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中药材》2015,(3)
目的:观察附子与山茱萸配伍后增强"温通心阳"及降低心脏毒性的作用。方法:以腹主动脉缩窄法制作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以药物(附子、山茱萸、山茱萸配伍附子)治疗6 w后,测定各组大鼠心脏舒缩功能和神经体液因子水平,并检测小鼠给予附子(8 g/kg)及山茱萸+附子(1∶1,16 g/kg)后所出现的各型心律失常,观察配伍山茱萸对附子心脏毒性的影响。结果:附子或山茱萸单用,能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脏舒缩功能,表现为不同程度升高心衰大鼠LVSP和+dp/dtmax,降低LVEDP和-dp/dtmax;同时降低心衰大鼠血清TNF-α、IL-1β、IL-6、BNP水平并改善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而山茱萸配伍附子后,以上作用均优于附子或山茱萸单用。此外,配伍山茱萸可显著降低附子所致小鼠心率失常及死亡比例。结论:配伍山茱萸能增强附子"温通心阳"的功效,并降低其心脏毒性,表现为减毒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贾梅  郑传柱  张丽  丁安伟 《中草药》2015,46(16):2428-2433
目的比较胶艾汤不同溶剂提取部位对血虚模型大鼠外周血象、免疫器官指数、白细胞介素2(IL-2)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以及红细胞膜能量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筛选胶艾汤补血作用的有效部位。方法采取每天于眼底静脉丛放血5 mL/kg,连续放血12d的方法,复制大鼠血虚模型;造模同时各组动物分別ig给予胶艾汤及其正丁醉、石油醚、醋酸乙酯、水部位浸膏(剂量均为生药量12g/kg),以复方阿胶浆为阳性对照。造模第12天检测各组大鼠外周血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计数(PLT),计算脾脏和胸腺器官指数。检测血清中IL-2和EPO水平,检测全血红细胞膜能量代谢酶Na~+,K~+-ATP及Ca~(2+),Mg~(2+)-ATP酶活性,UPLC法初步分析胶艾汤不同提取部位的化学成分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RBC、HGB、HCT、PLT、胸腺指数以及IL-2水平明显降低,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明显减弱,脾脏指数及EPO水平明显升高,表明血虚模型复制成功。与模型组比较,胶艾汤正丁醇组可明显升高HCT、RBC、HGB、PLT(P0.05、0.01);降低脾脏指数及EPO水平(P0.05、0.01);明显升高胸腺指数、IL-2水平(P0.01),升高红细胞膜Ca~(2+),Mg~(2+)-ATP酶及Na~+,K~+-ATP酶活性(P0.05、0.01)。石油醚组可明显升高PLT及IL-2水平(P0.01),降低EPO水平及脾脏指数(P0.05、0.01)。醋酸乙酯组可明显降低脾脏指数及EPO水平(P0.01),升高红细胞膜Ca~(2+),Mg~(2+)-ATP酶活性(P0.05)。水部位组可明显升高PLT(P0.05),降低EPO水平(P0.01)。胶艾汤正丁醇提取部位中检测到其他提取部位不含有的咖啡酸、苯甲酰芍药苷、甘草酸铵,且正丁醇提取部位中没食子酸、原儿茶酸、磷酸川芎嗪、绿原酸的量均高于胶艾汤醋酸乙酯和水提取部位。结论正丁醇部位是胶艾汤补血作用的最强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乌司他丁组(2×104U·kg-1)和参附注射液高、中、低剂量组(3,1.5,0.75 g·kg-1)。实验采用逆行胆胰管灌注5%牛磺胆酸钠溶液复制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造模后3 h,分别给予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乌司他丁、不同剂量参附注射液。