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5 毫秒
1.
生长激素缺乏症(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是指自儿童期起病的垂体前叶(腺垂体)生长激素(GH)部分或完全缺乏而导致的生长发育障碍性疾病.可为单一的生长激素缺乏,也可同时伴垂体前叶其他激素特别是促性腺激素缺乏.其患病率约为1/10 000,男性较女性儿童更易患病.目的 讨论生长激素缺乏患者的护理.方法 配合诊断与治疗进行护理.结论 通过护理使患者能够掌握有关疾病知识,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2.
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GHD)是因垂体分泌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缺乏或因GH生物效应不足所导致以身材低矮为主症的一种疾病.GH替代治疗是该类患儿首选的治疗措施,自1985年重组基因人生长激素(recombinat human growth hor-mone,rnGH)使用以来,GH在人体中显示了确切的促线性生长效果,同时,GH还具有促脂肪分解的作用[1].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对儿童矮小症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我科69例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观察激发试验后3Omin、60min、90min、120min、150min的生长激素浓度.结果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后,兴奋峰值主要集中在30min~120min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9例生长激素完全缺乏,16例部分缺乏,44例完全不缺乏.生长激素缺乏患儿、部分缺乏患儿与完全不缺乏患儿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诊断儿童生长激素缺乏是一种综合性的实验,临床应根据生长激素激发结果,尤其是生长激素峰值显示为部分缺乏患儿,应充分结合其他资料进一步综合诊断,对症治疗,从而达到满意的诊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吴宁  崔国敏 《医学综述》1998,4(5):229-230
<正>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由腺垂体分泌,并通过生长激素受体刺激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nsui-Like Growth Factors,IGF)的生成发挥其直接效应.生长激素在儿童时期具有促进线性生长的作用,在成人同样具有生理作用.这些作用包括促进氨基酸转运和蛋白质合成,从周围脂肪组织中游离出脂肪酸并减少脂肪的合成.其总体效应为使钙、磷、氮的贮存增加,肌肉体积、力量和运动能力增加.生长激素还具有抗胰岛素作用.并影响碳水化合物的代谢.成人生长激素缺乏综合症(The adult 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 syndrome,GHD)是指患者(儿童或成人)具有一系列临床特征并通过生长激素治疗有效的症候群.随着重组人生长激素替代治疗的临床应用.成人生长激素缺乏正在受到关注,并有望通过替代治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1 成人生长激素缺乏的病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测定生长激素缺乏症 (GHD)患儿用国产重组人生长激素 (recom bined hum angrowth horm one,rh GH)治疗时血清生长激素抗体 (GH- Ab)水平及其结合特性 ,探讨 rh GH的免疫原性及其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 6 1例 (男 49例 ,女 12例 ) GHD患儿用国产 rh GH治疗 ,每晚睡前皮下注射 rh GH 0 .1IU /kg共6个月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治疗期间患儿血清 GH- Ab水平和滴度 ,并计算抗体结合容量、亲和常数 (Ka)。结果 48%患儿 (2 9/6 1)用药后 3个月血清 GH - Ab呈阳性至试验结束时仍未消失 ,其中 2 0例抗体为弱阳性 (结合率 <10 % ) ,9例呈强阳性 (结合率 >15 % ) ;5 2 %患儿 (32 /6 1)治疗期间抗体为阴性 ;血清 GH- Ab的结合容量、Ka及滴度均为低水平 ,分别为 (0 .1~ 4.8) pmol/L、(1.7× 10 7~ 6 .5× 10 8) L /mol和 1∶ 4~ 1∶ 8。GH- Ab阳性患儿治疗后的身高、身高增长速率及身高落后于正常 SD值的变化与同期阴性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 .0 5 )。结论 本试验所用国产 rh GH对 GHD患儿身高增长具有确切的促进作用 ,其免疫原性所导致产生的 GH - Ab未对患儿体格线性增长产生负性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的临床应用范围,为非生长激素缺乏矮小症的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对4例非生长激素缺乏矮小症患儿应用生长激素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4例非生长激素缺乏矮小症患儿通过给予生长激素治疗,促增长效果良好。结论生长激素具有促进骨骼生长的作用,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对非生长激素缺乏矮小症患儿可试用生长激素助长。  相似文献   

7.
