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上海市程家桥社区老年人群中医体质辨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长宁区程家桥街道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群进行中医体质辨识调查,分析不同性别,不同疾病老年人人群的体质类型的特征,从而为中医体质分类理论在老年人疾病防治、养生保健、健康教育、健康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提供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的支持。方法:根据中华中医医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采用调查问卷方法实施中医体质辨识。结果:平和质占调查总数29.65%,8种偏颇体质占70.35%。不同年龄,不同疾病体质类型,分布构成比不同,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01)。结论:本次研究通过对程家桥社区老年人口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客观分析了不同老年人群的体质特征,揭示了老年人群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规律,有助于把握老年人体质特点,对调整体质偏颇,提高老年人健康素质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张家界市慈利县农村地区老年人群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是否患有高血压病的老年人中医体质类型,为农村地区老年人的疾病防治、养生保健、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与数据支持。方法根据《老年版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采用一对一问卷调查方式,随机抽取慈利县11个村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实施中医体质辨识。结果 521例调查对象中,平和质62例(11.9%),单一偏颇体质229例(43.95%),兼夹偏颇体质230例(44.15%),偏颇体质中最多的是阴虚质135例(25.91%),其次是气虚质128例(24.57%)、瘀血质51例(9.79%)、痰湿质50例(9.6%)。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的老年人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病与非高血压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构成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本次研究客观分析了农村老年人群的体质特征,有助于把握农村老年人体质特点,从而更好地防治老年人疾病、调整体质偏颇,提高老年人健康素质。  相似文献   

3.
周晖  周胜杰  莫伟  张芸 《中国医疗前沿》2013,(4):118-118,112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辨识在健康体检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以我院2008—2012年接诊的471例体检者的体质分类与其亚健康状态诊断为例,探讨中医体质辨识的作用。结果偏颇体质与亚健康的发生密切相关。阴虚质的亚健康构成比为26.27%、痰湿质为29.93%、气郁质为30.62%,且与非阴虚质、非痰湿质以及非气郁质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气郁质与非气郁质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阳虚质、血瘀质以及特禀质虽与亚健康也有一定关联,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体质辨识对亚健康状态的判定和干预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分析公务员亚健康中医体质特征,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应用<亚健康自评量表>、<中医体质量表>对广东省公务员进行大样本的整群随机抽样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 (1)亚健康者和健康者的偏颇体质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亚健康人群较易具有偏颇体质的倾向.偏颇体质频数以气虚体质居首位;(2)亚健康公务员中医体质分布以单一体质为多(36.4%),以气虚质比例(12.9%)居首位,但复合体质也不少(27.3%).复合体质以2种复合体质多见(6.4%).从亚健康公务员复合体质的频数来看,各种中医体质均容易与气虚质合并.按复合体质分布由大到小排序,排前三位的复合体质为气虚兼阳虚质(2.5%)、气虚兼气郁质(2.1%)和气虚兼痰湿质(1.3%).结论 进行亚健康状态中医体质辨识和分类研究,掌握亚健康中医体质特征,将为系统化干预亚健康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了解青海省高原地区自然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状况,以及不同年龄、职业、婚姻状况等对其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的影响。为根据该地区自然人群体质类型分布状况和趋势积极预防、治疗相关疾病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方向。方法:采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量表对300例自然人群实施横断面现状调查。