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辨证分时论治2型糖尿病患者及对胰岛功的能影响。方法:将42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79例寅时服用调气降糖丸,巳时服用益脾降糖丸,酉时服用糖肾康;对照组予141例予二甲双胍口服治疗;2组基础治疗均进行糖尿病教育,合理饮食,均治疗3个月后,分别评定疗效、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胰岛素水平、胰高血糖素。结果:2组FPG、2hPG、GLU(胰高血糖素)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组治疗后FPG、2hPG、GLU均较二甲双胍组降低(P<0.01);2组INS(胰岛素)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组治疗后空腹、餐后1hINS(胰岛素)水平较二甲双胍组降低(P<0.05)。结论:辨证分时论治2型糖尿病有改善患者的血糖及胰岛功能,降低胰高血糖素。  相似文献   

2.
北五味子油对糖尿病小鼠胰岛细胞形态及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北五味子油对糖尿病小鼠胰岛细胞形态及其分泌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影响。方法:通过静脉注射四氧嘧啶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及应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胰岛β细胞病理改变;放免法测定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水平。结果:中药组比模型组胰岛分泌细胞形态结构有了较大的改善,分泌细胞数目增多,尤其是β细胞有所增加;免疫组化显示中药组胰岛β细胞阳性表达数明显增多,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的好转;中药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清胰岛素水平增高,胰高血糖素减低,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北五味子油可能是通过减轻和修复β细胞损伤,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治疗糖尿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冠心病人血中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指标客观化检测,探讨中医辨证分型规律。方法:对50例冠心病患者和40例健康人分别测定空腹血糖、血脂、血清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并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中医冫证分型,分为气虚组、阴虚组、阳虚组、气滞血瘀组、寒凝痰浊组。结果:各项检测指标冠心病组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冠心病虚证组明显高于实证组,其中气虚组>阴虚组>阳虚组>气滞血瘀组>寒凝痰浊组。结论:冠心病中医证型与血糖、血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检测指标有相关性,可作为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具有临床诊断价值。冠心病虚证组以血糖、血脂、胰岛素升高为主,其中气虚型>阴虚型>阳虚型;冠心病实证组各项检测指标均接受正常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邓开伟  袁艳 《陕西中医》2014,(10):1298-1301
目的:观察解毒通瘀复肾汤对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中医证候的疗效。方法:将96例脾肾气虚型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解毒通瘀复肾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评价中医证候疗效,并监测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和肾小球滤过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显效率为39.1%,总有效率为80.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显效率17.0%,总有效率51.1%)(P<0.05),治疗后治疗组24h尿蛋白定量、SCr、BUN明显低于对照组,eGF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解毒通瘀复肾汤对中医辨证为脾肾气虚的CKD3、4期患者有很好的肾保护作用,能延缓肾衰进展,提高临床总体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对湿热困脾证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血清Apelin及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影响.方法:将66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予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穴位埋线.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体质量指数(BMI)、腰围、体脂率等肥胖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加味瓜蒌散对门静脉高压大鼠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用放免法检测正常组、模型组、心得安治疗组、加味瓜蒌散治疗组大鼠血浆胃肠激素(胃动素、胃泌素、胰高血糖素)的含量。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胃泌素、胃动素、胰高血糖素含量明显升高(P<0.01),心得安组胃动素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改善(P>0.05),而胃泌素、胰高血糖素明显下降(P<0.05)。加味瓜蒌散各治疗组胃泌素、胃动素、胰高血糖素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明显下降(P<0.01或0.05),与心得安治疗组比较胃动素、胰高血糖素下降明显(P<0.05),加味瓜蒌散各剂量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加味瓜蒌散能有效降低胃泌素、胃动素、胰高血糖素含量,疗效优于心得安治疗组。