生长激素缺乏症(GHD)是指由于下丘脑或腺垂体功能减低,造成生长激素(GH)分泌不足而引起的生长障碍及身材矮小,其可分为特发性生长激素缺乏症、遗传性生长激素缺乏症、继发性生长激素缺乏症及暂时性生长激素缺乏症等类型[1]。目前,国内外很多研究证明,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GHD不仅可以加快其生长速度,改善患者身高.  相似文献   

8.
儿童矮小症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症的病因。方法:对50例矮小儿童进行全面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生长激素缺乏症(growth hormone deficienty,GHD)20例,占40%;体质性青春发育延迟1例(2.0%)例;宫内发育迟缓3例(6.0%);营养不良性矮小4例(8.0%);原因不明5例(10.0%);Turner's氏综合征者6例(12.0%);铅中毒6例(12.5%);特发性矮小症5例(10.0%)。结论:矮小儿童病因中,内分泌疾病占大多数,其中以生长激素缺乏症最为多见。对矮小患儿应明确病因,给予对因治疗。  相似文献   

9.
应用体外静脉注射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对31例生长激素缺乏症病儿(其中男21例,女10例,年龄3.6~16岁)进行激发试验,并进行生长激素(GH)放射免疫测定.结果发现,GHRH激发试验阳性(GH峰值>10μg/L)14例(45.2%),阴性17例.GHRH激发试验阳性组的身高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河南安阳地区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少年儿童特发性矮小症的疗效。方法 30例特发性矮小症患儿,女12例,男18例,平均年龄为(12.0±1.5)岁;骨龄为(8.5±2.1)岁,给予0.15~0.20 U.kg-1.d-1,睡前1 h皮下注射,连续治疗6个月。结果特发性矮小症患儿治疗前后生长速率由(3.56±0.78)cm/年增长为(9.87±2.11)cm/年,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身高标准差分值由(-2.01±0.63)cm增长为(-1.72±0.58)cm,骨龄的身高标准差分值由(0.11±0.65)cm增长为(0.28±1.21)cm,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河南安阳人群,国产重组人生长激素能对特发性矮小症起到治疗作用,且不会引起青春期提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和评价Leksell伽玛刀治疗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的疗效.方法应用伽玛刀治疗了149例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患者,肿瘤平均体积2.36 cm3(0.11~12.7 cm3);肿瘤周边平均剂量20.87 Gy(10~30 Gy).对124例患者进行了平均30个月(6~72个月)的随访.结果 74例(64.9%)患者的血清生长激素(GH)值恢复正常水平,23例(18.5%)患者的血清GH值较伽玛刀治疗前降低,但仍高于正常值;84例(67.6%)的患者肿瘤缩小,40例(32.3%)的患者肿瘤无变化,1例治疗后出现复视,无其他并发症.结论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对肿瘤控制及内分泌改善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rhGH)对特发性矮小症(idio-pathic short stature,ISS)患者的内分泌轴GHRH/GH/IGF-1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于本院治疗的ISS患者86例,在患者睡前一次性给予0.1...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uvenil diopathic arthritis,JIA)生长障碍患儿血清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c,GH)和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GH激发试验和放射免疫法检测20例JIA生长障碍患儿血清GH、同时检测患儿血清IGF-1并与正常健康儿童对照分析.结果 血清GH完全缺乏组7例占35%、部分缺乏组5例占25%,且GH完全缺乏组和部分缺乏组患儿血清IGF-1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儿童[GH完全缺乏组、部分缺乏组和正常对照组IGF-1分别为(96.9士69.2)、(109.7士79.1)和(188.1士72.9)μg/L,P<0.01、P<0.05].结论 提示血清GH缺乏可能是JIA生长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林界秋  唐章荟  杨慧明 《西部医学》2012,24(8):1549-1550
目的评价矮小儿童血清中的生长激素(GH)水平,了解生长激素缺乏(GHD)与特发性矮小(ISS)患儿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后GH峰值分布的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对80例矮小儿童进行生长激素联合激发试验(可乐定,精氨酸),检测用药前及用药后30、60、90、120min时的血清GH水平。以测得的GH最高值为峰值,峰值≥10μg/L为GH不缺乏,10μg/L〉峰值≥5μg/L为GH部分缺乏;峰值〈5μg/L为完全缺乏。结果 80例患儿中,GHD占45.0%,其中部分GHD占31.25%;GHD与ISS患儿无性别差异(P〉0.05)。激发后GH峰值出现的时间以0~120分钟为主,占总数的81.25%,激发试验的GH峰值出现时间ISS患儿与GHD患儿无差异(P〉0.05)。结论矮小儿童中由GHD缺乏造成的矮小所占比例较高,且以部分缺乏为主,ISS也是引起矮小的主要原因。生长激素联合激发试验GHD和ISS患儿GH峰值出现的时间段无差异。  相似文献   

15.
