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起农村幼儿园甲型肝炎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4月20日-5月29日.焦作市武陟县西陶镇发生了一起以一所幼儿园为中心的甲型肝炎(以下简称甲肝)暴发。40天的流行期内。该幼儿园儿童共发病42例.罹患率为12.81%(42/328),同期全镇共报告甲肝病例69例.10岁以下儿童罹患率为1.32%(69/5249)。经调查证实是一起以幼儿日常生活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的甲肝暴发疫情。现将本次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卢毅  肖立军  王继杰  李透  刘建新 《实用预防医学》2007,14(5):1474-1474,1585
2007年5月,湖南省湘乡市某中学发生一起甲肝暴发流行。发病69例,罹患率2.01%,病例全部为该校男性寄宿生。经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证实为一起水型甲肝暴发,通过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疫情得到控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四川省阆中市西山中心校甲型肝炎(甲肝)暴发因素和控制措施。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西山中心校甲肝暴发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甲肝暴发,发病77例,罹患率120.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年ll—16岁(占77.92%),患者中有55例(71.43%)为住校学生,住校生罹患率是走读生的3.64倍。结论 报告迟缓,疫情蔓延历时54d,而学生普遍未进行甲肝疫苗接种,造成易感人群的大量积累是本次暴发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4.
韶山市某职业中专甲肝暴发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查某职业中专甲肝疫情暴发的原因和特点,为制定突发性疫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和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进行。结果 这是一起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黄疸型肝炎暴发流行,共发病49例,罹患率为7.49%。结论 加强甲肝疫情监测及人群甲肝病毒抗体水平监测。加强学校饮食、饮水卫生监测,加大易感人群的预防接种工作,对防止甲肝疫情暴发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贵州省2004年伤寒副伤寒暴发特征和暴发原因及处理现况,探讨防控对策。[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暴发疫情资料。[结果]全年暴发18起,报告病例670例,罹患率1.6%,占当年报告总数的10.2%;暴发高峰时间为6、7月份(26.9);水型暴发7起,报告病例456例(68.1%);边远贫困农村12起,罹患率为1.5%,学校4起,罹患率为3.2%,是农村的两倍;病原学诊断6起,共42例(6.3%),血培养阳性39例,甲型副伤寒(甲副)4起,病原菌证实1起伤寒与甲副混合暴发。[结论]伤寒副伤寒暴发常年可发生,水型暴发常见,学校、边远落后农村地区以及城郊结合部是防制重点,学生和农民是防制的高危人群;亟需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准备和处置能力,以控制或减少暴发。  相似文献   

6.
一起学校诺瓦克样病毒性胃肠炎暴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1起学校学生诺瓦克样病毒性胃肠炎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并对采集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共发生病例27例,罹患率3.87%;采集17份肛拭子和2份粪便标本,2份粪便样品检测出诺瓦克样病毒。结论此次疫情为感染诺瓦克样病毒而引起的1起群体性急性胃肠炎暴发。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 了解天津市和平区2005-2014年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流行特征,为有效预防学校传染病暴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和平区2005-2014年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和平区2005-2014年共报告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17起,发病514人,无死亡病例,平均罹患率为1.43%,占全区突发事件总数的80.95%;以呼吸道传染病事件为主,占82.35%,其中水痘所占比例最高共8起,占47.06%;事件集中出现在4-6月份和10-12月份;小学报告疫情起数最多共7起,占41.18%,托幼机构罹患率最高为12.23%,高于其他各类学校,学校出现暴发疫情罹患率随着学校等级的升高呈下降趋势;首例发病至事件报告时间间隔中位数为17 d,暴发疫情持续时间中位数为20 d,经检验,首例发病至报告时间间隔与疫情持续时间呈正相关。结论 学校是传染病暴发疫情的高发场所,各类学校均应提高传染病防控意识,做到早期发现病例、及时上报疫情、有效落实控制措施,尽量避免传染病疫情播散。  相似文献   

8.