结果:平和质42例,单纯偏颇体质19例,兼夹偏颇体质194例。8种偏颇体质总的分布状况是,气虚质最多(98例,41.53%)(单纯气虚质与兼夹质中气虚质例数之和,下同),其次为阳虚质(77例,32.63%),阴虚质(68例,28.81%),痰湿质(65例,27.54%),气郁质(66例,27.97%),湿热质(56例,23.73%),平和质(42例,17.80%),瘀血质(40例,16.95%),特禀质(33例,13.98%)。根据性别、婚姻状况、年龄的不同又有分布的不同。结论:青海省高原地区自然人群的9种中医体质类型分布人群中的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兼夹体质在人群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气郁质依次位居偏颇体质的前五位。高原环境、性别因素、婚姻状况、年龄增长、饮食习惯等都是导致高原地区人群体质特点的重要因素。因时、因地、因生活环境和自身情况等多方面综合分析自身体质,辨体质扶正纠偏,是最终达到阴平阳秘的平和质,提高生活质量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中老年人群中医体质调查,为我国中老年人群的健康保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银色世纪公司生态养生技术中心,随机抽取全国36 486例中老年人组成调查样本,发放《中医体质信息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研究中老年人群中医体质情况。结果 36 486例调查对象中,偏颇体质占98.45%,平和体质仅占1.55%,在35 921例偏颇体质中,单一偏颇体质者有11 785例(32.81%),24 136例(67.19%)为兼夹体质;除了气虚质外,平和质和其他偏颇体质在男女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尤以阳虚质(女多于男)、湿热质(男多于女)、气郁质(女多于男)为明显;凡偏颇体质者100%患有慢性疾病,且每人平均患有3.4种。结论通过本次研究证实,中老年人群以偏颇体质、兼夹体质、虚性体质为主体,性别对体质分布有重要影响,中老年人群慢性病患病率较高,治疗应根据体质进行辨证。  相似文献   

7.
背景 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预后效果与中医偏颇体质有所关联。但在此方面,目前国内主要集中于一般人群的研究,且多为单一偏颇体质的分析。目的 辨识分析社区老年人的中医体质及兼夹情况,探索社区老年人中医体质分型及组合与2型糖尿病发病的关系。方法 抽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珠三角某社区体检科进行常规健康体检且居住于该社区的1 600例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并采集血液,检测空腹血糖(FPG)。对比分析中医体质分型与2型糖尿病发病的关系,以因子分析法探索单一偏颇体质的兼夹组合。结果 在样本筛选中排除60例体检资料不完整者,有效样本1 540例,有效率为96.25%。1 540例社区老年人糖尿病检出率为21.49%(331/1 540);中医体质分型平和质878例(57.01%),偏颇体质主要为痰湿质197例(12.79%)、阳虚质192例(12.47%)、气虚质182例(11.82%)、阴虚质170例(11.04%)。经因子分析,8种偏颇体质共提取3个公因子,其中痰湿质、血瘀质、湿热质、气郁质、特禀质为淤湿组合;阳虚质与阴虚质为体虚组合;气虚质独为一类。痰湿质、阳虚质、阴虚质、血瘀质、湿热质、气郁质、特禀质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有关(P<0.05),其OR值排序依次为:特禀质(OR=4.482)、气郁质(OR=3.129)、湿热质(OR=2.871)、阳虚质(OR=2.201)、血瘀质(OR=1.936)、阴虚质(OR=1.668)、痰湿质(OR=1.588)。淤湿组合体质、体虚组合体质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有关(P<0.05),其中淤湿组合体质OR值为1.360,体虚组合体质OR值为1.729。结论 辨识为特禀质、气郁质、湿热质、阳虚质,兼夹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兼夹阳虚质、阴虚质的社区老年人更易发生2型糖尿病。在社区预防与干预中应根据老年人的不同体质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指导,采取中西医综合保健策略改善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亚健康门诊人群中医体质的分布情况。方法 :对2009-2013年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亚健康门诊收治的96例亚健康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瑞康中医体质辨识系统分析其中医体质的分布特点。结果 :本组亚健康人群的年龄段为11-70岁,主要集中在20-40岁的年龄段(占比为52.08%),其次为40-60岁的年龄段(占比达36.44%)。在本组亚健康人群中,中医体质为平和体质者占31.3%,中医体质为偏颇体质者占69.7%(其中阳虚体质、阴虚体质、痰湿体质者均占10%以上)。在本组亚健康人群的中医体质中,居前3位的中医体质分别为阳虚体质、阴虚体质、痰湿体质。在本组男性亚健康人群中,平和体质者占40.9%,偏颇体质者占59.1%(其中阳虚体质、痰湿体质者均占10%以上)。本组女性亚健康人群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是:在本组女性亚健康人群中,平和体质者占23.08%,偏颇体质者占76.92%(其中阳虚体质、阴虚体质者均占10%以上)。结论 :40岁左右是人们发生亚健康的主要年龄段,有阳虚、痰湿体质的男性是进行亚健康干预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9.