6 h后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胰腺及心肌的病理变化,并检测大鼠心肌细胞Na+-K+-ATP酶活性,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 PCR)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mRNA表达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的大鼠胰腺、心肌损伤严重,病理评分明显升高(P0.05),心肌Na+-K+-ATP酶活性明显降低(P0.05),TNF-α,IL-1β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乌司他丁组、参附注射液组的胰腺和心脏病理评分明显降低(P0.05),参附注射液组大鼠心肌Na+-K+-ATP酶活性明显增加(P0.05),TNF-α,IL-1β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可能通过改善心肌细胞Na+-K+-ATP酶活性,减少心肌组织中TNF-α,IL-1β的表达,对心肌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肉桂对糖尿病性心肌病大鼠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85 mg/kg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进而诱发心肌损伤,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卡托普利组(50 mg/kg)和肉桂组(0.75 g/kg)。灌胃给药26天后,将动物麻醉,采用多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测量心电图;分离左心室并称重,计算左心质量指数(LVWI);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葡萄糖(GLU)、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脑钠尿肽(BNP)水平;定磷法检测心肌组织Na~+K~+-ATP酶和Ca~(2+)Mg~(2+)-ATP酶的活性;HPLC检测心肌能量产物磷酸肌酸(PCr)、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和单磷酸腺苷(AMP)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左心质量指数和血清GLU、TC、TG、LDL和BNP水平显著升高,心电图QRS波群、P-R、S-T和Q-T间期延长,心率减慢,心肌组织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和PCr、ATP、ADP、AMP含量显著降低。与模型组相比,肉桂组大鼠血清TC、TG、LDL和BNP水平显著降低,心电图QRS波群、P-R间期明显缩短,心肌组织Ca~(2+)Mg~(2+)-ATP酶活性和PCr、ATP和ADP含量显著升高。结论肉桂可能通过影响心肌能量代谢改善糖尿病大鼠的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寻求能有效防治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最佳中药复方制剂。方法:采用L18(37)正交表,考查三因素(葛根提取物、黄芪提取物和丹参提取物)在三水平(20mg/L,100mg/L,200mg/L)上预处理对低浓度(5mmol/L)过氧化氢(H_2O_2)致大鼠脑皮质线粒体损伤SOD酶活性的保护作用;考查三因素(葛根提取物、黄芪提取物和丹参提取物)在三水平(20mg/L,40mg/L,100mg/L)上预处理对高浓度(300mmol/L)H_2O_2致大鼠皮质脑线粒体损伤Na~+,K~+-ATP酶活性的保护作用。结果:经5mmol/L或300mmol/LH_2O_2处理的线粒体,其SOD活力以及Na~+,K~+-ATP酶活性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线粒体SOD活力分析结果显示:黄芪提取物和丹参提取物在增加SOD活性方面发挥主要作用,葛根*黄芪、葛根*丹参以及葛根*黄芪*丹参之间存在显著的协同增强作用。线粒体Na~+,K~+-ATP酶活性分析结果显示:黄芪提取物和丹参提取物在增加Na~+,K~+-ATP酶活性方面发挥主要作用,并且葛根*黄芪*丹参之间存在显著的协同增强作用。结论:由葛根提取物,黄芪提取物和丹参提取物以1:1:1剂量比例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对H_2O_2所致大鼠脑线粒体损伤具有最佳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疏风解毒胶囊解热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0,他引:6  
