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致垂体增生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诊断和处理原则。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2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致垂体增生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均表现为促甲状腺激素(TSH)及泌乳素(PRL)增高,FT3及FT4减少,MRI示垂体增大,甲状腺素替代治疗6个月后,垂体体积恢复正常,内分泌检查亦恢复正常。结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致垂体增生具有影像学特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病史及内分泌检查可明确诊断。治疗首选甲状腺素替代治疗,而不宜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垂体增生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2012年至2013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伴垂体增生患者的临床表现、内分泌及影像学检查特点,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优甲乐)半年后随访,观察上述指标改变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表现为FT3、FT4降低,TSH、PRL升高,垂体MRI提示垂体弥漫性增大,增强后病变明显强化,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优甲乐)后FT3、FT4、TSH恢复正常,PRL 8例恢复正常,2例明显降低。垂体形态均明显改善。结论:由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的垂体增生,MRI及内分泌学检查有助于诊断,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为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3.
库欣综合征3种不同类型病例诊治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总结不同类型库欣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以供临床医生借鉴.方法 分析3例库欣综合征患者(其中库欣病1例,异位ACTH综合征1例,肾上腺腺瘤1例)的临床特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特点.结果 3例患者均存在血皮质醇节律消失和尿游离皮质醇升高.库欣病和异位ACTH综合征患者血ACTH水平升高, 影像学检查分别发现垂体微腺瘤和左下肺占位病变(术后病理为类癌);肾上腺腺瘤患者血ACTH水平降低;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在库欣病患者可抑制,在异位ACTH综合征和肾上腺腺瘤患者不被抑制.结论 不同类型库欣综合征有其不同临床特点,对此种疾病有充分的了解,可以帮助及早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导致继发性垂体增生患者的诊断和临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河南煤化集团鹤煤总医院住院治疗的40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导致继发性垂体增生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总结其诊断和治疗措施。结果 40例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PRL、TSH水平增加,FT3和FT4水平降低,MRI显示甲状腺出现弥漫性增大;采取口服甲状腺素钠片治疗后所有患者TSH、FT3和FT4水平恢复正常,37例RPL恢复正常,3例RPL显著降低。结论对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导致继发性垂体增生患者采取内分泌和MRI检查有助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垂体增生的早期诊断,而临床首选治疗方案为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奥氮平联合黛力新治疗女性神经性厌食症疗效及对内分泌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该院明确诊断的66例女性神经性厌食症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奥氮平治疗,观察组采用奥氮平联合黛力新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内分泌功能[垂体-性腺轴激素: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垂体-甲状腺轴激素:促甲状腺刺激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月经情况(闭经时间、月经恢复时间)、体重变化(体重、BMI)及不良反应评定[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治疗后垂体-性腺轴激素与垂体-甲状腺轴激素水平更优,月经恢复时间更短,体重与BMI更大,治疗2、4周TESS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氮平联合黛力新治疗女性神经性厌食症的疗效理想,可明显改善内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致垂体增生的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临床及内分泌检查证实的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引起反应性垂体增生的MRI平扫、增强及治疗前后影像资料。结果 6例患者MRI平扫显示垂体对称增大,边缘光滑,信号均匀一致,垂体柄居中,其中3例压迫视交叉,增强扫描各时相强化程度与垂体相同,患者服用甲状腺素片治疗3~6个月后复查MRI,垂体大小形态均恢复正常。结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可以伴反应性垂体增生,其MRI表现有特征性,结合相关内分泌检查可明确诊断,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多发性脑梗死(MCI)患者垂体-甲状腺轴与垂体-肾上腺轴相关激素水平的检测,探讨MCI与垂体-甲状腺轴与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或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28例不伴痴呆的多发性脑梗死(MCI)及23例同龄健康对照组的血清皮质醇、ACTH、TT3、TT4、TSH、FT3、FT4水平,部分MCI患者进行过夜1mg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结果 ①血清皮质醇、ACTH水平MCI组与对照组相比统计学均无显著差异;部分地塞米松抑制试验显示,MCI组患者均被抑制。②血清TT3,FT3,FT4水平MCI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血清TT4,TSH值MCI组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结论 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垂体-肾上腺素皮质轴功能正常,但甲状腺功能有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低致垂体增生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避免误诊。方法9例患者各经X线平片、CT、MRI等影像检查发现鞍内鞍上占位性病变,但因影像学及临床特点不典型,经内分泌检查、骨龄检查等确诊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低导致垂体增生,遂采用激素替代治疗。结果9例患者均口服甲状腺片治疗,随访4~18个月,内分泌检查除TSH仍高于正常,其余均恢复正常,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减轻,其中2例患者复查MRI发现病变明显缩小。结论原发甲状腺功能减低,易误诊为垂体腺瘤,应进行内分泌检查、骨龄检查等明确诊断,治疗采用激素替代治疗。  相似文献   

9.
