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了解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近5年分离的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变化情况,研究肠球菌耐药变迁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分离的2 069株肠球菌,分析其标本分布特征及耐药变化情况。结果 分离出屎肠球菌1 136株,粪肠球菌933株。标本分布为尿液33.5%、分泌物22.7%、血液15.2%及胆汁9.5%。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情况严重,仅对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耐药率较低,粪肠球菌VRE (Vancomycin-resistant enterococci)分离率为1.0%,屎肠球菌VRE分离率为3.8%。屎肠球菌的总体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 (P=0.033)。然而,连续5年数据分析显示,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P<0.05)。结论 临床治疗肠球菌引起感染时面临困难,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仍是治疗肠球菌感染的有效药物,但万古霉素应合理减少使用频率。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加强肠球菌药敏统计和对VRE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8):120-122
目的 分析尿路感染中肠球菌的分布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 对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分离于清洁中段尿的肠球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肠球菌549株,其分离率从2014年的6.67%上升至2016年的8.81%,女性患者屎肠球菌的感染率高于粪肠球菌;在耐药性方面,利奈唑烷、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和氯霉素耐药率低,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和呋喃妥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结论 本院尿标本分离的肠球菌分离率呈上升趋势,且耐药性略不同于其他地区,临床诊疗应参照药敏结果,避免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3.
杜娟  李薇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9):2417-2418
目的:了解我院肠球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特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收集222株临床分离的肠球菌,采用Vitek 2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作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WHONET5.4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耐药率的差异。结果:222株肠球菌的构成比为屎肠球菌125株(56.3%)、粪肠球菌81株(36.5%)、其他肠球菌16株(7.2%)。中段尿、病灶或伤口分泌物为主要标本来源,分布于外科及内科等多个病区。屎肠球菌的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环丙沙星、红霉素、莫西沙星、高浓度庆大霉素、奎奴普汀/达福普汀的耐药率分别为87.2%、76.8%、80.0%、94.4%、79.2%、81.6%、5.6%。粪肠球菌的为49.4%、3.7%、13.6%、72.8%、14.8%、56.8%、8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屎肠球菌对替考拉宁、四环素及高浓度链霉素耐药率为0.8%、84.8%、54.4%与粪肠球菌的0、86.4%、34.6%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的耐药率为0。结论:我院屎肠球菌检出率高于粪肠球菌,且屎肠球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我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肠球菌 β -内酰胺酶的产酶率与FDA推荐常规选用的几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 :用头孢硝噻吩做 β -内酰胺酶检测 ,按NCCLS(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 )推荐标准判定青霉素 (P)、氨苄西林 (Amp)、万古霉素 (VNA)、高含量庆大霉素 (CN 12 0 μg/片 )的耐药与敏感性。结果 :10 0株肠球菌检出粪肠球菌 74株 ,占总检出率的 74 % ;屎肠球菌 16株 ,为 16 % ;其他肠球菌 10 %。有 6株为 β -内酰胺酶阳性 ,总产酶率为 6 %。产酶株与不产酶株对四种抗生素耐药情况差异明显 ,屎肠球菌耐药性高于粪肠球菌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VRE)占 5 % ;耐高含量氨基糖苷类 (HLAR)肠球菌占 5 3% ;对VNA、CN(12 0 μg/片 )耐药与对 4种抗生素均耐药情况分别为 10 %和 4 %。结论 :对肠球菌做β -内酰胺酶检测 ,将菌鉴定到种 ,严格按FDA(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推荐选用的抗生素做药敏试验 ,将更确切指导临床用药 ,为控制与延缓肠球菌多重耐药的产生起到极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方法:对住院及门诊病人送检样本中培养分离出316株肠球菌(粪肠球菌126株,屎肠球菌190株)的感染分布与耐药情况进行分析。采用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标准判定。结果:屎肠球菌对青霉素G的耐药率最高(93.7%),其次为红霉素、氨苄西林和环丙沙星。粪肠球菌对奎奴普丁/达福普汀耐药率最高为(74%),其次为四环素、红霉素和环丙沙星。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均低于(2%),替考拉宁的耐药率最低(均为0%)。结论: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较大差异,在抗感染治疗前应先做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依据报告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方法:对住院及门诊病人送检样本中培养分离出316株肠球菌(粪肠球菌126株,屎肠球菌190株)的感染分布与耐药情况进行分析。采用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标准判定。结果:屎肠球菌对青霉素G的耐药率最高(93.7%),其次为红霉素、氨苄西林和环丙沙星。粪肠球菌对奎奴普丁/达福普汀耐药率最高为(74%),其次为四环素、红霉素和环丙沙星。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均低于(2%),替考拉宁的耐药率最低均为(0)。结论: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较大差异,在抗感染治疗前应先做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依据报告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呼吸系统感染肠球菌耐药特点。方法:采用法国梅里埃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分离到的肠球菌进行鉴定及药敏实验,药敏实验参照CLSI2010标准。采用WHONET5.4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1)肠球菌分布情况:168例患者经培养鉴定,主要为粪肠球菌112株占66.7%,其次为屎肠球菌54株占29.2%。(2)主要肠球菌的耐药性:粪肠球菌依次为30.8%、27.9%、41.3%、47.1、51.0%,低于屎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利福平的耐药率分别为83.3%、59.5%、57.1%、71.4%、54.8%;对红霉素和四环素耐药率,粪肠球菌(84.6%和69.2%)大于屎肠球菌(83.3%和57.1%)。没有发现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烷耐药的肠球菌。结论: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利奈唑氨是呼吸系统肠球菌感染的最佳选择,建议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本院近十年肠球菌属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至2022年临床分离的肠球菌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并总结其构成比及耐药性。结果 检出7 249株肠球菌,以屎肠球菌4 516株(62.30%)和粪肠球菌2 457株(33.89%)为主。临床分离标本中,以尿液分离株4 935株(占68.08%)最多。屎肠球菌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红霉素的耐药率在80%以上;对利奈唑胺和奎奴普丁/达福普汀的耐药率低于5%;粪肠球菌对四环素耐药率大于70%;对利奈唑胺、呋喃妥因、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低于10%。结论 利奈唑胺对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临床需按药敏结果科学用药。  相似文献   