刘静  马莉  陆洁  田兴美  许浚  申秀萍  张宗鹏  张铁军 《中草药》2016,47(12):2040-2043
目的 探讨疏风解毒胶囊解热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观察疏风解毒胶囊给药后对体温调节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1α(IL-1α)、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前列腺素E_2(PGE_2)、环腺苷酸(cAMP)、鸟腺苷酸(cGMP)、Na~+,K~+-ATPase、精氨酸升压素(AVP)的影响。结果疏风解毒胶囊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血清和下丘脑中炎症因子PGE_2和细胞因子TNF-α、IL-6、IL-1α、IL-1β水平,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血清和下丘脑中致热介质cAMP水平及cAMP/cGMP值,显著降低下丘脑中Na~+,K~+-ATPase,减少产热,显著升高下丘脑中内源性解热介质AVP的量。结论疏风解毒胶囊有显著的解热作用,其通过减少炎症因子PGE_2及细胞因子水平、减少致热介质、减少产热、增加AVP的量,从而发挥解热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附子甘草药对在正常生理状态与病理状态下的核心配伍内涵,对比研究附子单煎液、附子甘草合煎液对正常大鼠与心力衰竭模型大鼠血清/心肌组织生化指标、心肌组织病理学形态以及血清代谢轮廓的影响,利用网络药理学与代谢组学关联分析,构建甘草对附子增效、减毒的代谢物-靶点-通路关联网络,并采用Western blot方法对网络中的代表性通路进行实验验证。结果显示,附子单煎液与附子甘草合煎液均可降低模型大鼠体内肌酸激酶等指标的含量,改善心肌病理损伤,同时也均可使正常大鼠体内肌酸激酶等指标含量异常升高,导致心肌病理损伤,在正常大鼠与模型大鼠组间表现出配伍减毒与配伍增效2种结果;代谢组学结果显示,与附子单煎液相比,附子甘草合煎液回调模型大鼠体内代谢物种类更多,且回调作用更优,同时干扰正常大鼠代谢物水平的作用弱于附子单煎液;关联分析结果显示,甘草增强附子抗心力衰竭药效网络共涉及112个代谢物,89个靶点,15条通路,包括钙离子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等;甘草降低附子心脏毒性网络共涉及36个代谢物,59个靶点,11条通路,包括心肌细胞肾上腺素能信号、三羧酸循环等,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实验结果验证了关联分析的可靠性。该文通过研究说明,附子甘草药对在生理与病理状态下的核心配伍内涵发生改变,同时其配伍增效与配伍减毒结果是基于不同代谢途径与生物通路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反流性食管炎(RE)食管黏膜血浆细胞能量代谢与黏膜损伤的关系以及旋覆代赭汤治疗RE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20只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10组,每组12只,即正常组、模型组、旋覆代赭汤全方组(全方组)、苦降组、甘升组、升降相因组、去苦降组、去甘升组、去升降相因组和西药组;除正常组外,其余9组行"4.2 mm幽门夹+胃底2/3结扎术"造模。治疗14 d后,即造模后第22天处死,检测各组大鼠血浆Na~+-K~+-ATP酶及Ca~(2+)-Mg~(2+)-ATP酶的活性。[结果]实验后各模型组大鼠ATP酶活性低于正常组;全方组、西药组酶活性较好,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苦降组及去甘升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全方组及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西药组与全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旋覆代赭汤全方组能提高模型大鼠血浆Na~+-K~+-ATP酶及Ca~(2+)-Mg~(2+)-ATP酶的活性,改善模型大鼠食管黏膜组织形态学病变,且作用优于各拆方组。  相似文献   

9.
