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目的利用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potentials,ERP)时空模式考察客体颜色突出性和行为相关性的神经加工机制。方法20名被试完成Eriksen范式的19通道ERP记录。各刺激图片由三个并列符号构成:中央靶(灰色箭头或x符)分别提示对应侧按键或抑制反应,两侧分心物由其行为相关性(箭头一易化,x符一抑制,H符一无关)和颜色突出性(红色或灰色)分类。结果反应时间的分心物交互效应显著(F(1,85 35.21)=13.015,P〈0.001);易化组的颜色突出性[红色:(411.91±40.39)ms;灰色:(420.42±38.58)Ills]差异显著(t,19)=一4.858,P〈0.001)。ERP的F值统计参数映像提示:颜色突出性效应相继出现在右颞枕区(100~125IIIS)、背侧注意网络(DAN)(150~300Ills)和腹侧注意网络(VAN)(300450ms);分心物行为相关性效应出现在枕区(150~200ms)、VAN(200~300113S)和DAN(300~600113S);靶与分心物行为相关性交互效应出现在DAN(200~350ms)。结论分心物颜色突出性和行为相关性信息分别在不同时段进入VAN和DAN等注意子网络。DAN的ERP效应可能是条件注意捕获效应的神经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神游的神经机制。方法 10名被试从事持续注意反应任务(SART)。两类视觉刺激分别以罕发与频发概率混合呈现,神游状态出现以罕发刺激的错误反应为依据,比较两种状态(神游有/无)下频发刺激引出的19通道事件相关电位(ERP)和行为绩效。采用(神游状态:有,无)×(罕发/频发概率:0.1/0.9,0.2/0.8,0.3/0.7)两因素重复测量设计。结果反应时间的概率效应显著:0.1/0.9组(460.54±46.46 ms)短于0.2/0.8组(485.42±47.23 ms)与0.3/0.7组(485.99±54.85ms),F(2,18)=14.083,P=0.000;神游的(468.82±48.74 ms)显著短于非神游(485.82±51.53 ms),F(1,9)=38.108,P=0.000。漏报率概率效应显著:0.1/0.9组[(24.61±11.65)%]高于0.2/0.8组[(19.94±9.94)%]与0.3/0.7组[(20.52±9.60)%],F(2,18)=4.924,P=0.020。感受性指标d’无显著概率效应。ERP的F值参数映像显示概率与神游交互效应出现在双侧顶区(500~600 ms);概率效应出现在左前额和右顶区(300~350 ms)以及双额区(800~900 ms);神游效应主要出现在3个时段:感知觉阶段(150~350 ms)双侧枕区和额极(250~300 ms);判断与决策阶段(400~600 ms)的双侧额颞顶区;反应监控阶段(800~900 ms)的双侧额区。结论在神游阶段,外源信息的认知加工活动整体上削弱,反应虽加速但更易出错。神游可能系执行注意系统的监控失败所致。SART的刺激概率结构通过执行注意系统影响外源性信息加工。  相似文献   

3.
目的 运用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 ERP)探讨顺序及计数任务加工的脑机制.方法 16名大学生针对呈现的双字母和参考数字图片分别完成字母顺序判断任务和字母间距与参考数字比较的计数任务, 同时记录其19通道ERP.采用2(任务:顺序、计数)×3(字母间距:1、2、3)两因素重复测量析因设计,ERP分析结果利用F值和t值的统计参数映像呈现.结果 顺序任务的反应时间显著短于计数任务[F (1, 15)=502.43,P =0.00],前者正确率显著低于后者[F (1, 15)=52.96,P =0.00].计数任务行为绩效存在显著距离效应:三种字母间距的反应时间[(1710.6±176.6)ms,(2133.2±201.3)ms,(2437.3±198.9)ms]和正确率分别随字母间距加大而延长或降低.ERP统计参数映像显示:顺序任务的右前额颞和左额颞活动(350~800 ms)增强;计数任务的额顶网络活动(200~300 ms)增强,右顶颞活动(860~890 ms)与字母间距线性关联.结论 顺序任务比计数任务执行更快但更易出错.前者ERP效应提示右侧半球提取和利用左侧半球存贮的字母顺序知识,反映了从记忆直接提取答案策略.后者的额顶ERP效应提示工作记忆机制的参与,右顶颞区ERP效应反映字母间距离效应和计数策略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运动意向的形成、执行和抑制过程的神经相关.方法 记录14名在校大学生在完成意向准备与执行两阶段任务时的19通道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和行为反应.首先在意向准备阶段呈现"做什么"(what)线索,分为3类:(1)指令性或(2)自由性意向准备左手或右手按键反应,(3)对照情形无须意向准备.随后在意向执行阶段旱现"是否做"(whether)线索,受试者将(1)强制性或(2)自主性执行或放弃先前的运动意向.