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中医书籍中,保存有大量古代医家的医案,并有数百部医案专著,渊源已久,至明清之季尤为盛行,成为中医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至明代以后,若汪瓘、魏之琇、俞震诸家,均曾对医案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至于拜读某部医案专著,加以评注者,则更大有人在。可见,中医医案已经成为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学科。为什么历史上众多医家十分重视医案的研究工作?就是因为医案是医生临床实践的真实写照,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对临床医生提高医疗技能、理论联系实际均大有裨益。由于医案中保留着大量的  相似文献   

2.
《临证指南医案》是一部集中反映叶天士主要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医案专著。本文通过分析《临证指南医案》,总结、归纳出叶天士治肝的主要方法有苦辛泄降法、辛甘化风法、苦寒泄热法等,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张林  席军生 《中医研究》2007,20(5):26-28
目的:研究中医肝病的用药规律。方法:用Access建立数据库,结合编程制作查询,收集整理著名医案专著《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中涉及肝病用方的医案549则,通过数据库的查询和统计功能,研究肝病的用药规律。结果:通过数据库所提供的肝病医案用药的统计分析结果,对常用的30种药物进行分析,总结了用药的特色。结论:结合数据库统计结果,探讨肝病用药配伍经验,以期为临床的肝病证治提供更多可以借鉴的用药思路。  相似文献   

4.
《名医类案》为我国第一部内容系统而完备的医案类专著,既是明以前著名医家临床经验的总结,也是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的典范,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和临床价值。通过对类案中应用八味丸医案的系统研究,总结出明以前医家应用八味丸之普遍规律,启示人们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提炼医案信息,将是中医文献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5.
试论医案写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案者 ,医者治病成败之案例也。正如《重订名医类案》叙云 :“《内经》以五运六气、三部九候原人生之疾病 ,诊有一定之法 ,刺有一定之针 ,此所谓案也”。医之有案久矣 ,太史公有淳于意之传记 ,即淳于意之医案也 ;陈寿有华佗之传记 ,即华佗之医案也。医之有案 ,实权舆于《左传》、太史公 ;至丹溪始有专书 ;喻嘉言著《寓意草》,实为最早之医案专著也。清代以后 ,医案专著如繁花簇锦 ,竞相开放 ,如《名医类案》、《临证指南医案》、《谢映庐医案》,至近代《丁甘仁医案》、《黄文东医案》、《蒲辅周医案》等等 ,均对后世临床起到极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查阅明清时期(1368年~1911年)主要医家的医案专著,关于失眠症的医案有共72例.用频数分析和R型聚类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合现代中医对失眠症的认识,运用中医药理论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明清时期治疗失眠症的配伍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7.
《伤寒九十论》为伤寒医案专著,所选经方医案61则,使用下法者14则,所用经方有大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柴胡汤、大陷胸汤、抵挡汤、麻子仁丸、蜜兑方。每案叙议结合,辨证论治各有特色,体现了许氏在治疗伤寒时运用经方的成功经验和学术成就。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分析四逆汤医案,探讨四逆汤加减运用规律.方法 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收集古今医案专著、临床经验专著及期刊杂志中的四逆汤治疗的医案,对医案进行规范化处理,建立四逆汤医案相关信息数据库,分析医案当中四逆汤的药物加减变化规律.结果 共纳入359则医案,总共加药207种,共出现1447次,四逆汤加减药物当中以补气健脾、温里药所占比重最大.结论 四逆汤经过两千年的运用,大量的临床案例及实验研究证明其有确切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临证指南医案》是一部记录清代医家叶天士临床经验的医案专著,充分反映叶天士融会古今、独创新说的学术特点。从《临证指南医案》复脉汤的应用,探讨其对仲景思想的继承和发挥。  相似文献   

10.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应用建中汤方证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证指南医案》是记录清代医家叶天士临床经验的医案专著,由其门人华岫云等依据叶天士临证医案整理编撰而成。书中辑录经方医案展示了叶天士的诊疗经验和思想且包括许多方症具备的案例,反映了叶天士对张仲景建中汤的临床应用心得,是对张仲景思想的继承和发挥。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析有关古今医案专辑、临床经验专著及期刊杂志中的五苓散医案,总结其男科运用方证规律。方法:对搜集到的符合研究要求的医案,进行多样本统计分析,归纳临床表现,探讨男科经方应用指征。结果:共收集医案60则,涉及前列腺增生等男科疾病16种。发现尿频或夜尿频多、排尿不畅、腰痛、小腹胀满、口渴、苔薄白等6项指标是本方男科运用的主要指征。结论:五苓散男科方证研究进一步拓展了本方男科运用范围。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分析小柴胡汤医案,探讨"但见一证"的意义。方法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收集古今医案专著、临床经验专著及期刊杂志中的小柴胡汤治疗的医案,进行药名规范和主症规范后建立资料库,运用频数分析方法统计常见主症以及主症独见及二症并见情况。结果共纳入分析147则医案,其中口苦、不欲饮食、呕恶、往来寒热、咽干、目眩、胸胁苦满、心烦位列前八位;上述主症中"但见一证"即使用小柴胡汤者,只有寒热往来、胸胁苦满、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四症有医案记载。结论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不欲饮食、心烦喜呕七症具有诊断小柴胡汤证的指标意义,"但见一证"指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不欲饮食四者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有关古今医案专辑、临床经验专著及期刊杂志中的桂枝汤类方医案,总结其男科运用方证规律。方法对搜集到的符合研究要求的医案,进行多样本统计分析,归纳临床表现,探讨男科经方应用指征。结果共收集医案84则,涉及遗精等男科疾病13种。发现桂枝汤类方方证均基于营卫不和、阴阳不调、气血失调的病机,但各有侧重,故各方方证同中有异。结论桂枝汤类方方证研究进一步拓展经方男科运用范围。  相似文献   

