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成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前后接触抗肿瘤药物对护士健康状况的影响,期望由此提高全社会对护士职业接触抗肿瘤药物的认知水平,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职业损害。方法:选择成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前从事抗肿瘤药物配置的护士30名为对照组,一直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从事抗肿瘤药物配置的护士28名为实验组。采用目的抽样法进行调查,比较成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前后护士的健康状况。结果:对照组WBC、PLT下降,月经失调及脱发者显著高于实验组(均P〈0.01),肝功能异常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健全防护管理体系,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加强职业安全防护教育,重视护士的预防保健,可避免或减轻抗肿瘤药物对护士健康状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对各项基础护理操作难度的评价,为探索与各项基础护理难度相适应的护理人员配置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基础护理操作难度评价调查表,便利选取北京市4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30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士对基础护理操作难度的评分为(1.90±0.89)-(3.40±1.05)分。临床普通护士对压疮的预防及护理、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嗽两项操作难度评分分别为(3.35±1.08),(2.57±0.99)分,低于护士长的(3.72±0.86),(2.97±1.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9,-2.328;P〈0.05)。目前各项基础护理的护理人员配置方式与临床护士认定的人员配置方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础护理操作的整体难度较低,但临床普通护士仍需要对部分基础护理操作提高认识,目前执行基础护理操作的护理人员配置方式也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3.
郭娟  李彩丽  蒋艳 《护理学报》2021,28(22):64-69
目的 分析四川省21市(州)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情况,为相关部门或机构制定卫生政策和完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查询《2020年四川统计年鉴》和《2019年四川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提取年末常住人口总数、注册护士数、执业(助理)医师数、卫生技术人员总数和床位数数据,采用秩和比法综合评价四川省21市(州)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并根据统计结果进行优劣分档。结果 2019年四川省医护比最高的市(州)是凉山彝族自治州,为1∶1.44,最低的市(州)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1∶0.95;床护比、护士占卫生技术人员比例、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最高的市(州)均为成都市,分别为1∶0.59、1∶0.48、1∶5.30;护士占卫生技术人员比例及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最低的市(州)是甘孜藏族自治州,分别为0.31、1.77;床护比最低的市(州)是资阳市,为1∶0.31;2019年四川省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最高的市(州)是成都市,秩和比值为0.96,配置最低的市(州)是巴中市,秩和比值为0.11;2019年四川省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可分为4档,1档(低)3个(巴中市、南充市和甘孜藏族自治州);2档(偏低)7个(遂宁市、资阳市、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达州市、广安市、广元市、德阳市);3档(中)7个(绵阳市、内江市、雅安市、眉山市、自贡市、凉山彝族自治州、宜宾市);4档(高)4个(乐山市、攀枝花市、泸州市和成都市)。结论 四川省21市(州)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均衡,以中低档为主,占比81%,应加大对护理人力资源的宏观调控,科学配置各市(州)护理人力资源,有效保障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人员配置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影响的相关性。方法对1200名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护士的一般情况与护理满意度四个指标情况。结果护士对工作负荷不满意占65.0%;感到工作压力不满意占70.0%,主要原因是工作量大、负荷重;对工作不满意度占50.0%,对收入不满意度占66.7%。年龄、配置情况、职称和学历是影响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因素(P<0.05),其中人员配置情况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当前我国护士存在普遍的对工作不满意的情况,护士的合理配置是保证护士满意度提升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合理配置供应室的人力和物质资源,降低护理成本。方法利用护理统计信息对供应各科无菌包的基数配置以实际对应的业务工作量、无菌包供应量、无茵包的使用量结合。无菌包使用率为(95±3)%,过期包占用率为(5±3)%为基数配置和调整依据。供应室人员的配置以临床护士日均工作量与供应室护士日均工作量相对平衡为配置原则,测算供应室人员配置与无菌包供应量之比为1:30为主要的配置依据。结果无菌包的使用率提高达95%左右,过期包的占用率下降到3%左右,供应室护士工作效率提高、满意度上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护理统计信息对消毒供应室资源进行管理,能将有限的资源适当地分配给预期或计划中的各项活动,达到最佳配置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科系统分层级护士配置及护理人力资源整合的有效性.[方法]在某大型综合性医院儿科系统5个病房(普儿科、PICU、NICU、儿科急诊、儿保科)实行分层级护士配置,并进行儿科系统护理人力资源整合,将整合前后各护理单元护理人力数量、护士职业生命质量、护士负荷自评情况、病人家属满意度、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医院各护理质量检查排名及各护理单元护理成本进行比较.[结果]实行分层级护士配置前后,除PICU、NICU 病人满意度和儿保科护士职业生命质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儿科系统护理人力资源整合前后,除NICU 护理人力成本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护理单元护士负荷自评得分、各护理单元成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系统实施分层级护士配置及护理资源整合具有协同作用,可提升护士职业生命质量,降低护士负荷自评分数,提高病人家属满意度,降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率及护理成本,从而改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规范化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新护士岗前培训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 制订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选拔带教教师,采用多种形式带教和培训考核.结果 新护士独立上岗时间缩短1个月,对整体教学满意度提高(P<0.05),独立工作第1年差错频次和绩效考核未达标频次减少(P<0.01).结论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岗前培训模式使新护士培训更加规范、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刘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9):7027-7028