王兮  董惠洁 《北京医学》2018,(2):158-160
目的 总结1例甲状腺结节伴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的临床及生化特征.方法 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甲状腺结节伴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的诊治经过.结果 本例48岁男性患者甲状腺结节术后乏力1年半,经甲状腺功能、促性腺激素测定、垂体MRI等检查最终诊断为垂体催乳素瘤、中枢性甲减.结论 超声在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评估上有局限性,细针穿刺检查(fine needle aspiration,FNA)可进一步帮助鉴别.促甲状腺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 mone,TSH)与游离型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型甲状腺素(FT4)水平不匹配应高度怀疑中枢性甲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根据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致垂体增生的临床及磁共振(MRI)表现,探讨疑难病例诊断原则和误诊原因.方法 对10例确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致垂体增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和MRI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实验室检查结果符合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患者,垂体MRI平扫均可见对称性增大,信号均匀,增强后垂体均匀强化.经甲状腺素替代治疗3~6个月后MRI示垂体恢复正常7例,垂体明显缩小2例;血浆甲状腺素、促甲状腺素(TSH)和催乳素(PRL)水平恢复正常9例.另1例因误诊为垂体腺瘤行γ-刀治疗,致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结论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致垂体增生的临床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特点,但确诊需密切结合实验室检查.提高对乖体增生的认识,可避免不必要的垂体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1.
非垂体及肾上腺肿瘤引起的柯兴氏综合征(皮质醇增多症),亦称异位ACTH综合症。分泌异位ACTH的肿癌,最常见于枝气管燕麦细胞癌,前肠起源的内分泌肿瘤(胰腺、枝气管、胃、胸腺、甲状腺),嗜铬细胞瘤及神经母细胞瘤,卵巢肿瘤等。非垂体瘤引起的柯兴氏综合征约占柯兴氏综合征患者的15%。尽管异位ACTH综合征较常见,已报告  相似文献   

12.
张娜娜  戚瑞  王琼  刘涛 《重庆医学》2023,(8):1198-1201+1207
目的 分析Cushing病(CD)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非依赖性Cushing综合征(Non-ACTH)患者的临床表现、内分泌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的特点,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收集2010-2021年在该院住院确诊为Cushing综合征(CS)患者的病历资料96例,其中CD 58例(CD组),Non-ACTH 38例(Non-ACTH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内分泌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 2组患者均以女性多见。CD组较Non-ACTH组更易合并高雄激素血症。CD组患者ACTH均值为76.61pg/mL,经典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LDDST)后皮质醇均值为19.97μg/dL,20.7%的患者为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HDDST)不可抑制;82.6%的患者通过垂体动态增强MRI可检出垂体瘤,77.7%的患者出现肾上腺的双侧或单侧增生。Non-ACTH组患者ACTH均值为9.39 pg/mL,LDDST后皮质醇均值为21.26μg/dL,100%的患者为HDDST不可抑制,肾上腺CT检查出肾上腺腺瘤或大结节样增生100%,其中68.4%的患者为左侧肾...  相似文献   

13.