其作用机理可能与其良好的抗肝纤维化、阻止肝硬化形成、降低门静脉压力、改善肝功能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DPP–4抑制剂对合并2型糖尿病(T2DM)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间广州新海医院收治的合并T2DM的脑梗死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通过使用二甲双胍来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通过使用二甲双胍联合DPP–4抑制剂来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服糖2 h后胰岛素、胰高血糖素与服糖2 h后胰高血糖素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胰高血糖素和服糖2 h后胰高血糖素水平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空腹胰岛素和服糖2 h后胰岛素水平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FBG、2h PG和HbA1c水平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运用二甲双胍及DPP–4抑制剂针对合并T2DM的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成效较佳,可以使得患者的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均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3、4期伴骨质疏松患者中医证型与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为慢性肾脏病3、4期伴骨质疏松患者中医证型诊断的客观化研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慢性肾脏病3、4期伴骨质疏松患者90例,按照中医证型诊断标准分为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和气滞血瘀证,同时测定腰椎(L1-4)和股骨颈骨密度,以及测定ALP、TRACP-5b、PINP、β-CTX水平,并探究慢性肾脏病3、4期伴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在不同中医证型间的水平。结果:(1)气滞血瘀证患者甲状旁腺激素、PINP、β-CTX、TRACP-5b水平明显高于肾阳虚证组、肝肾阴虚证组及脾肾阳虚证组(P0.01),肾阳虚证组PINP水平高于肝肾阴虚证组(P0.05),肝肾阴虚证组β-CTX水平高于脾肾阳虚证组(P0.05);(2)气滞血瘀证组L1-4椎体骨密度值明显低于肾阳虚证组(P0.05)。结论:PINP、β-CTX、TRACP-5b水平可作为鉴别慢性肾脏病3、4期伴骨质疏松患者气滞血瘀证与其他证型的客观检测指标,推测中医证型存在客观的现代医学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健脾活血方对肝硬化大鼠内分泌激素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成健脾活血方治疗组、造模组、正常对照组;除正常组外,均以20%乙醇及猪油颗粒饲料喂养并皮下注射四氯化碳花生油造模,同时喂服药物,疗程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催乳素、胰高血糖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及内皮素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胰高血糖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内皮素明显降低,活血方治疗组较模型组胰高血糖素、内皮素水平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健脾活血方能有效改善肝硬化大鼠内分泌激素的紊乱。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健脾活血方对肝硬化腹水患者胰高血糖素的影响,探讨中医治疗肝硬化的新思路。方法:将60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成甲组及乙组,甲组用健脾活血方,乙组用凯西莱片。分别于治疗前后记录两组Child积分及胰高血糖素。结果:两组治疗后Child积分、胰高血糖素均较前有所好转(P〈0.05),且甲组较乙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健脾活血方对治疗肝硬化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降糖防聋胶囊对糖尿病患者不同证型血胰岛素C肽和胰高糖素的影响。方法:42例(52耳)不同证型糖尿病伴耳聋患者用降糖防聋胶囊治疗前后测定空腹和餐后2h血糖胰岛素C肽和胰高血糖素变化(治疗组),对照组为40名正常人。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空腹血糖,空腹C肽,空腹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均有不同程度变化(P<0.05),治疗后各证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阴虚燥热组空腹C肽治疗后虽有变化,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阴两虚,阴阳两虚组较治疗前好转(P<0.05),餐后2h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治疗后虽有改善,但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糖防聋胶囊对糖尿病伴耳聋患者不同证型血胰岛素C肽和胰高血糖素有不同程度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丹参、心得安对门静脉高压大鼠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采用CCL4加酒精饮料制作大鼠门脉高压模型,造模4周后分别给大鼠服用丹参、心得安,造模结束后处死大鼠,颈动脉取血,用放免法检测正常组、模型组、心得安治疗组、丹参治疗组大鼠血浆胃肠激素的含量.结果:心得安组胃动素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改善(P>0.05),胃泌素、胰高血糖素明显下降(P<0.05).丹参治疗组胃泌素、胃动素、胰高血糖素与模型组比较明显下降(P<0.01或0.05),与心得安组比较胃动素、胃泌素、胰高血糖素下降明显(P<0.05).结论:丹参能有效降低胃泌素、胃动素、胰高血糖素含量,疗效优于心得安治疗组.  相似文献   

13.
