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应用流行病学方法,研究子宫肌瘤患者的症状特点及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208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症状、体征定量评分,所有结果输入数据库,运用SPS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子宫肌瘤的证候分型以血瘀为主,兼有肾虚和肝郁,肾虚、肝郁均兼见的复合证型亦占有一定比例.结论:血瘀证是子宫肌瘤患者的基本证型,兼有肾虚和肝郁.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应用χ2检验和方差分析方法研究肾虚型不育症的证候特征。方法通过对404例肾虚型不育症患者进行临床信息资料的采集,应用Epidata 3.02软件对资料进行双人录入和一致性检验,应用SPSS 17.0软件对资料进行χ2检验和方差分析,对不育症肾虚证的证候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结合分析两种方法的结果,最终得到肾阴虚证的相关症状包括:面赤、烘热、口干、咽干、心烦、盗汗、潮热、手足心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遗精;肾阳虚的相关症状包括:神疲、乏力、面色晄白、面色少华、纳差、畏寒、肢冷、气短、大便溏、小便清、尿频、夜尿频多;肾精亏虚证的相关症状包括:发焦/发白/发脱、齿摇/齿脱、健忘、反应迟钝、眩晕、骨软、生长发育迟缓;肾阴虚证与肾精亏虚证的共同症状包括:耳鸣、多梦;肾阳虚证与肾精亏虚证的共同症状包括:面色苍白、口唇淡白、腰膝酸软、性欲减退、阳痿;肾虚三证共有的症状为:失眠;肾虚三证间均不典型的症状包括:表情呆滞、面色萎黄、耳聋、心悸。结论对不育症肾虚证证候特征分析结果符合中医学理论特点;应用以上方法对肾虚证证候特征进行分析是进行深入肾虚证证候学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慢性脑缺血患者中医证候临床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慢性脑缺血患者中医证候及临床相关情况,为今后辨证论治提供临床研究依据。方法选择慢性脑缺血患者259例,将临床证候归纳为气虚证、血瘀证、痰浊证、肝阳证、肾虚证5个基本证候进行中医积分评定,同时对基础疾病、年龄、病程进行相应分析。结果慢性脑缺血患者60岁以上居多,年龄越大、病程越长者,气虚证、血瘀证和肾虚证占的比率越高,气虚证和肾虚证患者年龄、病程均长于其他证候患者;气虚证多见于冠心病患者,血瘀证多见于冠心病和糖尿病患者,痰浊证多见于糖尿病和高血脂症患者,肝阳证多见于高血压病患者,肾虚证虽以高血压病和冠心病为主,但均见于各种基础疾病患者;慢性脑缺血证候分布频率以气虚证所占比例最多,其次为肾虚证、血瘀证、痰浊证、肝阳证;慢性脑缺血可出现2种证候、3种证候、4种证候及4种以上证候等多种类型,其中2种证候组合最多131例(50.57%),3种组合97例(37.46%),4种组合27例(10.43%),4种以上组合仅4例(1.54%)。结论气虚证、血瘀证、痰浊证、肝阳证、肾虚证5种证候基本概括了慢性脑缺血患者的证候,以气虚证、肾虚证、痰浊证为多见,并与年龄和基础疾病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广州地区原发性肝癌中医候规律。对象与方法:临床调查广州地区5所医院就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380人,获得有效病例资料352例,对常见中医症状频数、中医证候(虚证、实证)分布、以及证候与临床分期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1)症状频数最高为神疲乏力(78.7%),其次为纳呆(76.6%)、食少(75.3%)、痞块(70.5%)、情绪抑郁(69.9%)、形体消瘦(62.8%)、胁痛(61.4%)、口苦(60.5%)。