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了解大学生吸烟、饮酒现状,了解吸烟、饮酒与其他健康危险行为的聚集现象。方法:采用分阶段目的抽样和方便抽样结合的方法,对全国22个省/直辖市内44所高等院校的非毕业年级学生7 979人进行横断面调查,内容主要为吸烟、饮酒等健康危险行为,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学生目前吸烟与饮酒率分别为19.6%、42.2%。大学生吸烟率在不同性别(男生34.1% vs. 女生6.1%)、地域(东部地区15.7% vs. 中部地区19.0% vs. 西部地区29.8%)、高校类型(部属重点大学17.9% vs. 职业技术学院21.2%)以及专业间(文科15.4% vs. 理工科2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学生饮酒率在不同性别(男生58.6% vs. 女生26.9%)、地域(东部地区37.9% vs. 中部地区42.8% vs. 西部地区50.8%)以及专业间(文科36.4% vs. 理工科4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吸烟、饮酒的大学生其不健康饮食行为、不良个人卫生习惯、物质滥用以及易导致伤害行为的自我报告率均高于不吸烟与不饮酒者。结论:大学生吸烟、饮酒行为在我国高校的流行状况并不乐观,与其他健康危险行为存在聚集现象,应根据大学生的不同人群特征采取综合性预防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医学院校大一新生健康危险行为的现状,探讨健康危险行为与感觉寻求、艾森克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中国版感觉寻求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和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问卷,对医学院校384名大一新生进行随机整群抽样调查.结果 ①大一新生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健康危险行为,吸烟、饮酒报告率(5.2%、48.2%)稍低于国内外研究报告,且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男生的危险行为明显高于女生(P<0.05);②有吸烟、饮酒、曾经打架、有自杀意念、上网时间过长、不良饮食行为、缺乏体育锻炼等健康危险行为者在感觉寻求水平及艾森克人格的N、P维度上大都存在显著差异,有健康危险行为组的得分高于没有以上健康危险行为组[如吸烟组感觉寻求得分(66.78±10.29)分高于未吸烟组(60.57±9.09)分,t=2.54,P<0.01;艾森克P分值(7.11±3.23)分高于(5.33±2.89)分,t=2.81,P<0.05];③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生、母亲文化程度高、感觉寻求水平高、艾森克的P、N维度即精神质、神经质得分高是大一新生健康危险行为的有效预测因素.结论 感觉寻求水平越高,艾森克人格特征中的精神质、神经质越高,越容易发生健康危险行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菏泽市大学生吸烟、饮酒相关行为的现状及相关因素,为制定健康教育措施和进行干预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菏泽医专、菏泽学院的医学、理科、文科等专业三个年级共992名大学生为研究样本,用全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大学),对调查对象的吸烟、饮酒行为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所调查大学生的曾尝试吸烟率为38.7 %,吸烟年龄≤13岁报告率11.8 %,目前吸烟率27.3 %.大学生尝试吸烟率、开始吸烟年龄、目前吸烟率在不同性别、年级、专业间存在差别;饮酒率为54.6 %饮酒率在不同性别、年级、专业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加强大学生的健康教育,促进健康行为、倡导科学的生活行为方式,戒烟、限酒,全面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城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聚集模式及特点.方法北方两所大城市随机抽取市区初二、高二和大学二年级7230名学生进行集体自填匿名问卷调查.以10种主要健康危险行为为聚类指标,采用样本聚类方法分别对男、女学生进行聚类.结果根据行为发生严重程度和高发行为特点男、女生分别隶属于低危险组(男44.0%;女49.5%)、中度危险组(模式2组:男24.8%,女25.4%;模式3组:男16.3%,女12.1%)和高危险组(男14.8%;女12.9%)4类健康危险行为聚集模式人群.吸烟和饮酒在男、女生某中度危险组中高发,男、女吸烟率分别为26.8%和女8.5%;饮酒率为100%,远高于该人群总体水平,吸烟饮酒呈聚集现象;女生高危险组中自杀意念、不健康减肥和滥用药物三类"内隐性行为"发生率分别为100%,8.4%和7.5%,远高于人群总体水平和其他3组,表明这三类行为呈现聚集性,而男生高危险组中大部分行为高发,呈现"外显问题行为和内隐性行为"的高度聚集现象.结论应针对青少年中某些行为聚集发生和聚集方式多样特点,根据性别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一级、二级、三级预防等综合性预防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5.
