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赛西尼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和绝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大鼠灌胃给药5、10、20、40 mg/kg和静脉注射 5 mg/kg赛西尼后,应用LC/MS/MS分析方法测定各时间的血浆原型药物浓度。采用WinNonlin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t检验法统计实验数据,计算生物利用度。结果: 赛西尼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在5、10、20、40 mg/kg剂量范围内灌胃给药后,AUC0-T与剂量呈正相关, t1/2分别为(6.26±1.26)、(5.80±4.44)、(7.16±4.40)、(7.38±3.24) h,与剂量非线性相关。比较大鼠灌胃与静脉注射 5 mg/kg赛西尼后的AUC0-T,计算赛西尼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 20.4%。结论:赛西尼的吸收较快,吸收程度中等,在5~40 mg/kg的给药剂量下呈现一级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绿原酸大鼠口服吸收的绝对生物利用度。方法以绿原酸大鼠静脉注射给药后药动学参数AUC为参照,三组大鼠按照200、400、600mg/kg给药剂量分别灌胃给药,计算相关参数,按公式Fpo(%)=AUCpo×Div/(AUCiv×Dpo)×100%计算绝对生物利用度。结果静脉注射给药后AUC0→t为198.01±42.36mg/L·min.灌胃200、400、600mg/kg三个剂量下的AUC0→t分别为339.39±16.03、1268.31±207.08和2530.35±442.57mg/L·min,绝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34.28%、64.06%和85.2%。结论绝对生物利用度的评价为绿原酸制剂开发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荆芥内酯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及生物利用度。方法建立大鼠血浆中荆芥内酯的HPLC检测方法,考察大鼠灌胃或尾静脉给予不同剂量荆芥内酯24 h内的血药浓度变化,并用Kinetica 4.4药动学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灌胃给予高、中、低剂量(47.87、23.94、11.97 mg.kg-1)荆芥内酯后,Cmax和AUC0-∞与给药剂量呈非线性关系。静脉给予11.97 mg.kg-1荆芥内酯后,Cmax和AUC0-∞分别为6.5 mg.L-1、18 mg.h.L-1。荆芥内酯在大鼠体内的口服绝对生物利用度为69.1%。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专属性强,可用于荆芥内酯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研究。  相似文献   

4.
9-硝基20(S)喜树碱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研究9-硝基喜树碱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及排泄。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静脉注射或灌胃给药后的大鼠血浆及排泄物样品进行分析。绘制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曲线,并进行非室模型分析及房室模型拟合。利用线性回归评价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与剂量之间、血浆药物峰浓度(C_(max))与剂量之间的线性关系;不同剂量下的药物半衰期及清除率通过方差分析进行比较。计算原形药物自大鼠体内的排泄量。结果:大鼠分别以1.5、3、6mg/kg静脉给药后,AUC_(o-t)分别为633、1606和3011h·μg·L~(-1);t_(1/2)分别为0.5、0.5和0.7h;大鼠分别以3、6、12mg/kg灌胃给药后,C_(max)分别为203、417和1150μg/L,T_(max)均在0.3h左右,AUC_(o-t)分别为269、439和881h·μg·L~(-1);t1/2分别为1.7、0.9和0.9h。9-硝基喜树碱在大鼠体内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14.6%,这与灌胃及静脉注射两种给药途径下原形药物(胆汁和尿中)累积排泄量之比值相一致。结论:9-硝基喜树碱在大鼠体内动力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静脉给药后,药物在大鼠体内的动力学不依赖于剂量,肾排泄为原形药物的主要排泄途径;灌胃给药后,药物绝对生物利用度低,原形药物大部分经粪排泄。  相似文献   

5.