Kong B  Zhang WD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31):2199-2201
目的 探讨内分泌激素水平监测对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患者手术远期疗效观察的意义.方法 动态观察2002至2009年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38例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患者手术前后血清生长激素、泌乳素、甲状腺激素(T3、T4)、促甲状腺素(TSH)、血皮质醇(COR)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变化,并进行1年以上的随访和远期疗效评价.结果 生长激素垂体腺瘤全切患者22例,术后1周内生长激素水平明显下降[术后1周与术前分别为(2.49±0.22)μg/L和(9.24±0.56)μg/L,P<0.05]且与以后的生长激素水平基本一致.术后1周内生长激素降至2.5μg/L以下者11例,11例生长激素未降至2.5μg/L以下,其中3例术后3年内复发.结论 术后1周的生长激素水平可作为判断手术疗效的指标之一,术后1周内生长激素降至2.5μg/L以下可作为判断临床治愈的指标.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incretion hormones on growth pituitary adenoma ectomy patients and evaluate its long-term therapeutic efficacy. Methods A total of 38 growth pituitary adenoma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adenoma ectomy between 2002 to 2009 at our hospital. The dynamic concentrations of serum prolactin (PRL), growth hormone (GH), cortisone, adrenocorticotrophic hormone (ACTH) and thyroid function (T3, T4 & 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 were monitored before and after microsurgery. All cases had been followed up for over one year to evaluate the long-term therapeutic efficacy.Results The level of GH decreased markedly within one week after ectomy [(2. 49 ± 0. 22 ) μg/L vs (9. 24 ±0. 56) μg/L,P <0. 05]and remained stable afterwards. Among 22 cases of GH-secreting pituitary adenoma with total removal, the post-operative level of GH dropped below 2. 5 μg/L in 11 cases but the other 11 cases did not. And 3 cases were recurrent within 3 years post-operation. Conclusions The GH level at Week 1 post-operation is one of the major indicators for evaluating the efficacy of surgery. And the level of GH dropping below 2. 5 μg/L at Week 1 post-operation may be used as a standard for clinical cure.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本实验试图阐明生长激素对于肾癌细胞有无促增殖和分化作用。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的人肾癌细胞株GRC -1,以氟尿嘧啶和 /或不同浓度的重组人生长激素 (rhGH)体外培养 ,2 4小时以后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增殖周期和细胞凋亡等指标。结果 在空白对照组 ,G0 ~G1期的细胞数约占 5 3%,S期细胞数次之 ,G2 ~M期占不足 4%。在生长激素组 ,G0 ~G1期细胞数率降低 (P <0 .0 5 ) ,S期细胞百分率增高 (P <0 .0 1)。在单纯氟尿嘧啶组 ,G0 ~G1期细胞数增高 ,S期细胞数降低 ;同时加氟尿嘧啶和生长激素组与单纯氟尿嘧啶组相比 ,G0 ~G1期细胞数进一步增加 ,S期细胞数进一步降。结论 rhGH在体外作用于GRC -1细胞 ,能诱导细胞分化 ,促使静止细胞群进入增殖周期 ,并使处于DNA合成期的细胞增多 ,说明rhGH在体外有促进肾癌细胞生长增殖的作用 ,所以 ,我们推断肾癌细胞膜表面可能存在生长激素受体。