以出血(6.8%)、青筋暴露(6.5%)、盗汗(5.1%)发生机率最低。(2)舌苔以白腻苔、薄黄苔、黄腻苔为多见,舌质以黯红、红色为多见,脉象以弦脉最多见;(3)脾虚证最多见,占38.0%,其次是气滞证,占34.4%,血瘀证占23.6%,湿热证占19.0%;较少的是心虚证,占1.9%,热毒证占2.3%。二证相兼共153例,占43.5%,三证相兼共70例,占19.9%;以脾虚气滞证、气滞血瘀证、脾虚湿热、肝脾两虚证最为常见,多分布于Ⅱ期肝癌患者中。在三证相兼中肝虚、肾虚合并阴虚证最为多见,且多分布在Ⅲ期患者。结论:广州地区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候主要集中在脾虚证、气滞证、血瘀证、湿热证,Ⅱ期患者多见脾虚气滞、气滞血瘀、脾虚湿热、肝脾两虚证,Ⅲ期患者多见肝肾阴虚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新疆地区维吾尔族与汉族高尿酸血症患者中医证候类型分布特点,为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中医药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中筛选出当地维吾尔族患者303例和汉族患者30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及中医症状信息调查,比较维汉两族高尿酸血症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证候特点差异。结果维吾尔组高尿酸血症患者排名前3位证型依次为痰浊阻滞证、肾虚证、脾虚证,汉族高尿酸血症患者排名前3位证型依次为痰浊阻滞证、肾虚证、血瘀证。维吾尔族痰浊阻滞证、血瘀证构成比均明显低于汉族(P均0. 05),脾虚证、肾虚证、湿热证构成比均明显高于汉族(P均0. 05)。维吾尔族患者症状出现较多的依次为形体肥胖、神疲乏力、腰酸等,汉族患者症状出现较多的依次为神疲乏力、失眠、眩晕等。结论新疆地区维吾尔族高尿酸血症患者中医证型主要为痰浊阻滞证、肾虚证、脾虚证,中医治疗可从脾肾入手,以健脾补肾、化痰泄浊为治则;汉族高尿酸血症患者中医证型主要为痰浊阻滞证、肾虚证、血瘀证,中医治疗可着重从肾入手,以补益肾气、化痰逐瘀为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患者中医证候及其分类症状分布规律。方法:100例PCOS患者按中医证候分为肾虚、肝郁、痰阻3组,并观察中医证候和症状分布规律。结果:中医证候出现频率为肾虚型37例(37%),肝郁型34例(34%),痰阻型29例(29%),不同证候的分类症状出现的频次各不相同。结论:PCOS患者中医证候的发生以肾虚型最多,分类症状出现的频次各有特点,总的来说大多以月经不调和不孕为主要共同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候的动态变化。方法:对86例肝硬化患者进行1~3年的随访,采集患者不同时间的中医四诊信息,通过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患者前后两次主要的症状、体征以及中医证候因子积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肝硬化患者的症状体征主要表现为肝肾阴虚的临床征象,中医证候积分上,肝肾阴虚中医证候因子积分明显高于其他证候组,阴虚血热、肝气郁结、脾肾阳虚这三类中医证候积分均较第一次随访时有明显增加(P0.05),而肝肾阴虚、脾虚湿盛两组随访前后证候积分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肝硬化阶段呈现虚实夹杂的证候特点,正虚以肝肾阴虚为主,并且随着病情进展,肝肾阴虚证候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8.