9.
颜英俊  刘华  喻华  周忠华  黄文方 《四川医学》2004,25(10):1085-1087
目的总结分析2000年1月~2003年12月各类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到的革兰阳性球菌的分布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根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应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实验,并监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凝固醇阴性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CON)、耐青霉素肺类链球菌(PRP)、对高浓度氨基糖苷类耐药肠球菌(HLAR)和对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VRE)的发生率.结果共分离到革兰阳性球菌2441株,葡萄球菌属1419株(58.1%),链球菌属719株(29.5%),肠球菌属303株(12.4%).葡萄球菌属对常用抗生素耐药严重,尤其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率达80%~10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分离率为56.7%,MRSE和耐甲氧西林溶血葡萄球菌(MRSH)分离率为84.2%和94.7%;未分离到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PRP)为23.2%,对红霉素耐药率为48.9%.屎肠球菌对青霉素和氨苄青霉素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高浓度庆大霉素耐药率分别为57.9%;和66.7%,对高浓度链霉素耐药率分别为52.6%和33.3%;VRE分离率为5.6%.结论细菌耐药性仍是目前临床上抗感染治疗较为严重的问题,因此需加强革兰阳性球菌耐药性监测,严格控制和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医院感染爆发流行.  相似文献   

10.
486株肠球菌菌型分布及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临床分离的肠球菌的菌型特点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 在VITEK 32仪器上用GPI鉴定卡及API系统鉴定感染性疾病各种临床标本分离的肠球菌 ;在VITEK 32仪器上用GPS 10 7药敏卡及K -B法测定肠球菌对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从痰或咽拭子、尿液、宫颈分泌物、伤口分泌物等处分离的 4 86株肠球菌分别占总数的 30 7% ,2 9 2 % ,16 5 % ,13 0 % ;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占总数的 92 4 %。高水平氨基糖苷类耐药(HLAR)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检出率高达 6 0 % ;屎肠球菌对青霉素等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未检出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VRE)。结论 肠球菌是本地区呼吸道、泌尿系感染主要病原菌之一。临床应重视HLAR株引起的感染 ,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1.
北京地区和其他地区临床分离的肠球菌耐药性比较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Liu GJ  Xu SZ  Ma Y  Li JY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12):1049-1052
目的 探讨和分析肠球菌的耐药表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采集北京4家综合性医院和全国53家三级甲等医院1997~2001年分离的不重复的7316株肠球菌,按照NCCLS推荐的方法和判断标准进行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并用WHONET5专用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北京和其地区临床分离的肠球菌中,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分别占80.7%、17.1%和79.4%、15.2%;居前5位分离出肠球菌的临床标本依次为尿液33.7%和28.4%;痰液22.9%和16.3%;脓性分泌物9.8%和14.6%;血液4.4%和5.0%;胆汁3.0%和4.5%。北京和其他地区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氨苄西林、高浓度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2.0%、5.1%;1.4%、3.7%;17.7%、24%;47.4%、49.2%。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氨苄西林、高浓度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5%、2.1%;2.6%、3.1%;64.2%、68.5%;64.9%、62.3%。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占3.2%。