氟尿嘧啶能使S期细胞数降低即抑制细胞的增殖 ,与氟尿嘧啶的作用机理相符。生长激素和氟尿嘧啶合用 ,S期细胞数进一步降低 ,说明生长激素能增强氟尿嘧啶抗肿瘤细胞生长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阻塞性黄疸患者生长激素 /生长激素结合蛋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本院 1 999年 8月至 2 0 0 0年 1 0月期间 6 0例男性阻塞性黄疸住院患者 (黄疸组 )术前 1d ,术后 1、3、7d的血清生长激素、生长激素结合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Ⅰ、内毒素、肝功能及前白蛋白水平进行检测 ,并与同期住院的 40例男性单纯性胆囊结石患者 (对照组 )进行比较。结果 生长激素、生长激素结合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Ⅰ在黄疸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P <0 .0 1 ) ,并与黄疸程度、内毒素水平、前白蛋白相关 (P <0 .0 1 )。结论 阻塞性黄疸患者生长激素 /生长激素结合蛋白轴存在明显下调 ,其原因可能与营养障碍、内毒素血症引起的生长激素受体表达受抑有关 ,并可进一步加重营养障碍和内毒素血症 ,是介导阻塞性黄疸病理生理改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梁河涛  马玉华  谢为 《四川医学》2007,28(7):712-713
目的评价81例疑似生长激素缺乏(GHD)的矮小儿童血清中生长激素(GH)的水平。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RIA)对81例疑似GHD的矮小儿童进行可乐定、精氨酸激发试验,检测用药前及用药后30、60、90、120min时血清中GH水平,以激发试验后测得的GH最高值为峰值,峰值≥10μg/L为GH不缺乏,激发试验阳性;10μg/L>峰值≥5μg/L为GH部分缺乏,峰值<5μg/L者为GH完全缺乏,激发试验均为阴性。结果激发试验的阳性率精氨酸为50.62%(41/81),可乐定为75.31%(61/81),精氨酸激发的峰值多出现在30min(31/41),可乐定激发的峰值在60~90min(54/61),GH激发试验阴性17.3%(14/81)。结论由生长激素缺乏造成的身材矮小占的比例较小,为避免儿童身材矮小,应重视儿童的营养均衡、体育锻炼、睡眠及心理因素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正>生长激素缺乏症(GHD)是指因垂体前叶合成释放生长激素(GH)不足致使患儿出现身材矮小等症状的一类疾病,在我国儿童中的发病比例约为1:8500~([1-2])。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的成功合成有效改善了GHD患儿的临床症状,目前rhGH已成为GHD的临床首选治疗方法~([3])。尽管rhGH的疗效确切且副作用少见,但关于其对患儿代谢与分泌功能的影响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选取杭州市富阳区第一人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GH/IGFs)轴功能检测在矮小症儿童病因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青春发育前期(按Tanner分期P1期)矮小症儿童90例, 设为观察组; 选取健康儿童50名, 设为对照组。检测观察组和对照组儿童的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 对观察组患儿予以GH激发试验, 进行病因诊断, 分为GH完全缺乏(CGHD)组、GH部分缺乏(PGHD)组、特发性矮小症(ISS)组。分析血清IGF-1、IGFBP-3诊断矮小症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根据GH激发试验结果分组, CGHD组22例, PGHD组36例, ISS组32例。CGHD组、PGHD组、ISS组血清IGF-1、IGFBP-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CGHD组血清IGF-1、IGFBP-3水平均明显低于PGHD组、ISS组(P < 0.01)。以血清IGF-1 < 52.8 ng/mL为判定值, 诊断CGHD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1.82%、100.00%、95.56%;以血清IGFBP-3 < 3.12μg/mL为判定值, 诊断CGHD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100.00%、75.00%、81.11%。结论GH/IGFs轴功能检测在矮小症儿童病因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血清IGF-1、IGFBP-3检测可能有助于CGHD的初筛, 结合GH激发试验可能更有助于PGHD、ISS的确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