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尿失禁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提高患者预后。方法:我院2008年4月~2010年2月收治42例神经内科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结果:两组患者尿白细胞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科尿失禁患者不需每日更换尿袋,减少了细菌逆行感染和患者的费用。  相似文献   

2.
周丽华 《中外医疗》2013,(34):32-33
目的 探讨抗返流尿袋与普通一次性尿袋在神经内科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比较.方法选取52例神经内科留置尿管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6例.试验组采用抗返流尿袋,更换尿袋1次/周,对照组采用普通一次性尿袋,更换尿袋1次/d.然后分别在留置尿管后的第7、14天、拔管后24 h内留取尿液标本培养送检.结果 试验组留置导尿管患者第7、14天、拔管后24 h内菌尿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抗返流尿袋后,患者因留置导尿引起的尿路感染明显减少,同时也使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减轻.  相似文献   

3.
男性尿失禁的—种简易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对男性尿失禁病人,大多采用留置导尿或用假性尿袋留置导尿易造成尿路感染,并且需要经常更换尿管,用假性尿袋易引起病人阴茎糜烂,尤其是老年病人导尿管易脱出,给护理工作带来不便,我们自制一种简易工具适用于男性尿失禁病人,在临床上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两种更换集尿袋时间与尿路感染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每周更换一次集尿袋和每日更换一次集尿袋的尿路感染情况有无差异,是否可以每周更换一次集尿袋代替每日更换一次集尿袋,节约资源、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减少护士的工作量、减少环境污染。方法随机抽取需留置尿管的神经内科病人98例,分试验组和对照组。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尿路感染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可以每周更换一次集尿袋。  相似文献   

5.
留置导尿集尿袋更换时间与尿路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留置导尿患者集尿袋更换时间与尿路感染的相关性及护理预防对策;方法:选择我院内科病区脑血管意外留置导尿患者61例,分实验组与对照组在不同间隔时间内予以更换集尿袋,追踪监测尿培养,对出现尿培养阳性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论:在严格按照护理质控与院内感染要求下,临床上集尿袋更换间隔时间以一周一次较为科学有效。  相似文献   

6.
唐红波  陈克 《海南医学》2011,22(23):156-156
临床上为解决男性截瘫患者的尿失禁,大多采用留置尿管或用阴茎套外接尿袋的方法,其中对截瘫较久的患者最常用的是阴茎套外接尿袋的方法。但前者易造成尿路感染及膀胱充盈功能下降等,后者可引起阴茎糜烂,且不易固定,需不时更换,引流欠通畅,易发生尿液污染被褥衣物现象。另外还有用便壶及容器集尿、  相似文献   

7.
两种更换集尿袋时间与尿路感染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每周更换一次集尿袋和每日更换一次集尿袋的尿路感染情况有无差异,是否可以每周更换一次集尿袋代替每日更换一次集尿袋,节约资源、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减少护士的工作量、减少环境污染。方法随机抽取需留置尿管的神经内科病人98例,分试验组和对照组。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尿路感染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可以每周更换一次集尿袋。  相似文献   