张宇  秦臻  孙旸  吕加国  吴芳  刘霞 《药学实践杂志》2020,38(3):237-240,249
目的研究HMS-01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为后续研究提供支持。方法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建立灵敏、特异的测定血浆等生物样品中HMS-01浓度的分析方法,用建立的方法开展HMS-01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在SD大鼠上分别进行了1个剂量单次灌胃给药、1个剂量单次静注给药的药动学研究,以获得基本药动学参数。结果大鼠静脉注射1 mg/kg的HMS-01后,雄性与雌性大鼠血浆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为221和409 ng·h/ml,平均清除率分别为4.53和2.41 L/h·kg,平均血浆消除半衰期分别为0.786和1.27 h,表观分布容积分别为5.13和3.82 L/kg。灌胃给予30 mg/kg的HMS-01后,在大鼠体内血浆浓度达峰时间tmax为1.17 h,达峰浓度cmax为1243 ng/ml,消除半衰期(t1/2)为2.00 h。雄、雌大鼠AUC0-t分别为2271和8529 ng·h/ml,生物利用度分别为34.3%和69.5%。结论HMS-01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口服吸收较好,雌性大鼠的生物利用度远高于雄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诺必擂停在大鼠和Beagle犬体内的药动学过程。方法:通过口服和静注两种给药方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诺必擂停的浓度。结果:大鼠灌胃给予诺必擂停8、16和32 mg/kg剂量后,血药浓度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20、30、30 min,峰浓度Cmax分别为(300±171)、(468±122)、(982±449)ng/mL,根据血药浓度AUC计算出的生物利用度F为(14.6±2.7)%。Beagle犬按4 mg/kg单剂量口服给予诺必擂停片后,tmax为(95±12)min,Cmax为(436±88)ng/mL,生物利用度F为(27.4±8.4)%。结论:灌胃给药后诺必擂停在大鼠和Beagle犬体内吸收较快但吸收程度较低,该药在两种动物的药动学参数tmax、t1/2α和t1/2β等存在明显的种属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使用外源性标记法研究氯高铁血红素在大鼠体内的铁吸收。方法:以58Fe标记的氯高铁血红素分别以40mg/kg和2mg/kg的剂量灌胃和静脉注射给予大鼠,并在其给药前和给药后系列时间点采样,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法测定各个时间点58Fe的血药浓度,测得的血药浓度通过DAS2.1.1求算药动学参数。用58Fe的绝对生物利用度评价氯高铁血红素在大鼠体内的铁吸收。结果:源于氯高铁血红素中的58Fe在灌胃给药后1.5h吸收达峰,峰浓度为(220±89)μg/L,在此剂量下源于氯高铁血红素中的58Fe绝对生物利用度为0.93%。结论:外源性标记法可以用于评价氯高铁血红素在大鼠体内的铁吸收,源于氯高铁血红素的58 Fe绝对生物利用度为0.93%。  相似文献   

8.
大黄酸在大鼠和比格犬体内的吸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药大黄的活性蒽醌单体大黄酸(rhein)在SD大鼠和Beagle犬体内的吸收动力学特征,为临床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参数和依据。方法:采用HPLC-荧光检测法分别测定SD大鼠和Beagle犬在灌胃及静脉注射两种给药途径下单次给予不同剂量的大黄酸药物后,两种动物血浆样品中的大黄酸经时曲线过程并计算相应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及绝对生物利用度。结果:SD大鼠灌胃及静脉注射高、中、低剂量大黄酸后,AUC与剂量间呈一定的线性关系(r〉0.99),灌胃及静脉注射3个剂量下的半衰期结果相似。在上述研究范围内大黄酸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近似是线性的。用面积法,算得高、中、低3个剂量下大黄酸在大鼠体内的绝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6.4%、23.8%、19.4%。对6只Beagle犬进行随机交叉试验,静脉注射大黄酸真溶液(0.4mg/kg)和灌胃大黄酸混悬液(20mg/kg),算得静注及灌胃后药物的消除半衰期分别为(1.77±0.93)、(3.25±0.80)h,Beagle犬体内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49.7±7.4)%。对Beagle犬组(6只)和SD大鼠灌胃3剂量组(18只)各只动物生物利用度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黄酸在不同动物间吸收存在一定的种属差异,吸收程度在Bea-gle犬体内略高于在大鼠体内。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2种比卡鲁胺片在Beagle犬体内的生物等效性。方法Beagle犬采用随机、双周期交叉给药,单剂量灌胃给予比卡鲁胺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用HPLC荧光方法测定比卡鲁胺血浆浓度。结果Beagle犬灌胃给予单剂量(50 mg)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后的药动学参数AUC0→t、AUC0→∞、ρmax与tmax经交叉试验方差分析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制剂AUC0→t的90%置信区间为参比制剂的98.11%~103.74%;AUC0→∞的90%置信区间为参比制剂的98.45%~103.66%;ρmax的90%置信区间为参比制剂的92.63%~105.59%;tmax的90%置信区间为参比制剂的83.77%~119.37%,以上参数均表明两制剂生物等效。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平均为(100.93±3.08)%(以AUC0→t计算)和(101.05±2.93)%(以AUC0→∞计算)。结论2种比卡鲁胺片为生物等效制剂。  相似文献   

10.
