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周焕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0,45(10):1432-1435
目的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卫生事业管理学》线上教学与非疫情下传统教学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将蚌埠医学院卫生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生2017级58人和2016级56人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采用网络直播课为主的线上教学,对照组在非疫情时期采用以面对面课堂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法。通过对学生进行访谈、设计问卷进行调查和课程考核成绩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在对课程的兴趣、学习自主性、教师投入度、教学方法评价等方面高于对照组,在课堂氛围、教师答疑速度、理论与实践能力培养、教学效果评价和教学满意度等方面低于对照组(P < 0.01)。线上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需要更多的课外学习时间。对照组传统教学模式的课程成绩(84.21±7.81)分优于观察组线上教学的课程成绩(69.92±6.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2,P < 0.01)。结论线上教学在技术支撑、运行体系、评价模式等方面尚有待进一步加强,高等医学院校应抓住应对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挑战的契机,积极做好线上教学技术支撑手段创新和教学设计的探索,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改革,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3D微视频在神经病学总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蚌埠医学院2018级临床试验班本科生作为观察组,2018级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班本科生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以3D微视频资源为主的混合式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阶段性测试、典型病例分析和调查问卷评价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阶段性测试成绩、典型病例分析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课堂兴趣自我评价、课堂注意力自我评价、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自我评价、课堂氛围、教学方式的满意度、教学效果总体评价得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3D微视频在神经病学总论教学中的应用,显著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明治教学方法在普通外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在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普通外科见习的蚌埠医学院2013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5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三明治教学法。教学结束后,采用理论考试、临床病例分析考核和满意度问卷调查方法,分别对2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与对照组学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病例分析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P < 0.01),对教学方法满意度亦高于对照组学生(P < 0.05)。结论三明治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医学生见习学习兴趣,提高其自学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值得在外科临床教学中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培养具备优秀岗位胜任力的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人才,以《神经病学》为教材,制定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并检测教学效果。方法选择蚌埠医学院2014级49名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作为观察组,2013级52名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应用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方法。结果观察组学生理论知识考试成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实践技能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科研能力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可提高学生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科研能力,提高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可增进临床学科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教师模拟标准化病人(TSP)联合临床医师技能培训考试系统(OSCE)教学模式创伤骨科学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5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生,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41名和对照组44名。观察组实施TSP结合OSCE教学模式,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模式。比较2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和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学生理论成绩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2组学生基本知识考核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病例分析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学生在体格检查、骨牵引制动、复位石膏固定方面的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学生在提高学习兴趣、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教学互动、自学能力方面的教学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在创伤骨科学规范化培训中引入TSP联合OSCE教学模式,能显著提高学生的病例分析能力及临床动手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形成性评价为主的综合评价体系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61名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作为对照组,58名实验班学生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终结性评价,实验组采用终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的综合评价体系。比较2组的教学效果和问卷调查情况。结果实验组学生的优秀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不及格人数少于对照组(P < 0.0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医患沟通能力和学习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平均每节课看手机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 < 0.01)。结论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综合评价体系能提高学生成绩,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于思维导图的新型线上教学模式对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接受临床医学课程理论教学的临床医学专业2个班级学生147人为研究对象,其中临床医学班91名学生设为普通教学班,临床医学实验班56名学生设为实验教学班。教学实施后对2个班级进行问卷调查,包括对目前教学模式的认知感受、新型教学方法和理念接受情况以及对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价。结果与传统教学班比较,实验教学班对现今教学模式满意度更低(P < 0.05),更希望互动结合讲解的教学方式(P < 0.05),对于“学习金字塔”和学习小组或学习社区的知晓率更高(P < 0.01)。2个班级的学生对于提高学习效率的新型工具均有相对较高知晓率,对于教学效果中有关专业知识的掌握、临床技能提升、协作意识锻炼、逻辑思维拔高等均有较高期待,但班级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教学班学生的课堂思考积极性、专注度、掌握度均优于传统教学班(P < 0.05),认为教学对临床实践有帮助比例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班(P < 0.01),尝试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意向比例高于传统教学班(P < 0.05)。