深圳市福田区2009年1-5月流感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深圳市福田区2009年1~5月份流感暴发疫情特点,为开展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福田区2009年1~5月份流感暴发疫情处理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19起暴发疫情累计发病136例,平均罹患率14.21%;疫情集中在中小学内,发生呈逐月上升趋势,在四、五月份达到高峰;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A型及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暴发疫情交替出现。结论学校是易发生传染病爆发的场所,及时报告疫情、有效落实控制措施对于控制疫情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一起学校流感暴发的原因及流行特征,为控制类似的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流感样病例所在群体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症状典型病例咽拭子,采用MDCK Cells进行流感病毒分离。[结果]共发病116例,罹患率为10.0%。6年级罹患率最高(38.3%),4年级最低(1.9%),各年级罹患率差异有显著性。9份标本全部分离出毒株,均为乙型流感病毒维多利亚株。[结论]本次疫情由乙型流感病毒51起,暴发原因为未及时隔离治疗病人和未开展流感疫苗接种等。加强病原学监测和加大对中小学等单位进行流感疫苗预防接种对防止疫情暴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描述无锡市流感样病例暴发流行特征和影响因素,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无锡市2009年报告的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用多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mRT-PCR)检测各型流感病毒及其它呼吸道病毒,阳性者再用(RT-PCR)检测.结果 2009年共发生流感样病例疫情33起,1 006例,总罹患率为1.4%;均发生在学校,主要集中在9月;平均报告时间为5d.疫情的持续时间与学校隶属地(乡镇级、县级、市级)和报告及时性有关,罹患率与报告时已有病例数和报告及时性有关.共采样238份,阳性率为37.8%,主要为甲型H1N1和H3N2流感病毒.结论 2009年无锡市流感流行主要为散发及局部暴发,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对控制疫情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广州市2003—2007年诺如病毒性胃肠炎流行特征,为制定该病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广州市2003—2007年诺如病毒性胃肠炎暴发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3—2007年,广州市共报告22起群体性诺如病毒性胃肠炎暴发疫情,共计病例934例,每起疫情的罹患率波动在0.88%~37.93%之间。10—12月为发病高峰;男女性别比为1.25:1;发病年龄最小的5月龄,最大的91岁,10—39岁共发病572例,占总病例数的61.24%;13起疫情发生在学校,学生病例数占发病总数的58.78%。所有疫情均未找到明确的感染来源。22起疫情的病例均以呕吐、腹痛、腹泻、发热为主,儿童病例以呕吐为主,成人病例以腹泻为主。22起疫情共采集粪便标本219份,检出诺如病毒抗原81份,阳性率为36.99%,其余标本均未检测到诺如病毒抗原。结论广州市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秋冬季,多发生在学校等人群聚集的单位,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可避免疫情扩散。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2004-2010年洋县47起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与影响因素,为有效指导和防控学校传染病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等相关资料,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004-2010年洋县共报告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47起,患者1 188例,波及人数20 900人,平均罹患率5.68%,其中农村学校暴发疫情平均罹患率高于城镇学校暴发疫情平均罹患率(χ2=5.75,P<0.05);每年5~6月、11~12月为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高发季节;疫情发生频率较高居前5位的病种分别为流行性感冒(18起690例)、流行性腮腺炎(8起151例)、手足口病(7起39例)、风疹(5起108例)、水痘(4起92例),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及其他传染病平均罹患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2.93,P>0.05);学校卫生管理工作的薄弱及暴发疫情报告时间迟于法定报告时限要求,是造成疫情扩散的主要原因之一。结论洋县学校发生传染病暴发疫情的风险较高,农村学校是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的重点;每年5~6月、11~12月份,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风疹、水痘等是学校传染病疫情监测和防控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湘西自治州中小学传染病暴发疫情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分析1990-2004年湘西自治州中小学41起传染病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控制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相关资料,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1990-2004年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平均罹患率为9.56%,其中农村学校暴发起数及罹患率均明显高于城镇学校。(2)暴发疫情1995年前以肠道传染病为主,1995年以后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3)暴发疫情报告时间远远迟于国家法定报告时限要求,是造成疫情扩散蔓延的主要原因之一。结论 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完善学校卫生设施建设,依法开展学校卫生管理工作是有效控制学校暴发疫情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一起学校麻疹暴发流行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4月7日~5月7日,在平罗县某中学发生了一起以中学生为主的麻疹暴发流行,涉及高中3个年级24个班和1名教师,共发病45例,平均罹患率为1.68%,其中:学生44人,罹患率为1.76%,教师1人,罹患率为0.56%。