80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青  张旭丽  林佳扬  张燕萍 《中医杂志》2008,49(11):989-991
目的 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规律的临床研究,为中医辨证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问卷方法 对经过多导睡眠监测确诊的SAS患者,进行中医证候问卷调查,计算其症状频数,分析SAS的中医证候特征和分型. 结果 痰证患者最为多见,共计61例次(76.25%);其次为瘀血证34例次(42.50%);舌色以淡白和暗红较为多见,舌体以胖带齿痕和舌腹经脉瘀曲较为多见,舌苔以腻苔较为多见.轻度SAS中痰证38例次,占90.5%,提示轻度患者以痰证为主;中重度患者以体虚夹瘀为主. 结论 SAS证候分型多为虚实夹杂,以痰证和血瘀证多见,轻度以痰证为主,中度以痰瘀互结为主,重度以血瘀证为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尿石症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方法:制定证候调查表,收集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就诊的296例尿石症患者的一般资料、四诊信息,统计舌象、脉象、症状体征,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探究证候特点。结果:(1)舌象分布中,出现频率在20%以上的单一舌象为白苔、红舌、厚苔、腻苔、黄苔。脉象分布中,出现频率>20%的单一脉象为细脉、弦脉、滑脉、沉脉。出现频率在10%以上的症状体征共27项,腰腹部疼痛及恶心、尿频、血尿、小便不畅等急性发作期特征症状相对较多,其余以寒热、二便和消化类症状较为常见。(2)14条强关联规则中,5条为阳虚、寒湿类证候表现,4条为阴虚、热证类证候表现,1条为肾虚类证候表现,3条为肾绞痛及伴随症状。(3)因子分析共提取16个公因子,代表的病位证候要素以脾肾为主,病性证候要素以阴虚、阳虚、湿、热为主,并常见虚实夹杂。聚类分析共获得6类证候,代表的主要证型分别为肾虚湿瘀、气滞热结、阴虚湿热、脾肾阳虚、脾虚湿热、湿热内蕴。结论:尿石症患者证候表现以寒热、二便、汗出和消化道症状常见,虚证类证候主要为阴虚、阳虚、肾虚、脾虚,实证类证候主要为湿、热,虚实类证候...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胸痹中医证候的影响因素。方法 记录168例胸痹患者(经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138例,非冠心病30例)的病史、症状、舌象、脉象、体征做出证候诊断;以证候为因变量,性别、年龄等因素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日吸烟量增多,出现痰浊证风险增加;肉食嗜好者、高血压患者以及吸烟年限增加者,易于出现血瘀证;冠脉造影Gensini积分增加,出现阳虚证和寒凝证风险增加;体力活动减少以及心功能减低,易出现气虚证;糖尿病患者易出现阴虚证和肾虚证;脑血管病患者易出现肾虚证;急躁易怒者、女性、高血压患者易出现肝虚证;随着年龄增长,出现阴虚证、心虚证和肾虚证风险增加。结论 胸痹中医证候具有各自的相关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癌因性疲乏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外加参麦注射液。记录Piper疲乏量表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及检查生化指标。结果:实验组疲乏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血清中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含量低于对照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能降低癌症患者的疲乏程度和中医证候积分,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益髓生血颗粒治疗β-地中海贫血(简称β-地贫)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益髓生血颗粒治疗β-地贫患者281例,其中重型β-地贫患者63例[其中重型β-地贫复合血红蛋白E,简称重型(β+E)地贫18例,单纯重型β-地贫45例],中间型β-地贫218例[其中中间型β-地贫复合血红蛋白E,简称中间型(β+E)地贫患者35例,单纯中间型β-地贫183例],疗程3个月,比较281例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网织红细胞(Ret)、胎儿血红蛋白(Hb F)的变化,对其中147例β-地贫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面色萎黄、头晕目眩、心慌心悸、动则气喘、倦怠乏力、食少纳呆)进行量化评分,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四种类型的β-地贫患者Hb、RBC、Hb F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提高(P0.01);除重型(β+E)地贫患者Ret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外,单纯重型β、中间型(β+E)、单纯中间型β-地贫患者的Ret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中间型β-地贫患者面色萎黄、头晕目眩、心慌心悸、动则气喘、倦怠乏力、食少纳呆的中医证候量化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1);重型β-地贫患者倦怠乏力、食少纳呆、心慌心悸、动则气喘的中医证候量化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或P0.01)。