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合成了P-N型化合物氨基膦(Ⅰ)及氨基烷基膦(Ⅱ)。油溶性好。经四球试验机考察,其抗磨极压性能为:当在750SN中性油中加入1~1.6(wt%)时,四球机上的磨斑直径d_(30)~(60)=0.4~0.5。Ⅱ比Ⅰ具有更好的抗磨、耐负荷性及抗烧结性。通过差热分析和俄歇电子能谱分析对添加剂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与Ⅰ相比较,Ⅱ的分子使活性元素P、S更容易进入摩擦表面,促进表面膜的形成和稳定。  相似文献   

2.
小鼠3种α1,2岩藻糖转移酶的底物特异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比小鼠3种GDP岩藻糖:β半乳糖苷α1,2-岩藻糖转移酶(α1,2-FT)的底物特异性.方法利用RT-PCR方法克隆小鼠3种α1,2-FT基因编码区MFUT-Ⅰ、MFUT-Ⅱ、MFUT-Ⅲ,测序后分别将其插入表达载体pcDNA3.1的多克隆位点,构建表达载体pcDNA3.1-MFUT-Ⅰ、pcDNA3.1-MFUT-Ⅱ及pcDNA3.1-MFUT-Ⅲ;采用磷酸钙法将其转染于COS-7细胞进行表达,通过检测3种酶对不同种底物特性比较酶的特异性.结果小鼠基因MFUT-Ⅰ、MFUT-Ⅱ、MFUT-Ⅲ分别与人类H基因(77%)、Se基因(79%)和Sec1基因(75%)具有序列同源性.MFUT-Ⅰ和MFUT-Ⅱ基因转染后的COS-7细胞均具有α1,2-FT活性,而MFUT-Ⅲ基因转染的COS-7细胞无此活性.MFUT-Ⅱ同时对底物缺乏唾液酸的神经节苷脂(GA1)及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存在活性,分别生成产物岩藻糖基化GA1(FGA1)及岩藻糖基化神经节苷脂GM1(FGM1);而MFUT-Ⅰ仅对底物GA1存在活性.MFUT-Ⅱ对GA1的比活性约为MFUT-Ⅰ的80~90倍.MFUT-Ⅱ对GA1的比活性为GM1的10~20倍.MFUT-Ⅱ不仅具有合成Ⅳ型H抗原FGA1及FGM1活性,同时具有对乳丁糖神经酰胺(Lc4Cer)及异乳丁糖神经酰胺(nLc4Cer)的活性,可合成Ⅰ型及Ⅱ型H抗原.结论MFUT-Ⅱ是小鼠的主要α1,2-FT,具有合成Ⅳ型H抗原FGA1及FGM1的功能;MFUT-Ⅰ仅有合成Ⅳ型H抗原FGA1的功能;MFUT-Ⅲ无α1,2-FT活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乳腺腺病与乳腺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应用图象分析仪对 4 9例乳腺腺病、4 1例乳腺癌、6例正常乳腺组织进行DNA测定及利用胶银染色法进行AgNOR检测。 结果 :a .Ⅱ级腺病 (伴异型增生 )及乳腺癌的AgNOR数目明显多于Ⅰ级腺病 (不伴异型增生 ) ,Ⅱ级腺病与乳腺癌AgNOR的数目有部分重叠 ,且其大小、形态及分布亦相似于乳腺癌。b .Ⅰ、Ⅱ级腺病及乳腺癌的DNA含量具有显著差异。与Ⅰ级腺病相比 ,Ⅱ级腺病DNA含量明显增加 ,且有异倍体细胞出现。结论 :AgNOR数目及DNA含量的检测 ,在Ⅰ、Ⅱ级腺病的判定及Ⅱ级腺病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对AgNOR数目增多及DNA含量增加的腺病 ,应警惕其癌变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叙述了四个倍半萜类衍生物——芳姜黄酮(Ⅰ)、对甲氧基芳姜黄酮(Ⅱ)、(-)-异丙水芹烯(Ⅲ)、(-)-水芹烯羧酸乙酯(Ⅳ)的合成及结构确证。(Ⅱ~Ⅳ)未见文献报道。初步药理筛选结果表明:(Ⅰ)抗生育活性不理想;(Ⅲ)具有一定的抗生育活性。  相似文献   

5.