颅脑创伤病人血清ACTH和皮质醇昼夜节律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颅脑创伤病人的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总皮质醇、皮质类固醇结合球蛋白(CBG)以及游离皮质醇状态,了解颅脑创伤后机体的内分泌反应以及相关激素的昼夜节律变化.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及放射免疫分析法对32例颅脑创伤病人血清ACTH、总皮质醇、CBG水平进行测定,并通过计算获得游离皮质醇水平,进行横断面分析研究.结果 颅脑创伤病人血清ACTH、总皮质醇、CBG多处于正常水平,且ACTH、总皮质醇存在昼夜节律变化,而CBG、游离皮质醇无昼夜节律变化.结论 颅脑创伤后,多数病人血清ACTH、总皮质醇、CBG及游离皮质醇水平位于正常参考范围,垂体-肾上腺功能多保持完整,ACTH及总皮质醇存在昼夜节律变化,但有约50%的病人可出现不同类型皮质醇分泌异常.  相似文献   

14.
阳虚体质者内分泌及免疫功能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观察阳虚体质者内分泌功能和环核苷酸系统及免疫功能的变化,探索阳虚质特征、成因与生理生化指标的关联性。方法: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按阳虚质和平和质的诊断标准筛选阳虚质60例和平和质50例,清晨8:00~9:00空腹抽取静脉血8ml,3000r/min离心5min分离血清,-70℃冰箱中保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测定阳虚质及平和质血清皮质酮、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hic hormone,ACTH)、环腺苷酸(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环乌苷酸(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cGMP)、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促甲状腺素(thyrotropic—stimulating hormone,TSH)、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水平,计算cAMP/cGMP比值,并对阳虚质与平和质上述指标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与平和质比较,阳虚质血清皮质酮、cAMP/cGMP比值、IL-1β和TSH含量较高,而血清皮质醇、ACTH、cGMP及FT。含量则较低。结论:阳虚质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减退,及环核苷酸系统和免疫功能紊乱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糠尿病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二病并存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方法.方法:对27例糖尿病并甲亢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患者中甲亢合并糖尿病的有18例(占66.7%),糖尿病合并甲亢的有4例(占14.9%),二病几乎同时发现者5例(占18.4%),二病综合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空腹及餐后血糖均得到较好控制,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素(TSH)均恢复正常.12例心动过速患者心电图恢复正常,3例心房纤颤恢复窦律,3例扩大的心脏缩小.结论:应加强对糖尿病与甲亢二病并存的认识和诊断,兼顾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口服左旋甲状腺素(LT4)联合甲状腺内注射地塞米松(Dex)治疗伴临床甲减(OH)的桥本甲状腺炎(HT)的疗效.方法:356例伴OH的HT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178例.左旋甲状腺素组(LT组):口服LT4维持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及超敏促甲状腺素(STSH)在正常范围共12个月;地塞米松组(DX组):除同LT组处理外,治疗第3个月加用甲状腺内注射Dex[(每次5 mg;开始每周1次,8次,以后每2周1次,4次,最后每4周1次,4次).2组于治疗前、治疗12个月末分别检查血清FT3、FT4、S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皮质醇(cortiso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并检查症状、体征.研究期间定期检测FT4、STSH.停止治疗后随访中OH重现为研究终点,恢复LT4补充,否则继续停药观察,至16周末进行评定.结果:LT组178例中,4例退出,至停止治疗16周时垂体甲状腺功能正常12例(7%),亚临床甲减(SCH)21例(12%),OH 141例(81%);DX组178例中,3例退出,至停止治疗16周时正常35例(20%),SCH 32例(18%),OH 108例(62%).与LT组比较,DX组HT患者由OH逆转至SCH或正常绝对获益增加率分别为6%和13%,逆转1例OH至SCH或正常需治疗人数分别为17和8.DX组在缩小甲状腺肿,降低甲状腺自身抗体滴度方面均优于LT组(P<0.001).两组均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口服LT4联合甲状腺内注射Dex治疗使HT患者由OH逆转至SCH或正常的效果优于单用LT4.  相似文献   

17.