闫镛  王志强 《光明中医》2006,21(11):17-20
目的:观察糖尿康片干预糖调节受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糖调节受损者随机分组参加干预治疗,其中治疗组32例、对照组28例,在糖尿病饮食和运动疗法基础上,对照组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组口服糖尿康片,4周为一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治疗前后受试者空腹作0GTT试验,同时测身高、体重、血脂、胰岛素(INS)、C肽、胰高血糖素等,并计算体重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等.结果:两组治疗后FPG、2hPG血糖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但组间比较各点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CHO水平均有所改善,治疗组降低CHO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SI水平均明显压高(P<0.01),治疗组压高ISI水平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各点胰高血糖素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降低各点胰高血糖素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糖尿康片可控制血糖水平,减轻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高血糖素,改善血脂水平,有效治疗糖调节受损.  相似文献   

14.
血瘀证患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内皮素测定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石志芸  许小凤 《中医杂志》1996,37(4):239-240
本文以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及内皮素(ET)为血小板活化、内皮细胞功能受损的指标。观察病种为心血管疾病、肾脏病及Ⅱ型糖尿病。结果显示:3种疾病组的血浆GMP—140、ET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及<0.001)。证实上述3种疾病组中存在着血小板活化及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现象,并发现3种疾病中的血瘀证患者其GMP—140、ET值升高尤为明显,其值均显著高于无血瘀证患者。  相似文献   

15.
佘德军  李伟  丁煜  于希忠 《河南中医》2016,(12):2190-2192
目的:观察抑火理脾颗粒剂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南京市江宁区中医医院住院及门诊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其中脱落6例,剔除1例,纳入统计分析者11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5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饮食、适量运动及诺和灵30R降糖等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抑火理脾颗粒剂治疗,对照组给予抑火理脾颗粒剂安慰剂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空腹、餐后2h GLP-1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火理脾颗粒剂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餐后2h GLP-1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辅助治疗重症胰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给予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的观察组和单独给与乌司他丁治疗的对照组,观察治疗后症状恢复时间及外周血血糖、胰高血糖素水平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的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血糖和胰高血糖素水平在治疗后1天开始恢复,早于对照组。结论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能够改善临床症状、促进应激状态和胰腺损伤恢复,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清利化瘀方内服、沐足对2-3期慢性肾脏病(CKD)脾肾气虚,湿热瘀阻型患者证候及实验指标的影响。方法:60例患者按随机表法分组对照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基础治疗上予健脾益气清利化瘀方(34例),对照组予西医基础治疗(26例),治疗2月后,观察肾功能、24h尿蛋白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症状积分、慢性肾脏病分期变化,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血肌酐、尿素氮、24h尿蛋白、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GFR明显升高(P<0.01)。结论:健脾益气清利化瘀方结合基础治疗可逆转CKD分期、明显延缓肾功能减退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消癥通络中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胃排空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选择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用左肾切除术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作糖尿病肾病模型,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服消癥通络中药5.29g/(kg·d)、10.58g/(kg·d)、21.16g/(kg·d),空白组、模型组大鼠灌服相当剂量的生理盐水,连续6周.实验结束测定胃排空率、血清瘦素、胰高血糖素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排空率明显下降(P<0.05),血清瘦素、胰高血糖素水平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消癥通络中药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胃排空,明显降低大鼠血清瘦素、胰高血糖素水平(P<0.05);血清瘦索、胰高血糖素水平与胃排空率呈明显负相关.结论 消瘕通络中药能明显改善糖尿病肾病大鼠胃排空功能,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大鼠血清瘦素、胰高血糖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消癥通络中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胃动力障碍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益气养阴消癥通络中药低、中、高剂量组,用左肾切除术加ip链脲佐菌素(STZ)制备糖尿病肾病模型,对照组只行左肾切除术,益气养阴消癥通络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分别ig给药5.29、10.58、21.16 g/(kg.d),对照组、模型组大鼠ig相当剂量生理盐水,连续6周。实验结束测定胃排空率;取血清,测定胃泌素、胰高血糖素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胃排空率明显下降(P0.05),血清胃泌素水平、胰高血糖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益气养阴消癥通络中药各组大鼠胃排空率明显升高,大鼠血清胃泌素、胰高血糖素水平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血清胃泌素水平、胰高血糖素水平与胃排空率呈明显负相关。结论益气养阴消癥通络中药能明显改善糖尿病肾病大鼠胃排空,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大鼠血清胃泌素、胰高血糖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药学原理以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广州市越秀区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86例肝炎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3例,采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43例,采用垂体后叶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7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胰高血糖素及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胰高血糖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炎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奥曲肽和奥美拉唑进行联合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