14.
略论《名医类案》的医史文献学成就(待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茅晓 《山西中医》2005,21(1):37-38
明代江瓘父子编著的《名医类案》,是中国医学史上第一部内容系统而完备的医案类专著。它在医史文献学方面的成就是:1.精选录存了明万历前的医案精华;2.例析异同,推常达变,启示临床;3.为整合研究历代名医学术经验提供平台;4.开创医案整辑研究之先河;5.宣明往范,泽被后世,远播海外。  相似文献   

15.
南宋针灸学家王执中的《针灸资生经》记载了约197种疾病,收录临床医案约135例,通过对临床医案的整理分析,总结王执中临床针灸治疗的诊疗特点:针灸须药、重用灸法、擅于运用压痛点、注重养生、未病先防。《针灸资生经》集宋以前针灸学之大成,博引医药方书,兼抒己见,收集了大量的针灸临床医案,是一部具有较高价值的针灸临床学专著,对后世针灸临床有很大的启示和临床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中医医案的综合性分析研究近况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中医医案是中医临床医师实施辨证论治过程的文字记录是保存、查核、考评乃至研究具体诊疗活动的档案资料。在中医药学领域中,自古至今,从散在在各种史料中记录的医案雏形,到医案专著,医案一直伴随着中医药学的发展。随着医案纪录的不断涌现,医案分析研究也层出不穷,在中医理论的形成发展传承过程中一直充满活力,是中医理论不断发展的摇篮。  相似文献   

17.
略论中医古典医案的格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振廉 《陕西中医》2009,30(10):1409-1410
中医医案之最早者为《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所载的仓公“诊籍”,其文虽在医家传记中,却是医家本人亲撰,与陈寿《三国志》及范哗《后汉书》所载华佗医案出于史家手笔不同。魏晋以后医家医案多在史传中。至唐代,医书中开始出现医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载有孙思邈经治医案,虽附于相应的医方中。《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均记载了晋代医家张苗用桃叶蒸法治愈伤寒无汗的医案。宋元以后,医案之学日趋发展。许叔微撰《伤寒九十论》,载经治医案90则,并加讨论,为最早医案专著。明代江璀集《名医类案》,为重要的医案类书。明清时期还出现了医家医案专集如《石山医案》、《临证指南医案》等。  相似文献   

18.
赵允南  张蕾 《河南中医》2004,24(1):22-23
许叔微 (公元 1 0 80 - 1 1 5 4年 ) ,字知可 ,宋代著名医家 ,真州白沙人。著有《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伤寒九十论》、《普济本事方》等。除医案专著《伤寒九十论》外 ,生平医案还散见于《普济本事方》及后世类编整理的《名医类案》与《续名医类案》中。《伤寒九十论》载案 90则 ,其中经方医案6 1则 ,涉及经方 36首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案专著 ,在医案的发展史以及仲景学术的临床应用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开创意义。《普济本事方》是许氏晚年所著的方书 ,载许氏医案5 4则 ,其中经方医案 2 5则 ,所录经方医案 ,考其义理与《伤寒九…  相似文献   

19.
明清以降129家医案中十八反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源  高晓山 《北京中医》1989,(4):15-17,14
中药十八反是传统中药配伍禁忌的重要内容之一,历代本草多有记载,《中国药典》1963、1977、1985年版均采纳了十八反内容,规定:凡“注明畏、恶、反者系指一般情况下不宜使用”或“不宜同用”。但许多古今医案中又可见到应用含十八反药物的案例(以下简称反案)。本文试图通过这些反案,探索十八反药物的应用特点和规律,为十八反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一、资料来源1.医案部分:古今医案浩如烟海,本文随机搜集了明清以降129家医案,计:明代6家,清代62家,近、今61家。为避免案例重复,资料均收自各家医案及医疗经验专著,或综合医  相似文献   

20.
中医医案学是以研究历代医家医案为主要内容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是研究医案的源流、历代医案的特点、分析医案的方法等。在我国医药宝库中,医案的蕴藏量是比较大的,它不仅有大量的医案专著,并且在很多专述性著作中,也散在有大量的医案,如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等。李时珍的医案,主要就散在《本草纲目》之中,这些医案,都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记载,研究这些医案,加以综合分析,不仅能使我们对李时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