齐墩果酸磷酸酯二钠盐的药物动力学与生物利用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齐墩果酸磷酸酯二钠盐 (disodiumoleanolicacidphosphate,以下简称为OLANa2 )进行了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与生物利用度研究。大鼠静脉注射 3种不同剂量 ( 4 0、5 0、6 0mg/kg)的OLANa2 注射液后 ,其药物动力学行为均符合二室开放模型特征 ,且在实验剂量范围内其药时过程为线性动力学。大鼠灌胃及肝门静脉给药后 ,其药时过程符合单室开放一级吸收模型特征。大鼠经灌胃、肝门静脉、颈静脉交叉给药后 ,灌胃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 2 2 0 3% ,肝门静脉注射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 88 89% ,胃肠道代谢或未吸收部分共为 6 6 9%。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灵仙新苷在Beagle犬体内的药动学和绝对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四周期交叉设计,即Beagle犬8只,雌雄各半,随机等分为4组,分别采取单剂量静脉注射(0.75mg/kg)及灌胃(7.5、15和30mg/kg)两种给药方式,交叉给药,间隔1周。并于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取血,采用LC—MS/MS测定血浆中灵仙新苷的浓度,利用DAS2.0软件估算灵仙新苷在Beagle犬体内的药动学参数,并计算绝对生物利用度。结果:Beagle犬i.g.7.5、15和30mg/kg灵仙新苷后,估算的tl/2分别为(14.3±2.7)、(13.3±1.3)和(13.7±2.4)h,AUC0—36分别为(1.9±1.2)、(4.5±1.9)和(8.0±3.3)μg·h·mL-1,Cmax分别为(0.14±0.08)、(0.27±0.10)和(0.52±0.28)μg/mL。i.v.0.75mg/kg灵仙新苷后,估算的t1/2为(13.3±3.0)h,AUC0-36为(66.2±12.8)μg·h·mL-1。灌胃灵仙新苷在Beagle犬体内的绝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0.32%、0.35%和0.30%。结论:口服灵仙新苷后在Beagle犬体内绝对生物利用度很低,其药动学过程在研究剂量范围内是线性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奥拉西坦颗粒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健康志愿者20名,随机双交叉单剂量口服奥拉西坦颗粒(受试试剂)和奥拉西坦胶囊(参比试剂),剂量均为1600 m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奥拉西坦的浓度,用DAS2.1药动学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和生物利用度,并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单剂量口服奥拉西坦受试和参比制剂后,血浆奥拉西坦的Cmax分别为(32.9±13.9)mg.L-1和(31.9±6.4)mg.L-1,tmax分别为(1.01±0.34)h和(1.1±0.4)h,t1/2分别为(4.2±2.3)h和(4.0±2.2)h,AUC0→24分别为(147.7±63.6)μg.h.mL-1和(148.2±41.1)μg.h.mL-1,AUC0→∞分别为(153.7±64.6)μg.h.mL-1和(153.1±42.7)μg.h.mL-1。AUC0-24、AUC0-∞和Cmax的90%可信区间分别为84.9%~107.2%,85.6%~108.1%和89.7%~107.0%。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0-24和F0-∞分别为(99.9±29.6)%和(100.7±28.8)%。结论:奥拉西坦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环孢素与十一酸睾酮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22只雄性健康大鼠随机分成4组进行2轮试验。第1轮试验中A、B组(每组5只)大鼠分别灌胃给予环孢素20和40mg·kg^-1,C、D组(每组6只)大鼠分别灌胃给予十一酸睾酮10.67和21.34mg·kg^-1;第2轮试验中A、C组大鼠合为低剂量组,予环孢素20mg·kg^-1+十一酸睾酮10.67mg·k^-1,B、D组大鼠合为高剂量组,予环孢素40mg·kg^-1+十一酸睾酮21.34mg·kg^-1,均连续给药7d。给药后各时间点大鼠全血中环孢素与血清中睾酮的浓度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药一时数据应用DAS2.0程序拟合,计算药动学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在第1轮和第2轮试验中,A组大鼠全血中环孢素的pmax分别为(408.30±9.61)和(430.29±7.99)μg·L^-1,AUC0→∞。