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
目的 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获得HPV18 L1活性蛋白,为进一步研制HPV18基因工程疫苗打下基础。方法 以重组质粒pBR322-HPV18为模板,利用PCR方法扩增HPV18 L1DNA片段,将HPV18 L1DNA与pUC19质粒重组构建pUC19-HPV18 L1重组质粒。用酶切电泳验证重组结果的正确性;并通过测序检查质粒重组后序列有无变化。再利用pQE32质粒做表达载体构建pQE32-HPV18 L1重组质粒,并用酶切电泳验证。结果 PCR扩增DNA片段约为1.7Kb,与预期结果相同。pUC19-HPV18 L1克隆重组质粒酶切后显示4.39Kb,酶切图谱与预期相同。测序验证插入片段全序列无改变。pQE32-HPV18 L1表达重组质粒酶切后显示其大小约5.16Kb,酶切图谱亦与预期相同。结论 pQE32-HPV18 L1表达重组质粒构建成功。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人ICAM-1—1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ICAM-1。方法: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PCR技术扩增出ICAM-1全编码区基因片段,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结果:PCR扩增得到人成熟ICAM-1的cDNA片段大小为1800bp,重组子利用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鉴定和DNA序列分析得到真核表达载体pCDA3.1(-)-ICAM-1。结论:成功构建了人ICAM-1真核表达载体,为进-步建立稳定转染ICAM-1的细胞株以及研究ICAM-1及其受体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含人粘附分子-2(ICAM-2)启动子的人补体调节蛋白CD59重组基因,并钭其用于异种器官移植转基因。方法:利用PCR方法从人血基因组扩增得到ICAM-2启动子、CD59基因的第一内含子片段,经电泳分离、切胶回收纯化得到上述片段,分别双酶、单酶切这两条片段,纯化回收备用;双酶切pcDNA3-CD59真核表达载体,经电泳分离,切胶回收纯化得到不含病毒启动子、含筛选基因Neo的一段pcDNA3-CD59cDNA作为载体序列;ICAM-2启动子片段先与载体进行定向克隆连接反应后转化细菌,阳性转化蓖质粒抽提及酶切鉴定,得到pcDNA3-ICAM2-CD59质粒;再单酶切此质粒,纯化该载体与CD59第一内含子片段连接,转化细菌、抽提质粒,用脂质体将该质粒转染猪血管内皮细菌,流式细胞仪检测CD59蛋白表达。结果:得到pcDNA3-Enhancer-ICAM2-CD59质粒,以EcoR I消化此重组质粒,产生5.5及0.5kb两片段,以Hind Ⅲ消化重组质粒,得到5.45及0.55kb两片段,以Kpn I/Hind Ⅲ双酶切质粒时,出现5.0、0.55、0.4kb 3条片段,对插入子分别进行测序,上述结果完全符合设计要求及正确序列。流式细胞仪检测重组基因表达阳性。结论:含人ICAM-2启动子的CD59重组基因表达载体获得成功,该重组基因构建成功为转基因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弓形虫ZS2分离株pWR450-1-MIC1原核表达重组质粒,为进一步表达及免疫做准备。方法:用PCGENE软件分析MIC1基因可能的TB抗原表位,自行设计引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从弓形虫ZS2分离株的基因组DNA中扩增编码微线体蛋白1(MCC1)的基因片段,经酶切,连接,重组入pWR450-1原核表达载体,再经含氨苄培养基筛选,酶切,PCR鉴定和测序。结果:从ZS2分离株基因组DNA中扩增出特异的MIC1基因片段,克隆成功pWR450-1-MIC1重组质粒,测序表明MIC1这部分基因与RH株相应碱基序列完全一致。高度保守,为下一步表达及免疫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含人乙酰胆碱受体(AChR)α1亚基N末端主要免疫区205个氨基酸(AChRα205)编码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方法:以pMARα205为模板PCR扩增AChRα205。酶切后将PCR产物插入到载体pcDNA3.1(+)的EcoRⅠ、XhoⅠ位点之间,重组子经转化E.coliDH5α菌、筛选、酶切并测序进行鉴定。结果:用PCR方法从pMARα205中扩增出了约644bp的片段,构建的重组质粒经双酶切可得到约633bp的片段,大小与预期结果相符,测序表明序列正确。结论:用基因重组方法获得了含正确目的基因序列的重组质粒pcDNA3.1(+)/AChRα205。  相似文献   

7.