结论 临床分离的肠球菌株以粪肠球菌为主;屎肠球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较粪肠球菌具有更强的耐药性;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的耐药率最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2009-2011年我院临床分离肠球菌的耐药特点及流行分布,为合理治疗肠球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住院及门诊患者连续分离的、不重复的肠球菌92株,以2010CLSI纸片扩散法为判断标准,对分离菌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3年来从各种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到粪肠球菌52株,屎肠球菌23株。标本主要来源于尿液(41%)和腹腔引流液(24%)。屎肠球菌对青霉素类、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和高水平庆大霉素的耐药性均高于粪肠球菌;未检出耐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肠球菌。结论:屎肠球菌的耐药性高于粪肠球菌,应加强对屎肠球菌的耐药监测,防止多重耐药菌的发生和传播。  相似文献   

13.
227株肠球菌细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怀先  黄素荣 《四川医学》2012,33(2):284-286
目的了解肠球菌在临床标本中的分布及对常用的抗菌药物的耐药现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细菌进行系统检验,采用纸片法对分离鉴定后的肠球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肠球菌可在临床常见的多种标本中检出,粪肠球菌(44.1%)与屎肠球菌(37.9%)常见,其他肠球菌(18%)少见。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万古霉素是敏感性最高的抗生素。青霉素、氨苄西林和呋喃妥因对粪肠球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屎肠球菌对除糖肽类抗生素以外的所有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显示高水平耐药。结论临床医生应关注临床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研究,动态监测肠球菌的耐药状况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医院感染肠球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目的:了解肠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79家医院的医院感染肠球菌的来源及细菌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22株肠球菌占所有医院感染病原体的4.96%,其中为烘肠球菌(52.05%),屎肠球菌(20.25%),坚忍肠球菌(8.02%)。主要分离部位来自泌尿道(30.63%),下呼吸道(27.40%)。手术部位(15.07%),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呋喃妥因,万古霉素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39.62%,37.19%,22.76%,3.78%。结论:肠球菌是引起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体。粪肠球菌多于其它肠球菌,不同感染部位分离的肠球菌种类有差异。肠球菌耐药严重,屎肠球菌的耐药性高于粪肠球菌,万古霉素,呋喃妥因,氨苄西林,青霉素对肠球菌敏感性较高,临床应针对不同情况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庆大霉素高水平耐药肠球菌(HLGR)的耐药性、修饰酶类型和同源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用琼脂筛选法筛选出HLGR,采用K—B法测定其对1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住院患者HLGR的同源性;PCR法检测HLGR的主要修饰酶基因。结果:64.2%的肠球菌为HLGR。HLGR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无耐药性。在HLGR中屎肠球菌合并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分离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68株HLGR中63株aac(6’)-Ie—aph(2’)-Ia基因阳性(92.6%);3株与aph(2’)-Id基因有高同源性。在51株住院患者分离的HLGR中,屎肠球菌的PFGE图谱有8型(A~H),以A型为主;粪肠球菌的PFGE图谱有4型(A~D),呈多克隆散发。结论:HLGR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耐药菌,其主要通过aac(6’)-Ie—aph(2’)-Ia基因编码的修饰酶造成对庆大霉素高度耐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肠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对湖北地区11所医院1998年10月~1999年9月临床分离肠球菌进行K-B药敏试验,用WHONET-4软件完成数据分析。结果:254株肠球菌中,粪肠球菌183株(72.0%),屎肠球菌38株(14.9%);肠球菌主要来自中段尿,其次为伤口、呼吸道、穿刺引流液。庆大霉素高耐株、链霉素高耐株分离率分别为47.3%和56.0%,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分离率5.3%。粪肠球菌对庆大霉素、氯霉素、四环素、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均大于60%,屎肠球菌对β-内酰胺类相对耐药,对庆大霉素、四环素、红霉素、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为51.6%~92.3%。结论:肠球菌耐药尤其多重耐药严重。  相似文献   

