC不同的时间点,以无血清培养基(DMEM)和相应浓度的牛血清白蛋白(BSA)为对照.RT-PCR法检测EMMPRIN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经各浓度及各时间点AGEs干预后, HMRC的EMMPRIN mRN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且随AGEs浓度以及干预时间增加,EMMPRIN mRNA水平也明显逐渐降低(P<0.05).结论 EMMPRIN可能是AGEs所致糖尿病肾病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HKC)转分化及ERK1/2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肾小管上皮细胞(HKC)分为对照组、AGEs刺激组、AGEs加氟伐他汀组和AGEs加ERK1/2阻断剂PD98059组,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α-SMA、E-钙黏着糖蛋白(E-cadher-in)、Ⅰ型胶原(collagenⅠ,ColⅠ)、细胞外信号调节酶1和2(ERK1/2)及其磷酸化蛋白(p-ERK1/2)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细胞上清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分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α-SMA和E-cadherin 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GEs组肾小管细胞α-SMA和Col I蛋白表达明显上调,细胞培养上清中TGF-β1含量增加,α-SMA mRNA的表达增加,而E-cadherin蛋白和mRNA表达下调;AGEs刺激细胞15minp-ERK1/2表达明显增强,1h达到高峰。PD98059和氟伐他汀能够抑制AGEs刺激引起的HKC细胞α-SMA和ColI的表达及ERK1/2的磷酸化;减少TGF-β1的含量;下调AGEs刺激引起的HKC细胞α-SMA mRNA的表达;同时能够逆转AGEs刺激引起的HKC细胞E-cadherin蛋白和mR-NA的下调表达。结论氟伐他汀抑制AGEs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和胶原I的合成可能是通过抑制ERK1/2信号通路活化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1(SOCS-1)对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HKC)转分化及JAK/STA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应用脂质体2000分别转染pCR3.1/SOCS-1表达质粒和pCR3.1空质粒载体,G418筛选阳性克隆。分别采用白蛋白和AGEs进行刺激。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SOCS-1、α-SMA、E-钙黏着糖蛋白(E-cadherin)、Ⅰ型胶原(collagenI,ColI)、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1、3(STAT1、STAT3)及其磷酸化蛋白(p-STAT1、p-STAT3)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细胞上清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分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α-SMA和E-cadherin 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GEs组肾小管细胞α-SMA和ColI蛋白表达明显上调,细胞培养上清中TGF-β1含量增加,α-SMA mRNA的表达增加,而E-cadherin蛋白和mRNA表达下调。SOCS-1过表达能够抑制AGEs刺激引起的HKC细胞α-SMA和ColI的表达及STAT1和STAT3的磷酸化,减少TGF-β1的含量,下调AGEs刺激引起的HKC细胞α-SMA mRNA的表达,同时能够逆转AGEs刺激引起的HKC细胞E-cadherin蛋白和mR-NA的下调表达。结论SOCS-1过表达抑制AGEs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可能是通过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活化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对高糖诱导的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及胰腺十二指肠同源盒因子-1(PDX-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正常浓度葡萄糖、正常浓度葡萄糖 罗格列酮、高浓度葡萄糖、高浓度葡萄糖 罗格列酮培养RIN-m细胞(大鼠胰岛细胞瘤细胞系).采用放射免疫的方法检测胰岛素水平,RT-PCR方法检测PDX-1及胰岛素mRNA表达水平.结果 (1)长期高糖培养引起RIN-m细胞胰岛素分泌水平降低(P<0.01).长期高糖作用使RIN-m细胞PDX-1及胰岛素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2)罗格列酮早期干预可以增加高糖环境下RIN-m细胞胰岛索分泌水平(P<0.01).罗格列酮早期干预可以显著上调高糖环境下RIN-m细胞PDX-1及胰岛素mRNA的表达水平(P<0.01).结论 罗格列酮可以通过上调PDX-1和胰岛素基因表达,延缓高糖环境下的β细胞胰岛素合成和分泌功能的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罗格列酮对高糖状态下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及细胞活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首先观察高糖状态下HK-2细胞TGF-β1表达情况,然后用不同浓度的罗格列酮刺激48h及使用相同浓度的罗格列酮刺激不同时间,利用Westernblotting法观察各实验组细胞TGF-β1蛋白表达情况,使用ELISA法观察各实验组培养液中Ⅳ型胶原表达的变化。结果罗格列酮可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抑制高糖状态下人肾小管上皮细胞TGF-β1、Ⅳ型胶原酶的表达(P<0.05)。结论罗格列酮可以保护高糖状态下肾小管上皮细胞,部分机制是通过抑制TGF-β1、Ⅳ型胶原酶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江苏医药》2012,38(6)
目的 研究糖基化终产物( AGEs)对人胰腺癌细胞株Patu8988表面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的影响,探讨AGEs诱导的肿瘤细胞对T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 以糖基化牛血清白蛋白(AGE-BSA)干预细胞株Patu8988为实验组,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对照组,孵育72 h后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细胞表面PD-L1表达的变化;AGE-BSA诱导的Patu8988细胞与人T细胞共培养,72 h后用细胞增殖和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T细胞增殖.结果 AGE-BSA诱导72 h后,Patu8988细胞表面PD-L1的表达呈浓度依赖性升高(P<0.05).肿瘤细胞经AGEs诱导后抑制T细胞增殖能力增强(P<0.05),用抗PD-L1单抗阻断后抑制作用减弱(P<0.05).结论 AGEs通过上调Patu8988细胞表面PD-L1的表达抑制T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0.