目的 构建pcDNA3.1(-)/hURAT1真核表达重组体.方法 提取人全血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将纯化的扩增产物与表达载体pcDNA3.1(-)连接后转化DH5α感受态细胞.重组质粒经BamHⅠ和EcoRⅠ酶切后,应用核苷酸序列测定方法进行鉴定.结果 PCR扩增得到hURAT1第2外显子至第5内含子长1 958 bp的基因片段.该片段与表达载体pcDNA3.1(-)连接后转化DH5α感受态细胞.重组质粒经酶切和核苷酸序列测定方法鉴定,证实hURAT1片段插入序列和方向正确.结论 hURAT1基因组DNA片段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的序列和方向正确,可用于后续基因功能研究,尤其是编码序列和内含子序列变异的功能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果实特异启动子驱动的含伯氏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PbMSP4/5(Plasmodium berghei merozoitesurface protein4/5)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并进一步提高抗原基因的表达量和免疫原性,为研制有效的转基因植物疟疾疫苗打下基础。方法分别以提取的番茄和伯氏疟原虫Anka株的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番茄果实特异表达启动子E8的核心序列(约1.11Kb)及PbMSP4/5基因(704bp),并通过重叠区扩增基因拼接法(Gene splicing by overlap extension,SOE)PCR将二者拼接,拼接后的序列为EM,并合成霍乱毒素B亚基基因CTB,共同构建重组质粒pCAMBIA1302-EM-CTB,电击法转化根癌农杆菌GV3103。结果重组质粒经酶切鉴定证明已成功转化。结论实验成功构建了以番茄果实特异启动子驱动PbMSP4/5基因、以CTB为黏膜免疫佐剂的高效植物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αA晶体蛋白基因启动子与HSP70融合基因表达载体pαACP-HSP70。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从质粒pIRES2-EGFP-HSP70中扩增HSP70基因,将已构建的含αA晶状体蛋白基因特异性启动子活性片段(αACP)的质粒pαACP-IRES2-EGFP双酶切,回收载体片段,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HSP70基因片段定向插入载体启动子αACP之后,构建特异性表达载体,命名为pαACP-HSP70,并通过PCR、酶切和DNA测序进行鉴定。结果构建的pαACP-HSP70质粒通过酶切图谱鉴定、PCR检测有1924 bp条带出现,通过测序显示所克隆的HSP70基因与基因库中的同种序列比较,核苷酸序列有100%的同源性。结论成功构建了晶状体上皮细胞特异性表达载体pαACP-HSP70。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哮喘患者白细胞介素-4(IL-4)过度表达的可能调控机制。方法 选取4例有明显家族史的过敏性哮喘患儿和1例正常儿童,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IL-4近侧启动子片段,PCR产物经XbaI、HindⅢ限制性内切酶进行双酶切后,回收酶切片段,再与经过相同双酶切的载体Jx2相连接,制备重组质粒,然后经转化、筛选、酶切鉴定得到重组质粒pIL-4-Jx2,最后采用双脱氧终止法对重组质粒进行序列测定。结果 (1)正常儿童IL-4近侧启动子序列与基因库序列相同。(2)1例患儿-229位C被A所替代。该变异恰好位于正性调节元件-I之内,结论 过敏性哮喘患者IL-4近侧启动子区DNA片段被成功克隆,并发现1例患者IL-4调控元件内一未曾报道过的变异位点,这有助于对哮喘者IL-4基因异常表达调控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弓形虫致密颗粒抗原GRA7的真核重组表达质粒。方法:设计GRA7的特异引物,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从弓形虫RH株基因组DNA中扩增编码GRA7的基因片段,经克隆至pMD18-T载体后,亚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VAX1而构建真核重组表达质粒pVAX1-GRA7。结果:PCR扩增出GRA7基因的特异片段,所获克隆的序列正确,并被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VAX1,构建了真核重组表达质粒pVAX1-GRA8。结论:成功构建了GRA7的真核重组表达质粒pVAX1-GRA7。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构建Nelin基因N端片段的原核表达载体并表达此蛋白 .[方法 ]设计带有BamHI/EcoRI酶切位点的引物 ,以已构建好的质粒pGEX 5X Nelin为模板 ,用PCR扩增Nelin基因N端片段 ,并用BamHI/EcoRI酶切PCR产物和原核表达载体 pGEX 5X 1,然后用T4DNA连接酶将其连接 ,得到重组表达质粒 pGEX 5X Nelin 1,经双酶切鉴定和测序验证 .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 2 1,用异丙基硫代 β D 半乳糖苷 (IPTG)诱导 ,以SDS PAGE进行分析 .[结果 ]成功构建并表达了分子量约为 43KD的NelinN端片段的融合蛋白 .[结论 ]所表达的蛋白为蛋白纯化、抗体制备及研究其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分子克隆表达人脂联素基因球型结构域(gAd),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应用RT-PCR方法从人大网膜脂肪组织总RNA中扩增出gAd cDNA,克隆人载体pMD18-T,pET32a( )中,形成重组质粒gAd.pET32a( ).筛选出阳性克隆,通过限制性内切酶酶切、PCR和测序进行鉴定,并在体外进行小量表达.结果 从脂肪组织总RNA中扩增得到412 bp片段gAd基因,其cDNA序列与GenBank人gAd基因序列相同,并在体外表达得到相对分子质量为34000的重组蛋白.结论 成功构建了gAd基因原核表达质粒并实现体外的小量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构建四环素诱导性人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真核表达载体。方法 运用基因重组技术,将人HGF cDNA全长序列,定向克隆于四环素诱导性真核表达载体pBI-L多克隆位点MluⅠ和SalⅠ之间,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测序鉴定。结果 重组pBI-L-HGF真核表达载体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与理论值相符;测序结果与GenBank比对,序列正确。结论 本实验成功构建人HGF四环素诱导性真核表达载体pBI-L-HGF,为今后临床开展HGF基因治疗提供了一种安全可调控的基因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5.