以2,4,5-三氯-6-甲基嘧啶为原料,在硝基苯溶剂中,用无水氟化钾为氟化剂,常压下合成了2,4-二氟-5-氯-6-甲基嘧啶,纯度92%,收率7O%。再以其为活性基团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活性染料。它们在棉纤维上都具有优良的染色及印花性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含有格列美脲基本骨架的磺酰氰胍类化合物的合成和降血糖活性。方法:以格列美脲为先导物,合成1-[4-[2-(3-乙基-4-甲基-2-氧-3-吡咯啉-1-甲酰胺基)乙基]苯磺酰基]-2-氰基-3-(环己基)胍类化合物(Ⅰ)和1-[4-(2-苯磺酰胺基)乙苯基磺酰]-2-氰基-3-(环己基)胍类化合物(Ⅱ),并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四氧嘧啶诱导的高血糖小鼠的降血糖活性实验。结果:合成的化合物Ⅰ、Ⅱ结构经IR、1HNMR、MS和元素分析等确定;降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Ⅰ6、Ⅰ7和Ⅱ1有一定的降血糖活性,化合物Ⅰ1、Ⅰ2、Ⅰ5、Ⅱ2、Ⅱ3具有升糖活性。结论:含有格列美脲基本骨架的磺酰氰胍类化合物,部分化合物显示降血糖活性,部分化合物显示升血糖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该类化合物结构中含有的活性基团氰胍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尾加压素Ⅱ(UⅡ)及其受体拮抗剂Urantide (UR)对培养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增殖及Ⅰ、Ⅲ型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 以组织贴块法培养的大鼠PASMCs为研究对象,采用BrdU掺入实验观察不同浓度UⅡ(1×10-10~1×10-7 mol/L)及Urantide对PASMCs增殖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及Real-timePCR法,分别在蛋白和基因水平检测不同浓度UⅡ及Urantide对Ⅰ、Ⅲ型胶原合成的影响.结果 UⅡ(1×10-9~1×10-7mol/L)浓度依赖性地促进PASMCs增殖(P<0.05,P<0.001,P<0.001),增加PASMCs中Ⅰ、Ⅲ型胶原基因及蛋白表达(P<0.01,P<0.001),而1×10-10 mol/L UⅡ对PASMCs增殖及Ⅰ、Ⅲ胶原基因和蛋白表达无明显作用(P>0.05);UⅡ受体拮抗剂Urantide可拮抗UⅡ的上述作用(P<0.01).结论 UⅡ通过与大鼠PASMCs的UⅡ受体UT结合而发生一系列诱导作用,最终引起PASMCs增殖及Ⅰ、Ⅲ型胶原合成增加,Urantide通过竞争性结合UT而阻断UⅡ与UT的结合,使UⅡ无法发挥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一种可以直接将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聚合成可用作低压接触成型法制造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用的粘合剂。研究了引发剂用量,聚合温度和时间,γ-聚合物的转化率和树脂(粘合剂)的凝胶化。确定了适宜的粘合剂合成条件。给出了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制备方法及其性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对高龄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与芬太尼进行对比,旨在为临床合理使用麻醉药物提供相关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60例于我院行腹腔镜手术的高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Ⅰ组(舒芬太尼麻醉)和Ⅱ组(芬太尼麻醉),每组30例,比较Ⅰ组与Ⅱ组在T0、T1、T2、T3时点SBP、DBP、HR水平的变化情况、并对两组的镇痛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Ⅰ组与Ⅱ组T0时点SBP、DBP、H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与Ⅱ组T1时点SBP、DBP、HR水平分别较T0、T2、T3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Ⅱ组T1时点SBP、DBP、HR水平分别显著低于Ⅰ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与Ⅱ组的疼痛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Ⅰ组Ⅲ级比率显著低于Ⅱ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3%vs 20.0%,P0.05)。结论舒芬太尼对高龄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芬太尼小,且镇痛效果好,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迟发性脾破裂行保脾治疗的方法及治疗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8年1月应用保守治疗及几种原位保脾术式治疗延迟性脾破裂24例临床资料。24例中保守治疗12例(Ⅰ/Ⅱ级),单纯粘合剂止血3例(Ⅰ级),单纯缝合修补3例(Ⅰ/Ⅱ级),单纯缝合修补+粘合胶止血5例(Ⅰ/Ⅱ级),脾部分切除1例(Ⅱ/Ⅲ级)。结果24例均治愈出院,其中非手术治疗12例,原位保脾手术治疗12例。1例(Ⅲ级)因提前下床活动致大出血而中转手术全脾切除,1例并发膈下脓肿,仍经保守治疗痊愈,保脾治疗成功率95.8%,无死亡病例。结论迟发性脾破裂经严格选择适应证后行保脾治疗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1.
