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Ommaya囊置入联合伽玛刀治疗大型囊性脑转移瘤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应用立体定向Ommaya囊置入抽吸结合伽玛刀治疗脑转移瘤病例资料,病人平均年龄61.2岁.周边剂量13~20 Gy(平均16.3 Gy),等剂量曲线为45%~60%(平均52.1%).结果 18例囊性转移瘤中,Ommaya囊置入前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Ommaya囊置入术及尼莫司汀(nimustine,ACNU)囊内化疗对颅内囊性胶质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诊断明确的31例颅内囊性胶质瘤患者,置入Ommaya囊后,再进行穿刺引流囊液和Ommaya囊内注射尼莫司汀。结果 18例恶性程度高的胶质瘤近期(2~3个月)随访结果:临床症状消失11例,好转4例,死亡3例。13例低度恶性胶质瘤中远期(6~42个月)随访结果:临床症状消失9例,好转2例,加重1例,死亡1例。结论本组结果表明立体定向置入Ommaya囊结合尼莫司汀囊内化疗是临床治疗颅内囊性胶质瘤一种简便、经济、有效、创伤小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穿刺活检加内放疗联合γ-刀治疗囊性胶质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4例脑深部及功能区囊性脑胶质瘤行CT导向立体定向穿刺活检,抽吸囊液并置入同位素,2p内放疗后再对胶质瘤实体部分(包括囊壁)行γ-刀治疗,其中13例置入Ommaya管。结果术后24例临床症状均有好转或改善。术后2~3个月行影像学复查,显效17例,有效5例,无效1例,恶化1例,有效率为91.7%(22/24)。术后随访6~36个月,术后6、12、24、36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5.8%(23/24)、83-3%(20/24)、63.2%(12/19)、46.2%(6/13)。无手术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利用立体定向术加内放疗联合γ-刀治疗脑深部及功能区囊性胶质瘤,具有微创、安全、并发症少、有明显的近期效果和有效的肿瘤控制率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开颅术后复发囊性颅咽管瘤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科13例复发囊性颅咽管瘤患者应用立体定向穿刺、Ommaya管置入反复抽吸囊液,配合32P内放疗治疗。术后长期随访观察疗效。结果在手术抽出囊液后,大多数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迅速改善。全部患者术后随访6~60个月,平均32.4个月。经影像学检查证实,术后囊腔消失、肿瘤无复发8例;肿瘤明显缩小、囊腔不足5ml者4例;1例多囊性肿瘤控制不理想,囊腔反复增大,多次门诊穿刺抽液,仅能控制症状。肿瘤总的有效控制率为92.3%。无手术相关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联合应用立体定向Ommaya管置入反复抽吸囊液,配合32P内放疗的方法,可以安全有效的治疗复发囊性颅咽管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穿刺术和Ommaya囊置入术在治疗颅内囊性病变中的应用技巧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华山医院伽马分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3例不同颅内囊性病变患者,对该3例诊断明确的颅内囊性患者(分别为右颞转移瘤、左侧CPA神经鞘瘤、颅内多发病变)在立体定向穿刺后置入Ommaya囊,再根据具体病情给予囊腔逐渐抽吸,使囊液逐渐减少至最少,给予伽玛刀的治疗方法。 结果3例病例均在多次抽取囊液后行伽玛刀治疗,无不适反应,均未出现皮肤感染、颅内感染、硬膜外血肿等因手术操作导致的并发症。 结论治疗颅内囊性病变,尤其是高龄病人或由于其他原因不能耐受全麻手术的患者时,立体定向加Ommaya囊置入术不失为一种简便、经济、有效、微创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立体定向治疗颅内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技术治疗脑深部病变的疗效.方法利用ASA-601S和Fischer脑立体定向仪治疗82例脑深部病变患者,行定向活检治疗22例,血肿清除治疗5例,脑脓肿抽吸术2例,囊性颅咽管瘤置入Ommaya管治疗53例.结果活检确诊为胶质瘤10例,生殖细胞瘤4例,脑寄生虫3例,肺癌脑转移4例,1例第三脑室后部病变活检为胶质细胞增生.4例胶质瘤行手术治疗后病情好转,其余肿瘤行放射治疗,有6例痊愈(4例生殖细胞瘤,2例转移性肿瘤).3例寄生虫经对症治疗后痊愈;2例脑脓肿经抽吸、抗炎治疗后痊愈;脑血肿5例经治疗痊愈;53例颅咽管瘤置放Ommaya管后3例痊愈(行囊内放疗),50例好转.结论立体定向治疗脑深部病变定位精确、损伤小、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值得提侣.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钻孔引流和Ommaya管置入术在治疗囊性胶质瘤中的应用技巧及疗效。方法对诊断明确的53例囊性胶质瘤病人在钻孔后置入Ommaya管,再根据具体病情分别采用持续引流、囊腔冲洗、控释化疗及免疫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结果29例恶性程度高的胶质瘤近期(2~3个月)随访结果:临床症状消失20例,好转5例,死亡4例。24例低度恶性胶质瘤中远期(6~42个月)随访结果:临床症状消失10例,好转6例,加重4例,无变化3例,死亡1例。