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5 毫秒
1.
目的:探讨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彩色双功多普勒超声评价111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及33例正常人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并与肝组织病理纤维化分期对照。结果:门静脉主干直径(PD,dP)及淤血指数(CI,IC)与肝组织纤维化分期(S)呈正相关关系;门静脉最大流速(PVX,vmax,p)及平均流速(PVm,vP)则与S呈负相关关系;而门静脉血流量(PBF,QPBF)与S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门静脉主干直径、最大流速、平均流速及淤血指数可用于评价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纤维化程度,特别是在鉴别中重度纤维化(S3~4)与轻度纤维化(S0~2)时有较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彩色双功多普勒超声评价111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及33例正常人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并与肝纤维病理纤维化分期对照。结果:门静脉主干直径(PD,dp)及淤血指数(CI,Ic)与肝组织纤维化分期(S)呈正相关关系;门静脉最大流速(PVx,vmax,p)及平均流速(PVm,v↑-p)则与S呈负相关关系;而门静脉血流量(PBF,QPBF)与S无  相似文献   

3.
王洁 《中外医疗》2009,28(26):161-162
目的探讨彩色多等勒超声在诊断肝纤维化程度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双功能多普勒超声,评价97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门、脾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并与肝组织病理纤维化分期对照。结果门静脉主干内径(mPVD)、门静脉主干血流最大速度(mPVx)、门静脉主干血流平均速度(mPvm)、门静脉淤血指数(CI)和脾静脉内径(sVD)在肝纤维化分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肝脏血流动力学变化能较好地反映病毒性肝炎纤维化病变程度,其中门静脉血流参数的诊断价值优于脾静脉血流参数。  相似文献   

4.
林军 《四川医学》2009,30(12):1965-1967
目的探讨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门静脉、肝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根据肝功能受损害的严重程度将患者分成慢性重型肝炎组(28例)及慢性肝炎组(46例),选取2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运用多普勒超声检测各组受检者门静脉主干内径(Dpv)、平均血流速度(Vmin),肝动脉峰值流速(PSV)、平均流速(TAV)、阻力指数(RI)及搏动指数(PI),计算门静脉血流量(Qpv)及充血指数(CI),并分组比较。结果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门静脉管径,充血指数增大,门静脉流速减慢、流量减少,肝动脉峰值流速及搏动指数增加,与对照组和慢性肝炎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普勒超声检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门静脉、肝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对临床治疗、评价病情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慢性乙肝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测定10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纤维化指标,多普勒超声检测门静脉内径、门静脉主干血流速度、门静脉血流量,并观察肝组织的病理改变情况。结果 门静脉血流速度与肝纤维化分期关系密切,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发展而降低,肝纤维化程度严重者,门静脉血流速度明显低于肝纤维化程度轻者。在肝纤维化分期为S4时较S1时减慢了28.4%,(P〈0.01)。门静脉血流速度与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Ⅳ型胶原(CIV)相关。门静脉血流量与肝纤维化分期无关。结论 门静脉血流速度与肝纤维化分期关系密切,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发展而降低;而门静脉血流量与肝纤维化分期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乙肝肝硬化不同证型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与Child-Pugh分级的关系。[方法]15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按Child-Pugh评分分级,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门静脉内径、血流速度,并计算血流量;血生化检查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白蛋白、球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分析不同证型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及肝功能分级的相关性。[结果]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血瘀证肝硬化患者门静脉主干内径明显增宽,与湿热内蕴证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瘀证门静脉血流流速和血流量减低,与肝气郁结证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气郁结证以A级为主,与其他证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血瘀证以C级为主,与其他三型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肝气郁结证、湿热内蕴证是肝炎肝硬化早期,病情较轻,脾肾阳虚证、血瘀证一般病程较长,门静脉流速减低、血流量减少,肝功能损害加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灰阶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以区分慢性病毒性肝炎和早期代偿期肝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正常对照组32例, 病例组72例(44例慢性病毒性肝炎和28例早期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病例组病人均作肝穿刺活检。 在二维灰阶及彩色多普勒超声下对门静脉、肝动脉和脾脏进行多种定性和定量变量研究,如门静脉直径/最大流速、门静脉直径/平均流速、肝动脉与门脉的时间平均流速之比值等。结果:ROC曲线分析表明: 肝门静脉充血指数、门静脉直径/时间平均流速和肝动脉与门静脉的时间平均流速之比在区分慢性病毒性肝炎和早期代偿期肝硬化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利用对肝脏的三个定性变量和四个定量变量可正确地划分88.9%的原始病例。在对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穿刺活检结果中发现肝纤维化的第5期和第1~4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慢性病毒性肝炎病人肝纤维化的第5期与第1~4期相比,血流动力学参数有显著不同。利用二维灰阶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得到的指标区分慢性病毒性肝炎和早期代偿期肝硬化是可行的。这些指标可用于监测慢性病毒性肝炎的发展,并可避免不必要的活检。  相似文献   