附子水溶性生物碱对心衰细胞模型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附子水溶性生物碱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膜ATP酶以及相关离子的影响,以揭示其对急性心力衰竭细胞的治疗作用。方法:取新生大鼠心室肌细胞原代培养5 d至细胞成熟,用0.8%戊巴比妥钠作用5 min造模后,分别给予附子水溶性生物碱0.01,0.02,0.04 g·L-1,以及阳性药物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4 mL·L-1,作用1.5 h后检测心肌细胞ATP酶活性以及各相关离子浓度。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心肌细胞活力明显减小,细胞内Ca2+-ATP酶和Ca2+-Mg2+-ATP酶的活性与Na+,Mg2+含量降低,K+,Ca2+的含量与Na+-K+-ATP酶的活性上升;去乙酰毛花苷4 mL·L-1以及附子水溶性生物碱各剂量组均能提高心衰细胞的细胞活性,并能升高模型细胞Na+,Mg2+含量,提高细胞内Ca2+-ATP酶和Ca2+-Mg2+-ATP酶的活性,降低K+,Ca2+的含量与Na+-K+-ATP酶的活性。结论:附子水溶性生物碱能调节心衰细胞内酶的活力与离子浓度使之趋于正常,对戊巴比妥钠致心衰细胞模型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探讨参附注射液对新生大鼠心力衰竭心肌细胞Ca2+-ATP酶,Ca2+-Mg2+-ATP酶、Na+-K+-ATP酶活性及细胞内Na+,Mg2+,K+,Ca2+浓度的影响,揭示参附注射液强心作用的机制。 方法: 通过胰蛋白酶消化法和差速贴壁法获得心肌细胞,经0.8%戊巴比妥钠作用5min后,分别给予1.5, 3, 6 mg·L-1(5,10,20 mL·L-1)3个不同浓度的参附注射液,作用1 h,检测心肌细胞Ca2+-ATP酶,Ca2+-Mg2+-ATP酶,Na+-K+-ATP酶的活性和细胞内Na+,Mg2+,K+,Ca2+的浓度。 结果: 参附注射液能增加心衰模型心肌细胞的搏动强度,提高Ca2+-ATP酶和Ca2+-Mg2+-ATP酶的活性,抑制Na+-K+-ATP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内K+,Ca2+的浓度,升高细胞内Na+,Mg2+的浓度。 结论: 参附注射液对戊巴比妥钠致心衰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作用的发挥与调节心肌细胞Ca2+-ATP酶,Ca2+-Mg2+-ATP酶,Na+-K+-ATP酶的活性和细胞内Na+,Mg2+,K+,Ca2+的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旋覆代赭汤对反流性食管炎(RE)模型大鼠食管黏膜组织Na+-K+-ATP酶及Ca2+-Mg2+-ATP酶活性的影响,探讨RE食管黏膜细胞能量代谢障碍与黏膜损伤的关系以及旋覆代赭汤治疗RE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9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6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旋覆代赭汤组高、中、低剂量组(24,12,6 g·kg-1)及西药对照组(奥美拉唑10 mg·kg-1+2 mg·kg-1莫沙必利),每组16只。采用"食管-十二指肠端侧吻合术"制备胃及十二指肠液混合RE模型。从术后第3天开始,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药物治疗组分别给予旋覆代赭汤高、中、低剂量、西药(奥美拉唑10 mg·kg-1+莫沙必利2 mg·kg-1)灌胃,连续7天,记录大鼠体重变化及死亡情况,于第8天处死大鼠留取标本,观察食管下段黏膜大体及病理组织学变化;化学法检测食管黏膜组织Na+-K+-ATP和Ca2+-Mg2+-ATP酶活性。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模型组大鼠体重明显减轻(P<0.05),食管黏膜肉眼及镜下病理改变明显,评分增高(P<0.05);食管黏膜组织Na+-K+-ATP酶及Ca2+-Mg2+-ATP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及西药组比,旋覆代赭汤高、中剂量组大鼠死亡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旋覆代赭汤高、中剂量组、西药组肉眼及病理评分显著降低(P<0.05);食管黏膜组织Na+-K+-ATP酶及Ca2+-Mg2+-ATP酶活性明显提高(P<0.05)。结论: 旋覆代赭汤能明显提高RE大鼠食管黏膜细胞膜Na+-K+-ATP 酶及Ca2+-Mg2+-ATP酶活性, 从而保持食管黏膜细胞完整性,减轻黏膜损伤。  相似文献   

12.