结论治疗复发或高度恶性囊性胶质瘤时,钻孔引流加Ommaya管置入术不失为一种简便、经济、有效、创伤小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Ommaya囊植入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经Ommaya囊植入侧脑室给药在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科收治的22例行Ommaya囊植入与否的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行Ommaya囊植入治疗的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均治愈,治愈率6/6,平均住院天数(105.3±18.1)d,其两性霉素B平均应用天数(75.0±18.1)d。对照组16例,治愈6例,其治愈者平均住院天数(150.0±32.2)d、两性霉素B平均应用天数(139.6±29.5)d。两组临床疗效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Ommaya囊植入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可提高治愈率,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9.
Ommaya囊在复发性硬膜下积液手术中的应用(附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Ommaya囊在治疗复发性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手术中的效果。方法对8例复发性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置入Ommaya囊后行穿刺抽吸术治疗。结果8例患者经3~7次穿刺抽吸后,临床症状均消失,3个月内复查头颅CT示硬膜下积液均消失,随访6个月均无复发。结论Ommaya囊置入后行穿刺抽吸术是治疗复发性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Ommaya囊穿刺引流结合侧脑室外引流在重度脑室出血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将我科2007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46例重度脑室出血患者随机分为:Ommaya囊结合侧脑室外引流治疗组和单纯侧脑室外引流组,将两组患者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Ommaya囊治疗组的交通性脑积水及颅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纯脑室外引流组(P0.05),术后3个月GOS评分:Ommaya囊治疗组良好8例,中残10例,重残3例,死亡3例;单纯外引流组良好5例,中残4例,重残8例,死亡5例。Ommaya囊治疗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单纯外引流组(P0.05)。结论 Ommaya囊穿刺引流结合侧脑室外引流治疗重度脑室出血,可以降低颅内感染及脑积水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质量,是脑室出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立体定向治疗颅脑病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技术治疗脑深部病变的疗效。方法:利用ASA-601S和Fischer脑立体定向仪治疗82例脑深部病变患者,行定向活检治疗22例,血肿清除治疗5例,脑脓肿抽吸术2例,囊性颅咽管瘤置入Ommaya管治疗53例。结果:活检确诊为胶质瘤10例,生殖细胞瘤4例,脑寄生虫3例,肺癌脑转移4例,1例第三脑室后部病变活检为胶质细胞增生。4例胶质瘤行手术治疗后病情好转,其余肿瘤行放射治疗,有6例痊愈(4例生殖细胞瘤,2例转移性肿瘤)。3例寄生虫经过症治疗后痊愈;2例脑脓肿经抽吸、抗炎治疗后痊愈;脑血肿5例经治疗痊愈;53例颅咽管瘤置放Ommaya管后3例痊愈(行囊内放疗),50例好转。结论:立体定向治疗脑深部病变定位精确、损伤小、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Ommaya囊在低龄(<3岁)颅后窝肿瘤术后脑积水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7例低龄颅后窝肿瘤术后合并脑积水患儿的临床资料。7例均采用置入Ommaya囊的方法治疗脑积水,并随访3个月。结果 7例患儿在置入Ommaya囊后,通过间断穿刺抽液,脑积水症状均缓解,其中1例1个月后改为脑室-腹腔分流术并取出Ommaya储液囊。2例术后皮下积液通过Ommaya囊穿刺抽液治愈。结论 对于低龄颅后窝肿瘤术后脑积水,Ommaya囊置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Ommaya囊放液试验在正常压力性脑积水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56例正常压力性脑积水。至少2次及以上Tap试验结果阴性,进一步行侧脑室Ommaya囊置入,并经Ommaya囊脑脊液放液试验或持续引流试验,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治疗方案。结果 9例单次放液试验后症状改善(20~30 ml/次),19例2~3次放液试验后症状改善(20~30ml/次),26例持续引流试验后症状改善(3~7 d,150~200 ml/d)。48例行分流术,术后恢复良好;4例定期经Ommaya囊抽液治疗;2例首次放液试验后症状明显好转,未进一步处理,随访2~4年,以较高生活质量生存。2例评估阴性,未进一步处理。结论 经Ommaya囊放液试验在正常压力性脑积水术前评估中具有较高灵敏度,可作为初步评估困难后的一种进一步评估、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立体定向活检联合陀螺刀治疗囊性脑转移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囊性肺癌脑转移瘤采用立体定向活检与陀螺刀相结合治疗的疗效。方法对58例囊性肺癌脑转移瘤在CT导向下立体定向穿刺活检,并穿刺引流囊液使囊腔缩小,再行陀螺刀治疗。结果 58例患者57例明确了病理类型,肿瘤体积缩小,患者临床症状改善,陀螺刀治疗效果提高。