17.
276株粪肠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凯舰  蔡志军 《河北医学》2010,16(8):934-936
目的:了解本地区的粪肠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分析2006年5月至2009年12月分离到的276株粪肠球菌的耐药情况。结果:分离到的276株粪肠球菌,主要来自于尿液、痰液标本,分别占:30.5%和26.4%,标本主要分离于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内科病房、神经内科病房;粪肠球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1%和1.0%。结论:粪肠球菌可引起临床各类感染,且多重耐药率高,治疗困难,应根据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株流行。  相似文献   

18.
276株肠球菌属的临床分布及耐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慧芳 《黑龙江医学》2010,34(8):579-580,584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的肠球菌属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变化,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可靠治疗依据。方法收集2007-01~2009-12间,常规培养检测出的276株肠球菌属,采用M icroscan细菌鉴定系统对分离株进行鉴定,并分析其在各临床标本中的分布特征、耐药情况、高浓度氨基糖苷类耐药状况及β-内酰胺酶的检测结果。结果共分离出276株肠球菌属,其中粪肠球菌139株,屎肠球菌121株,其他肠球菌16株;检测菌株数最多的标本分别是尿液、痰液及咽拭子、分泌物;药敏结果表明,屎肠球菌的总体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肠球菌属对四环素、红霉素、环丙沙星、利福平的耐药率较高,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保持高度敏感性。结论肠球菌感染以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为主,可引起多部位感染,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严重。医院应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以降低肠球菌的耐药率。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

Enterococci have assumed great clinical importance because of their increasing resistance to various antimicrobial agents. Thus, knowledge about the antibiogram of these multidrug resistant isolates is of utmost importance in formulating an effective antibiotic policy to treat these infections and reducing th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pattern of enterococci and determine the prevalence of multidrug resistance among them.

Methods

This cross sectional study was carried out from August 2011 to February 2014, in which 200 non-repetitive clinical isolates of enterococci were included.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 was done by disc diffusion method.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 of gentamicin, streptomycin, vancomycin, teicoplanin and linezolid was determined by E-test method.

Results

The prevalence of multidrug resistance among enterococcal isolates was found to be 63%. Varying levels of resistance was seen to various antibiotics. Most of the isolates were resistant to penicillin (95%), ampicillin (95%) and cotrimoxazole (90%). High level aminoglycoside resistance (HLAR) and glycopeptide resistance was seen in 39% and 14% isolates respectively. Only 4 isolates (2%) were found to be resistant to linezolid.

Conclusion

The prevalence of multidrug resistance among enterococci was found to be 63%, the resistance being more common in Enterococcus faecium as compared to Enterococcus faecalis. The study highlights the emergence and increased prevalence of multidrug resistant enterococci which pose a serious therapeutic challenge.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2009至2011年安徽地区粪肠球菌与屎肠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证据.方法 185株粪肠球菌与屎肠球菌药敏试验采用琼脂稀释法,结果依据CLSI 2010年推荐的标准进行判读.结果 3年临床分离菌株共185株,其中粪肠球菌92株,屎肠球菌93株,主要分离于尿液及分泌物,其中粪肠球菌分别占63.4%和11.8%,屎肠球菌分别占48.9%和16.3%;粪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加替沙星的敏感性高于屎肠球菌,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的敏感性高均达90%以上,粪肠球菌对三者的敏感性均在90%左右,然而无论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性均很高,分别为76.3%和92.6%.结论 粪肠球菌与屎肠球菌对不同的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不同,临床上应加强对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监测及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预防和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