医学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技能培训是高等医学教育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医学教育实践亟需的教学标本或模型存在可操作性差的缺点。3D打印技术可以高保真还原影像学数据,已经开始广泛应用于医学教育中,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未来随着教育观念革新与3D打印技术进步,3D打印将进一步提高医教与工程融合水平,并最终形成产品化、产业化。本文就目前3D打印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实践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通过3D打印技术辅助进行术前设计指导实施个性化定制肘关节假体置换术的可行性。方法:收治1例右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术后患者,10年前因摔伤导致肱骨髁粉碎性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治疗后因内固定物断裂失效,关节强直及疼痛,活动受限,来本院行肘关节功能重建和缓解疼痛,给予患者3D打印辅助个性化定制肘关节假体置换术治疗,术前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联合3D打印技术进行术前设计,模仿重建解剖形态确定截骨范围,以重建解剖形态为基础设计个性化肘关节假体。术中按照术前设计进行截骨并行肘关节重建术。结果: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术中定位显示肘关节假体位置良好,达到术前设计效果,术后随访结果满意,术后6个月患者的关节功能能够满足日常生活行为需要;术后36个月随访肘关节功能评价(HSS)评分由术前的15分恢复为90分。结论:对于复杂的肱骨远端骨折内固定物断裂的患者,可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结合3D打印技术进行假体设计和辅助术前设计,实现患者肘关节解剖结构重建及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3D打印技术已进入临床医学领域,特别是越来越多地用在上颈椎复杂肿瘤类疾病的手术治疗中,大幅度提升了手术效果和病人术后生活质量.本文从专业的角度,收集、整理、分析并总结了许多类似治疗成功的病例,发现3D打印技术在上颈椎肿瘤手术治疗中特有的作用是:术前能帮助手术医生选定妥当的手术路径和重建方案,病灶模型可供术中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原本应用于工业领域的3D打印技术由于其低成本和个体化设计的优势,在医疗领域也取得了重要进展。3D打印模型在临床中可应用于术前评估决策、手术培训及医疗设备研发等。目前已经有许多关于3D打印技术或者3D打印材料等在泌尿外科领域应用的报道。3D打印技术在未来的泌尿外科中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3D打印技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展望3D打印技术在泌尿外科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面对骨肿瘤患者个体化的差异如何在尽量保留肢体情况下精准完整地切除骨肿瘤、重建骨肿瘤切除后的骨缺损、减少肿瘤复发率以及最大限度地恢复肢体的功能对于骨科医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文主要介绍了3D打印新型模型与骨肿瘤周围复杂的解剖关系,3D打印截骨导板快速切除骨肿瘤,3D打印假肢及内植入物重建肿瘤切除后的骨缺损,3D生物打印在骨肿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以及3D打印技术目前存在的不足5方面的内容。本文总结分析了3D打印技术在骨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情况,有助于研究者实现更为精确的术前规划设计,使复杂的手术简单化,显著地提高手术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党参的指纹图谱。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Grace Smart RP C18柱(250nm×4.6nm,5μm),以乙腈-0.1%醋酸为流动相进行二元梯度洗脱,流速0.6mL/min,检测波长268nm,柱温30℃。结果:党参样品HPLC指纹图谱可明确显示不同党参样品的差异性和相似性,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实验的RSD均小于3%,用党参炔苷作为参照物可确认党参样品中的活性成分。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稳定可靠,且利用指纹图谱的整体性,可以对不同产地党参药材进行真伪鉴别,并对质量进行定性、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17.