周远征  徐钢  鞠成国  贾天柱 《中草药》2014,45(10):1434-1438
目的 以药效学指标比较仙茅与酒炙仙茅的热性,探索酒炙对仙茅“热者益热”的炮制机制。方法 通过比较仙茅与酒炙仙茅对氢化可的松致肾阳虚寒症模型大鼠血清中肾上腺素(Adr)、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cAMP/cGMP值、三碘甲腺原氨酸(T3)、四碘甲腺原氨酸(T4)、促甲状腺激素(TSH)、睾酮(Ts)、Na+,K+-ATP酶、葡萄糖(Glu)、总胆固醇(TC)、总蛋白(TP)及三酰甘油(TG)16种指标的影响来判定仙茅的热性以及酒炙仙茅“热者益热”的炮制机制。结果 仙茅可以有效降低氢化可的松致肾阳虚寒症模型大鼠血清中TG、cGMP的量,提高大鼠血清中Adr、NE、DA、5-HT、cAMP、cAMP/cGMP值、T3、T4、TSH、Ts、Na+,K+-ATP酶、Glu、TC、TP 14种指标的量;酒炙仙茅较仙茅组在提高Adr、NE、5-HT、cAMP、T3、T4、TSH、Ts、Na+,K+-ATP酶、Glu、TC、TP 12种指标方面效果更加显著,存在明显差异(P<0.05、0.01)。结论 仙茅酒炙后热性增强,“热者益热”理论成立。热性增强是由增强机体物质能量代谢、提高中枢神经递质和交感-肾上腺轴、环核苷酸水平及垂体-靶腺轴功能所致。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粗齿兔耳风提取物对大鼠的利尿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兔耳风提取物高、中、低剂量(2.5,10,20 g·kg-1)和呋塞米(10 mg·kg-1)灌胃给药。第1次给药后,收集大鼠1,2,4,6,24 h的尿液,研究并比较各给药组对大鼠排尿量和尿中Na+,K+,Cl-排泄量的影响。连续给药8 d,取其肾脏研究各给药组对肾髓质水通道蛋白(AQP)1,AQP2,AQP3的mRNA表达影响。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单次给药后粗齿兔耳风提取物在4 h后能明显增加大鼠的尿液量,24 h尿液中Na+,K+,Cl-的浓度明显增加。每天给药1次,给药8 d后与正常组比较,粗齿兔耳风提取物给药组能显著下调大鼠肾髓质水通道蛋白AQP2的mRNA表达,对AQP3的mRNA表达也有一定的下调作用,对AQP1的mRNA表达调节作用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粗齿兔耳风提取物具有利尿作用,促进Na+,K+,Cl-的排泄和抑制水通道蛋白AQP2,AQP3mRNA表达是其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4.
泽泻麸制前后健脾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比泽泻炮制前后对大鼠胃泌素含量以及十二指肠Na+ -K+ -ATP酶活性的影响,探讨泽泻炮制前后健脾作用的变化.方法:取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泽泻生品低剂量组、泽泻生品高剂量组、泽泻麸制品低剂量组、泽泻麸制品高剂量组,空白组ig给予生理盐水,各低、高剂量组每次ig给予对应药物2.0,6.0 g·kg-1.每天ig给药2次,7d后测定大鼠血清胃泌素水平及十二指肠中Na+ -K+ -ATP酶活性.采用离体器官实验法,以大鼠离体十二指肠平滑肌的收缩幅度、相对张力及收缩频率为指标,观察在克氏液中泽泻炮制前后提取液对大鼠离体十二指肠平滑肌的影响.结果:泽泻麸制品高剂量组血清胃泌素含量为(3.77±0.49) ng·L-1,明显高于相同剂量生品组(3.24±0.13)ng·L-1(P<0.05);麸制品高剂量组Na+ -K+-ATP酶含量为(13.31±1.99)pmol·g-1,明显高于相同剂量生品组(11.77±1.37) pmol· g-1(P<0.05);生品和麸制品在高浓度时,对大鼠离体十二指肠收缩振幅及相对张力都有增强(P<0.05).