高校教师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的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某高校教工人群的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更好地预防亚健康和疾病、提高教工的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在2009年全校教师职工体检之际,抽取276名教工进行中医体质、亚健康状况和个人基本资料调查,使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高校教工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主要是平和质(18.84%)、痰湿质(17.03%)、阳虚质(16.30%)。健康人群占15.22%,亚健康人群占70.65%,患病人群占14.13%。亚健康的影响因素包括所有病理性体质(对照组为平和质)、女性、中级职称(对照组为初级职称);疾病的影响因素包括气虚质(对照组为平和质)、教授职称(对照组为初级职称)。结论高校应该特别关注偏颇体质人群、女性人群、中级职称和教授职称人员,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降低他们亚健康和疾病的发生率,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厦门市207例疲劳性亚健康状态者进行调查,分析这一群体的中医证候类型分布及体质特点,为建立适合本地区的疲劳性亚健康状态者的中医药干预手段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亚健康临床指南》,采取调查问卷对厦门市207例疲劳性亚健康状态者进行中医证候资料收集,并进行中医辨证及体质辨识。结果 (1)共收集到12种证候类型,按频率由高到低排序前五位依次为:脾虚湿困型31.9%,肝郁脾虚型16.4%,湿热蕴结型11.6%,气血两虚8.2%,气虚血涩7.7%。(2)共辨识10种中医体质类型,平和体质1例(0.5%),偏颇体质206例(99.5%);偏颇体质按频率由高到低排序前五位依次为:痰湿质32.9%,气虚质21.3%,气郁质15.5%,阴虚质9.2%,湿热质8.2%,痰湿质最高。结论厦门市207例疲劳性亚健康状态者的中医证型及体质分布具有本地区特点,可以为建立适合本地区特点的中医药干预手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南阳市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质特点,并分析与中医证候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300例为调查对象,同时选择30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运用中医体质量表进行中医体质调查、结果:普通人群常见的中医体质类型为平和质及8种偏颇体质,8种偏颇体质中居于前3位的体质类型是气虚质、湿热质、阳虚质,2型糖尿病常见中医体质类型有痰湿质、阴虚质、气虚质、血瘀质、湿热质等5种体质类型。与普通人群比较,痰湿质、阴虚质、瘀血质三种偏颇体质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患者中,气阴两虚证133例(44.33%),阴阳两虚证92例(30.67%),阴虚热盛证75例(25%)气虚质、阴虚质、气郁质、湿热质与气阴两虚型关系密切;阴虚质、湿热痰、痰湿质与阴虚热盛型关系密切;瘀血质、痰湿质、阳虚质与阴阳两虚型关系密切;各中医证候的糖尿病病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特点及其与中医证候关系进行总结分析,有利于更好的指导糖尿病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研究通过中医体质问卷调查,探讨广西地区335例原发性血脂异常者中医体质分布特征。方法:采用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分类量表对广西地区335例原发性血脂异常者进行中医体质类型调查问卷。参考《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进行各亚量表分数转换,应用最大得分法决定个体体质类型。结果:335例原发性血脂异常者中医体质分布为:平和质118例(35.22%),湿热质56例(16.72%),阴虚质40例(11.94%)。痰湿质31例(9.25%),阳虚质27例(8.06%),气郁质26例(7.76%),瘀血质19例(5.67%),气虚质13例(388%),特禀质5例(1.49%)。结论:湿热质为广西地区原发性血脂异常最高偏颇体质类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罗定地区冠心病患者中医体质的分布情况及其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罗定地区2009年5月~2012年12月间确诊的129例冠心病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中医证型探讨分析。