对化疗科护士的职业防护探讨如下。 1现状调查 1.1设备配置 国际权威机构为接触化疗药物的医务人员制定的安全防护措施规定:配置所有化疗药剂需在垂直层流生物安全柜(BSC)内进行。而调查显示:仅有13.18%的医院为护士装备了BSC(其中多为肿瘤专科医院),约23.95%家医院装备了不具有防护功能的洁/超净台,而没有为护士的化疗操作装备任何防护设施的医院占到62.87%。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算骨科不同专科病房实际所需护士人数,为骨科医院及骨科病房护士人力配置提供依据。[方法]调查山东省某骨科医院的3个有陪护病房(手足骨科、关节及脊柱骨科、创伤骨科),采用观察法测量各病房直接护理时间、间接护理时间,然后采用工时测定法计算出骨科不同专科病房每个病人每日所需护理时间,再计算出不同专科所需护士人数。[结果]骨科不同专科病房每日直接护理时间和每日所需护理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间接护理时间各病房间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病床与护士之比以关节及脊柱骨科最高(1∶0.69),其他依次为手足骨科(1∶0.63)、创伤骨科(1∶0.59)。[结论]骨科不同专科病房所需护士人数存在明显差异,应根据骨科不同专科病房特点来配置护士人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全程化疗药物标识在降低恶性血液病化疗患者护理风险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成立静脉治疗专科护理小组,建立并应用全程化疗药物标识,对护士进行给药资质培训。 应用前后比较护士化疗药物配置时间、取药正确率及患者与家属的满意度。 结果 化疗标识应用后,护士一次性完成化疗药物配置时间由( 17.24±5.94 ) s 下降到( 8.85±2.74 ) s ( P<0.05 ),取药不正确率由 7.5% 下降到 1.0% ( P<0.05 ),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 P<0.01 )。 结论 建立全程化疗药物标识,可有效促进规范化、科学化和系统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化疗护理风险,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1.
蒋萍  王红 《护理管理杂志》2008,8(11):40-41,43
目的探讨军队医院护理人才队伍建设的方法与效果。方法确立人才建没的目标与计划,与院校合作,形成人才选拔输送机制;落实护士配置,重点提升护士的科学管理能力、护理专业能力、技术操作能力和应急机动能力。结果护士学历层次提高,职称结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护理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了护士的科学合理配置,提升了全员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的建立对临床护理工时的影响,为合理利用护理人力资源和改革护理工作流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调查3个病区在建立PIVAS前、后静脉药物配置的时间状况及护理人力的节约状况。结果建立PIVAS前后,各病区有关静脉药物配置的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病区节约静脉配置药物的人力近47%。结论静脉药物中心的建立提高了临床护士的工作效率,把临床护士的时间还给患者,具有明显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护理人员配置与护理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配置与护理质量的相关性。方法对某医院6个临床科室的直接和间接护理工作时间进行测定,计算护理工作量和护士编制。将护理质量综合考核结果与各科室护理人员床护比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直接护理需护士(6.53±2.23)名,间接护理需护士(5.14±1.87)名,护理人员配置与基础护理、危重病人护理质旨呈正相关。结论充足的护理人员配置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前提条件,是护理安全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ICNSS)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11)评分在ICU护理资源配置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8例ICU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3)。观察组应用ICNSS评分量表计算ICU护理工作量并进行人力资源的配置。对照组依据APACHEⅡ评分结果配置护理资源。观察组住ICU时间、医疗费用、住ICU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护士对护理资源配置和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ICU时间(4.6±2.9)d、医疗费用(15678.2±6115.3)元、住ICU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7.3%,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对护理资源配置以及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ICNSS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比基于APACHEⅡ评分的护理资源配置模式能更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护士和患者/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肿瘤科护士化疗药物配置应用防护措施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静 《当代护士》2008,(6):96-98
目的探讨肿瘤科护士化疗药物配置过程中采取防护措施的效果。方法比较20例肿瘤科护士采用正规防护措施前后的白细胞下降、脱发、月经紊乱的发生率。结果采用正规防护措施前后肿瘤科护士的白细胞下降的发生率分别为45%(9/20)与10%(2/20),脱发的发生率分别为75%(15/20)与15%(3/20),月经紊乱的发生率分别为60%(12/20)与10%(2/20),统计学上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采用正规防护措施,可以减少长期接触化疗药物的护士引起的白细胞下降、脱发、月经紊乱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中国护理管理》2006,6(5):18-18
2006年“5·12国际护士节”将至,国际护士会将今年护士节的主题确定为“保证安全的护士配置,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Safe Staffing Saves Lives)。该主题的内涵在于强调临床护士的数量配置及专业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康复,强调世界各国要共同努力,解决临床护士短缺及护士超负荷工作问题,提高护士工作水平,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安全、有效、满意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7.