通过采取以麻疹疫苗应急接种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在此期间疫情也未向外校扩散,其他学校在此期间未发现麻疹病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张家港市学校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为今后有效防控流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9年3月张家港市报告的学校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的现场调查资料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4年1月—2019年3月张家港市共报告15起学校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累计发病219例,平均罹患率为9.59‰,疫情持续时间中位数为6天。报告最多的月份为1月(5起),其次为3月(4起);疫情主要发生在小学(12起)和幼托机构(3起),幼托儿童的罹患率为43.24‰,小学生罹患率为8.21‰,幼托儿童的罹患率高于小学生(χ~2=111.942,P0.01);其中13起(86.67%)为公办学校,2起(13.33%)为民办学校,民办学校的罹患率为54.32‰,公办学校的罹患率为8.78‰,民办学校的罹患率高于公办学校(χ~2=82.133,P0.01);市区报告8起(53.33%),乡镇报告7起(46.67%),市区学校罹患率为11.22‰,乡镇学校的罹患率为8.30‰,市区学校的罹患率高于乡镇学校(χ~2=5.068,P0.05);15起疫情共采集168份咽拭子样本,有14起(93.33%)为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阳性标本103例,占61.31%),其中H3N2型5起、B型4起(Yamagata系2起、Victoria系2起)、H1N1型3起、H3N2和H1N1混合型1起、H1N1和Yamagata混合型1起。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疫情报告距首发病例发病时间和疫情流行时间成正相关(r=0.730,P0.01)。结论小学和幼托机构是张家港市学校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高发场所,应重点防控。在流感流行期间应加强防控,及时报告和采取隔离消毒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大连市水痘暴发疫情的流行情况,为制定水痘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大连市2007~2009年报告的82起水痘暴发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7~2009年累计报告水痘暴发疫情82起,其中13起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病952例,暴发点平均罹患率为1.38%。2007~2009年分别发生14起、138例,32起、529例,36起、285例;发生暴发疫情最多的是甘井子区(21起),发病最多的是甘井子区(274例),平均罹患率最高的是中山区(3.05%);发生暴发疫情最多的是小学(40起),发病最多的是小学(544例),平均罹患率最高的是托幼机构(4.99%);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分别发生26起、262例,35起、375例,9起、169例,12起、146例;952例病人中,男性557例,女性395例;0~4岁153例,5~9岁564例,10~14岁204例,≥15岁31例;托幼儿童339例,学生611例,其他人群2例。[结论]大连市的水痘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托幼机构,夏季多见。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2010年广州市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特征,为流感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广州市19家医疗机构作为哨点医院,统计每周在内、儿、急诊科就诊的流感样病例数和门诊就诊人数,计算出流感样病例就诊指数(ILI%);采集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和暴发疫点现患病例的漱口液或咽拭子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结果19家哨点医院全年监测流感样病例301219人次,流感样病例就诊指数为4.71%(301219/6398064)。全年共报告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17起,累计发病626例,罹患率介于0.75%~8.61%,其中15起发生在学校及托幼机构;疫情主要发生在3-4月(14起);17起疫情中现场采集病例漱口液共79份,结果显示12起疫情为季节性流感(B型10起、H3N2型2起),其他5起疫情未检测到流感病毒。共采集流感样病例标本2689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695份,阳性率为25.85%,其中B型294份(占42.30%)、H3N2型213份(占30.65%)、甲型H1N1流感188份(占27.05%)。结论2010年广州市流感流行毒株以B型、H3N2型为主,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3-4月,学校是高发场所,应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18.
2002年10月,湖南省祁阳县文明镇发生一起局部甲肝流行,发病36例,罹患率为66.89/10万,其中学生34例,占94.44%。疫情以该镇第一中心小学为主,波及毗邻4所学校及一所幼儿园,经流行病学调实验室证实,属一起接触型甲肝暴发。  相似文献   

19.
广州市黄埔区一起水痘暴发流行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查明广州市黄埔区一起水痘暴发的原因和传播特征,采取措施尽快扑灭疫情。方法 利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结合临床特征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次水痘暴发流行共发生68例水痘病人,罹患率为18.9%;流行高峰在4月25-28日,发病41例,占60.3%;病例以7-8岁学生为多,共49例,占72.1%。主要在一、二、四年级发病,分别占总发病人数的29.4%、51.5%、11.8%;68例病人均无注射过水痘疫苗。结论 免疫空白和疫情报告不及时是该次流行的原因。加强对学校传染病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广泛开展预防接种是控制水痘疫情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某公司2007年7月发生的一起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为防治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局部暴发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该起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暴发疫情的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个案资料分析。结果该起疫情发病时间为7月13日至29日,流行期共17d,共发病46例,罹患率为0.39%(46/11661)。发病患者中工人37倒、管理人员4例、家属3例、儿童2例,发病年龄以15~24岁年龄组最多,共34例,占总病例数的73.9%。结论该起疫情为一起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局部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