结果罗定地区冠心病患者的中医体质以气虚质、痰湿质与血瘀质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21.71%、16.28%、15.50%;秽浊痰阻证患者中阴虚质患者的比例要明显低于非秽浊痰阻证的患者(P〈0.05),而痰湿质、湿热质及血瘀质患者的比例要明显高于非秽浊痰阻证的患者(P〈0.05);秽浊痰阻证患者中实性体质的比例要明显低于非秽浊痰阻证患者(P〈0.05),虚实夹杂体质所占的比例要明显高于非秽浊痰阻证患者(P〈0.05)。结论气虚质、痰湿质、血瘀质三种中医体质在罗定地区冠心病患者中所占比例较高,此类患者的证型多为秽浊痰阻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临床一线护士进行亚健康状况调查及进行中医自我保健。方法: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用两年的时间对200名临床一线护士进行健康状况调查,并根据调查得出的具体情况进行健康教育。结果:30%的护士处于不同程度的亚健康状态,有抑郁、失眠、职业倦怠感,另有43%达到疾病状态。护士配备不足,工作量太大;护理工作的社会地位低、重医轻护的偏见普遍存在;夜班多,睡眠不足,生活不规律;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使护士工作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人际关系紧张,家人不支持等为前5位影响护士亚健康的主要因素。结论:医院护士亚健康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亚健康状态不容乐观,应采取切实的措施保证合理的护士配备,维持护士身心平衡,并且运用中医保健养生方法自我调节,体现人性化关怀及提高社会支持度,以更好地促进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中医体质类型与非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方法]运用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的"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对108例支气管哮喘非急性发作期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学分析。[结果]⑴体质频数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气虚质(41.67%)、特禀质(33.33%)、阳虚质(28.70%)、阴虚质(14.81%)、痰湿质(13.89%)、血瘀质(12.04%)、湿热质(8.31%)、气郁质(7.41%)、平和质(7.41%);⑵与普通人群相比较,体质构成比有明显差异(P<0.001),气虚质、阳虚质、特禀质与非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有相关性。[结论]气虚质、特禀质、阳虚质与非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梅燕  黄彦  郑丽  官燮 《重庆医学》2018,(10):1363-1365
目的 分析心理亚健康人群流行病学特点及相关中医体质类型和情绪特征.方法 本研究采取方便抽样,以门诊体检的亚健康人群为调查对象,利用《个人身心健康调查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利用Epi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心理亚健康主要集中在35岁及以下的年轻人群,所占比例较高达到74.10%,女性385例(63.00%),大专以上学历562例(92.40%),经济状况一般人群475例(78.60%).心理亚健康人群在中医体质辨识分类上,偏颇体质384例(62.85%),明显高于躯体亚健康人群(P<0.05),且偏颇质以气虚质、阳虚质、气郁质为主.在情绪特征方面,心理亚健康人群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强迫和恐惧,该4项情绪问题与躯体亚健康人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敌对、偏执、人际关系敏感等情绪问题上,与躯体亚健康人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亚健康干预需要重点关注学历较高、经济一般的年轻女性发生的情绪问题,并注重中医对气虚质、阳虚质的调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郁脾虚型疲劳性亚健康人群疲劳状况和体质体能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主观指标疲劳评定量表FSAS及客观指标GMCS-2型体质检测仪等,分别对符合纳入标准的200例肝郁脾虚型疲劳性亚健康人群的疲劳类型程度及特征、基本体质体能及认知功能(简单反应时)状况进行测评。