分别为(35230.98±1256.42)和(40749.93±1325.86)/μg·h·L^-1;B组大鼠全血中环孢素的pmax分别为(418.97±15.62)和(405.71±15.17)μg·L^-1,AUC0→∞分别为(41887.92±2751.79)和(47890.33±3052.64)μg·h·L^-1;C组大鼠血清中睾酮的Cmax分别为(22.95±1.07)和(23.81±0.39)nmol·L^-1,AUC0→∞分别为(2146.99±915.65)和(2308.84±725.47)nmol·h·L^-1;D组大鼠血清中睾酮的Cmax分别(24.49±0.43)和(25.11±0.43)nmol·L^-1,AUC0→∞分别为(2434.57±985.15)和(2666.68±1027.05)nmol·h·L^-1。即在同等剂量的单剂量给药或联合给药,大鼠全血中环孢素与血清中睾酮主要药动学参数t1/2、CL/F、AUC等之间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环孢素与十一酸睾酮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相互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舒成仁  卫乐乐 《医药导报》2012,31(5):588-591
目的研究盐酸西替利嗪咀嚼片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并评价其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两周期自身对照交叉试验设计,单剂量口服给药,高效液相色谱-紫外(HPLC-UV)法测定血浆盐酸西替利嗪浓度,DAS2.0软件处理血药浓度数据并计算参数,评价生物等效性。结果单剂量口服受试制剂盐酸西替利嗪咀嚼片和参比制剂盐酸西替利嗪片20 mg,血药浓度 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为(5.814±1.454),(5.802±1.028) μg•mL-1•h;AUC0→∞分别(6.358±1.617),(6.236±1.186) μg•mL-1•h;Cmax分别为(0.749±0.149),(0.716±0.153) μg•mL-1;tmax分别为(0.819±0.391)和(1.000±0.429) h;t1/2分别为(7.332±0.199)和(7.375±1.420) h;相对生物利用度(99.9±17.5)%。结论所建立的血浆盐酸西替利嗪浓度检测方法可满足相对生物利用度试验方法学要求,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枸橼酸莫沙必利颗粒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健康志愿者24名,随机双交叉单剂量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颗粒(受试制剂)和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参比制剂),剂量均为10mg,采用HPLC-MS/MS测定血浆中枸橼酸莫沙必利的浓度,用DAS2.1药动学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和生物利用度,并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单剂量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受试和参比制剂后,血浆莫沙必利的Cmax分别为(48.26±22.67)ng·ml-1和(45.20±20.28)ng·ml-1,tmax分别为(0.62±0.89)h和(0.65±0.34)h,t1/2分别为(2.16±0.63)h和(2.62±1.42)h,AUC0→10分别为(86.87±39.21)ng·h·ml-1和(85.20±29.44)ng·h·ml-1,AUC0→∞ 分别为(90.55±41.50)ng·h·ml-1和(90.31 ±31.86)ng·h·ml-1.AUC0→10、AUC0→∞和Cmax的90%可信区间分别为87.3%~116.4%,86.7%~113.7%和85.7%~126.7%.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0→10为(109.5±45.3)%.结论:两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氨酚待因片(Ⅱ)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双周期交叉试验设计,2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氨酚待因片(Ⅱ)试验和参比制剂2片(每片含对乙酰氨基酚300mg,磷酸可待因15mg),以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对乙酰氨基酚和可待因的血药浓度,通过DAS Ver2.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评价两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参比制剂和试验制剂中对乙酰氨基酚的主要药动学参数ρmax分别为(9390.7±1952.3)和(9585.9±2116.8)m·L^-1;tmax分别为(0.94±0.41)和(0.96±0.37)h;t1/2分别为(2.84±0.65)和(2.90±0.60)h;AUC0→t分别为(37662.3±10113.1)和(39906.8±11177.6)μg·h·L^-1,AUC0→∞分别为(40289.5±11802.7)和(42977.4±13313.5)μg·h·L^-1;可待因的主要药动学参数ρmax分别为(89.1±35.3)和(83.3±30.6)μg·L^-1;tmax分别为(0.91±0.33)和(1.04±0.53)h;t1/2分别为(2.88±0.55)和(2.69±0.50)h;AUC0→1分别为(319.7±75.9)和(332.6±82.0)μg·h·L^-1,AUC0→∞分别为(340.9±82.1)和(352.2±88.5)μg·h·L^-1;以AUC0→1计算试验制剂中对乙酰氨基酚和可待因对参比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分别为(106.5±13.1)%和(105.6±20.6)%.