hTERT片段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片段的真核表达质粒,方法:从肿瘤组织中提取总RNA.采用RT—PCR法扩增hTERT基因并克隆人PGEM—T Easy载体中,然后再亚克隆于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用PCR扩增及限制性酶切法筛选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并以DNA测序鉴定。结果:PCR扩增及限制性酶切法证实重组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成功。测序表明,hTERT基因片段与GenBank公布的相应基因同源性比较,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8.73%,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9.68%。结论:成功构建了hTERT真核表达质粒,为进一步研究与hTERT相关的抗肿瘤免疫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成胜权  王文亮  晏伟 《医学争鸣》2004,25(5):452-455
目的:克隆细胞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SVV)的编码序列,构建含SVV基因的真核细胞表达载体并在肝癌细胞系HepG2中表达,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肝癌发病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方法:根据已发表的SVV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以HL-60细胞系抽提的RNA为模板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产物用BamHI和XhoI双酶酶切后定向克隆到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DNA3.0中,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重组质粒pcDNA3.0-SVV和DNA序列测定进行鉴定. 用脂质体法将pcDNA3.0-SVV导入肝癌细胞系HepG2中,G418选择培养,经免疫组化法和RT-PCR鉴定其表达. 结果:RT-PCR扩增出长445 bp的特异性片段,经克隆至pcDNA3.0后酶切鉴定证实,并测序表明序列与GenBank报道完全一致. pcDNA3.0-SVV在HepG2细胞中有稳定表达. 结论:成功克隆了SVV的编码序列,构建了其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DNA3.0-SVV,有助于对SVV基因在肝癌发生中的致瘤机制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人核心蛋白聚糖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构建人核心蛋白聚糖(DCN)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活性奠定基础。 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目的片段,PCR产物及真核表达载体pcDNA3分别双酶切后进行连接,并转化入大肠杆菌JM109中扩增以获得重组载体。 结果:PCR获得与预期大小一致的、约1 000 bp的特异性DNA片段,PCR产物与表达载体经双酶切后连接,构建重组载体pcDNA-dec,经双酶切鉴定及测序证实,人DCN基因cDNA片段正确插入真核表达载体中。结论:成功构建人DCN真核表达载体pcDNA-dec。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构建人全长PLCr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以便进一步研究PLCr1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自行设计一对带有日砌Ⅲ和Not Ⅰ酶切位点的引物,采用RT-PCR技术从MG63细胞中扩增人全长PLCr1 cDNA(3878bp),纯化后,经HindⅢ-NotⅠ酶切,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LNCX2中,构建重组质粒pLNCX2/PLCr1。通过PCR,限制性酶切分析及DNA直接测序对所构建的重组质粒进行鉴定。同时经瞬时转染后,利用RT-PCR及Western blotting转染后LoVo细胞中PLCr1的表达。结果RT-PCR产物经琼脂糖电泳分析所得片段大小与预期相符(3878bp)。重组质粒经日HindⅢ-NotⅠ酶切后,得到3878bp(PLCr1基因)及6100bp(载体pLNCX2)两个片段,同时重组质粒经HindⅢ-BglⅡ酶切后.得到约1300bp及约8500bp两个片段,与预期一致。DNA测序也证实了重组质粒的正确。经RT-PCR和Westem blot分析证实转染pLNCX2/PLCr1的LoVo细胞中PLCr1的表达均高于转染空质粒pLNCX2的LoVo细胞及未转染的LoVo细胞。结论成功构建了人全长PLCr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LNCX2/PLCr1,为进一步研究PLCr1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