结果 平均反应时的"做什么"和"是否做"交互效应显著(F(2,26)=8.262,P=0.002).其中,指令意向条件下的强制反应[(466.60±106.38)ms]显著快于自主反应[(545.35±147.06)ms],自由意向条件下的强制反应[(538.71±127.39)ms]与自主反应[(561.44±146.51)ms]无显著差异,无意向准备(对照)条件下的强制反应[(533.80±81.71)ms]快于自主反应[(589.75±140.81)ms].在意向形成阶段,自由性和指令性的ERP效应主要出现在双额部(150~200ms)、广泛额顶部和右侧颞区(300~700 ms).在意向执行阶段,自主执行与自主抑制的ERP效应出现在左前额及额顶中央区(160~220 ms),右前额顶区(300~550 ms).结论 自由性运动意向产生于前额部,运动意向在额顶网络维持.早期的意向抑制涉及左前额及额顶中央区,而右额顶区与晚期的反应抑制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利用事件相关电位( 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时空模式探讨短暂任务线索消除任务切换代价的神经机制.方法 19名被试依据不同长/短时程( 1000/100 ms)呈现的线索,按键分别完成中文Stroop颜色单字词的词义或颜色判断任务,连续两个任务之间存在两类接替关系:同类任务重复和异类任务切换.对行为绩效和19通道ERP均行2(线索时程:长/短)×2(任务接替:重复/切换)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 反应时切换代价(切换减去重复):短线索[ (0.80 ±40.7) ms]与长线索[(15.0±33.3)ms]差异存在显著趋势(t(18)=-1.77,P=0.09).正确率切换代价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RP统计参数映像提示:在线索加工阶段,线索主效应先后出现在前额-后枕区(1 00 ~ 200 ms)、额顶-颞枕区(200~500 ms)以及额顶网络-枕区(500 ~ 900 ms).在任务执行阶段,线索主效应先后出现在左侧额区(300 ~400 ms)和顶枕区(400~ 900 ms);任务主效应起始于右侧(500 ~ 600 ms)并扩散至双侧(600 ~ 900 ms)额中央顶颞区.结论 短暂线索不仅在线索加工阶段可早期启动额顶网络的准备,而且在任务执行阶段促进左侧额叶对线索的提取和利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阈上和阈下情绪的Stroop效应.方法 通过网上发帖的形式招募52名在校大学生,分别使用阈上(30名被试)和阈下(20名被试)呈现的方法,比较了不同情绪条件下,个体对图片的颜色判别任务的反应时和正确率.结果 ①在阈上呈现条件下,被试在不同图片内容条件下的反应时有显著差异(F(4,116)=3.63,P=0.008),高唤醒正性[(781±60)ms]和负性[(787±63) ms]条件下的反应时都比中性[(733±62) ms]条件下长;②在阈上条件下,唤醒度在反应时上的主效应显著,(F(1,29)=5.14,P=0.031),高唤醒[(784±59) ms]图片条件下的反应时大于低唤醒[(761±55) ms]图片下的反应时;③在阈下呈现条件下,被试在不同图片内容条件下的反应时有显著差异(F(4,84)=2.50,P=0.049),低唤醒正性[ (661±52) ms]和负性[(667±56) ms]条件下的反应时都比中性[(633±49) ms]条件下长;④在阈下呈现条件下,唤醒度在反应时上的主效应显著(F(1,21)=9.97,P=0.005),低唤醒[(664±51) ms]条件下的反应时大于高唤醒[ (638±50) ms]下的反应时.结论 阈上和阈下情绪Stroop效应可能反映了不同的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情绪的唤醒度在情绪Stroop效应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网上发帖的形式招募27名在校大学生,比较不同情绪条件下,被试对图片的颜色判别任务的反应时和正确率.结果 ①被试在不同图片内容条件下反应时的主效应达到显著(F(5.130)=5.90,P<0.01),正性图片[(893±36)ms]和负性图片[(866±36)ms]条件下的反应时都比中性[(828±43)ms]条件下长;②被试在不同图片内容条件下正确率的主效应达到临界显著(F(5.130)=2.63,P=0.05),负性高唤醒图片条件下的正确率(0.92±0.03)低于颜色方块条件下的正确率(0.95±0.02);③愉悦度的主效应在反应时上显著(F(1.26)=7.03,P=0.013),正性图片的反应时[(893±36)ms]大于负性图片的反应时[(866±36)ms];④唤醒度的主效应在正确率上显著(F(1.26)=5.63,P=0.025),高唤醒图片的正确率(0.93±0.17)小于低唤醒图片的正确率(0.95±0.09).结论 情绪Stroop效应可能更多地受到情绪刺激的唤醒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查智力正常幼儿到成人的视觉注意发展的变化.