糖基化终产物对人肾系膜细胞分泌白介素8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糖基化终产物 (AGEs)对人肾系膜细胞 (HRMC)分泌白介素 8(IL 8)的影响。方法 常规制备糖基化终产物 (AGEs BSA) ,干预体外培养的HRMC ,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IL 8浓度。结果 不同浓度AGEs BSA(16 0、32 0和 6 4 0 μg/ml)干预HRMC 4 8h ,上清中IL 8水平分别为 178 1± 15 6、4 75 4± 18 9和 2 4 85 2± 99 9pg/ml(P <0 0 1) ;AGEs BSA(6 4 0 μg/ml)干预HRMC4h后IL 8分泌量开始升高 (71 9± 9 2 pg/ml) ,并随时间延长 (8、2 4和 4 8h)进一步升高 ,分别为 5 4 6 6± 4 9 7、6 5 2 1± 4 2 8和 2 4 85 2± 99 9pg/ml(P <0 0 1)。 结论 AGEs BSA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方式增加HRMC分泌IL 8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对心肌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表达的影响,以及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原代培养SD大鼠乳鼠心肌细胞,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给予不同干预,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和蛋白印迹方法检测m RNA及GLUT1和p38MAPK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胰岛素抵抗心肌细胞有GLU1表达,其中对照组与BSA组GLU1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化白蛋白AGE-BSA可诱导其GLU1表达降低,AGE-BS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阻断p38MAPK途径后表达量明显上升(P<0.05),对照组与BSA组比较,p38MAPK磷酸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GE-BSA可导致p38MAPK磷酸化的增加,AGE-BS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基化终产物AGEs可诱导胰岛素抵抗心肌细胞GLUT1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此过程与p38-MAPK磷酸化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糖基化终产物(AGEs)对人胰腺癌细胞株Patu8988表面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的影响,探讨AGEs诱导的肿瘤细胞对T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以糖基化牛血清白蛋白(AGE-BSA)干预细胞株Patu8988为实验组,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对照组,孵育72h后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细胞表面PD-L1表达的变化;AGE-BSA诱导的Patu8988细胞与人T细胞共培养,72h后用细胞增殖和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T细胞增殖。结果 AGE-BSA诱导72h后,Patu8988细胞表面PD-L1的表达呈浓度依赖性升高(P<0.05)。肿瘤细胞经AGEs诱导后抑制T细胞增殖能力增强(P<0.05),用抗PD-L1单抗阻断后抑制作用减弱(P<0.05)。结论 AGEs通过上调Patu8988细胞表面PD-L1的表达抑制T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 maleate)对糖尿病肾病的保护机制。方法: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别培养在正常糖浓度(5.5mmol/L),高糖浓度(25mmol/L)及25mmol/L葡萄糖+20μmol/L罗格列酮的培养液中。CCK-8测定系膜细胞增殖;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Ⅳ型胶原(Col-Ⅳ)、纤维连接蛋白(F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明胶酶谱法检测培养上清液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9)的活性。结果:高糖组系膜细胞较正常对照组出现增殖增加,合成基质蛋白Col-Ⅳ、FN增多;MMP-2及MMP-9活性下降;TIMP-1含量增加;TGF-β1分泌增加。与高糖组比较,罗格列酮干预后能逆转上述变化。结论:罗格列酮能抑制高糖培养的系膜细胞增殖,减少胞外基质合成,增加胞外基质的降解。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重组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对人肾系膜细胞(HRMC)趋化因子Fkn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用重组MMP-2干预体外培养的HRMC,逆转录PCR检测Fkn mRNA表达,ELISA法检测HRMC上清液中Fkn蛋白含量。结果 HRMC的Fkn mRNA表达水平随MMP-2浓度增加而增加(P<0.05),上清液中Fkn蛋白含量随MMP-2浓度增加而降低(P<0.05)。结论重组MMP-2可以增加Fkn mRNA的表达,而降低上清液中Fkn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及转化生长因子(TC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CF) mRNA表达及细胞外基质分泌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0,1,10,100,500 mg·L-1)的银杏叶提取物处理 HSC-T6 24 h及48 h后,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及空白对照组中TGF—β1,CTGF mRNA的表达;放射免疫法分析上清液中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透明质酸和层粘连蛋白的含量;MTT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银杏叶提取物10,100,500 mg·L-1能明显抑制 TGF-β1和CTGF mRNA的表达,降低上清液中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透明质酸和层粘连蛋白的含量 (P<0.01或P<0.05),在一定范围内呈随剂量增加及时间的延长,抑制效率增加;并可抑制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影响HSC-T6的细胞周期,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明显抑制HSC-T6的增殖,降低其细胞因子基因表达及细胞外基质的分泌。  相似文献   

16.