8.
采用超声多普勒技术测定14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门静脉干管径、血流速度及血流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慢性肝炎组血流速度减慢,血流量减少(P<0.05),且与肝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P<0.05),恢复也较慢。  相似文献   

9.
危安  陈红天  刘亮 《湖南医学》2014,(10):2023-2024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慢性肝病患者门静脉血流量、肝静脉血流量及两者比值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对Child‐Pugh改良法肝功能分级A、B、C级慢性肝病患者共74例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另取同期健康体检正常的对照组35例。观测两组门静脉主干内径(Dpv ),三支肝静脉内径(Dhv )、门静脉及肝静脉的平均流速(Vmean),并计算门静脉血流量(Qpv)与肝静脉血流量(Qhv)及其比值(Qpv/Qhv),并与其Child分级进行比较。【结果】随着病情逐步进展,患者 Qpv逐渐增加,Qhv 逐步减少,Qpv/Qhv值逐渐增加,各级间的Qpv/Qhv值有统计学差异( P =0.00)。【结论】应用超声检查测量Qpv、Qhv及Qpv/Qhv值对判断慢性肝病患者肝功能状态及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和肝细胞癌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为临床鉴别诊断胆管细胞癌和肝细胞癌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及健康成年人对照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其肝固有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及门静脉主干,测量肝固有动脉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平均流速、阻力指数、内径,肠系膜上动脉及门静脉平均血流速度及内径,并计算出各血管的每分钟血流量,分别记录各数值。待患者手术病理结果回报后,采用回顾性分析法,从所收集的病例中筛选出40例肝原发性恶性肿瘤病例,其中肝细胞癌及胆管细胞癌患者各20名,将测得的数值与正常组数值进行比较,另将胆管细胞癌组及肝细胞癌组所测得的数值进行相互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原发性肝癌组(胆管细胞癌与肝细胞癌)与正常人组比较,肝动脉每分钟血流量(Qh)明显增高,Oh与门静脉每分钟血流量(Qp)比值(Qh/Qp)增大,肠系膜上动脉每分钟血流量(Qs)降低(P〈0.05),胆管细胞癌组与肝细胞性肝癌组比较,肝固有动脉PSV、RI及肠系膜上动脉平均流速升高(P〈0.05)。胆管细胞癌组肝固有动脉EDV及门静脉主干平均流速与肝细胞性肝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固有动脉PSV、RI,肠系膜上动脉平均流速及血流量可作为胆管细胞癌和肝细胞癌的鉴别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血府逐淤汤联合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及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64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分为2组,每组32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血府逐淤汤联合干扰素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干扰素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和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和层黏蛋白(LN)水平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血清HA水平显著降低(P<0.05),但血清PCⅢ和LN水平无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PCⅢ、HA和L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门静脉主干内径、平均血流速度及血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门静脉平均血流速度升高(P<0.05),门静脉血流量减少(P<0.05),但门静脉主干内径无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治疗后门静脉主干内径、血流速度和血流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门静脉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门静脉血流量小于对照组(P<0.05);但2组门静脉主干内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淤汤联合干扰素治疗可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及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分析超声诊断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静脉压力梯度(hepatic venous pressure gradient,HVPG)的评估价值。 方法 收集2014年7月-2016年3月间德清县人民医院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共9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纳入研究,对所有入组患者进行HVPG测定,根据HVPG水平将入组患者分为高压组(16例)、正常高值组(28例)及正常组(52例)3组。对门静脉、肝右静脉及脾静脉等进行超声检查,收集内径、流速、血流量及充血指数等血管的超声指标,采用方差分析进行组间差异比较,采用Spearman分析HVPG与超声相关指标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HVPG与超声相关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多因素分析,综合评估超声诊断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HVPG的价值。 结果 不同肝静脉压力梯度水平的患者在肝功能分级、门静脉(PV)内径、PV流速、PV血流量及PV充血指数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检验显示去除干扰因素后肝功能及门静脉内径和充血指数与HVPG均呈正相关(r=0.524,P<0.001;r=0.614,P<0.001;r=0.458,P<0.001),门静脉流速则与HVPG呈负相关(r=-0.378,P=0.039)。将有统计差异的指标带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门静脉内径和充血指数与HVPG独立相关(OR=2.397,P=0.020;OR=2.708,P=0.013)。 