中国北方两城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聚集模式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 探讨城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聚集模式及特点。方法 北方两所大城市随机抽取市区初二、高二和大学二年级7230名学生进行集体自填匿名问卷调查。以10种主要健康危险行为为聚类指标,采用样本聚类方法分别对男、女学生进行聚类。结果 根据行为发生严重程度和高发行为特点男、女生分别隶属于低危险组(男44.0%;女49.5%)、中度危险组(模式2组:男24.8%,女25.4%;模式3组:男16.3%,女12.1%)和高危险组(男14.8%;女12.9%)4类健康危险行为聚集模式人群。吸烟和饮酒在男、女生某中度危险组中高发,男、女吸烟率分别为26.8%和女8.5%;饮酒率为100%,远高于该人群总体水平,吸烟饮酒呈聚集现象;女生高危险组中自杀意念、不健康减肥和滥用药物三类“内隐性行为”发生率分别为100%,8.4%和7.5%,远高于人群总体水平和其他3组,表明这三类行为呈现聚集性,而男生高危险组中大部分行为高发,呈现“外显问题行为和内隐性行为”的高度聚集现象。结论 应针对青少年中某些行为聚集发生和聚集方式多样特点,根据性别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一级、二级、三级预防等综合性预防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某医科院校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学类高校大学生健康相关行为现状,为制定适宜的教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分层随机抽取南京市某医学类高校664名大学生,采用自编“大学生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饮食及运动锻炼行为:664名大学生经常吃早餐的报告率为45.4%,经常喝牛/酸奶的报告率为26.1%,每天三餐固定就餐的报告率是48.0%,偏食的报告率是29.8%,经常锻炼的报告率是9.6%;2)吸烟、饮酒行为:吸烟的报告率是9.3%,饮酒的报告率是34.0%;3)性行为:大学生性行为的报告率为12.5%,不使用或很少使用避孕套的报告率为48.2%。此外,医科院校大学生的健康危险行为存在性别差异:男生经常锻炼、吸烟、饮酒、性行为的报告率高于女生(P〈0.01);女生经常吃早餐、喝牛/酸奶、三餐固定就餐的报告率高于男生(P〈0.01)。结论该医科院校大学生的危害健康行为发生率较高,男生较女生问题更突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南通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南通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现状。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调查方法,对南通市6所青少年心理行为监测点学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初一到高三学生共1261人。结果 伤害行为中:75.8%的学生经常骑车带人,48%的学生酒后骑车,15.3%的学生打架,1.3%的学生携带刀具,1.4%的学生有自杀意念。男生、初中生、农村学生的多数行为检出率较高。吸烟、饮酒行为中:曾经吸烟的有18,9%,近期吸烟的有9,1%,规律吸烟的有4.6%,曾经饮酒的达63.9%,近期饮酒的有26.9%,规律饮酒的有4.4%,男生、高中生、乡村学生吸烟、饮酒的多数行为较高。结论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不容忽视,迫切需要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医学生健康相关行为的现状及其特点,为制定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某医科大学的学生进行健康相关行为调查与分析。结果在危害医学生健康的行为因素中,吸烟占21.10%,饮酒占75.00%,每天睡眠时间少于6个小时占24.24%。多种行为报告率男生高于女生,三个专业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不良行为对医学生的健康影响很大,应针对不同的专业、性别给予医学生不同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指导。  相似文献   

9.
王彤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4):116-117
目的分析在校大学生的吸烟现状,为学校制订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尝试吸烟率、近期吸烟率、经常吸烟率3项指标对某学院大学一年级至四年级7092名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男、女生尝试吸烟率为71.9%和18.6%;男、女生近期吸烟率为41.1%和3.3%;男、女生经常吸烟率分别为1.0%和0.2%。各项吸烟率男生显著高于女生(P〈0.01);大一至大三学生吸烟率变化不大,大四男生尝试吸烟率、近期吸烟率、经常吸烟率较高。结论控烟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应在全校各年级实施,应将大四、大一年级学生及所有男生作为控烟干预重点教育人群。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青年男女脑梗死的病因、危险因素。方法:对121例青年男女脑梗死(男83例、女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青年脑梗死的发病率在36~45岁年龄段明显高于15~35岁年龄段,分别为67.77%、32.23%。②青年男女脑梗死有明确病因的分别为73例(87.95%)、34例(89.47%),其中主要有动脉粥样硬化58例(47.93%),心源性脑梗塞16例(13.22%),脑血管病变15例(12.40%)。③青年男性脑梗死主要病因及危险因素依次为高血压、饮酒、动脉粥样硬化、吸烟、高血脂、糖尿病,而青年女性脑梗死主要危险因素依次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糖尿病、饮酒、口服避孕药。结论:青年男性脑梗死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为青年男女脑梗死共同的主要的常见病因及危险因素,青年男性脑梗死的其它主要相关高危因素还有饮酒、吸烟等,而围产期及产褥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妇产科手术、口服避孕药等则为青年女性脑梗主要独立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1.
广播电视大学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在发展中形成了开放式的办学特色与人才培养模式。文章在分析了广播电视大学转型发展为开放大学的背景基础上,提出了开放大学的建设思路与建设重点。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借鉴多重制度逻辑的分析框架,政府、院校、市场构成了高校合并中的三重制度逻辑。其中政府逻辑占据主导地位,院校逻辑考量自身生存与发展,市场逻辑实现利益调节和组织重塑,三重逻辑相互作用和影响,逐渐达到利益和组织均衡。随着高校合并的完成,政府逻辑与院校逻辑将逐步让位于市场逻辑的持续作用,多科或综合院校中的医学教育将在内外部环境的作用下重新回归医学教育的相对独立和完整。  相似文献   

17.
网络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技术的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机遇与挑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面对挑战,抓住机遇,积极占领这块阵地,进而找出应对措施,开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19.
20.
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论述了实验室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针对目前高校实验室的一些现状,从转变教育观念,搞好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加快改革和发展等方面探讨了新形势下实验室工作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