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乳香、没药药对配伍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考察乳香、没药药对配伍对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 采用气-质联用系统对乳香、没药药材以及药对配伍中的挥发油进行分析,评价配伍对挥发油成分及含量的影响.结果 采用GC-MS对乳香、没药药材和药对挥发油的成分进行分析比较,发现乳香挥发油中检出的trans-3,5,6,8 a-四氢-2,5,5,8a-四甲基-y1-2...  相似文献   

2.
乳香没药杜仲炮制方法的改进安徽省金寨县防疫站门诊部(237300)戴洪涛戴传家关键词乳香没药杜仲炮制方法1乳香、没药的炮制乳香、没药是乳香、没药树茎干皮部渗出的油树脂。生乳香、生没药需加工炮制,去净油脂,方能用于临床,否则使用生品刺激胃粘膜,可引起呕...  相似文献   

3.
通过多次反复实验 ,对乳香没药等含挥发油树脂类中药炮制法由炒制改进为烘制 ,即利用烘箱的恒温条件 ,使乳香等含挥发油树脂中的挥发油逐步渗出并挥发。同时指出烘制法的不足之处是易串味 ,只能用于同类药材的炮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挥发油类中药的炮制工艺。方法:以乳香、苍术、茵陈这三味含挥发油的中药为例,采用醋炙、清炒、麸炒、烘制等方法进行炮制,通过气相色谱技术分析以上中药炮制前后挥发油的含量,并比较不同炮制方法的中药得率。结果:经醋炙、清炒、麸炒、烘制等办法炮制后的乳香、苍术、茵陈的挥发油含量相较生品均有所下降,其中乳香和茵陈采用烘制法后挥发油除去率最高,苍术采用麸炒法挥发油除去率最高,烘制后三种药物得率较高。结论:含挥发油中药的炮制工艺选择,需根据药材的临床用途以及毒性作用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研究,探讨传统没药的炮制方法,完善蒙药的炮制工艺,评价其最佳质量。方法:用水和醇为溶剂从没药中提取出水溶性成分和醇溶性成分,按挥发油测定法、浸出物测定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ⅩD、XA)对炮制品进行含量测定;对没药炮制品进行含量比较,评价其品质。结果:没药配方颗粒的挥发油及浸出物百分含量均高于生没药。炮制品易于粉碎。结论:没药配方颗粒品质优于没药生品。但炮制过程中药品干燥较慢,尚需改进。  相似文献   

6.
乳香没药的提取工艺及其提取物的镇痛作用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郑杭生  冯年平  陈佳  符胜光 《中成药》2004,26(11):956-958
乳香和没药均有活血止痛的效果,二者又是中药药材,常常相须为用.在化学成分上两者也非常相似,主要含挥发油、树脂和树胶等.乳香、没药中的挥发油具有镇痛作用,而其乙醇溶解部分的药效还不明确,因此,本文拟通过试验考察乳香没药镇痛作用的有效部位并优选其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7.
乳香味辛苦、性温,入心、肝、经;没药味苦性平、入心、肝、脾经。二药均含挥发油与树脂,生用对胃肠有刺激性,可产生呕吐的副作用,且均具有消肿生肌,活血止痛的功效,临床常相须为用。对乳香、没药的炮制方法,参阅《全国中药炮制规范》与《湖北省中药炮制规范》等书籍,多采用醋制法,然醋制乳香、没药常不易粉碎,适应不了临床制剂的需求。笔者采用本院已故中药师徐华炳先生30余年一直用麦麸皮拌炒乳香、没药的炮制方法,取得较好效果。现将炮制方法阐述如下,以飧同仁。为不累赘,仅举乳香为例。1 操作方法 取生乳香除净杂质,碎成小颗粒,与麦麸皮拌  相似文献   

8.
李胜群  王行美 《中药材》2004,27(6):408-409
比较了乳香炮制前后挥发油、树脂的含量变化,并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炮制对挥发油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炮制对乳香中挥发油、树脂的含量影响不大,挥发油中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则发生了一定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九分散为模型方,研究乳香、没药挥发油对方中所含生物碱类成分的经皮渗透行为,分析比较挥发油中促生物碱类经皮渗透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应用Franz扩散池法进行体外透皮实验,分析挥发油促生物碱类成分在小鼠皮肤内的经皮渗透性;采用GC-MS技术与主成分分析法比较乳香、没药挥发油中主要促渗作用的化学成分.结果:脂溶性生...  相似文献   

10.
侧柏叶炮制工艺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孙立立  王琦 《中成药》1995,17(7):20-22
对侧柏叶及其不同制法的炮制品进行了挥发油,总黄酮和鞣质的含量测定;比较了侧柏叶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变化,为优选侧柏叶炮制工艺及合理应用提供了初步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乳香配方颗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乳香炮制方法的改进研究,以达到药物洁净,刺激性成分含量降低,易于粉碎便于调剂的目的。方法:乳香生品经过水煮、过滤、浓缩、成型、干燥后,切制成一定规格小块,低温烘制,晾至干透,以醋为辅料炮制后粉碎成一定大小的颗粒。参照2005版药典对乳香不同炮制品进行外观性状、薄层色谱鉴别、挥发油含量、水浸出物含量、醇浸出物含量测定、易碎度等方面的比较研究。结果:乳香配方颗粒呈小方丁或棕黄色粉末状,便于临床调剂,水浸出物和醇浸出物含量高,刺激性成分挥发油含量降低。薄层色谱鉴定炮制前后醇浸出物成分及挥发油的成分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香没药炮制沿革,找出其规范炮制。方法:查阅历史文献,调查走访乳香、没药的炮制及炮制衍变。结果:乳香、没药炮制虽较繁杂,然当今文献仍以清炒、醋制、灯心草制为主流炮制。其它衍变没有依据。结论:乳香、没药的炮制工艺应按规范进行。  相似文献   