目的:口服左旋甲状腺素钠(LT4)联合甲状腺内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治疗伴亚临床甲减(SCH)的桥本甲状腺炎(HT).方法:294例伴SCH的HT患者随机分为2组(n=147):(1)左旋甲状腺素钠组(LT组):口服LT4维持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和促甲状腺激素(STSH)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共20周;(2)地塞米松组(DX组):除同LT组处理外,甲状腺内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 mg,每周1次×8次,以后每2周1次×4次,共12次).2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6、12、18及24个月随访,检查症状、甲状腺肿、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STSH、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以出现临床甲减(OVH)作为研究终点.结果:LT组147例中,3例(2%)退出,垂体甲状腺轴功能38例(26%)转为正常,9例(6.25%)转为OVH,97例仍为SCH;DX组147例中2例(1.4%)退出,68例(47%)转为正常,2例(1.38%)转为OVH,75例仍为SCH.HT患者由SCH进展为OVH,DX组相对危险度减少78%,绝对危险度减少为4.87%,防止1例OVH需治疗人数为21;HT患者由SCH逆转为正常垂体甲状腺轴功能,DX组相对获益增加率为81%,绝对获益增加率为21%,逆转1例SCH需治疗人数为5.DX组在缩小甲状腺肿、降低甲状腺自身抗体滴度及改善颈部外观及压迫症状等方面均优于LT组(P<0.05).结论:口服LT4联合甲状腺内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预防HT患者由SCH进展为OVH及逆转为正常垂体甲状腺轴功能明显优于单用LT4.  相似文献   

18.
李茂  王小娟  唐宇 《吉林医学》2012,33(20):4289-4290
目的:观察口服左旋甲状腺素(LT4)联合雷公藤多甙(TWP)治疗临床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OH)的桥本甲状腺炎(HT)的疗效。方法:68例伴OH的HT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左旋甲状腺素组(LT4组):口服LT4维持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及超敏促甲状腺素(STSH)在正常范围;雷公藤多甙组(TWP组):除同LT4组处理外,治疗同时加用TWP 10 mg,3次/d。两组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查血清FT3、FT4、S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测量甲状腺体积。结果:TWP组在缩小甲状腺肿,降低甲状腺自身抗体滴度方面均优于LT4组(P<0.01)。维持垂体甲状腺轴功能正常状态所需LT4剂量,TWP组明显低于LT4组(P<0.01)。两组均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口服LT4联合TWP治疗伴OH的HT患者,疗效肯定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介入栓塞治疗甲状腺肿大型Graves病的2年疗效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介入栓塞术治疗甲状腺肿大型Graves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18例甲状腺肿大型Graves病患者进行甲状腺介入栓塞治疗后,随访2年,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和并发症,复查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甲状腺彩色多普勒(CDI).结果:术后1个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体征减轻,FT3、FT4恢复正常,CDI各参数显示栓塞效果满意;术后2年患者病情稳定,复查FT3、FT4均正常,并且没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与Graves病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甲状腺介入栓塞治疗是一种全新的治疗手段,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创伤性脑外伤患者急性期垂体功能异常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创伤性脑外伤患者(TBI)急性期垂体功能紊乱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58例TBI患者的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Glasgow昏迷等级评分(GCS)和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24 h内采集血样,化学发光法测定与垂体功能相关的激素分泌水平,包括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皮质醇、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生长激素(G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雌二醇(E2)等.根据临床情况和实验室检测指标对患者急性期垂体功能进行判断.采用直线相关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与TB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死亡的可能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BI患者急性期垂体前叶激素异常的LH/FSH、GH、ACTH、TSH缺乏和低T3综合征的发生率分别为29%、27%、8.9%、3.2%和53%;垂体后叶激素异常的尿崩症和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1.2%和3.8%.FT3水平与GCS呈明显正相关(r=0.245, P=0.002);ROC曲线显示,APACHEⅡ评分、皮质醇和E2水平对患者死亡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TBI患者急性期垂体功能明显受损.FT3水平可反映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APACHEⅡ评分、皮质醇和E2水平与TBI引起的死亡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