281例β-地贫患者中有效213例,占75.80%;其中45例单纯重型β-地贫中有效34例,占75.56%;18例重型(β+E)中有效16例,占88.89%;183例单纯中间型β-地贫中有效131例,占71.58%;35例中间型(β+E)中有效32例,占91.43%。结论益髓生血颗粒对不同类型的β-地贫均有显著疗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与血液指标提高相一致。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初步探讨BPH的临床证候分布规律,以期指导、规范中医药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多中心随机收集云浮地区BPH病例149人,应用统计软件(EPI INF06.04和SAS6.11)对收集的症状、体征、舌、脉等证候指标进行内部可靠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以期探讨BPH的证候特点及分布规律。结果:60岁以下患者见脾虚气陷、下焦湿热证候,而60岁以上患者则以肾阴虚、肾阳虚、下焦气滞血瘀、肺热失宣等证候为多见。肾虚血瘀是该病常见的兼夹证候。结论:BPH多发于60岁以上的高龄男性,证候分布与年龄段存在一定的关系。本组病例大致可分为肾阳虚损、中气下陷、肺热失宣、湿热下注、肾虚血瘀五种证候。以上结果可为前列腺增生症证候分布及病机相关性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盆腔脏器脱垂(POP)的中医证候规律,并给予相应的中药及针灸辨证治疗,探讨中医药治疗POP的临床效验。方法:对197例POP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分型,并对各证候类型辨证治以中药及针灸疗法,治疗前后进行症状积分评价、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和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PFIQ—7)调查、会阴肌肉疲劳度测试。结果:197例患者中,气虚型106例(53.8%),肾阴虚35例(17.8%),肾阳虚型50例(25.4%),肝胆湿热型6例(3%)。气虚型、肾阴虚型、肾阳虚型Ⅰ、Ⅱ度脱垂的患者经过治疗后膀胱、肠道、盆腔的症状都获得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会阴肌肉疲劳度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POP中医证候分型以气虚、肾虚为主,气虚证是盆腔脏器脱垂的主要证型。中医药疗法能减轻POP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冠心病心绞痛的证候特点和规律,为该病的中医辨证分型规范化、标准化提供依据。方法制定《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病因病机证候规律调查表》,纳入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和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三科住院并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471例,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收集患者中医四诊信息,选取频数>10%的条目,应用描述性分析及系统聚类法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证候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结果471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常见症状/体征为胸闷、气短、心悸、失眠、胸痛、头晕、乏力、神疲、心烦,出现频率在60%以上;患者舌质多见淡白舌,其次是紫暗舌;舌面多有瘀点和舌下络脉瘀滞;从苔质上看,以薄苔多见,其次是厚、腻,苔色多见白苔。脉象频次依次是脉细、脉沉、脉弦、脉滑、脉涩、脉数。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心绞痛基本中医证候可大致分为热毒蕴结证、肝郁阴虚证、痰湿阻滞证、瘀血阻络证、阳气虚证、心肾气虚证6类。结论应用聚类分析方法研究冠心病心绞痛基本中医证候,不仅可为冠心病的中医证候分类提供数据支撑,也可为中医药规范化、标准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证候特点分析--附624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探讨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证候类型及其诊断要点,收集624例确认为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四诊资料,采用症状计量辨证法辨析基本证候,聚类分析法归纳证候类型,二值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确定各证候的辨证要点.