方法 采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筛选出120名智力正常的儿童(5,7,9,11,13,15岁)和20名智力正常成人(年龄从20~30岁)作为被试;实验材料根据经典的视觉搜索范式改编,通过DMDX系统控制材料的呈现和记录被试反应.结果 5岁幼儿的反应时明显长于其他几组儿童和成人的反应时,5,7,9,11,13,15岁儿童和成人的搜索时间分别为:[(2122.58±574.50)ms、(1350.64±279.38)ms、(1148.03±248.87)ms、(977.63±183.92)ms、(789.36±154.93)ms、(778.72±147.53)ms、(803.93±146.83)ms],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1);而从7岁、9岁、11岁到13岁的儿童的反应时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变快,并且每2组之间的反应时的差异都达到显著水平.结论 从幼儿期到儿童期视觉搜索技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提高;在童年晚期逐渐成熟,该阶段儿童的搜索技能与成人没有显著差异;但是从幼儿期到儿童期的视觉搜索技能的增长量却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海洛因依赖者的选择性注意的功能.方法对25例海洛因依赖者和25例正常对照使用传统Stroop测验及其变式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海洛因依赖者在传统Stroop测验的乙测验中总时间[(175.93±33.09)s]长于正常对照[(150.25±34.19)s],依赖者的正确数[(71.12±17.68)个]低于正常对照[(85.24±13.28)个],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海洛因依赖者对海洛因相关词汇的反应时间[(1026.76±113.51)ms]明显比对中性词汇[(951.47±102.19)ms]和情绪词汇[(954.76±99.29)ms]的反应时间长,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对中性词汇与情绪词汇反应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依赖组对三种词汇的反应时间都比正常对照组长,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海洛因依赖者注意分配和认知冲突的抑制能力明显受到损害,而且对海洛因相关刺激有明显的注意偏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抑郁情绪对情绪面孔注意偏向的影响.方法 以贝克抑郁量表(BDI)和抑郁自评量表(SDS)为工具筛选出了34名抑郁个体和35名正常被试进行真人情绪面孔的负启动任务的行为学实验.结果 发现2组被试对负性面孔的负启动效应差异有显著性(t =3.491,P =0.001),抑郁情绪组[(-66.992±198.051)ms]低于正常对照组[(121.386±154.270)ms];对负性面孔的正启动效应差异有显著性(t =4.546,P =0.000),抑郁情绪组[(-317.787±131.839)ms]高于正常对照组[(-128.083±116.260)ms],但对正性面孔正负启动条件下的启动效应均差异无显著性(P >0.05)[分别为正启动条件下正常对照组(-229.618±135.978)ms,抑郁情绪组(-201.534±95.436)ms;负启动条件下正常对照组(20.658±143.446)ms,抑郁情绪组(32.033±120.625)ms].结论 提示2组被试都对正性面孔的易化效应和抑制效应无显著区别;但两者对负性面孔存在差别,正常对照组能成功抑制负性刺激,而抑郁个体对负性刺激则有过度易化效应和抑制不足的倾向.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制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适合眼科临床使用的新型近用对数视力表。方泼:该视力表的研制是根据国标(GB—11533—89)设计而成,严格遵守Weber—Feche法则,但又具有独特性。随机选择屈光不正患者59例(118眼).根据年龄分为3组,分别使用《标准近视力表》、《对数近视力表》、《10gMAR近视力表》和新研制的《新型近用对数视力表》测量各组患者的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并进行方差统计分析。结果:裸眼视力:3组均无明显差异。矫正视力:老年组无明显差异,青年组和中青年组4种视力表有差异(P〈0.05)。结论:经临床对比试验,4种视力表均可作为临床近视力检查使用,但为特殊患者检查视力时,推荐《新型近用对数视力表》更为科学、准确。  相似文献   

12.