结论立体定向手术联合陀螺刀治疗囊性肺癌脑转移瘤具有微创、安全、并发症少、有明显的近期效果和有效的肿瘤控制率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颅内囊性病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颅内囊性病变的手术方法 、有效性及优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自2002年12月至2009年11月采用立体定向手术治疗的29例颅内囊性病变患者(病灶37个)的临床资料,其中颅咽管瘤11例,胶质瘤5例,转移瘤3例,脑脓肿10例.18例肿瘤患者行Ommaya囊置入及32P内放疗[32内放疗剂量根据囊性病变体积,平均为800 μCi(500~1500 μCi)],1例单纯抽液后外放疗;10例脑脓肿患者置管引流8例,穿刺冲洗2例.结果 本组无手术出血及死亡患者.患者随访1~60月,平均10.6月,4例因无法联系而失访.11例颅咽管瘤患者(病灶11个)经32P内放疗症状稳定无复发.8例其他肿瘤患者(病灶12个)中有5例控制症状5~48月,3例无效(转移瘤2例,胶质母细胞瘤1例).10例脑脓肿患者(病灶14个)经穿刺引流症状消失治愈.2例颅咽管瘤患者32P内放疗后出现一过性尿崩、低热及呕吐. 结论 立体定向手术对于脑脓肿、囊性颅咽管瘤、体积不大的深部胶质瘤及转移瘤而言,较传统开颅手术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对体积较大、难于短期控制瘤液分泌的囊性转移瘤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Ommaya储液囊植入术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2010年收治的27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临床资料,其中Ommaya储液囊治疗组10例,采用两性霉素B、氟康唑治疗、Ommaya储液囊治疗。非Ommaya储液囊治疗对照组17例,只给予两性霉素B+氟康唑治疗。结果 Ommaya储液囊治疗组隐球菌转阴时间(20±8)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5±10)d,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mmaya储液囊治疗组治愈率60.0%,总有效率90.0%,病死率10.0%,好于对照组(治愈率29.4%,总有效率47.1%,病死率17.6%),两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植入Ommaya储液囊能有效改善症状,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好转率,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Ommaya囊置入术治疗脑积水合并颅内感染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0例脑积水合并颅内感染的临床资料。入院后,均行脑室镜探查+Ommaya囊置入术,术后经Ommaya囊抽取脑脊液,并视病情注射抗生素治疗,动态评估脑积水改善情况及颅内感染控制情况,待脑脊液恢复正常后再次行脑室镜探查,拔除Ommaya囊并行分流手术。结果 10例术后脑脊液恢复正常的时间21~36 d,平均(28.4±4.57)d。5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1例因脑室内粘连严重未行分流术,4例转变为静止性脑积水继续随访。10例出院时GOS评分4分。结论 对于脑积水合并颅内感染,Ommaya囊置入术可作为外引流术的替代方案,具备留置时间长、感染风险低等优势,可为后期分流手术争取足够时间窗、降低分流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还可经Ommaya囊注射抗生素治疗颅内感染,从而提高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Ommaya囊脑室植入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2014年收入我院的13例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入院除正规四联抗结核、脱水、激素治疗外,还予Ommaya囊脑室植入术,每天通过Ommaya囊穿刺测压和抽取或引流脑脊液。结果 Ommaya囊植入术后,13例均恢复良好出院。全部病例留置Ommaya囊1~2a,未并发神经缺损症状和痫性发作,无排异反应和头皮溃疡、坏死,未继发颅内感染。结论 Ommaya囊脑室植入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降颅压效果显著,留置时间长,安全性高,方便长期对颅内压及脑脊液的随访,对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有其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神经外科综合治疗囊性颅咽管瘤之方法.方法 选择7例囊性或以囊性为主的颅咽管瘤,在MRI CT引导下立体定向穿刺囊壁,置管冲洗后Ommaya囊留置,术后可抽吸囊液并行放射治疗或x-刀、r-刀治疗.12例囊性或以囊性为主的颅咽管瘤选择经采用多种开颅手术入路显微镜下肿瘤切除术,术后常规行放射治疗.结果 7例经立体定向置管Ommaya囊留置加放射或x-刀治疗后视力、视野障碍明显好转,6例有颅内压增高者术后均有显著缓解.术后3个月~3年复查MRI/ CT显示瘤腔缩小,无手术死亡,术后视丘下部功能紊乱反应轻.12例手术切除(全切除4例;次全切除3例;大部分切除5例)病例,术后视神经减压效果明显,颅高压症状改善显著,但术后视丘下部功能紊乱反应较重,2例需终身激素替代治疗.结论 对比开颅手术切除,囊性颅咽管瘤的Ommaya囊留置加放射治疗,该疗法安全、简便、有效,术后反应轻,可达到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影像学表现为囊性病变的脑转移癌的临床与病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4 例脑囊性转移癌病变的检查,探讨该囊肿的形成机制及CT导向立体定向穿刺的临床价值。方法 患者4 例,男性3 例,女性1 例,年龄28~49 岁。CT或MRI表现为脑内多发囊性病变;1 例手术,3 例CT立体定向穿刺活检,光镜下观察。结果 4 例中3 例诊为脑内小细胞未分化癌转移,1 例为肺腺样囊性癌脑转移。结论 脑囊性病变可以是脑转移癌的一种表现形式;CT导向立体定向穿刺对其确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