结果显示624例膝关节炎患者的基本证候分别为:肾阳虚证508例(81.4%),血瘀证464例(74.4%),寒湿证340例(54.4%),肝阴虚证292例(46.8%),脾虚证212例(34.0%),肾阴虚证120例(19.2%),痰证48例(7.7%),湿热证40例(6.4%),风证4例(0.6%).证候类型的聚类分析结果为肾阳虚血瘀寒湿证276例(44.2%),肝阴虚肾阳虚血瘀证156例(25.0%),肝脾肾虚血瘀证104例(16.7%),肝肾阴虚血瘀证88例(14.1%),并归纳出各证型的辨证要点.表明肾阳虚证、血瘀证、寒湿证、肝阴虚证、脾虚证、肾阴虚证、痰证、湿热证、风证等是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基本证候单位,肾虚寒湿瘀滞证、肝肾亏虚血瘀证、肝脾两虚肾虚血瘀证、肝肾阴虚血瘀证等是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常见中医证候类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耐多药肺结核(MDR-PTB)中医病性证候要素的分布、主要组合规律。方法通过多中心横断面临床流行性病学调查,采集740例MDR-PTB患者中医症状、体征和舌脉信息,采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MDR-PTB证候数据库。采用证素、证候判定标准实施判定,分析描述其病性证候要素的分布、主要组合规律。结果共选取139个症状、体征组成中医四诊调查采集要素,其中频率>10%的症状体征有29个,频率>30%的症状体征有7个,依次为脉细、气短、盗汗、神疲、乏力、低热、口渴。740例患者中单一病性证素169例(22.84%),两病性证素组合216例(29.19%),三病性证素组合126例(17.03%),四病性证素组合47例(6.35%),五病性证素组合16例(2.16%),166例无法判定其病性证素。单一证素以气虚最为常见;216例两病性证素出现9种组合,其中气虚+阴虚频率最高,构成比为64.81%;126例患者三病性证素中出现9种组合,其中阴虚+火热+痰浊、气虚+阴虚+阳虚较常见,构成比分别为38.10%、31.75%;四种病性证素以气虚+阴虚+火热+痰浊最常见,构成比为44.68%;五种病性证素组合16例均为气虚+阴虚+阳虚+火热+痰浊。结论 MDR-PTB患者病性证素中气虚最常见,以气虚、阴虚合并火热、痰浊为主。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补肾活血散瘀汤治疗肾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0例中医辨证属肾虚血瘀型的子宫腺肌症患者分为中药组(50例)和曼月乐组(20例)。中药组给予补肾活血散瘀汤治疗,每日1剂;曼月乐组给予宫腔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曼月乐)治疗,每日释放左炔诺酮20μg至宫腔;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痛经、月经量、肾虚血瘀证候、中医证候、子宫体积及血清糖类抗原CA125的变化。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痛经症状积分、月经量评分、肾虚血瘀证候评分及中医证候总积分均降低(P〈0.01);两组治疗后子宫体积缩小(P〈0.05),血清糖类抗原CA125下降(P〈0.05,P〈0.01)。与曼月乐组比较,治疗后中药组痛经症状积分升高,肾虚血瘀证候评分降低(P〈0.01,P〈0.05);两组间比较,子宫体积及血清糖类抗原CA125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散瘀汤能有效缓解肾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症患者痛经、月经量多、子宫体积增大等主要临床症状及降低肾虚血瘀证候评分和中医证候总积分。  相似文献   

19.
389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根据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分析证候分布规律,探讨其病因病机。方法:收集389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一类共有表征信息的相关因子为气滞血瘀,并提取3个相关公因子,分别为寒凝、湿热、肾虚,389例患者经聚类分析形成3种证候:寒凝气滞血瘀证45.2%(176/389),湿热气滞血瘀证20.0%(78/389)和肾虚气滞血瘀证34.70%(135/389)。结论:内异症的症状和体征信息经多元统计分析可得出1个共性特征和3个常见证候,气滞血瘀反映本病的基本病机和基础证候,寒凝、湿热、肾虚反映本病不同个体,不同阶段病理状态和临床表现,为临床辨证分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观察符合诊断条件的CRF患者120例,拟定脾胃证候诊断标准及中医脾胃证候积分,以探讨临床症状分布、临床体征分布及中医证候分布情况。结果:CRF患者脾胃证候有本虚标实之分,脾胃本虚中以脾胃气虚证在CRF各期中出现频次最高,脾胃标实证中以脾胃湿浊在CRF各期中最为多见,脾胃本虚标实证中则以脾胃气虚湿阻证更为常见;脾胃证候的演变规律,以脾胃亏虚为病之常,脾胃升降失常为病之变,脾胃阳衰为病之甚;脾胃虚证的病机演变依次为脾胃气虚→脾胃阴虚→脾胃阳虚→脾不统血;脾胃功能失调是病变的重要环节,且贯穿于慢性肾衰竭的始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