8.
陆张燕 《大家健康》2016,(4):211-212
目标:探讨神经内科尿失禁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提高患者预后。方法:从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间,在我院神经内科进行诊治的患者中,找到尿失禁患者184例,将18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2例。结果:观察组采用全方位的护理方式,减少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神经内科尿失禁患者症状,利于神经功能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神经内科尿失禁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9月的90例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对其在常规基础护理之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尿失禁改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经过科学、细致的护理,患者尿失禁情况得到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总有效率达到了86.67%。结论经过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其膀胱功能恢复,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一次性尿袋使用中细菌生长的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春  陈国清 《农垦医学》1998,20(2):101-102
临床上应用一次性尿袋以来,对泌尿系逆行感染的防止起到很大作用,但各医院对尿袋使用更换时间掌握不一,缺乏科学依据。为此我们从1996年10月至1997年9月,选择不同留置尿管患者,使用一次性尿袋的不同时间进行细菌培养监测。现将监测方法和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随机选择留置尿管前尿培养阴性的住院患者共48例,男性38例,女性10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78岁,平均54岁,分甲、乙两组。甲组为膀眺持续冲洗组,乙组为单纯留置尿管组,各24例。其病种分别为:膀眈持续冲洗组中膀跳结石术后13例;前列腺增生症手术11例。单纯留置尿管组中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行TVT-O手术治疗的21例单纯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3个月~3年。结果:手术平均时间18.5min(15~31min),术后平均出血量21ml(5~50m1)。20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术后得到有效控制,1例术后1个月再次出现压力性尿失禁。1例双大腿外侧疼痛,3个月后自行缓解。结论:TVT-O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一种有效方式,其创伤小,并发症低,恢复快。对于个别手术失败的原因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杨季  庞稼燕  龚明霞 《现代医学》2014,(9):1034-1036
目的:了解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产后妇女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在我科就诊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168例,其中90例接受了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设为治疗组,78例予盆底肌肉锻炼又称为Kegel运动,设为锻炼组。结果:治疗组及锻炼组盆底肌力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肌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锻炼组(P=0.01);治疗组与锻炼组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有差异(P=0.000),治疗组疗效优于锻炼组。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女性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女性尿失禁患者尿动力学检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尿动力学检查在诊断女性尿失禁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0例女性尿失禁患者为病例组和因上尿路疾病需要手术治疗而下尿路功能正常的20例女性患者为对照组.病例组依据临床和尿动力学检查结果分为急迫性尿失禁患者90例,真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70例,充溢性尿失禁患者40例.比较各组病例与对照组之间尿动力学参数的差异.结果:真性压力性尿失禁组的最大逼尿肌排尿压、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最大尿道压和最大尿道闭合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急迫性尿失禁组最大膀胱压测定容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充溢性尿失禁组最大尿流率、膀胱顺应性、最大逼尿肌排尿压和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显著低于对照组,残余尿量和排尿前最大逼尿肌压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动力学检查能为女性尿失禁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刘宁  冯超  吴宗山  刘春林  渠渊  张进生 《北京医学》2010,32(11):887-889
目的了解尿动力学检查在诊断女性尿失禁中的意义。方法选取92例女性尿失禁患者,年龄39~52岁。依据临床和尿动力学检查结果分为真性压力性尿失禁(SI)患者(56例)、急迫性尿失禁(UI)患者(13例)、混合型急迫性/压力性尿失禁(MI)患者(23例),比较各组患者尿动力学参数的差异。结果在腹压漏尿点压(ALPP)方面,MI和SI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最大膀胱容量(MCC)、膀胱顺应性(BC)、最大尿道压(Pmu)和最大尿道闭合压(Pmuc)方面,3组患者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SI和MI组的MCC和BC明显高于UI组(P〈0.01),Pmu和Pmuc明显低于UI组,而SI和MI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PQmax)、最大尿流率(Qmax)和功能性尿道长度(FPL)方面,3组患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尿动力学检查能为女性尿失禁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系统干预对老年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6例老年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系统干预组(54例)和对照组(52例),两组均给予基本治疗及常规护理,系统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记录排尿日记、调整饮水习惯、进行心理和行为干预。结果:治疗1年后,系统干预组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对尿失禁患者实施系统干预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盆腔器官脱垂患者手术前后尿失禁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盆腔器官脱垂手术前后尿失禁发生情况和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盆腔器官脱垂患者93例,了解一般情况、生育史、分娩史、绝经、诊断及手术方式.根据术前有无尿失禁分为尿失禁组(n=54)和无尿失禁组(n=39).电话随访术后半年尿失禁的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尿失禁组的年龄、孕次、产次较无尿失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绝经与否及绝经时间在尿失禁组与无尿失禁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尿失禁总发生率(31.2%)较术前(58.1%)有显著下降(P<0.01).结论:年龄、孕次、产次是盆腔器官脱垂合并尿失禁的高风险因素,绝经非相关因素,手术可降低盆腔器官脱垂合并尿失禁患者尿失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女性混合性尿失禁的中远期疗效。方法:随访分析2010年4月至2016年9月共26例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女性混合性尿失禁患者的临床资料。26例随访到的患者中,4例采用经耻骨后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retropubic tension free mid-urethral sling, TVT), 22例采用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ransurethral middle obturator sling,TOT)。术后中远期电话随访尿失禁严重程度评分(urinary incontinence severity score,UISS)、逼尿肌不稳定评分(detrusor instability score,DIS)、尿失禁生活质量量表评价(incontinence quality of life scale evaluation,I-QOL)、泌尿生殖障碍量表简版(Urogenital Distress Inventory short form,UDI 6),与术前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6例患者年龄42~80岁,平均62岁。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21.48~31.14 kg/m2,平均26.82 kg/m2。随访时间8~69个月,平均26个月,14例患者手术前曾服用M受体阻滞剂,但未超过2周。术中无膀胱损伤、尿道损伤、闭孔血管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拔除尿管时,患者均无局部疼痛或排尿困难。压力性尿失禁治愈25例,达96.15%,急迫性尿失禁治愈20例,达76.92%。26例随访患者生活质量较手术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女性混合性尿失禁总体有效率高,即使未长期服用M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手术本身对急迫性尿失禁的治愈率达76.92%。手术的远期疗效稳定,患者生活质量能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8.
何英姿  许燕玲 《海南医学》2011,22(12):150-151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监护室(NICU)的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护理建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916例患者进行尿路感染相关情况的调查.结果 神经内科监护室有246例尿路感染患者为医院感染,上尿路43例,下尿路203例,老年、女性、住院日数超过7d、糖尿病以及导尿为医院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神经内科监护室为...  相似文献   

19.
耿建波  时慧 《吉林医学》2010,31(15):2168-2169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与尿失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89例,分析患者Glasgow评分,腔梗的部位与尿失禁发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尿失禁组Glasgow评分低于无尿失禁组,两组间单纯皮层下梗死和单纯皮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两者(皮层下加皮层)比较,尿失禁组比率大于无尿失禁组。结论:尿失禁与卒中严重程度相关,是脑梗死严重性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尿动力学检查在BPH术后尿失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尿动力学检查在前列腺增生症术后尿失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34例前列腺增生症术后尿失禁患者进行充盈性膀胱测压、压力流率同步测定、漏尿点压测定(LPP)和尿道压力图(UPP)测定,比较其结果.结果在134例患者中,经尿动力学检查确诊为急迫性尿失禁122例,真性压力性尿失禁者10例,混合型急迫性压力性尿失禁者2例.急迫性尿失禁组和真性压力性尿失禁组的MV、VFD、BC、PdetQmax、MUP、CA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尿动力学检查可以对BPH术后尿失禁患者的膀胱功能、尿失禁类型、程度以及尿控能力作出准确的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