结论:泽泻能增加大鼠血清胃泌素含量、提高十二指肠Na+ -K+ -ATP酶活性,以及大鼠离体十二指肠肠管的运动功能,且呈剂量依赖关系,炮制后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葛根芩连汤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所致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即假手术组、模型组、稳心颗粒组(2.43 g·kg-1)及葛根芩连汤高、中、低(生药含量)(8.64,4.32,2.16 g·kg-1)剂量组,连续给药7 d后,除正常组外,其余各鼠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致心律失常模型,监测肢体II导联心电图(ECG),Na+-K+-ATP酶(Na+-K+-ATPase),Ca2+-ATP酶(Ca2+-ATPase)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葛根芩连汤能显著降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P<0.01或P<0.05);也能显著增加心肌组织匀浆Na+-K+-ATPase,Ca2+-ATPase活力(P<0.01或P<0.05),增加血清SOD活性(P<0.01或P<0.05),降低MDA含量(P<0.01或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能够有效的调节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各种酶活性,清除氧自由基,从而改善心律失常,保护缺血心肌。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滇黄芩总黄酮(totla flavonoid)对豚鼠心肌组织电压门控性钠通道的影响。方法:成年豚鼠,肝素抗凝后,腹腔麻醉,断头处死,迅速取其心脏,进行Langendorff灌流,先用无钙台式液灌流10 min,再以Ⅰ型胶原酶溶液灌流心脏,待心脏基本变软后剪取心室部分,制备单个心室肌细胞。分离出的豚鼠心肌单细胞,用全细胞电压钳技术记录电压依赖性钠电流进行研究。结果:滇黄芩总黄酮能可逆性抑制钠电流,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06 mg.L-1(95%的可信限是92~112 mg.L-1)。滇黄芩总黄酮并不影响钠通道激活开放的刺激电位阈值、最大激活电位值和反转电位值,但能使可激活开放的钠通道明显减少,钠离子电流明显衰减,可引出的钠电流在-40 mV处较正常组减少45.6%。细胞外给予滇黄芩总黄酮不影响钠通道激活曲线:对照组与106 mg.L-1的滇黄芩总黄酮组的半激活电压(V1/2)分别为(-50.4±1.7)mV和(-50.1±3.1)mV(n=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胞外给予滇黄芩总黄酮可影响钠通道失活曲线,106 mg.L-1的滇黄芩总黄酮对电压依赖性稳态失活钠电流会引起一个大约12 mV的负向漂移,延缓失活钠通道的恢复:对照组与106 mg.L-1的滇黄芩总黄酮组的V1/2分别为(-69.4±1.6)mV和(-79.3±3.2)mV(n=7,P<0.05),两者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斜率分别为(-8.2±0.9)mV和(7.1±0.7)mV。细胞外给予滇黄芩总黄酮也可影响失活钠通道的恢复,使钠通道的复活时间常数显著延长:对照组和106mg.L-1的滇黄芩总黄酮组的时间常数分别为(15.6±6.3),(29.8±14.8)ms(n=6,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滇黄芩总黄酮可阻滞豚鼠心肌细胞钠通道,是稳定的豚鼠心肌组织钠通道阻断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知母及盐知母对甲亢阴虚大鼠红细胞膜Na+-K+-ATP酶活力的影响,从能量代谢方面探讨知母盐炙后增强滋阴降火作用的炮制原理。方法: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六味地黄丸组(2.2 g.kg-1),生知母、盐知母高剂量组(2 g.kg-1),生知母、盐知母低剂量组(1 g.kg-1);各组大鼠每天上午ig甲状腺素液2 mL(1.25 g.L-1),空白组ig生理盐水;下午各给药组ig相应的药液(10 mL.kg-1),空白组、模型组ig等体积生理盐水,3周后测定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生知母及盐知母各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Na+-K+-ATP酶的活性(P<0.05),其中低剂量组盐知母作用优于生知母(P>0.05);高剂量组结果相反,即盐炙后作用降低(P>0.05),且高剂量组作用弱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知母及盐知母均具有滋肾阴清虚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