新疆综合性医院护士健康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新疆大型综合医院护士综合健康现状,为护理科学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基本人口学资料表、自行设计的护士常见疾病调查表,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新疆4所大型综合医院1437名护士(2所三级医院921名,2所二级医院516名),针对其常见疾病或症状进行丁调查。结果不同民族护士身体健康的各项基线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见疾病为神经精神病类(30%)、消化系统疾病类(28%)、骨关节病类(25%)、下肢静脉曲张(20%)、月经不调(19%)、皮肤过敏(14%)和贫血(8%)。患神经精神类疾病护士中汉族高于维吾尔族(P〈0.05);患静脉曲张护士中哈萨克族高于其他民族(P〈0.05);31~40岁组护士及急诊、重症监护室护士发生精神类疾病、月经不调及消化系统类疾病人数高于其他年龄组及科室组(P〈0.05)。结论新疆综合性医院护士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不同民族、年龄及科室护士高发疾病存在差异.管理者必须在人力资源的配置、护士的工作与生活、健康教育及定期体检等方面予以高度重视,才能有效提高护士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河南省三级甲等医院ICU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护理质量及患者结局进行调查分析,为优化ICU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结局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2017年10月采用便利抽样法和自制问卷调查河南省20所三级甲等医院ICU基本情况、人力资源状况、护理质量及患者结局。 结果 河南省20所三级甲等医院ICU实际开放总床位数为1 101张,注册护士总人数为3 005名,床护比为1 ∶ (2.48±0.95);ICU注册护士中,25~35岁占54.18%,大专学历占53.18%,工作年限<5年占51.41%,初、中、高级职称护士比例为1 ∶ 0.11 ∶ 0.01;ICU床护比与重症患者病死率、重症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及留置导尿管相关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呈正相关(P<0.05);ICU注册护士中级职称比例与重症患者病死率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呈负相关(P<0.05);ICU注册护士初级职称比例与重症患者病死率呈正相关(P<0.05);ICU注册护士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与重症患者病死率、非预期48 h重返重症医学科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及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呈负相关(P<0.05)。 结论 河南省三级甲等医院ICU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影响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医院管理者要高度重视ICU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情况,调整护士的职称、学历结构,保障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新疆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护士的有效护理工时,为护理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按照护理项目操作时间调查表分别对新疆9所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的护士进行1周的有效护理工时测定。结果:护士日人均有效护理工时为(345.75±180.27)min,直接护理工时为(201.96±159.49)min,间接护理工时为(143.79±83.91)min;不同医院手术室护士的日人均有效护理工时、直接和间接护理工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01)。结论:各医院手术室护士的工作量差异较大,大型综合三甲医院护士工作量较大,而专科医院和地州医院护士工作量相对较小。护理管理者须根据各医院服务供给水平和护理服务时间即工作量情况来配置护理人力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部分护士的工作压力和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从而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南京地区4所综合医院临床护士897人,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护士的工作压力和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南京地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士的工作压力处于较高水平,平均(7.88±1.92)分,工作满意度处于较低水平,平均(3.63±2.10)分。基础学历和编制性质不同的护士工作压力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龄不同的护士工作压力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龄、职称、职务不同的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卫生行政和医院管理部门应增加护士配置,改进支持系统和分配制度,提供晋升和培训机会,减少检查、考试,关心护士生活,从而缓解护士工作压力、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保障护理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