13.
气质联用法分析炮制对乳香挥发油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卢兖伟  王琦等 《中成药》1996,18(11):20-22
研究了乳香炮制前后挥发油含量的变化,用GC-MS法分析鉴定了挥发油中的组分,并用GC法测定了各种组分炮制前后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乳香经炮制后各炮制品的挥发油含量变化不大,其组分含量有一定变化。  相似文献   

14.
乳香和没药是活血散结要药。《本草纲目》云:“乳香活血,没药散血,皆能止痛消肿生肌,故二药每每相兼而用。”乳香和没药相须为用,临床常常一同使用,具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的功效。但两药在煎服和制作成药时也有不足之处,一是两药为树脂类药材,含挥发油,患者服用后易刺激肠胃,引起恶心呕吐;二是两药质地粘腻,机器不易粉碎,难以做成丸散制剂。笔者认为只有将乳香、没药制炭存性,才能弥补上述不足,发挥更佳药效。乳香炭、没药炭的炮制方法如下。乳香炭的炮制要点:取制乳香原料,除去树皮等杂质,砸碎如黄豆大。放入少量清水,水与乳香的比例约为1…  相似文献   

15.
该研究拟探索乳香没药挥发油对川芎的促透机制,观察乳香没药挥发油对角质层微观及分子结构的影响。通过测定川芎中阿魏酸在乳香没药挥发油作用下的角质层/介质分配系数,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乳香、没药挥发油对皮肤角质层结构的影响,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考察乳香、没药挥发油对角质层内角蛋白和脂质的分子结构的影响,来探索乳香没药挥发油对角质层微观及分子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乳香、没药挥发油可使阿魏酸在角质层与介质分配增强,使角质层有规律的,整齐紧密堆积排列的叠瓦式结构受到一定程度的破损,同时有部分表皮鳞片向上翻起,出现局部脱落现象。另乳香、没药挥发油使角质层脂质的CH_2伸缩振动峰和角质层角蛋白的酰胺伸缩振动峰均发生了相对的位移,表明,乳香、没药挥发油可能是使角质层中脂质及角蛋白的构象发生改变,增加角质层脂质双分子层的流动性,改变有序致密结构,来达到使皮肤的通透性增加,屏障作用降低的效果。由此可知,乳香没药可能通过增加药物在角质层分配,改变皮肤角质层结构来达到促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马兜铃蜜炙前后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马兜铃样品用乙醚超声提取,提取液浓缩所得油状物再通过水蒸气蒸馏法得到挥发油,并用GC-MS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马兜铃生品和蜜炙品挥发油含量分别为1.65%和0.08%。从马兜铃生品及蜜炙品中共鉴定出86个化舍物,生品52种,蜜炙品46种,均占各自挥发油总成分的90%以上。结论:马兜铃蜜炙后挥发油含量显著降低,化合物总数减少,有大量新化合物产生,同时有部分化合物经炮制后含量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7.
关于麸炒白术炮制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白术临床除生用外亦多用麸炒品,其目的在于减少挥发油含量从而减少燥性或改变药性。我们通过实验比较了白术炮制前后及其煎剂的挥发油含量和成分,对白术炮制目的提出了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乳香没药入煎剂合理性薄层层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择乳香、没药的生品与醋制品,采用薄层层析研究的方法,从单味药和复方两方面对乳香、没药水煎剂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乳香在水煎剂中其脂溶性成分大部分溶出,没药在水煎剂中其脂溶性成分溶出较少。说明乳香入煎剂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指出没药入煎剂的合理性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乳香炮制前后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含量变化。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不同批次乳香炮制前后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含量不同,090325批次中生品3.79%、清炒品4.07%、醋炙品4.08%,090917批次中生品3.24%、清炒品3.32%、醋炙品3.71%,100413批次中生品4.02%、清炒品4.07%、醋炙品4.08%。结论:炮制后乳香中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含量有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九分散中乳香、没药挥发油促进角质形成细胞HaCaT摄取马钱子碱、士的宁及盐酸麻黄碱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乳香、没药挥发油单用/药对与九分散方中马钱子碱、士的宁、盐酸麻黄碱配伍对HaCaT细胞存活率的影响;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定量分析法结合BCA蛋白试剂盒测定在乳香、没药挥发油作用下HaCaT细胞对3种生物碱(马钱子碱、士的宁及盐酸麻黄碱)细胞摄取的影响;以DiBAC4(3)为荧光探针,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乳香、没药挥发油对HaCaT细胞膜电位的影响。结果不同乳香、没药挥发油均对3种生物碱有一定促透作用,且对脂溶性成分马钱子碱、士的宁的促透效果较水溶性成分盐酸麻黄碱好。乳香、没药挥发油分别作用于DiBAC4(3)标记的HaCaT细胞后,可降低HaCaT细胞膜电位,随着乳香、没药挥发油浓度增加,细胞膜电位荧光强度逐渐增强,具有浓度相关性,表现出类似氮酮的作用方式。结论九分散中乳香、没药挥发油均可促进HaCaT细胞摄取3种生物碱,促进机制可能通过影响皮肤表面负电荷而改变皮肤活性表皮屏障作用,从而有利于药物透过皮肤活性表皮层,其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探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