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1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5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5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276篇
内科学   77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301篇
预防医学   121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04篇
中国医学   99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目的 筛选赪桐乙酸乙酯部位及不同洗脱梯度二氯甲烷-甲醇部位对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最强的流份。 方法 使用MTT法确定壮药赪桐乙酸乙酯部位及不同洗脱梯度二氯甲烷-甲醇部位对RAW264.7细胞安全给药浓度范围,通过ELISA法测定赪桐乙酸乙酯部位及不同洗脱梯度二氯甲烷-甲醇部位对LPS诱导RAW264.7细胞分泌NO、TNF-a、IL-12、IL-6、IL-1β含量,筛选对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最强的流份。 结果 赪桐乙酸乙酯部位及流份在0.06~2.0 mg/ml浓度范围内,赪桐乙酸乙酯部位及流份对细胞活力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浓度在0.5 mg/ml以上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在0.5 mg/ml以下对细胞活力具有增强作用。二氯甲烷-甲醇洗脱部位高剂量能抑制炎症因子IL-12、IL-6、TNF-a、IL-1β释放,对NO的分泌没有抑制作用。 结论 赪桐乙酸乙酯部位及不同洗脱梯度的二氯甲烷-甲醇部位抗炎机制是通过抑制NO、TNF-a、IL-12、IL-6、IL-1β炎症因子的分泌,二氯甲烷-甲醇(50:1)洗脱部位和二氯甲烷-甲醇(30:1)洗脱部位的抗炎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新的心电图诊断标准RLⅠ+SV4、SD+SV4是否适用于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LVH)的诊断,研究13项心电图诊断标准以及新标准与常用标准联合应用对于高血压合并LVH的临床价值。[方法]以超声心动图测定的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为标准,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或者有高血压治疗史的住院患者280例,其中高血压合并LVH患者94例(LVH组),左心室正常患者186例(左心室正常组)。同步记录12导联心电图。绘制各种心电图诊断标准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ROC的曲线下面积(AUC)。计算各种诊断标准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析RLⅠ+SV4、SD+SV4及其联合目前公认的心电图诊断LVH标准对高血压患者合并LVH的诊断价值。[结果]单个心电图导联中,RLⅠ即Ⅰ导联的R波是较好预测LVH的因子之一(AUC=0.63,P<0.01)。两个导联振幅相加诊断LVH的研究中,RLⅠ+SV4标准(AUC=0.64,P<0.01)的灵敏度为50%,特异度为71%;配对卡方检验显示RLⅠ+SV4诊断LVH与金标准(LVMI判定LVH)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SD+SV4标准(AUC=0.59,P<0.05)的灵敏度为31%,特异度为87%,其中SD波为12导联中拥有最大振幅的S波。RLⅠ+SV4联合Sokolow-Lyon电压标准能够提高诊断高血压合并LVH的灵敏度,其灵敏度为59%,特异度为60%。[结论]RLⅠ+SV4标准具有较高的AUC,适合高血压患者合并LVH的初步筛查;RLⅠ+SV4联合Sokolow-Lyon电压标准能够提高诊断的灵敏度。SD+SV4标准临床适用性没有RLⅠ+SV4标准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呼吸训练联合作业治疗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 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包括偏瘫肢体良肢位摆放、物理因子治疗及运功功能训练等),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呼吸训练(包括渐进性吸气肌抗阻训练和呼吸控制训练)及作业治疗, 每天训练2次。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躯干控制能力测试(TCT)、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UE)、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RAT)、改良Ashworth量表(MAS)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量表评定患者核心稳定性、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上述各项指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4周治疗后, 发现2组患者TCT、BBS、FMA-UE、ARAT、肩、肘关节MAS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TCT[(73.55±14.16)分]、BBS[(53.28±7.86)分]、FMA-UE[(54.79±7.36)分]、ARAT[(31.86±...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中学在校教职工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宣传知识的知晓情况,为更有效地开展学校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于2019年5月17—31日对北京丰台区2所中学共112名在校教职工进行结核病健康教育宣传知识调查,调查结果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8条结核病核心知识总知晓率为87.61%(785/896),全部知晓率为41.07%(46/112),全部不知晓率为0.00%(0/112)。男性教职工知晓率低于女性。有5.36%(6/112)的被调查者选择不和身边患结核病的邻居或同学来往。通过学校(包括宣传栏、墙报、黑板报等)途径了解结核病防治信息的现状及意愿最高,占比分别为82.14%(92/112)和90.18%(101/112)。结论教职工对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的总体知晓情况较好,但对不同核心知识掌握程度不平衡,应进一步加大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促进及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5.
6.
瑶医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医疗实践活动中,总结了许多简便廉验的治疗方法,瑶族滚蛋疗法就是其中之一。本文通过归纳总结的方法,将广西巴马、都安、金秀、灌阳及广东江永、江华等瑶族地区的滚蛋疗法进行归类整理,并对其诊治原理进行初步阐释,旨在发掘滚蛋疗法在诊治常见多发疾病及在养生保健中的应用价值,促进瑶族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推荐的清肺排毒汤,临床观察疗效显著。笔者拟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寒疫病机以及清肺排毒汤的方药组成机制,认为该方能疏解表里、通调三焦,具有宣肺行气、透邪解毒、润燥化湿、逐水泻热的功效,切合COVID-19寒、燥、湿的病机特点,且能有效的针对症状进行治疗,应推广全国各地广泛使用以遏制疫情蔓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体外保存时间和UW液温度对供体猪心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按照临床上现行的供体心脏标准获取流程获取18头中华小型猪的心脏,分别用21℃、4℃和-4℃的UW液在体外保存供体猪心;每一温度下,分别保存供体猪心3 h、6 h和9 h(每种保存条件下保存2个猪心)。然后对体外保存后的猪心进行组织取材,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评估心肌组织内炎症细胞数量、水肿和坏死的心肌细胞数量。结果:HE染色显示,在21℃的UW液中保存3 h时,猪心心肌细胞即出现明显的细胞水肿。在-4℃的UW液中保存3 h时,猪心心肌细胞间的距离已经增大。在4℃的UW液中保存6 h时,猪心心肌细胞已经出现坏死,保存9 h时坏死更加明显。结论:体外保存时间延长可加重供体心脏的缺血性损伤。用21℃和-4℃的UW液静态保存心肌,均不利于心肌组织和细胞结构的维持。在4℃的UW液中静态保存3 h内,猪心不会出现明显的心肌细胞坏死,但保存超过6 h时心肌细胞会出现明显的缺血性损害。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尽量缩短供体心脏的体外转运时间,并使之一直保存于0℃以上的合适低温范围内。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观察肌内效贴疗法联合多角度等长抗阻训练治疗颈型颈椎病(NTCS)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2例NTCS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中频电疗、超声等物理因子干预及颈部多角度等长抗阻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肌内效贴布贴扎治疗。于治疗前、治疗3周后分别采用症状体征积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及关节角度测量器对2组患者颈椎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定。 结果 治疗3周后发现2组患者症状体征积分、疼痛VAS、N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症状体征积分[(89.05±5.84)分]及NDI评分[(24.16±3.42)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后2组患者颈椎各方向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颈椎前屈、后伸角度[分别是(36.51±3.24)°,(31.32±3.45)°]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 结论 肌内效贴布贴扎联合多角度等长抗阻训练能进一步减轻NTCS患者临床症状,纠正颈椎异常姿势,但在改善颈椎关节活动度方面较多角度等长抗阻训练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