阿托伐他汀对高糖培养人肾系膜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对高糖培养人肾系膜细胞进行阿托伐他汀干预试验,观察人肾系膜细胞增殖、肾上腺髓质素(AM)、转化生长因子β1(TGF β1)mRNA表达的影响,及细胞培养液中AM、血管紧张素Ⅱ(AngⅡ)、TGF β1、层粘连蛋白(LN)和Ⅳ型胶原含量的变化。结果阿托伐他汀对高糖培养下人肾系膜细胞的过度增殖,TGF β1、AngⅡ、AM、LN和Ⅳ型胶原合成、分泌增多的变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 01)。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抑制高糖刺激的肾系膜细胞增殖,通过抑制AngⅡ、TGF β1 的表达、分泌,降低基质蛋白生成和沉积,发挥其肾脏保护作用。在AngⅡ、TGF β1 的表达和分泌下降后,AM的表达和分泌也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α-硫辛酸(LA)对糖基化终产物(AGEs)作用下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HUVEC)表面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分子表达及培养上清液中可溶性PD-L1(sPD-L1)浓度的影响。方法实验分四组:正常对照组(C组:RPMI1640培养);糖基化牛血清白蛋白(AGE-BSA)组[培养液分别为AGE-BSA50mg/ml(AG50组)、200mg/ml(AG200组)和400mg/ml(AG400组)];牛血清白蛋白(BSA)对照组[培养液分别为BSA50mg/ml(BG50组)、200mg/ml(BG200组)和400mg/ml(BG400组)];药物干预组[培养液分别为RPMI1640+200μmol/LLA(C+LA200组)、200mg/mlAGE-BSA+200μmol/LLA(AG200+LA200组)]。孵育72h后,检测各组HUVEC细胞表面PD-L1的表达及上清液中sPD-L1浓度的变化。结果不同浓度AGE-BSA作用细胞72h,PD-L1的表达及sPD-L1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其效应呈现一定的浓度依赖性。在LA干预下,AG200+LA200组PD-L1表达及s...  相似文献   

18.
蒋志华  曹小俊  施毕旻 《江苏医药》2012,38(21):2540-2542
目的 观察内皮细胞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的表达以及糖基化终产物(AGEs)对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随机分为三组:AGEs 200 μg/ml+α-硫辛酸200μmol/L药物干预组(A组)、AGEs 200 μg/ml作用组(B组)、正常对照组(C组).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RAGE表达,RT-PCR分析MMPs的表达变化.结果 内皮细胞表面RAGE呈高表达.与C组相比,B组MMP-1、MMP-7、MMP-9、MMP- 11和MMP-12 mRNA表达上调,而A组能下调AGEs作用下的内皮细胞MMPs的表达.结论 α-硫辛酸能抑制AGEs与RAGE相互作用诱导的MMPs表达,从而有助于减少因动脉斑块破裂引起的急性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复方中药对肝星状细胞胶原合成与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丹参对肝星状细胞胶原合成与降解的影响.方法选择肝星状细胞系作为体外研究对象,MTT法观察药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Ⅰ、Ⅲ、V型胶原含量,RNA-cDNA分子杂交检测细胞内Ⅰ、Ⅲ、Ⅳ型胶原及TGF β1 mRNA稳态水平.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检测间质胶原酶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中药复方丹参明显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且呈剂量依赖趋势,与对照组比较,中药组细胞上清液中Ⅰ、Ⅲ、Ⅳ型胶原含量明显降低,细胞内Ⅰ、Ⅲ、Ⅳ型胶原及TGF β1 mRNA稳态水平明显降低,间质胶原酶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增强,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受到抑制(P<0.01).结论中药复方丹参可能通过抑制肝星状细胞的增殖,抑制胶原的异常合成,促进异常沉积胶原的降解,从而起到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外源性转移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l,TGF-β1)对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的激活作用,观察鬼针草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Bidens Bipinnata L,TFB)对HSC中smad2/7和Ⅰ型胶原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以探讨TFB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Collagenase Ⅳ胶原酶原位肝灌注法分离HSC,MTT法观察TFB对TGF-β1刺激下HSC增殖的作用,ELISA法检测HSC自分泌TGF-β1和产生Ⅰ型胶原的影响;RT-PCR法观察分析TFB对TGF-β1刺激下HSC中smad2/7和Ⅰ型胶原基因表达的影响;Westernblot法观察TFB对TGF-β1刺激下HSC中smad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TGF-β1明显促进HSC增殖、自分泌TGF-β1和产生胶原,促进HSCsmad2、Ⅰ型胶原mRNA及smad2蛋白的表达,明显抑制smad7mRNA表达(P<0.05),TFB作用后,TGF-β1刺激的HSC中smads2mRNA、蛋白和Ⅰ型胶原mRNA表达受到抑制,smad7mRNA表达明显上调。结论TFB抗肝纤维化作用可能与其阻断HSCTGF-β1通路进而阻断HSC的活化、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