3D打印技术(three dimensional printing technology)是一种新型制造技术,愈发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3D打印可以将三维成像技术与材料制造相结合,辅助构造以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甚至细胞为基础支架的模型或生物组织。目前,在眼科学领域,这项技术可以辅助制造眼球模型、眼镜、眶骨组织、显微手术器械等,将来可实现“生物打印”,构建眼球屈光系统组件,这使其在眼科学有巨大的发展前景。本文就该技术在眼科领域应用现状和应用前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以熔融沉积成型(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FDM)3D打印技术制备用于个性化治疗的不同剂量片剂的可行性,并对所制备的FDM 3D打印片剂进行相关的体外质量评价。方法: 采用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丝材,通过FDM 3D打印技术制备中空的、三种大小的片剂外壳;以茶碱为模型药物,将20、50和100 mg三种剂量的茶碱分别填充于片剂的空腔内。以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观察制剂的外观形态,以称重法考察片剂的质量差异,以片剂硬度测定仪测定片剂的硬度,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ltraviolet and visible spectrophotometry, UV-Vis)测定片剂中的药物含量,并用溶出仪对片剂的体外释药行为进行表征。结果: 制备出的FDM 3D打印片剂形态良好,无打印缺陷,片剂的直径与厚度均与设计相符,扫描电镜观察可以看出层与层之间紧密连接,能清晰观察到制剂的细微结构;三种大小的片剂平均质量分别为(150.5±2.3) mg、(293.6±2.6) mg和(456.2±5.6) mg,其质量差异均低于5%;片剂的硬度均超过了200 N;测得三种片剂中茶碱含量分别为加入量(20、50和100 mg)的98.2%、97.2%和97.9%,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06%、1.15%和0.63%;三种剂量片剂释药80%的时间均在30 min以内。结论: 采用FDM 3D打印技术成功制备了20、50和100 mg三种不同剂量的茶碱片剂, 且打印的茶碱片剂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19.
3D打印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制造技术,可以制作出各种精细、结构复杂的产品,降低了产品的制造难度,在医学领域被广泛应用。本文总结了3D打印技术及其实现方式,在制作放疗组织补偿膜、射程补偿器方面的应用,还介绍了3D技术在后装放疗及放疗剂量验证方面的应用,总结前人研究发现3D打印产品可以实现提高放疗靶区的剂量精度,降低周围正常组织的剂量,而3D打印技术与放疗技术相结合,可以提高放疗的精确度和安全性,为肿瘤精确放疗提供强有力支撑。本文总结分析的3D打印技术在放疗中的应用现状和进展有助于他人研究快速获取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气相二氧化硅、聚酰胺蜡粉、改性聚脲3种不同流变助剂对银浆性能的影响,通过应力扫描、频率扫描、印刷模拟等振荡剪切动态扫描,分析了不同流变助剂对银浆流变性的影响,并建立了银浆流变性与印刷性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随着改性聚脲用量的增加,浆料内部的氢键增多,形成的立体交联网络的粒子间相互作用力增强,导致黏度上升,屈服应力增大,损耗角下降,恢复速度加快。当改性聚脲用量(质量分数)为1.5%时银浆印制的导电膜层扩散小、轮廓清晰、分布均匀、线型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