广西农村视力残疾病因调查及助视器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视力残疾的病因及临床常用助视器的疗效分析.方法采用WHO(1973)制定的盲与低视力的诊断标准,在广西12个县市选取视力残疾(盲及低视力)患者共203例,分少儿组和成人组,经严格眼科检查明确病因并进行病因统计分析;同时配戴远用或近用助视器,观察视力康复的程度.结果少儿组视力残疾的首位病因是先天性眼球震颤占31.68%,成人组视力残疾的首位病因是高度近视占21.11%.在配戴了远用助视器后,脱盲率达44.4%,脱残率达85.41%;配戴近用助视器后,近视力≥0.5的病例占总数的86.84%.结论先天性、遗传性疾病是少儿组视力残疾的主要病因,高度近视是成人组视力残疾的主要病因.助视器对盲及低视力患者的视力康复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3.
实例教学在《Visual Basic》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对大学生的要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社会上绝大多数用人单位都要求大学毕业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而持有计算机等级证书的大学生更能够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这使得高校的计算机教学不得不适应新形势的变化,为确保学生能够顺利拿到计算机二级以上证书,大多数高校均开设了程序设计课程以适应形势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NO参与正常视觉发育可塑性的分子机制及视觉剥夺对NO的表达所产生的影响。方法:正常和剥夺性弱视大鼠分别在不同时限(P14~P45)测定视皮质17区的NOS阳性神经元组织切片下的表达。结果 用光镜下计数和计算机图形分析系统得出。结果:正常大鼠视皮质17区中的NOS阳性神经元,P14时数量最多,到P21时神经元胞体截面积最大,树突分枝最复杂。剥夺对侧与同期正常鼠及剥夺同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视觉发育关键期,NOS在正常发育大鼠及剥夺性弱视大鼠视觉中枢中成短暂的高水平表达。单跟剥夺不会影响NOS在皮质17区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叶枫  张钰  陈春燕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35(11):1166-1167
目的:探讨《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的教学改革。方法:分析《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课程在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树立现代教学理念,精简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并建立有特色的实验体系。结果:在《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和实践中收到良好的效果。结论:树立现代教学理念,精简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促进了《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的教学。  相似文献   

16.
Visual Basic作为一门可视化的高级编程语言,已经在各高等院校作为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一门主干课程,随着多媒体技术、校园网建设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原来滞后的教学方法势必影响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效果。本文针对医学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着重探讨在新的历史时期Visual Basic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Visual Basic(简称VB)程序设计是我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基础课,但是学生对该门课程学习起来很吃力,主要原因在于VB语言枯燥、理解困难,学生又缺乏相应的计算机编程知识,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缺乏兴趣,难以学好。  相似文献   

18.
3年来,我校新生录取通知书都用国内特快专递邮寄,所有邮件信封详情单均以电脑打印,最初以Microsoft Word邮件合并生成并打印所有录取学生的信封详情单,后来试用Visual FoxPro(以下简称VFP)报表生成,相比之下,后者在某些方面优于前者,如对于通讯地址字数太多需要换行时,利用报表域控件则能自动换行,明显方便于Word的邮件合并。现将VFP生成快递信封详情单的方法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模拟潜艇环境中白光LED照明环境对视觉功能和工效的影响。方法以潜用荧光灯照明环境作为对照,观察15名受试者在荧光灯照明环境和LED灯照明环境中阅读6号宋体字文章40 min后视觉功能和视觉工效的变化。结果对比视力:受试者在2种照明环境中阅读后的30%对比度对比视力有所下降,其中荧光灯照明环境中阅读前后(分别为4.83±0.07,4.80±0.1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ED灯照明环境中阅读前后(分别为4.83±0.07,4.78±0.0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种照明环境中阅读后的对比视力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敏感度函数:受试者在LED灯照明环境中阅读后的4.8 cdp频率对比敏感度(177.3±87.4)比基础状态(238.9±29.2)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照明环境中阅读后的对比敏感度函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视力:2种光源照明环境下阅读前后的常规视力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视觉工效:2种光源照明环境中阅读前后的仪表辨认效率、色卡辨认效率和兰道氏环划消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潜艇模拟舱实验条件下,白光LED照明环境可引起对比视力和对比敏感度函数的下降,荧光灯照明环境可引起对比视力的下降,但2种照明环境中阅读后的视觉功能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种照明环境对视觉工效影响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随着多媒体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的不断完善 ,目前 ,大部分计算机软件开发中都涉及多媒体软件技术的应用 [1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利用计算机技术提高我们的教学手段和水平 ,推动教育改革 ,为科教兴国培养大批优秀人才是刻不容缓的任务。计算机应用及其多媒体技术的发展 ,使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