结果:疲劳性亚健康肝郁脾虚型受试者的FSAS中躯体疲劳分别与体重、简单反应时呈显著正相关;精神疲劳、疲劳后果和疲劳程度总分分别与肺活量、台阶指数呈显著负相关;疲劳对睡眠休息的反应、疲劳的情境性分别与肺活量呈显著负相关;各因子均与简单反应时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疲劳性亚健康肝郁脾虚型人群的疲劳状况和体质体能间有较为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背景 慢性前列腺炎(CP)患者临床症状程度的危险因素尚不明确,而中医体质对多种疾病的发生、演变、转归及预后具有重要的影响,其是否也影响CP的发生发展尚未可知。目的 探讨CP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情况及其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18年10月-2019年12月在宁波市中医院男科门诊首次就诊的CP患者357例。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CP患者中医体质(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评价)、临床症状严重程度〔采用《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中文版评价〕相关资料信息。由患者自行填写问卷并当场收回。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CP患者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357份,回收有效问卷357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357例CP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湿热质66例(18.5%)、气郁质65例(18.2%)、痰湿质44例(12.3%)、气虚质41例(11.5%)、平和质37例(10.4%)、阳虚质37例(10.4%)、阴虚质35例(9.8%)、血瘀质26例(7.3%)、特禀质6例(1.6%);临床症状程度:轻度(NIH-CPSI中文版评分为4~14分)142例(39.8%)、中度(NIH-CPSI中文版评分为15~29分)199例(55.7%)、重度(NIH-CPSI中文版评分为30~43分)16例(4.5%)。不同收入情况、工作压力、性生活满意度、睡眠时间、每周骑行时间、中医体质CP患者临床症状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收入情况〔<10 000元/月:OR=0.629,95%CI(0.503,0.785)〕、睡眠时间〔OR=0.686,95%CI(0.484,0.971)〕、中医体质〔湿热质:OR=3.177,95%CI(1.310,7.702);气郁质:OR=4.902,95%CI(1.897,12.666)〕是CP患者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湿热质、气郁质是CP患者最常见的两种中医偏颇体质,低收入、睡眠不足、气郁质、湿热质是CP患者临床症状加重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广州疲劳性亚健康女性中医体质分型的证候要素,为疲劳性亚健康体质调养提供辨证诊疗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方案,按统一诊断、纳入、排除标准,选取疲劳性亚健康女性385例,从中医诊断学角度四诊和参,并通过频数分析、因子分析等统计学方法,提取相关证候要素。结果:因子分析得出19个公因子(证候要素),再根据证候要素对385例疲劳性亚健康女性体质情况进行分型,结果发现:湿热质占42.6%,血瘀质占13.2%,阳虚质占11.9%,气郁质占11.2%,阴虚质占9.4%,气虚质兼湿热质占5.2%,阳虚质兼气郁质占3.1%,痰湿质占2.1%,痰湿质兼血瘀质占1.3%。结论:广州地区疲劳性亚健康女性主要病理性质为湿、热,次要病理性质为血瘀、血虚、气滞、气虚、阳虚、阴虚、痰湿。病位脏腑主要涉及肝、脾,次要为胆、胃。主要体质类型是湿热质,其余依次为血瘀质、阳虚质、气郁质、阴虚质、气虚质兼湿热质,阳虚质兼气郁质、痰湿质、痰湿质兼血瘀质。广州亚健康女性以单纯体质类型为主,部分为复合体质类型。  相似文献   

20.
广西地区首发原发性肝癌患者体质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广西地区首发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患者体质分布状况。方法采用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对147例广西地区首发PLC患者的体质类型进行辨识,对各种体质类型的频数分布进行统计学描述。结果患者的体质类型分布为:平和质55例(37.4%),气虚质9例(6.1%),阳虚质12例(8.2%),阴虚质2例(1.4%),痰湿质6例(4.1%),湿热质29例(19.7%),血瘀质18例(12.2%),气郁质7例(4.8%),特禀质9例(6.1%)。广西地区首发PLC患者的偏颇体质主要以湿热质、血瘀质和阳虚质3种体质为主,PLC患者的体质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P<0.01)。男性以湿热质、血瘀质为主,而女性以阳虚质、血瘀质为主。结论广西地区PLC患者偏颇体质以湿热质为主,血瘀体质是PLC的高发体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