结论经方差分析及双单侧t检验结果显示,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咖啡酸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美英  周婷婷  周茂金 《中国药房》2008,19(16):1220-1222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咖啡酸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用于药动学研究。方法:测定大鼠灌胃与静脉注射给药后咖啡酸的血药浓度,采用药动学程序Topfit 2·0进行统计处理,计算非室模型药动学参数。结果:大鼠灌胃给药后咖啡酸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为(0·56±0·12)μg·mL-1,tmax为(0·18±0·04)h,t1/2为(0·67±0·12)h,ke为(1·05±0·20)h-1,AUC(0~t)为(0·34±0·05)μg·h·mL-1;大鼠静脉注射给药后t1/2为(0·45±0·05)h,ke为(1·55±0·18)h-1,AUC(0~t)为(9·07±2·24)μg·h·mL-1。结论:大鼠灌胃给予咖啡酸后,吸收迅速,消除半衰期较短,其绝对生物利用度较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苄丝肼对左旋多巴大鼠纹状体细胞外液药动学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3组(每组7只):左旋多巴合并苄丝肼组,大鼠灌胃给予左旋多巴48mg·kg^-1和苄丝肼12mg·kg^-1;单用左旋多巴组,大鼠灌胃给予左旋多巴48mg·kg^-1;生理盐水对照组,大鼠灌胃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采用脑微透析活体取样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给药后6h内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浆和纹状体细胞外液左旋多巴浓度,应用3P87药动学程序拟合药动学参数。结果左旋多巴在血浆及纹状体细胞外液药-时曲线符合一室模型。单用左旋多巴在纹状体细胞外液t1/2、tmax、ρmax和AUC0→∞分别为(21.55±13.74)min、(46.82±27.49)min、(9.283±2.130)μg·L^-1、(2762±1257)μg·L^-1;左旋多巴合用苄丝肼组纹状体细胞外液t1/2、tmax、ρmax和AUC0→∞分别为(83.50±10.24)min、(49.97±11.72)min、(119.62±81.12)μg·L^-1、(18431±9115)μg·L^-1。其中,除tmax外,单用左旋多巴组t1/2、ρmax和AUC0→∞均显著小于左旋多巴合用苄丝肼组(P〈0.01)。结论苄丝肼可显著提高左旋多巴进入纹状体药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吉非替尼乳剂单次和多次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将大鼠分为单次给药组和多次给药组。单次给药组大鼠分为吉非替尼原料药组(50 mg/kg)和吉非替尼乳剂组(50 mg/kg),每组6只,灌胃给药1次。多次给药组大鼠分为吉非替尼原料药组(50 mg/kg)和吉非替尼乳剂组(50 mg/kg),每组8只,连续灌胃给药7 d,每天1次。吉非替尼原料药组大鼠于给药前和给药后1、2、2.5、3、3.5、3.75、4、4.25、4.5、6、8、12和24 h取血0.3 mL,吉非替尼乳剂组大鼠于给药前和给药后(多次给药组为给药7 d后)2、4、6、8、9、10、11、12、13、14、16、24、36和48 h取血0.3 mL,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吉非替尼的血药浓度,绘制药-时曲线,并用DAS 2.0软件拟合药动学参数。结果:单次给药后,与吉非替尼原料药组tmax[(2.67±0.75)h]、MRT0-24 h[(8.68±0.91)h]、MRT0-∞[(14.20±3.45)h]比较,吉非替尼乳剂组tmax[(8.33±4.41)h]、MRT0-48 h[(15.00±1.60)h]、MRT0-∞[(17.60±2.66)h]均显著增加(P<0.05)。多次给药后,与吉非替尼原料药组tmax[(6.79±3.75)h]、AUC0-48 h[(41.10±8.92)mg·h/L]、Vz/F[(16.30±5.45)L/kg]、CLz/F[(0.94±0.19)L/(h·kg)]、MRT0-48 h[(10.10±0.36)h]比较,吉非替尼乳剂组Vz/F[(44.20±30.30)L/kg]、CLz/F[(1.89±1.56)L/(h·kg)]、MRT0-48 h[(16.20±2.52)h]均显著增加(P<0.05),AUC0-48 h[(38.70±26.20)mg·h/L]显著减少(P<0.05),tmax[(10.40±3.25)h]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吉非替尼原料药比较,单次和多次给药吉非替尼乳剂,均可延长药物的达峰时间;本研究结果可为吉非替尼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