结论 超声指标门静脉内径和充血指数与HVPG呈独立正相关,临床可依据二者评估肝静脉压力梯度,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汤红  唐德萍 《安徽医学》2010,31(2):124-12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纤维化诊断及程度判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281例不同程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以及正常对照组(60例)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门静脉内径(Dpv)、肝静脉内径(Dhv)、脾静脉内径(D sv)、门静脉血流速度(Vpv)及肝静脉频谱变化等,并利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Dpv、D sv、Dhv、Vpv及肝静脉频谱变化与肝纤维化发展的阶段性一致,尤其是在慢性乙型肝炎的中、重度阶段及肝硬化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纤维化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可作为判定肝纤维化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4月期间贵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5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根据肝纤维化病理诊断结果分为S0期(48例)、S1期(52例)、S2期(50例)、S3期(64例)、S4期(42例),同时选取46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各组检查结果.结果 门静脉内径(Dpv)及肝固有动脉峰值血流速度(HAVmax)随肝脏纤维化的加重而明显增高(P<0.05),门静脉峰值血流速度(PVVmax)随肝脏纤维化的加重而明显降低(P<0.05);不同肝脏纤维化分期之间脾动脉搏动指数(SPP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固有动脉血流峰值与门静脉血流峰值比(A/P)随肝脏纤维化的加重而明显增高(P<0.05),肝循环指数(HCI)随肝脏纤维化的加重而明显降低(P<0.05);S3、S4期肝静脉频谱异常率与对照组、S0、S1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纤维化的诊断及分期将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赵开飞  利峰  石荣书 《黑龙江医学》2014,38(10):1126-1128
目的观察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伴脾功能亢进患者部分性脾脏栓塞术(PSE)在术前、术后肝动脉、脾动脉及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PSE对门静脉高压治疗的效果。方法 42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伴脾亢患者接受PSE治疗,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别于PSE术前及术后检测肝动脉、脾动脉、脾静脉及门静脉血管内径,平均血流速度、血流量和动脉血管阻力。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术前、术后各项观察指标的变化。结果 PSE术后肝动脉血流速度、血流量较术前增加,脾动脉、脾静脉及门静脉血管内径及血流速度及血流量较术前减少,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SE术后肝动脉血流量增加,脾动脉、脾静脉血流量减少,可缓解脾循环高动力状态,间接降低门静脉压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超声造影评价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应用价值,筛选与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的评估参数。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8例及健康对照组8例在反相脉冲谐波模式下,经肘静脉团注超声造影剂声诺维(SonoVue),测定造影剂到达肝动脉时间(HAAT),到达门静脉时间(PVAT),到达肝静脉时间(HVAT),计算造影剂达到肝动-静脉时间之差即肝动-静脉渡越时间(VAT),肝-门静脉到达时间之差即肝-门静脉渡越时间(VVT)。结果不同程度肝纤维化患者的HAAT、PVA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VAT、VAT、VVT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缩短(P<0.05),HVAT、VAT、VVT与肝纤维化程度均呈负相关(P<0.01),且VVT相关性最高(r=-0.88)。结论HVAT、VAT、VVT与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尤其是VAT、VVT可作为间接评价肝纤维化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超声多参数积分法对乙型肝炎后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超声检查,重点检测肝包膜、肝实质回声、门静脉、胆囊壁厚度、脾脏大小、肝静脉频谱及门静脉系统血流量等7项指标,根据其不同表现进行评分,由此得出每例患者的超声总积分,并与穿刺活检结果相对照。结果超声积分与病理纤维化分期有良好相关性,尤其对区分≥S2期的中、重度患者准确率高。结论与单指标分析相比较,超声多参数积分法对肝纤维化定量诊断的准确率提高,尽管有一定局限性,仍可作为无创评估肝纤维化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电影相位对比磁共振测量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探讨其与门静脉高压之间的关系。方法 21例健康成人及45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均行电影相位对比磁共振检查。两名放射科医生分别独立测量门静脉主干横截面积和流速;其中45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S)中测量并记录门静脉压力。分别比较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组、肝硬化无上消化道出血组及正常健康成人组门静脉横截面积和流速,对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压力与门静脉横截面积、流速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统计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肝硬化组门静脉主干横截面积大于对照组,流速低于对照组,二者统计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与无上消化道出血组门静脉横截面积、血流速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示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压力与门静脉横截面积呈弱的正相关(r=0.404),与门静脉流速呈负的中度相关(r=-0.534)。结论电影相位对比磁共振可以客观反映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  相似文献   

19.
慢性肝病患者门脉及脾静脉流速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美国ATL公司超9HDI彩色多普勒(CDS)对107例受试者(其中肝硬化40例,慢性肝炎(以下简称侵肝)34例,对照组33例),进行肝脾及门静脉、脾静脉、肝动脉及肝静脉分支(左肝静脉、中肝静脉、右肝静脉)血流平均速度测定。结果显示肝硬化组门脉血流速度显著低于慢肝组(P<0.001),馒肝组又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脾静脉血流速度与门脉血流速度比(S/P)肝硬化组显著升高。肝硬化组门脉、脾静脉内径及左叶前后径非常显著大于慢肝组(P<0.001)。提示门脉血流速度变慢,S/P值升高,肝左叶前后径增大可作为临床观察肝硬化的一个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