结论基于思维导图的新型线上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和教学效果,值得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临床病理、病理生理及治疗(CPPT)教学模式在血液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血液科实习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109人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54人和对照组55人。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观察组组采用CPPT教学模式。比较2组学生考试成绩和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学生理论知识、病例分析和临床技能及总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学生对理论课讲解、病例分析能力、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理论知识掌握能力、课时分配、细胞涂片识图能力、临床技能、获取有效信息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学习兴趣增强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结论CPPT教学模式在血液病教学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联合Sandwich教学法在肿瘤外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肿瘤外科见习学生64名,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名,对照组学生采用Sandwich教学法,观察组学生采用3D打印技术联合Sandwich教学法。比较2组学生出科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自我评价(学习兴趣、独立思考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及对教师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学生出科理论成绩、前沿知识、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学生学习兴趣、独立思考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满意度及对老师教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结论在肿瘤外科见习教学中,3D打印技术联合Sandwich教学法可有效提高临床见习学生的学习效率,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整合骨科手术学教学模式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6级临床医学本科班(60人/班)随机选取4个班,随机将4个班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2个班1组,其中对照组接受传统局部解剖学教学模式,观察组在接受传统局部解剖学教学的基础上,将骨科手术学教学模式整合到教学计划中进行教学操作,在学期结束后对2组学生的标本学习成绩、期末考试卷面成绩以及认可度调查问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学生两次双向标本辨识测试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各项题型与总分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关于学生能力培养的认可度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将骨科手术学教学模式整合进局部解剖学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团队导向学习(TBL)教学模式在生药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抽取2015级药学专业110名学生为观察组,2015级药物分析专业98名学生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TBL教学法授课,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授课。课程结束后,通过综合考核成绩和问卷调查,评估TBL教学法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文献检索能力、科研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总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科研创新能力、提高沟通表达能力、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6项方面的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生药学理论教学中引入TBL教学法,可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观学习及团队协作意识,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整合医学教学模式在急诊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学员5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整合教学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实践技能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价。比较2组学员临床技能考核结果和教学效果满意度评价。结果观察组学员清创缝合术、洗胃术、气管插管术、留置鼻胃管术、心肺脑复苏术、病例分析能力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学员健康意识、急救技能、科研创新能力、沟通能力、问题解决与分析能力、知识掌握程度、激发学习兴趣、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方面教学效果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在急诊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采用整合医学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员的科研创新能力、急救技能、知识掌握程度、沟通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教学效果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转化式学习在口腔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方法将某医学院2016级本科口腔专业120名学生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以传统学习方式为基础的教学,观察组采用以转化式学习方式为基础的教学,对2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观察组学生在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及批判性思维能力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结论转化式学习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评判性思维水平,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互联网+”背景下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融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内科学》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对蚌埠医学院2017级临床医学实验班60名学生采用“互联网+”背景下SPOC融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观察组),按照“课前+课中+课后”模式进行实施,并与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融合MOOC的2017级临床医学一附院班(对照组)进行为期一学期内科学教学,学习结束后根据理论考试、问卷调查、召开学生座谈会等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为(84.43±4.5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1.27±4.71)分(t=3.98,P < 0.05);观察组学生在学习效率、课堂学习的互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力、基础知识掌握、临床创新思维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课堂激发学习兴趣、课后查阅文献及最终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互联网+”背景下SPOC融合翻转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锻炼临床思维,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对完善本校的慕课平台,构建及培养临床实用型医学人才将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能力本位视角下微信群联合基于案例教学法(CBL)混合教学模式在内科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科专业基地规培的规培学员60名,其中2019级30名,2020级30名。随机分为能力本位视角下微信群联合CBL混合教学模式组(观察组)和传统带教组(对照组),每组30人。经过1学年的带教,对所有规培学员按能力本位教育下的要求进行教学效果考核,包括临床及理论知识考核,并对临床能力有无提高和规培学员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规培学员在临床病例分析能力和理论知识考核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规培学员在对临床疾病的诊断能力、临床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临床思维能力、诊疗方法的规范化选择能力和对病人的临床人文关怀能力5个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观察组规培学员对带教的满意度93.3%优于对照组的73.33%(P < 0.05)。结论能力本位视角下微信群联合CBL混合教学模式能够激发规培学员的主动参与性,师生互动性好;能够提高规培学员的临床思维能力和独立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